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7集 万境本闲 云何烦恼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今天跟大家讲个佛学知识,五逆重罪。杀父,杀母,一个孩子如果把自己的父亲杀了,把自己的母亲杀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出佛身上血,拿佛的名义去骗财骗色,庙里的东西偷出去,人家众生给的供养你偷出去,叫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把僧团里搞得一塌糊涂,挑拨来挑拨去。你们现在虽然没有破和合僧,但是你们在破居士僧,对不对?你们不能在里边讲来讲去的,这是五逆重罪,这下地狱的。父母亲怎么不好,你不能杀的。现在年轻人杀父母亲很多的。看看妈妈已经不行了,在医院里了,跟医生说,医生,我们不救了,妈妈死掉了,你也叫杀妈妈。所以过去讲叫忤逆之子。就这个人就是非常不地道,不正规的,所以像这种人根本不可能,生往极乐世界.。还有就是诽谤正法。佛道在人道中求,其实佛在人道中求。你看,你要求佛道,你要在人道求,你到畜生道去求,求得到吗?你到天道去求,为什么求不到?太享受了,根本不听。只有在人道,苦乐参半的人道当中,你才能求到佛道。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三世诸佛,就是所有的佛,都是在人间成佛的。你们不要看其他人,你们就看看我们伟大的佛陀,是不是在人道当中成佛的?所以智慧多一点好。因佛性而成佛,转凡心成佛智。一个人凡心很重,但是怎么样能够成佛智,要成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什么?就是什么都看轻,什么都看得简单一点,不要太复杂。   你看我们人活在世界上,为什么这么痛苦?太复杂了。什么事情了,你告诉我,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年轻的时候,你们都觉得很多事情不得了的,你们现在想想看,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是都过来了吗?哎哟 没生过孩子,第一个,痛苦啊,哎呀,吓死了,没生过啊。生了两个了,再来两个没关系。所以师父跟你们讲,要转凡心成佛智。佛智就是什么都看得淡一点,三恶道根本不能成佛的。如果一个人在烦恼当中,如果还不知道是烦恼,如知是烦恼,这烦恼便自动消失矣。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有烦恼,你就可以想办法应对了。如果你今天天天烦啊烦啊,你不知道这是烦,实际上已经伤害你的心了,因为你钻在里边出不来,就伤害你的心了。你对某一件事情一直钻在里边,你出不来,你一定伤害自己的心。所以忧郁症就这么来的,所以师父叫你们,不要对一件事情一直钻进去,大家听懂了吗?   你们有吗?人家讲你一句话,回到家里想五六天,有吗?孩子跟你闹一下,你们一直想不通,我怎么样跟孩子再重新好啊?你忘记就好了。忘记 待会儿拿起个电话,哎,你好,跟孩子直接讲话了。你脑子里想着,我孩子会不会理我啊,我上次讲过他一句重话,他离开我,走了,把门一关,这么重。我现在隔一个礼拜了,我想跟他打电话,行不行啊?他会不会这样?你这种想了太多了,你就不肯拿起电话打了,你如果忘记了,我孩子根本不会记我仇,讲过就算了,拿起电话,哎,孩子啊,你回来吃饭吗?你心无罣碍,你做事情就很爽快了。我讲了对不对?很多人很好玩的。师父讲过他之后,我讲过他,你好好修啊 你这人怎么样,我讲过他之后,我讲完了,我没事了,我都忘记了。每一次看见我,师父,那个脸像亏欠,我好几次,他为什么这样?我走过的时候,我说,他为什么这样?后来,哦,我都忘记了 你记住干吗,你改就好了,对不对?   你们都记住好了,脑子里不够用的,老年痴呆怎么来的,脑容量不够了,从小的事情记到大,把小的时候不好的事情全部给我忘记,抛在水里,埋在土里。所以就是告诉你们,没有经历过烦恼,碰到烦恼,你就会心神所失。就是没有碰到烦恼的人,你一碰到烦恼就神经兮兮的。所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第一次谈恋爱紧张得不得了,等到后来骂啊打啊,你能想到最后吗?所以有的时候人家来问我,卢台长 我能谈恋爱吗?我已经看到他未来了,两个人打得像两个老鼠打架一样的。开始的时候怎么这么尊敬的,一结婚之后大家都不当回事了。所以告诉你们,扰乱心神,为什么叫心神不宁?心引导着你的精神。一个人心不定了,神不清了。实际上人家骂你,神经啊,就是你的精神不佳,其实就是你的心理变态了。心理变态了,所以你的精神才会失去。在佛经上说,若知我空,谁受谤者。若知我空,你如果知道人到最后都是空的,你们年轻的时候这么多的事情,到了最后全是空的,忘都忘记了谁受诽谤啊?你们小时候被人家诽谤的事情,你们还记得吗?不记得了。   因为你早一点知道,到最后都是我空了。那谁会受到这个诽谤?所以佛经说,若知无我,烦恼何生?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无我的,生出来连个名字都没有的,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的,你烦恼哪来?你今天想一想,我走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你拼命要,去要干吗?无所谓的。想开一点。若知无我,烦恼何生?你们知道最后你没了,烧掉了,就剩一个小盒子了,你有什么烦恼?你知道你一辈子都是空的,什么都得不到,你被人家骂几(句),谁在受那种诽谤?没有人的。诽谤到最后没了, 结束了。你空了,我什么都没有了,谁诽谤谁?所以,心若不生,如果你心不要生起,哎哟,人家诽谤我了,忌妒我了,恨我了。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你境界如如不动。老公指着你骂的时候,很多女人说,你看,就是骂你自己啊,你就是这些毛病啊,你看你还骂自己,你不要讲,就有本事了,你冲着他看,就是骂你自己,这叫本事,不要去讲。骂别人的人,我告诉你毛病自己都有的。说人家神经病,他一定有点神经病。这是我告诉你们的,万境本闲。   这个世界上一万个境界,本来就是闲无事的,叫万境本闲,这世界有什么事情?万境本闲听得懂吗?世界上所有的境界只是一个过程,像小时候很多的境界,本来都没什么事情的,搞啊搞啊搞,你们有没有这些体会?一件事情嚼舌头,好像天大一样的,吃饱饭没事干了,本来所有的境界,本来就是闲着的,唯心自闹,就是你的心在闹。你的心不动,闹什么?就是你的心在闹,闹腾,不停地闹啊闹啊闹啊,闹了好受了,闹了开心了,闹到最后还要自己自圆其说,不是你自己闹出来的?家里先去左讲右讲,讲到后来,这么一点点小事,算什么事情?你告诉我。所以我有时候经常跟你们孩子讲,你们以后碰到什么事情,想想你们的师父,事情是不是比你们大,比你们多?你们算什么烂事啊?这点事情,人家讲你一句话,不得了了,马上就当回事了,理都不要去理它。你想生气天天生,对不对?气不过来的,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让你生气,连看一样东西你不顺眼,你都可以生气,什么不能生气啊?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你眼睛当中有几个看得顺眼的。   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佛法都有道理,你看我把这么高深的佛法,文言文,给你们一翻译,给你们一讲,讲得你们都笑哈哈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6集 苦乐一如 动静一如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首先跟你们讲,任何一个人持戒很重要的。戒,守戒有两种,一个是止持,止持属于自利的。一个人能自己守戒的话,对自己帮助很大,属于小乘。还有一种叫作持,作持是什么?就是你必须要去做,你自己要做,你还要把持住自己的守戒,属于利他,帮助别人。所以比方说,你今天看见一个人病倒了,或者这个人,比方说摔伤了,或者这个人他是有什么不好,你如果作为止持的话,我修自己,我自己管住自己,那么你这个就没错。就说我不动别人因果,你个人种因个人得,你今天伤害自己了,或者你做错什么事情了,我修我的,我不动你因果,那么就是小乘,修自己,把自己管好。那么作持,就是我必须要有所作为,我必须对别人要去帮助。你看见别人不管,如果看见别人了,看见别人在堕落,或者看见别人在做不好的事情,你不能不管,叫作持。这个守戒就是说如果你不管的话,你就是犯戒了。大家听懂了吗,如果看见一个人做坏事你不管,你犯戒了,这就叫作持。   我们学佛的人,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别人,真的不容易的。很多人说,等我修好了再去管别人,你这辈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你不可能这辈子能修好(再管别人),很难的。所以要靠自己的功德。功德越大,你就会受到菩萨的护念,照顾你.所以你去看,整天忙于在外面做功德的人,他的孩子很出色,很优秀,为什么?菩萨在照顾他家里。我们有很多佛友根本英文都不会的,他的孩子成绩各方面都考得很好,妈妈很多都不懂的,爸爸也不懂,所以像这些就是,我们说要靠菩萨的护持。   经常念经的人,你会在你的身体上会涌现出一种光芒。当你有光芒的时候,那么菩萨就很容易帮助你了,因为你走到哪里有一团光到哪里。那么当菩萨在天上,或者护法神看到你,周围的环境都是黑的,很倒霉很糟糕的时候,菩萨就直接把你这个光给罩住,那么就是我们所讲的金刚罩,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修心的人,稀里糊涂,晚上太晚了在马路上,明明有个劫过来 “三六九”,一个车子过来,就撞不到他。所以师父就是告诉你们,一个人修心能够修到光芒出来,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是功德无量。如果一个人能够修出黄光出来,黄光其实就是金光。   这个人是忍辱功德。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的人,他这个功德很大。你看忍耐的人得平安,你们知道吗?你家里忍耐一下,得平安,你跟孩子忍耐一下,家里也保平安,你跟外面单位里老板忍耐一下,你在单位里一直可以干下去。不跟别人吵,不跟别人闹,你一直在忍辱的话,比守苦戒更要高不知道多少,就是境界不知道高多少。所以一个人守苦戒,我吃苦,我劳动,我擦地板,不如守忍辱功德。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的人,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能够得到别人尊敬的。你看这社会上,一个人不能忍耐,一碰就跳,一碰就跳,你说这种人,你说谁尊重他?谁喜欢他?最主要一碰就跳的人是有妄念,他心乱了,他妄念就出来了。所以一个人心不能乱,妄念不能有。当你真正地想开想通了,你的真如本性就出来了。当你真如本性出来了,那你的烦恼就会没有。你烦恼来的时候,那么你真如本性就找不到了。所以你去看一个人,很烦的人,他得不到菩萨的加持的。   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其实修行就是跟无常在赛跑。很多人很快就会出事的,生病,什么都有可能的。好好地抓紧时间修心,等到该出事的时候他就不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跟无常赛跑。所以,等到大限来临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思想准备。那么佛弟子应该将平等不二,一个人一心一意能做成所有的事情,一个人这个做做, 那个做做,那你就做不成事情。所以佛教里边讲平等不二。因为在你的身心修持当中,你的日用当中,你要使自己的妙法,要因佛性而成佛。因为有佛性了你才能成佛。因为你一心一意了你才能成佛。因为你完全懂得生活就是修心,生活就是六波罗蜜,忍耐叫忍辱波罗蜜,天天很努力修心念经,早上这么早起来,精进波罗蜜,都是波罗蜜。   大凡聪明之人, 极是误事。就是凡是好像很聪明的人,实际上他就是误事之人。非常地误事,就很容易把事情耽误的。你去看好了,这个人好像很聪明,其实把很多事情都耽误掉了。实相就是误事。何以故?为什么呢?惟其聪明生意见。你去看,这个人不以为自己很聪明,他就好好地干活, 好好地事情,他就不会做错事情。为什么他们那些人会做错事情,觉得自己很聪明,我要这样做, 我要那样做。惟其聪明生意见。接下来意见一生, 便坚持之,就是我坚持,我意见生出来之后我就坚持,不肯换。你去看好了,凡是自作聪明的人,肯定好的,肯定好,人家跟他说不行,他意见一生出来,马上就坚持,肯定好,肯定好,而且不忍割舍。你去看自以为聪明的人,只要讲出意见来,他不肯割舍的,他不肯放弃的。因为我讲出来了,我死要面子,且不忍割舍。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很傻的,为什么他们会误事?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很聪明,所以觉得很聪明的人,就会生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自己的意见一生出来,马上就坚持,坚持,人家跟他说不好,他又不忍割舍。那么就是开始误事了。你们觉得,过去你们有没有碰到这种人?明明是错的,因为他讲过了他就不改,对不对?很多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妈妈,你不了解的,怎么样,我说,我就是这样的。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你这个人听别人讲话,你一定要看他的行为,如果这个人讲话,跟他的行为都是一样的,那这个人是好人,如果这个人讲出来的话,跟他的行为不一样,那么这个人就不是好人。   所以是取人之道,就是说,你能够认识这个人的一个方法。所以你不要听他讲,要看他做。他做出来的跟讲出来的是不是一样。念佛的时候,第一步要动静一如。动和安静都要一样。今天脑子里想什么,跟身体上做什么都要一样。行是动,言行要一致,动静一如,然后苦乐一如。开心也不要过头,开心到最后会苦的,苦了也不要难受,苦到最后会开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苦到底,没有一个人快乐到底的,每个人都有苦乐,因为是人道。动静一如,苦乐一如,到了最后什么都不害怕了。因为知道要上天,知道终有一天要走的,所以就不害怕,所以叫生死一如。所以你把苦和乐都不当回事了,你把动和静,这个世界上,都不当回事,那你生死也不当回事。   欲界众生根本定不下来。它这个“欲”不是说天上的欲界天的“欲”,它是指我们人间有欲望的。人是定不下来的。人就是这个毛病,什么都动,碰到点事情马上动。一碰就跳,对不对?人家一搞你你就跳,不要跳。人道以下就根本不用说了,你们告诉我,有哪个动物动得少一点的?狗不停地动,猫不停地动,老鼠不停地窜,蟑螂不停地爬,就是在欲界天也定不下来。在欲界天上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这些天你也定不下来的,因为在天上太美了,美得不得了。   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入定,靠自己的力量入定很难,那怎么办?靠菩萨让自己入定。靠菩萨怎么让自己入定?守戒。你看守戒的人都能入定的。为什么在公共场所人家在吵架,明明你也可以吵架,你为什么不吵?因为你要学菩萨忍辱,所以你就是守戒。所以守戒才能改变人的思维,所以入定就是守戒,你们知道守戒的力量非常强。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5集 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世界上有两个人甚为希有,佛经上面讲,世有二人甚为希有,世上两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难可值遇,就是很难遇到优昙花,它不大容易开的,一者不行恶法,二者有罪皆能忏悔,如是之人甚为希有,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讲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是非常难得的人,就像优昙花一样,非常难遇到这种人,那么这个两种人是哪两种呢,一者,不行恶法,这个人从来不做恶事的,这种人很难碰到的,还有一种人,你有罪了, 马上就忏悔,那么我们基本上,都是属于第二种人吧,没有第一种人的,第一种人因为在天界,听懂吗,在天界的,有这种不行恶法的,你们已经在三善道的最后一道了,所以有罪要皆能忏悔,如是之人甚为希有,所以一个人做错了马上就承认,这种人就是一个非常希有的人,你看现在人,几个人肯承认自己缺点的,不但,而且,找理由,往人家身上推,这是好人吗,就两个人了,跟老婆两个人了,还找毛病,都是你啊,都是你不好,你早知道怎么怎么,永远有理由的,你有本事做错了马上就说,对不起 是我做错了,我改,那么这是好人。   同样一件事,因为你今天许的愿力不一样,你布施者的心不同,你的功德,智慧,果报,都不一样,所以你们今天跪在菩萨面前,到底求什么,你要求你老公好,你老公好了,求儿子女儿好,儿子女儿好了,你自己呢,你不可能求全部的,你要说我要一世修成,你可能一世修成了,当你境界在往上提的话,你说你家里会不好吗,人的一生是由愿行引导的,愿力和你的行为引导的,很重要,愿力和你的行为,如果你今天许愿的方向错误,你今天会走向黑暗,所以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你的汽车再好,汽油再足,司机再好,你方向走错路了,你有什么用,你方向正确,你就会找到你的目标,你就会找到你的光明,自己的前途,要看你到底找什么的,修行学佛更要发大愿,那么你这个愿力越高,对你的进步就会越大,你说,观世音菩萨,我一定要好好地修,我一世修成,我要想成菩萨,你一成菩萨,你家里是不是有护法神全部保护,你用得着家里六个孩子求六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要求十五六个了,求一个就好了,求一个,讲两句话,观世音菩萨,我一定要做菩萨,普度众生,请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康,你已经有菩萨的愿了,你说说看,护法神不会照顾你们全家吗,就有人来照顾,有八个字叫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所以学佛人发心为上,发心很重要,你们每个人都要发心正,一个人正的发心感动天地,过去你看《二十四孝》,对父母亲这么孝顺,感动天地 孝子,修行要立愿为先,你今天磕头,你要先要立自己的誓愿为先,所以愿力代表着你的智慧和慈悲,一个人的愿力拿出来,代表着你很慈悲,代表你很有智慧,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学校里的时候,我一定要成科学家,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我们学佛人,如果能够至诚恳切地发大愿,你一定在你的心灵会契入菩提心,成就一切菩萨的行门,菩萨的行门是什么意思,就是菩萨的一切,包括行为,包括语言,包括思维,叫行门,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希望你们慢慢要懂得,救度众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靠的是智慧。   佛法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奥妙,尤其到了末法时期,人更要有一种很好的心,很好的意,好好地学,因为人生过得很快,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过了就没了,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过去做到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你们赚到的那些钱,做的那些事情,能够给你们带来什么,只有救人,好好学佛,你们如果好好学佛法的时候,家里人一生病,一求观世音菩萨就灵了,一给他功德,爸爸妈妈出医院了,你这就叫本事,你这就是有佛保佑你,我要你们修成一求就灵,你最爱的人一生病,一求就灵,你最喜欢的人,一求观世音菩萨,马上身体好,有多少人死的之前跟医生说,医生,我有钱,你什么药都用好了,再贵的药你也可以用,只有菩萨,很多疑难杂症,菩萨都能帮助我们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佛,一求就灵,好好许愿,你们不要小看你们自己,等到你们一念经,求谁谁就好的时候,你们多么地法喜,就像师父一样,我能帮很多人求了癌症都没了,我多法喜充满,你们记住了,你们今天种下的每一棵树苗,每一个善事都会发芽的,你们记住,哪有一样东西种下去不会长出来的,你们今天种的善, 学佛修心,帮家里人求,帮自己最心爱的人求,怎么不灵啊。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4集 非有非无的人生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离一切众生相即为净土,心中就安静了,悲观的人就是心中没有明心见性的果,一个人今天悲观,很难过想不通,我的孩子,我的单位,我的这个事,我的那个事,他想不通的话,你就是没有明心见性的果,没有果,大家听得懂吗,就是没有想开,你没有真正地放下,你哪有果,有本事你放下了,所以今生闻佛法是有福报的人,也就是说,有福报的人,你在自己心中有一个超越这个世界,也就是有形世界的极乐,这句话怎么讲,你今天如果有福报,你就会想通,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假的空的,到最后什么都没有的,你在单位里再怎么样,再怎么样,你终有一天要退休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超越这个世界的极乐,也就是说,完全把这个世界上的东西看穿,因为它会变,再不好过几天变,长一点下个月,再长一点明年,总归会变的,再多一点时间三年,五年,过去命运当中讲,三年五年一定是个大改变,一个运。   极乐国土,实际上就是需要你增加自己的信愿行,极乐国土实际上在你心中,你虽然没去但是你可以很快乐,很多人为什么一辈子很快乐,自己调节的,你说人能有一辈子快乐吗,不可能的,有一辈子伤心吗,也不可能的,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有信,他相信这个事情烦恼会过去,幸福会到来,他有愿力,我愿意改变自己,所以我一定能成功,我在墨尔本法会上讲了,当你想改变自己的这一天开始,实际上你已经在改变当中了,行是什么?好好地去做,不是嘴巴讲的,很多人一辈子说我要改,我要改,改得了吗,你们说改个毛病多难啊,你们告诉我,你们改个毛病多难。过去要改随地吐痰都很难改,对不对,撇人家眼睛难改吗,要改毛病的,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有的人的脸,真的笑不出来的,所以为什么我现在教佛法让你们笑了,开开心心能够学得进去啊,就是让你一笑的话,开怀 开心,然后心开放,你就能接受人家的意见了,你让人家痛苦的时候,这个人不会接受你意见的,你看一个人痛苦的时候,你给他任何的意见,他会接受吗,不可能的他理都不理你的。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要记住了,就是死亡,除了死亡,什么都是小事情,什么都会改变,不要害怕,死了够可怕了吧,那么好,其他事情有什么可怕的,你好好念经就好了,所以修心先要了脱生死,要法喜,因为不会死的话,你用不到这么着急的,它每天都是无常的,信即得度,记住这四个字,信了,你就得度了,信即得度,修即解脱,就是修了,马上就能解脱,信了,马上都能得度,修即解脱,信即得度,见佛了生死,你看见菩萨了你根本不会怕死的。   因为菩萨会照顾你会帮助你,会让你活得很好,你看见菩萨了你有信心了,生癌症都不会死,好好忏悔了,而且你相信了菩萨之后,你当然就了脱生死了,不怕了,学佛度一切,学佛的人可以度一切众生,帮助所有的人,你们看看你们现在学佛,可以帮助一切人,因为人生非假非空,非有非无,你看看一个人在人间,你说这个人是假的吗?是真的,非空呢?也不是空的,你说人,看见对面的人是真的?非假非空,非有非无,并不是没有 也并不是有,为什么,他灵魂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很多人 你跟他讲话他没听见,真的耳朵听不见的,他脑子在想其他事情的时候,他魂魄就离开了,所以当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跟你讲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突然之间告诉你一个什么事情,一下子愣住的时候,人家边上怎么跟你讲你听不见的,这就是人,似有似无非有非无,人是不存在的存在,这个就是跟你们讲佛学的哲理了,你说这个人存在吗?存在的,你说这个人不存在吗,我问你们,过去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存在吗?没了,那么过去存在过吗,是不存在的存在,那你现在讲起你的爷爷奶奶,是不是还在啊,曾经有过啊,这就是佛法讲的哲学。   现在跟你们讲哲学了,你说这个人有脾气吗?有的,那他好的时候没脾气的,他不好的时候怎么脾气这么大,那么他到底有脾气没脾气,似有似无,现在明白了吗,好像有 好像没有,所以人家谈恋爱的时候,跟人家介绍的时候,总是这么讲的,哎哟,这女孩子好得从来没脾气的,你相信吗,你说人怎么可能没有脾气呢,对不对,哎哟,好得从来没脾气的,没造出来呢,谁没脾气啊,你不要把人家当傻的,人家不跟你发脾气的时候,说明你的气场跟他很好,闹啊闹啊吵啊吵啊,我的老公脾气最好了,你闹啊闹到哪一天他跟你一翻脸,你就没了,对不对,哎哟,我这个老婆从来不反抗的,怎么骂她打她,一发脾气没了,时候没到啊,不要去欺负人家。   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变成的,是实境又是虚境又是幻境,你说是不是虚幻的,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在学校里读书,我们很爱我们的老师,我们很爱我们的校舍,校友会,我们曾经在一起的同学,多可爱的同学,现在全部都是虚境了,听得懂吗,没了,所以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根本没有生,也根本没有死,死和生它全部都是虚幻的,生了死了,死了又生了,不就两件大事吗,人生除了这两件大事,我告诉你 其他都小事情,根本不要把它太当回事,所以要懂得,学佛应该知道,我们人把这个世界看成颠倒了,很多人以为到了人间来就是为了赚钱,我为了要赚钱,我为了要这我要那样,我要需求,我要欲望,实际上全部都是在颠倒的,菩萨说,你们需要得更多的,你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痛苦,你们觉得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跟你们说你需要痛苦吗,谁都说我不要的,但是谁都需要痛苦,为什么,因为你去追求了,你有欲望了,你就在痛苦当中了,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人拼命去想,去求,有欲望,最后痛苦吗,要知道惟佛,就是惟有佛法,能够免去你的痛苦,佛法能够免去所有人的痛苦。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3集 严守戒律 不瞋不痴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有的时候我们做人,比方说有人向你求法,求法就是问你一些佛法的问题,你知道了不跟别人去解释,问你佛法的一些理论,你如果不去解释的话就是犯戒,大家听懂了吗,所以你知道多少,人家问你多少,你要跟他讲的,不讲就是犯戒,学佛人境界跟人家不一样,他因为是有境界的,他因为是守戒了,守戒就是说不能随便发脾气,如果一个人随便发脾气的话,也是破戒,没想到吧,想想我发脾气总没关系吧,犯戒的,明白吗?   你们去看看,发脾气到最后没几个好结果的,男人发脾气老婆一天可以不理你,或者甚至一个礼拜,女人发脾气,老公就往外跑,这个都是不好的,都是属于守戒范围当中的,一个人为什么说发脾气属于犯戒,因为它是属于瞋恨,为什么?你一恨你才会发脾气,发脾气这个形式虽然不是太重要,但是你恨了,贪瞋痴,第二个什么字,“瞋” 听懂了吗,其实一个人把世界上一切看得太真了,他就会生气 就恨,你看这个“瞋”字,左边一个眼睛目,右面一个真,你把这个世界一切看得都真的了,你就会心不平,我难受 为什么这样,你就会慢慢地慢慢地,发出很多病来,就是你把这个世界看得太真了,所以就瞋了,所以一个人瞋心一起,因就产生了,你一恨你的因就产生了,因为有了瞋恨的因,你就会结下了恶缘,你说你跟谁随便发一个脾气,发完之后你说叫人家不要记你,可能吗,你跟他说对不起 对不起,我刚刚开玩笑,他会记的,现在的人不会不记的,你这个因种下去了,你接下来不一定,哪一件事情它就果出来了,所以结下了恶缘。   师父跟你们讲得严格点,你叫别人去骂人,也是教唆别人去起瞋恨心,你今天说 这个人真讨厌,真的,我是真的,看见他看都不要看,你明明知道这个人脾气很大的,你跟他说这个人真的很讨厌,他就站起来跳去就骂他了,你教唆他去犯瞋恨心,那你也有罪,所以别人向人认错,比方说,有的人跟你说,我认错我认错,你不接受他的道歉,你如果不接受他的道歉,你又在自己内心在犯戒,这个犯什么戒,贪戒,为什么?不够啊,他跟你赔礼道歉,你觉得不够,我要你更多,不叫贪啊,因为这会让你的慈悲心,和一种柔软心,我们说的就是慈悲心的另外一种,对人接物的柔软心你会失去的,所以很多人瞋恨心越重,慈悲心越少,时间长了这种人就是没救了。   有一种 佛法界里边有一种,叫诽谤三宝戒,说佛不好,你是诽谤佛,你说法不好佛法不好,你就诽谤佛法,人家在说佛法不好,你不能在边上起哄,在边上讲,你犯戒了,不要讲,不管人家信什么教,要记住了,还有一个就是不能讲法师不好,他出了家了,他有愿力的,他是佛的孩子,为什么法师前面都有个“释”字,法师姓什么,所以(姓)“释”是释迦牟尼佛的孩子,我们不能去诽谤三宝的,所以要懂得,不能诽谤学佛的一切有情众生,就是说我们这么多学佛人在一起,我们相互不能诽谤的,这个人在学佛,你去讲他,你去诽谤他干吗,诽谤的意思就是不是真实的东西,你看看诽谤的“诽”字怎么写的,一个言字边旁,就是语言当中讲的不是真话,非就是非真话就是诽。   所以告诉你们,不要去讲学佛人不好,你经常去讲学佛人不好,他老跪在菩萨面前,他说自己冤枉冤枉,比方说,这个人一直在菩萨面前讲啊讲啊,虽然他讲别人他也有报应,但是你可能现报,因为你一告,在菩萨面前一哭一告,护法神就会去查他的情况,你们不懂的这些东西,所以师父叫你们不要乱来。佛菩萨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智慧觉悟,你们记住了,任何一个人学佛成功的人,内在的觉悟最重要,内在觉悟是不跟人家争,不去诽谤人家,不去跟人家闹,什么都平平安安,智慧觉悟,能觉悟原来的本性,我们小的时候会跟人家争吗,会忌妒别人吗,稍微大一点才会忌妒,你们小的时候都是天真无邪的,那么你如果经常能觉悟自己,我良心很好,我这个人良心很好,那你就是拥有清净的莲花。   你们记住了,讲莲花都是清净的,你们一个孩子坐在下面,安安静静像一朵莲花,你说一个人站在那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会儿晃来晃去,头晃来晃去,身动来动去,这种人像莲花吗,所以稳如泰山,平平安安,就是清净心,他才不受五浊恶世的污染,现在这个世界上五浊恶世。   大家听得懂吗,才能从精神上得到解脱,有本事不要想不开,你就是精神上得解脱,你说你这个人再能干,你今天还苦恼,脸笑不出来,什么事情放不下,你就是没解脱,无忧无,烦恼,你这个人不忧虑哪来的烦恼,若能当下开悟,你现在马上就觉悟了,想通了,自己想通了,那你现在就是在你的心中佛国,在佛的国家里边,你看看很多人 不烦恼的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做做这个做做那个 很开心,他心中有佛,他就像在佛国里边一样,离一切众生相即为净土,你如果离开一切众生相,你就是在净土当中,众生相是什么,看到人家有钱的,点头哈腰地,看见人家老了,唾弃人家,看见人家好看的,马上眼睛瞪得很大,看见人家怎么样怎么样,就是众生相,就你看着每个人相不一样,你的心就开始变了,你有本事,看见什么样的人你都如如不动,你今天再有钱的人走进来,如如不动,跟你有什么关系。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2集 本性自性亦是空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任何事情无自性,就是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动的,就是它本身就是在无常当中,无常的在变化当中,所以叫无自性,我问你们,沙,石头,你说有自性吗,它没有一种本来应该拥有的觉悟性,也叫没自性,所以人为什么说无自性?会变啊,人的肉身到最后根本无自性,为什么,人会老,骨头会断,会酥掉,对不对。   人,四大假合之身,你看看,很多人年轻时候很漂亮,到年纪大,越来越老了,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运动员,到了年纪大的时候骨头酥了,这就是告诉你们什么,就是告诉你们一点,让你们要明白任何事情是假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是因为缘分所生,因缘而生,用无我和无为来发菩提心,什么意思呢,没有自己,也不去为了某一件事情达到目的,有回报地去做,就是拥有菩提心,你说哪个妈妈小时候,照顾自己孩子的时候有目的的,没有目的吧,只是希望把孩子养大,尽自己的一生 尽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母亲,很多的妈妈真的很傻的,跟孩子经常讲,孩子,妈妈现在这么苦把你养大,以后你大起来要孝顺我,你要养我的,你要对我好的,这个孩子从小就想,反正我以后要养你的,反正我以后要回报你的,对我好都是有目的的。   我也不在乎你对我好,所以我不会感恩你,不要去讲,有什么好讲的,对不对,所以缘来了就发心好好地去做,缘来了,发心,缘结束了,收心,到了最后,你的本性就是空性,因为这个人想穿了,人一辈子不就是这样吗,很多女人结过一次婚两次婚,你叫她再结婚她永远也不会了,她说,我根本不要结婚,所以空性了,想通了想明白了,没意思,对不对,空性,然后空性会断尽了一切伤心的事情,然后你圆满成就了自性和本性,想通了,你看很多出家的法师,他们想通了,所以他们也不要结婚,他们一辈子全放下了,空性了,所以他们的本性自性就来了,所以人间修的确很难,因为有人情来了,一会儿缘分来了,对不对,刚刚说我清修,一看看见一个人特别好看,很喜欢的,是你的缘分,一看看见他之后,我轻修,这个轻是念得很轻的轻,不敢讲了,对不对。   有的时候缘来了,人情来了,人总是视之为春风轻雨,哎呀,很好啊,你看有人来关心我,肯定是上辈子我的缘分,哎呀,说不定是我的贵人,等到两个人谈了没多少时间,生气了,情走了,缘结束了,然后心中增加烦恼,增加了压力,云散了,慢慢地心静了,没了吧,没戏唱了吧,静下来了吧,所以有的时候心静了就不会被缠住,你的情和缘就不会被缠住,人很容易被缘分和感情缠扰的,很可怜的,是真情,是真缘分,很多人在骨头轻的时候,他根本把过去人家对他的好,很多的情,早就忘了,所以我们人不能忘本的,别人帮助过你,曾经你的爱人,曾经你的父母亲,对你好过了,你要经常想到他们来激励自己,知道你今天所有的快乐和悲伤,如梦幻泡影,听得懂吗,一个人一走很快把他忘记了,几年之后你说,哎呀,妈妈过世几年了,哇,有四年了,哎呀怎么这么快啊,你说现在时间快不快,怎么不快,对不对。   你们算算看,你们跟师父学佛的人学了很多年了,你说时间快不快,所以学佛要用心,人生如梦不要去执著,那是一个智慧,一个人盯住自己过去不肯放,那就会让你痛苦,因为过去你很好,你想起来自己不如以前,难过吧,因为过去很苦,你现在想过去,想起来怎么这么苦,是不是又难过了,所以为什么佛经里边叫你们,过去不可得,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去想了,过去好的坏的给你带来的只是痛苦,有本事不要去想过去,好好地把握好你今天,今天听师父讲课,超脱六道,抓住一个今天,胜过你拥有一百个两百个明天,你今天还很苦,你能上天吗,你今天在人间已经开心了放下了,天天快快活活过日子,跟别人平安相处,什么都放得下,你死的时候你也放得下,你当然就上去,你今天什么都放不下,明天仇恨这个,后天贪这个贪那个,你说说看,你今天已经在很苦,你现世已经很苦,你明天会好的,明天好有今天的基础的,你明天能够走上大桥,因为有引桥,你明天能够走到高楼,因为你有楼梯,你连这个楼梯都没有,你明天能到天上去的,你不是痴人说梦话吗,你有本事今天就开心,好的忘记,不好的也忘记,无所谓的,我现在能这样我就很开心。   有个女的不是为了一个男朋友,要去自杀吗,结果跳下去被一个老艄翁把她救起来,救起来之后她说我还要死,这个老艄翁跟她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你这个男人在背叛你之前,你是几个人,一个人,那你现在是几个人,还是一个人,那你现在为什么要痛苦,因为他离开我,对了你大不了就是,返回了原来一样,一个人,你没有什么损失,你一个人还可以再找,你一个人自由自在有什么不好,你想一想你过去一个人的时候,你自由自在吗,自在,那你现在他跑了,他跟你谈恋爱,他控制你一段时间,现在又不要你了,你说你痛苦吗,痛苦,那你现在是不是回到你原来的自在,是的,那你还想死吗,不想了,我们来到人间,来的时候一个人来的,走的时候也没人会陪你走,想通就好了,开开心心的,有什么必要难受,整天自己难看,还要给人家看脸,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我告诉你可以给人家带来幸福的,你家里四五个人,只要有一个人很开心,家里保证气氛被他调节过来,家里如果三个都是忧郁症,你看我,我看你,你看他,你说这不忧郁才难受呢。   一定要开心,过去就是过去,因为过去,菩萨说不可得,因为你过去好的想了也会痛苦,不好的想了更痛苦,那还不如不想,有什么好想的,对不对,今天我想到今天我就开心,我想到今天我就法喜充满,我想到今天能跟你们一样,去救度这么多众生,我就法喜充满,菩萨一定能救你们的,任何毛病都能改好的,谁有毛病改不好啊,我告诉你们,什么毛病都改得好,就是你不想改,你们想改,哪个(毛)病改不过来,哪个脾气改不过来,就是不想改,真的要死了你看看,很多人我抽烟戒不掉,喝酒戒不掉,医生说你生癌症了,你再吃你要死掉的,他不抽了,他不喝了,就是厉害,所以真的要改,什么都改得掉,什么脾气全是虚幻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1集 本性亦如是 何处非如来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菩提本是空,师父说菩提也是空,因为菩提本来,连佛性都是空性,所以菩提就是空的,只是给你一种,创造你能够成功的一种境界,你说小学里你们学中文,你们学完了之后,小学里的老师,你们很多都记不住了,老师是不是也是空的,但是只是他把那些,教育你们的字啊什么,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心中了,他教完了之后,他是不能执著于你们的,哎哟,这是我的小学里的教育过的人,我要盯住他,他以后好了要来回报我,全是空的,教育完就结束了,你们只要学到文化就可以了,所以叫菩提本是空,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空的,明镜亦无心,明镜亦非台。   师父这里说明镜亦无心,你没有心,你照的镜子照出来,也是虚无的空无的,本来亦如是,本来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么回事,一就一,二就二,过了就过了,没了就没了,死了就死了,有名就有名了,身体垮了就垮了,一切亦如是,都是这样的,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我这是另外改变的,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师父就是更深地理解这四句话,哪里没有如来啊,去追求菩提它都是空的,等到你追到菩提的时候,菩提自然印在你心中,你真正学佛学法,那些所有的事情都是过去,都没有,你照的镜子也没有心,镜子里边照不出你的心的,虚幻的,本来亦如是,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如如不动的,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如”的,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如来在本性当中,所以修行人要学会无我,从菩提心里,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帮助别人讲到底。   无我就是不要去斤斤计较,无我就是不要去跟人家算账,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今天对了你好,你为什么不来回报我,你为什么不对我好,这就是没有智慧,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也就是说,对人家好了不要有我相,不要去讲我对你很好,你去看,任何一个领导一个老板,对员工好了,你不要讲员工都会对你好,爸爸妈妈如果对你们孩子很好,你说你用得着讲吗,孩子怎么会不对你好,对孩子怎么样,要无我,做人做事,为别人服务对别人好,不要有著相,不要觉得这是我做的,要不是我对你好,没用的,所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忘却自身完成无我,不要有自己,你心中只有大家,只有大家你心中才不会有我,你才能圆成实相,圆就是圆满,成就是成功,实就是实实在在的,相就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现象,圆成实相,有我相的人很讨厌的,你去跟这个人讲话,他跟你讲三句话,他就讲到我,我,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你去看,一个人跟人家讲话,动不动就要把自己,我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像这种人就是属于,根本不开智慧的人,所以你们如果跟人家讲话,这个人老跟你讲,我认为我认为,他一定要把他的观点,强加在你的身上,这种人叫执著,就是我相,这种人你看见他最好就赶快溜,不要去听他讲,因为你听了一肚子气,你想改变他吗,不可能的,这种人就叫执著,用佛法界讲,执著我相。   要学会无我,无我法,实际上无我有个无我法的,无我法 第一是什么,无我是随缘而起,没有我就没有我,有缘分就来了,没缘分就走了,遇缘而生,缘分来了,哎哟,这件事情开心了,哎呀,人家说,哎哟,今天单位里对你怎么好,买东西可以给你一张票子,或者怎么样,缘分来了 开心半天,过一会儿说 对不起,领导说,对不起,我已经送给其他人了,缘分没了马上不讲话了,缘分就没了,就是缘,缘来了就缘(来)了,缘没了,人家跟你一讲,哎哟,有个男的很好的,我给你介绍好吗,哎哟,开心啊,在家里又化妆又弄,等到说,哎呀,对不起 我搞错了,这个男的结过婚了,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缘来缘去,对不对,实际上,过去跟你们讲话当中讲过的。   原来如此,实际上这个“原来”,最早的时候,是用那个缘分的“缘”的,听懂了吗,缘来缘去的,遇缘而生离缘而去,明白吗,遇缘而生离缘而去,所以 一个人懂得这些之后,要见佛性是无我性,见到佛性就不要有自我了,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佛,不要自私就是见了佛性,你们在学佛法,不要有自我自私的心在这(里),人不能自私的,你看,如果一个医生自私的话,你说他怎么开得好刀,对不对,一个医生如果天天想要赚钱,他开不好刀动不好手术,治不好你的病,你看见病人这个缘分到了,比方说我要用慈悲心,我要救他,用佛性,你就忘我地去给他开刀,所以有的医生一天,可以给人家开5个小时 6个小时,汗啊,所以你们经常看电影里边,边上护士经常给医生擦汗 有吗,就是这样。   所以一个缘分很重要,如果你想到救人,你就不要有我性,无我性,一切有为法,如果一切的事情,你都是有目的地去做,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想去做任何事情,都是像做梦一样的,没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问你,露水,早上太阳一出来露水没了,像电一样,过去了 对不对,应作如是观,就是这样,有了就是没有 没有了就是有,所以很多女孩子为什么傻傻的,想不通,没有了 痛苦啊,没有了 这个男的离开你了,你不是还是跟过去一样吗,你还能再找的,你还能找个,说不定比过去那个还要好的呢,对不对,道理就在这里,要应作如是观。   所以我们修心要修无我的菩提心,你们要无我,你们如果一个男的,整天对老婆好得不得了,你说老婆怎么会对你不好,女人的心是很软的,你把女人的心弄得硬得,她要跟你拜拜,要跟你打架,我告诉你,一定你伤害她太深太深了,你让一个女人能够发狠,我告诉你,你这个男人也是真的过分了,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我不是帮女人,对不对,你说事实上女人很容易哭,她就是心比较软,一个男人不容易流泪的,所以他心就比较硬一点,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就是告诉你们,如果修无我的菩提心,就是要你们了解,一切都是感应而来,佛法讲感应,你这个人有感应吗?有,你感到别人对你好,你是不是会对他更好,你感到他对你不好,你是不是会对他不好,就这个感应。   空性就是无我,一个人想通了就是空了,想明白了,这算什么,离就离了走就走了,孩子大了离开父母亲,也没办法,对不对,养大了总归要离开的,放不下,行吗?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有一种特性的出来的,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天天说,妈妈,不要离开我,妈妈,不要离开我,我永远跟着妈妈,妈妈说,你以后大了要结婚的,妈妈,我不会结婚的,我要永远跟着妈妈,可能吗,到时候碰到个男的,妈妈,拜拜,人就是这样,所以就是讲给你们听,一件事情你把它看到底了,看空了,就是无我了,没我了。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30集 因缘而生 因缘而灭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菩萨帮助别人、度别人的时候不著相,不著相就是无相。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很多人请人家吃饭,吃完了到处去讲“我请他吃饭了,我请他吃饭了。要不是我请他吃饭,他已经好几个月没人请他吃饭了”,这个就叫著相。传到人家耳朵里,就算你对他好,人家也不领你情的。菩萨帮助别人,从来没有说“我在帮助你,我在救你”,不讲的。所以要不著相。比方说你扶一下人,不著相,就是无相。菩萨普度众生,因为他眼睛里没有感觉到“有这么多众生要我来普度”,他觉得很好,“大家都是一样的,我帮你了,你也来帮我”,所以他没有把你们视为众生,好像“我在帮助你”一样。其实这个要讲到三轮体空的问题了,就是帮助别人不要到处去讲。对人家好,人家心里都明白,这种就叫无相。很多人帮老公做点事情,马上讲啊讲啊,老公说:“好了,讲过好几次了!”有的人帮老婆买一样东西,“好了好了,知道了!”这样你反而不能得到他对你的感恩心。   菩萨帮了众生,没认为有众生,因为菩萨说“众生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众生本来就很觉悟,用不着我来帮的”,是这个概念。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你做一件事情要给人家面子。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做,你帮了他,不要到处去讲:“你看,要不是我救济他,他这个关都过不来。”不能讲的,这就叫境界。要理解众生,他们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所以你“度似无度”——你度人了,好像没有度他。菩萨帮助别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度似无度。其实这就是《金刚经》中说的无相法门,帮了人家像没帮过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这个人不就是圣人、不就是菩萨吗?为什么我们小时候雷锋这么有名?他做了好事不留名。他做了好事到处去讲,会成为“雷锋”吗?你们很多人为什么帮了人家到处去讲?你们以后度人度完了要低调。人家越修越好,讲:“都是他度我的。”“没有没有,他自己有本性,有佛性。”到处去讲:“我度的他,就是我,没有我度他,他行吗?”讨厌吗?所以希望你们要好好地懂得什么叫《金刚经》中讲的无相法门。   佛陀说过:“虽然度尽众生,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这就是无相法门。虽然佛菩萨要度尽众生,“似”就是好像,“无一众生得度者”——没有一个被你度成的,这就是无相法门,做了好事不留名。妈妈在家里忙了一天,给孩子做两顿饭、三顿饭,吃完了,晚上碗洗洗干净,沙发上一坐的时候,好像今天一天没干过什么事一样。“妈妈,谢谢你给我们做饭了。”妈妈:“没有啊。”好像没做过一样。你说这样好,还是妈妈说“都是我给你们做的,要不是我,你们吃得饱的?你们有什么力量去读书?你们有什么能力?不是我每天给你们做饭,养你们啊?”好?你们有吗?过去就有,没学佛。做了点好事,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所以要记住,“虽然度尽众生,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这就是无相法门,菩萨行的是无相度众。我们要学菩萨,帮助别人不要著相。“但似无一众生得度者”,因为菩萨知道众生只是一个幻相,好像帮助别人了,其实这个“别人”是一个幻相。什么叫幻相?很多人,你度了他之后,他忘记了;有些人你度了他,好了;有些人度了他,白度。是幻相,所以没有必要执著“我度了几个人”。   虽然要超拔众生,事实上本来就没有众生要度。不要以为没了你们,人家就饿死了。你今天给家里人做饭,给外面做饭,本来人家就有饭吃的,只是你去帮助别人更好一点,所以你没有必要到处去讲“是我让他没有挨饿”,这就叫无相。看见这么多的众生要度,只是一时的幻化而已。幻化是什么?你感觉到“有这么多人,我要去帮助他们”,所以你才能说度众生。度众生又等于没有众生,为什么?众生本来就有智慧。你去劝一个人,一个人正在发呆,对某一件事情傻傻的,你跑过去跟他说:“你不能再去找局长谈一下的?”你只是提醒了他。他说:“哦,对了,我想起来,我再去找他谈一下。”你只是帮助了他一点点,而不是他没有智慧。举个简单例子,一头牛在那里,你跟它再说去做件什么事情,它想不通,你再去说,它做不了的。因为人本身有智慧,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有佛性的,所以菩萨说“众生皆具佛性”。“你们每个人本来就很好,本来就有佛性的,所以我度你们等于没有度。”你们说:“菩萨功德无量。”菩萨说:“我等于没功德一样,你们本来就有智慧,你们不要我度的。你们本来就会做功德,我没有在帮助你们做功德。”   菩萨度众生是因为因缘,因为菩萨跟众生有缘分,没有因缘怎么来度你们?众生是因缘而生。因为众生都是有缘分的,所以师父度了你们,也是因为跟你们有缘分。但是我帮了你们,等到这一辈子结束了,我跟你们还认识吗?这个缘分就没了,但是我们种下了一个善缘。就像现在,你们这么多人能够找到师父,你们敢说你们前世、再前世跟师父没缘分吗?没缘分你们怎么会找到这里来?过去中华传统文化讲“擦肩而过五百年”,实际上师父度了你们是个缘分,而这个因缘也是空的,因为等到大家百年之后都走了,这个缘分不就没了吗?但是在你们心里有个佛缘了。所以菩萨说“所谓行无相度众生”,也就是说我们帮助别人不要著相,帮助就帮助了,对人好就好过了,没了就没了,都是虚幻的。你们过去在马路上没帮过别人?你们过去没搬家之前,跟原来的邻居好得不得了,后来搬家了,邻居都跑掉了,你说说看有没有缘分?那么过去的缘分,你还能记到今天吗?是不是虚幻的?结束了。难道你一直记着?   我曾经给一个佛友看过图腾,是一个男的附在他身上,圆圆的脸,人挺好的,我把特征全讲给他听,他还想不起来。我说:“是你单位里的。”结果他想起来了,就是单位里一直扶植他上去做领导,从车间主任一直到上面,这个人对他很好,也很喜欢他,最后死了,死了之后也没还,结果一直附在他身上。我把什么样子全告诉他,他想起来了,他想起来曾经两次梦到他。你们想一想,人跟人怎么没有缘分?要结善缘,你们弘法叫结善缘,不是结恶缘。所以师父叫你们无相度众生。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9集 三轮体空真实义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世界上很多人因为世俗,觉得眼睛看得见的都是真的,眼睛看不见的是虚的。实际上佛法界讲,眼睛看到的就是虚的利益。举个简单例子,你们眼睛看得到将来毕业,你想想看,身体不好了,先进医院了,有什么前途?还能赚什么钱?这是虚的。当你拼命地去做啊做啊,做到后来把那些钱赚来了,身体垮掉了,最后没有利益,你就著相了:“为了我的家,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一切……”所以,我们学佛人不能著相,不能有著相的观念。对一件事情有目的地去做,就叫著相。做事情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利益地去帮助别人,为了众生好,没有自己私下的利益。   要让众生的心无事无相,做什么事情不要感觉到今天要做件什么事,随缘,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比方说妈妈希望孩子过得比她好吗?爸爸希望孩子过得比他好吗?那就是善心。你们自己有私心的时候,觉得“我要吃得比他好,我要住得比他好,我要穿得比他好”,为什么?私心啊,那么就叫著相。   要让众生放下杂念,知足常乐,没有争执。跟人家争是争不好的,争到后来就是打。打架的开始是争吵,争吵到最后打起来了。夫妻之间,老婆看老公,老公看老婆,先看,看到一句话都不讲,一下子就一拳上来,有吗?开始先吵,先是看不顺眼:“你神经病!”“你神经病!你坏透了!”“啪——”所以,不跟人家争就保护了自己不被人家打,争了就被人家打了。你跟人家争干吗?哪个吵架不是先吵了,后来才打的?包括世界上很多的战争,要和平,就不要去跟人家争。家庭要和睦,夫妻之间就不要争。这就是修心,修心不跟别人争。世出世间法,就是要看到这个世界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无事。   希望你们要懂得,自己要感觉没有修心,其实就在修心。很多人说“我没做什么好事”,实际上就在做好事。“妈妈,您又做好事帮我们了。”“妈妈没做什么。”“妈妈,您这么累。”“不累,孩子,我一点都不累。”就这个意思。   修心修到后来,烦恼离开,身体干净。烦恼讲的就是思维,身体干净讲的是行为。很多人整天做坏事,贪财、好色,这些都是身体做了很多坏事。要真正地修到自我心中的空间干净——空的。小孩子不会害人,因为他脑子里都是空的。当你修到空了,污染、烦恼这些不好的东西在你心中就没有空间——心无空间,就是你的房间里已经放不了坏的东西,只能放好的东西。所以,人要心不乱,不烦恼。要从内心修出真净——真的干净,才能出现真我,才能拜到真佛。这么坏,拜不到真佛。对人家不真心,别人会对你真心吗?你假的,人家看不出来?你把人家都当傻瓜?这个世界上,你真心,人家就对你真心;你假情假意,人家不会不知道你是假的。所以要修出真——真正的干净,才出现真我,这才是真正的无诤法。真正的修行,实际上是一个累积功德的过程。你们每天做善事累积功德,就在修心。你们的心很宽,就是在自己心中铸造了一个清净的环境和空间。   无相布施要把布施之人、受布施之人、布施之物全部看成虚无的假相,对人家好,要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布施的人,你今天给别人东西,谁给的?不知道;也没有受布施的人,谁来接受你的布施?不知道;布施的是什么?也不去计较。那么你就完全看破这种虚无的假相。就像今天给人家吃样东西,人家吃掉了,你老去讲,那么你心中就不是三轮体空,因为“我给你吃过这个东西,你吃了我这个东西,我给你吃的好月饼”三样东西都在。你送给人家,应该就要忘记。你给人家了,为什么还记着?这叫真给吗?给人家就要忘记,不要等人家回报给你。很多人送了月饼,就等人家最好送一盒还两盒,这就是有相布施。无相布施就是不要去看,不要放在心中,叫不住心。送给人家就送给人家,对人家好就好过了,给过就给过了。师父跟你们讲,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布施要超出世间的善心。就是说今天对别人好,不要去等他的回报,那才叫真正的善事。你不等他的回报,只管做功德,对他好,对他善良,心疼他,希望度他,那你这个人就有功德。   如果你今天做的善事都为了弘法利生,帮助别人,那就叫功德。举个例子,一个老妈妈要过马路,有一个人说:“老妈妈,我来帮助你。”扶她过去,他只是一个善行。如果这个人是我们的佛友,“我们修心人要尊师重道,要讲孝道,学佛人应该孝顺长辈,把所有的长辈都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来,老妈妈,我扶你过去”,你说两种扶,感情一样吗?一个是把她当成佛友、当成母亲一样对她真心好,当然后者有功德。希望你们要懂得,凡是用心来做一件善事,有功德;如果不用心做一件好事,那就是做一件善事。   要懂得,在善行中还要注意因果。你今天做了一件善事,又去讲别人不好,又去妄语,你会有漏。今天学佛了,功德加强了,过一会儿又去讲这个不好,讲那个不好,有没有漏?漏起来很快的。你们家里应该有过沙漏吧?五分钟的沙漏、十分钟的沙漏,你看它这么小,慢慢地漏,你心里就着急了。你们现在的功德就像这个沙漏一样,很快地十分钟全部漏光了。你要知道,做这点功德多不容易,但是你不好好修,很快全漏光了。所以,一边做功德,一边要有智慧堵住自己所有不好的言论、思维、妄语、行为,全部都要。   每天修心,在修行路上要学会放下自在。放到什么程度呢?无有,“无”就是“没有”,佛法叫“无有”,实际上人间讲叫“没有”。当你完全修到心中没有芥蒂,你就变成空无有,空了、没有了,就见到了你的本性。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是《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当生如是心”,“如是”是什么?我们要发愿,有发愿的心。发什么愿?要度一切众生,“我应灭度一切众生”,我应有这个心来度一切众生,我要把一切不好的全部灭掉,来度一切众生,救一切众生。“灭”的意思就是心中一个都不留,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把所有的众生全部度掉,全部度光,就这个意思。虽然要救度所有的众生,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你救的。菩萨就是告诉你们,不要以为你们很有本事,你们去救人,实际上人家早就是菩萨了。所以师父从来没觉得我来救度别人,你们本来皆具佛性,那是佛陀讲的,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用不着我救的,只是我帮你们一点化,你们自己明白了而已。就像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想不通,你跑过去:“你不可以这样的吗?”你说是他自己拥有的吧?也不一定是你教他的,他本来就有这个东西的。所以你“灭度一切众生”,但是没有一个众生是“实灭度者”,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众生是你救的。菩萨这个心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讲到底,《金刚经》里就讲这个意思。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8集 不离自性无罣碍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戒定慧要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菩萨身,要住心观境,你心定得下来,就住在你的心里了,你才看得到自己安静不安静,所以人家经常对发脾气的人说,哎,安静,安静,安静,你坐下来,坐下来,住了,看见了吗,对不对,哎,你定下来,你心定下来,不要,不要急,不要急,不要急,是不是住心了,坐下来之后慢慢想一想,没那么严重吧,没那么可怕吧,安静了吧,叫住心观境,看到自己的心境,看到外面的环境,静下来你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看住你们的心要清净,不要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心中,去跟别人说法,你看很多人,去帮助别人都有目的的,为了讨好别人,或者他是有什么利益你可以得到的,或者他因为有钱有名有利,因为有些人去帮助别人,因为人家对你有利益。   所以你帮助别人,如果今天对你没利益的人,你肯帮助吗,所以我跟你们讲,弘法千万不要男的去帮助女的,女的去帮助男的,因为你对异性有好感的话,你会大打折扣的,你会损功累德的,听得懂吗,当然了,我有一个条件,也就是你如果头发花白,六七十岁的老妈妈,应该好一点,越老越难看 越度人没问题,觉得自己还有几分姿色的话,不要去度男孩子,真的,我跟你们讲,度到后来没功德的,不能离体说法,离体是什么,不能离开自性来说法,因为如果你离开了你的佛性和本性,你来说法,这样的话你就著相了,著相是什么,你没有秉公,你没有实事求是,你没有把人家看成菩萨,你只是看成他有钱,你只是看见他长得好看,我愿意度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那人家不是你的孩子,人家的孩子受伤,你不痛啊,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做人自性不能迷,自己的本性不能迷惑。   你们要记住,如果迷惑的人,自性迷惑,这个人就会贪瞋痴慢疑,什么都来了,贪瞋痴慢疑,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贪,你说一个人贪起来魂都不见了,瞋,恨起来越想越恨,越恨越要想,越恨越要想,越想越恨,恨恨想想,你这个人一辈子就是活在恨当中,痴,做错事情还要去弥补,还要去解释,这就叫愚痴,大家听懂吗,你看看你们很多人傻得不得了,就喜欢解释,不停地解释,解释就是,把一个已经臭的东西,还要把它扒开去介绍,说这个不臭的,你已经做错事情,你为什么还要解释,做错事情赶快要越过障碍,你看有的人傻不傻,一见做错事情,不停地去讲去解释,人家跟他说,你为什么拿他东西,你讲一句,哎呀,对不起,我真的没有感觉,我不知道,你知道吗,这是偷啊,哎呀,对不起,我真的以后当心了,那这件事情就过了,我偷过吗,你去查查我过去偷过没有,你以为我会偷吗,弄得全工厂全知道他偷这样东西,然后人家就讲了,有的人说他是偷,有的人说他没偷,有的人就说他是有意的,有的人说他无意的,你讲得清楚吗,去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对不对。   师父跟你们讲,要你们要懂得,不离自性地去弘法,要懂得自性不能迷。所以一切佛法,其实都是从自性开始应运而生的,你想想看,你们没感觉你们会学佛吗,自性,对不对,你自己本性里有佛法,你一磕头一学 你就好了,所以应运而生,所以心地无非自性戒,就是说如果你的心里没有是非,你的本性实际上就在守戒,所以菩萨叫我们连“是”都不要,比方说,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因为你有一个“是”,你就会找“非”,对不对,你比方说这个事情,这个老妈妈在这里做饭,你看见她那个手拿到菜里去了,你如果心里没有“是”,这老妈妈是对的还是错的,那你就没有是非对不对,那么你今天心里说,哎,她这错了嘛,就是“非”,哎,她手弄到锅里去,可能是拿什么东西出来吧,哦,这是“是”的,不对啊,她这个手为什么直接进去啊,你是非到了你的身体上,到了你的脑子里,你就搞不清楚,你开始糊涂了,如果你跑过去直接看一看,一看老妈妈戴着手套,你马上又不讲话了吧,因为你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东西,所以菩萨叫我们连“是”都不要,你就没有“非”了,所以心地无非自性戒,你的本性就守戒了,不要去管啊,心中无是非,就是无痴心,无罣碍,无痴心,无罣碍,愚痴,你们知道吗,傻得不得了的人叫愚痴,罣碍什么,一辈子放不下,把小时候那些事情全记在心中,你说你把1953年,1962年,1978年,你把哪一个年里边你曾经受过的痛苦,或者被兄弟姐妹,或者被人家忌妒,被人家挤,你全部记住,你说你这个人怎么活。   只有忘记过去你才能接受未来,所以师父叫你们心中无是非,无痴心,无罣碍,不会罣碍,那么这就叫什么,叫做智慧,称作为智慧。所以做人,师父跟你们讲,你们一定要懂得,心中无罣碍,不要去记这些事情,没有什么好记的,心地无乱,汝心不乱,就你的心到底了,本性啊,心地无乱,汝心不乱,你的心不会乱的,那么这叫自性定,所以你看,一个人如果坐在那里如如不动,不发脾气,一直微笑,这个人自性定,这个人动不动不开心,边上这个人,哎哟,怎么搞的,有点味道,哎哟,这个人烦了,你说这种人没有啊,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坐嘛坐不住,定嘛定不住,嘴巴叽哩哇啦要想讲,讲又讲不出来,这种人就是心定不下来,所以佛法叫以佛立人,就以佛的榜样来做人,这个很重要以佛立人,学悟道,所以做人不要太自以为是,很多人经常把自己看得太高,看得太低,看的未来看的什么,全部都是因为他看不到真相,看不到真相是什么意思。   你比方说你今天再好看,你看到真相,就是你以后,也会跟白发老妈妈一模一样,你今天再有钱,你可能以后也会没钱,你今天身体再好,你像老妈妈老伯伯身体不好,走不动了,你哪一天 你也会走不动,这种人叫看到真相,你今天看不起这个老妈妈,看不起这个老伯伯,走路你看走得这么慢,在后面跟着难受,我告诉你,你终有一天被人家一推就推倒了,这种就是看不到真相的人,听得懂吗,师父教你们,菩萨教你们,就教你们什么事情要看到真相,你去跟老妈妈,觉得她很碍你事的时候,或者老伯伯碍你事的时候,实际上,你想想你终有一天,你可能还不如他们呢,你看看很多老伯伯活了这么大,很多老妈妈活到七八十岁了,对不对。   所以要自己的知见,自己的知见是什么,你自己到底知道多少,见到多少,你如果认为自己有知见的话,你就是无明,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知见,你就“去无明”,举个简单例子,你知道自己觉得自己很懂了,你这个人还有很多不懂,你是无明,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很不懂,跟谁都好好地学,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你用这种心在学习佛法在做人,你一定会成功的,有几个人啊,骄傲得不得了,以为你什么都懂,我告诉你,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好好放下自己的身段,好好学,所以开悟即涅槃,一个人想明白,开悟了,就涅槃了,涅槃并不是说死了,涅槃是永生,涅槃就是永久地开悟,不会死的,人不会死的,永久地开悟,他的精神不死,那么怎么样来开悟即涅槃,就是要永远要知道,自己知见无,我还不懂 我还没有懂得这些,我还不了解,那么知见无,开悟即涅槃,那么开悟才能变成涅槃,所以要随机度化众生,随机度化众生是什么,有机会了就去帮助别人,有机会了就爱护众生,就是这样,众生在学佛当中悟性不断,其实他们悟性都有的,你有时候跟他们一讲一点拨,他们就能开悟梦醒,就是能够开悟醒悟,其实有些人都修得不错,但是你要帮他一点,他可能就想通了。   所以很多人在哭在难受的时候,你有时候一点拨,他就明白了,他不笨的,他们都有智慧的,所以对家里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教育,都要教育成不贪不争,每个不要贪和争,我们经常说上游,上就是往上走,游就是过去说我们游走于世界,游僧就是这样,到处去弘法,就是到处去游走,高境界的游走就叫上游,所以现在很多话,都是过去佛经里边有的,有一句话叫力争上游,其实是佛经里来的,有的时候连自己为了今后将来,你想怎么样怎么样,你都不要去想,那么这个就是,在空性当中自然地上游。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7集 心地无乱自性定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今天好好学佛。   佛性是无始无终的,也是不增不减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心好,在自己的内心是一直有的,就叫无始无终,就是说一直拥有的东西,是没有结束的。一个人的良心好会结束吗?不会的。它永远很善良地留在心中,而且在本性中的良心不会增也不会减。一个人做了再多的坏事,最后也会感觉到对不起妈妈、对不起爸爸。一个人再好、再不好,他的善良和佛性都不会在他的本性中去除。为什么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因为本来就有的,佛性本来就有。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说众生皆具佛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性,有菩萨的本性,所以人是很善良的。不生不灭,没有生出来,也不会灭掉。   学佛人要了悟,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切都是空的,都是没有的。你自己要“了”,就是把这件事情了断,结束掉。悟,就是能够悟出来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空无常。苦一辈子,最后死了,空了,什么都没有,带不走。整个一生这个过程中就是无常,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   所以,要把佛性融入空性之中。空性就是要明白什么叫“空”,空就是看穿了。很多人说“我看穿了,靠谁都靠不住,靠菩萨”。你看看你们现在很多人,靠到最后靠谁?不是靠菩萨?天天就念经、磕头。靠孩子靠不住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有他们的事情。我们最后身体不舒服、精神上不开心,就是求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不是靠菩萨?一求就好了,就是靠到了;一求没有好,继续求。还没靠到,没靠到并不是菩萨没听到你们。为什么?你们就像一个收音机,天线照样在放东方电台的节目,这个收音机接收太差,里面的线圈、电什么都没插好,是这个概念。   要把一切业障消除,过去的事情不能再想,就消业障。很多业障都是过去得来的,没有过去,哪来的业障?因为新的还没造。你们明天准备造点什么业?不造的,对不对?那你们现在的业障是什么时候来的?就是过去的。2019年过了,要把2018年、2017年所有过去的业障全部忘记,消除掉,2020年不要造新业,这样人心就空了。“我一辈子没对不起别人,我心里很空性”,这样就是有分别心也能消除。   分别心是什么?就是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因为他怎么样”……人有分别心的,有的人看见老年人特别尊敬,有的人看见老年人特别不喜欢。老年人看见老年人会相互招呼,年轻人看见老年人“哎哟……”这就是分别。一看这个老年人有钱,马上冲着他这样;一看这个老年人不行了,马上就不理他。不管谁都要达到自性清净——自己本性要清净。如果把人家都看成像自己家里的人一样,那这个人自性、本性就很清净,就不会产生分别心。你看邻居很讨厌,因为他是邻居,不是你家里的亲人;如果隔壁住的这个邻居是你的孩子,你会恨他吗?肯定不一样。所以要去除分别心。菩萨就是叫大家要清净。如果想清净,就不要有分别心。   学佛人要慈悲,要有智慧。慈悲,看人家都很可怜。每个人都很可怜,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承受着一种压力、烦恼和苦难,你要有同情心、慈悲心地去看。其实每个人都像抽烟一样,把烟都吸到自己的肺里去,你去看,两三天不擦桌子的话,马上灰就上去了。希望你们要懂得,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看别人都很可怜,没有智慧的人看别人都很讨厌。所以希望你们不要看别人很讨厌,多慈悲,然后要自在。自在是什么?要放下过去的事情,人家对我不好、不开心,什么都要放下。自在就能随缘,自在的人什么都无所谓了,“你拿去吧,反正我也不用它”。你们看看现在的人,家里放了很多东西,就算都不用的,叫他送人,他肯吗?家里这个按摩器好久不用了,灰都堆得很多了。“你送给我吧?”“我有时候还要用的。”人不就是这样?“你家里药这么多,胃药、心脏的药……这个很贵的,我的心脏不好,你能给我一点吗?”“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心脏不好?”人就是一个毛病——不喜欢给别人,这样,你就不能在心中成为摩诃莲池(菩萨的莲花池,心里干净)。有些年纪大的人很舍的,“拿去拿去,我不要,这个给你,那个送给你”,他就很大方;但有些人小气得不得了。气量小,实际上还是智慧不够。   诸恶莫作名为戒,什么恶都不要去作,这个人就在守戒。今天做点这个恶,明天做点那个恶,就不叫守戒。众善奉行名为慧,如果众善奉行,什么都去做,智慧就有了。今天帮这个,明天帮那个,什么都去帮别人,这个人有智慧吗?肯定的。为什么?你帮了别人,别人会帮你吗?别人会对你好吗?这不叫智慧?什么恶的事情都不做,是不是守戒?贪也不贪,人家跟你说外面有什么理财产品,可以赚很多钱的,“这个不要,守戒,我不贪”;人家告诉你这个人很恨你,“我不恨,因为恨了之后第一个吃亏的就是自己,因为恨别人我心里难受,不去恨别人”。自净其意名为宝,自己干净自己的意念——宝贝啊。不恨别人,你自己不是像宝贝一样吗?   所以,学佛人不离自性,永远不要离开自己的本性,因为本性善良。为什么会不善良?因为离开了本性,开始恨别人,恨别人会离开自性的。要知道,一切万法——世界上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其实皆从自性起用,就是全部从本性开始起作用。善良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就是善,种了善缘,就会得到善果、善报;如果今天做了不善的,那么就等着恶果、恶报来吧。要戒定慧,守戒,不贪,不恨,不愚痴,不做傻事,那么就定得下来,定得下来的人就会长出智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很多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人家告诉他“有钱赚,你去好吗?”“没关系,没关系”,心定得下来,自性很定得下来,“我够了,我也不要贪,这点钱够了,这点事情做做可以了”,那么不增不减菩萨身。你去看,一个人如果从小很天真,最后到年纪大了也是很天真,这个人就是不增不减。我们小时候多天真可爱,每个人都这么纯洁,为什么越大变得越坏?坏不是小时候变的,越变越坏,越变越贪,越变越恨,都是后来来的。怎么会来的?因为学到了人间不好的污泥浊水,红尘滚滚,“他坏,所以我坏。”过去在澳大利亚,有很多移民代理骗了很多留学生的钱,留学生最后跟他讲:“你为什么要骗我钱?”“我最早的时候就是这么被人家骗的。”你说这不是强盗逻辑?被人家骗,你就可以去骗人家?被人家打,你就可以去打别人?家里被人家偷,那么都可以出去偷人家的了?这是什么理论啊?所以要守住自己的本性,“人家坏,我不坏;人家做坏事,我不做坏事;人家骂人,我不骂。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才叫进步。   接下去再跟你们讲“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话有原因的,怎么来的呢?首先告诉大家什么叫“三宝”——佛、法、僧属于“三宝”。庙里都有“三宝”,所以就称为“三宝殿”。庙里有佛吗?有佛经吗?弘法吗?“法”有吧。和尚有吗?——僧。在佛教的寺庙中有礼拜,也有供养。很多现在的用词都是这么来的。拜佛、礼拜,西方也有礼拜,所以就形成了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就是星期,每一天都要礼拜。“礼”是什么?看见菩萨行礼;“拜”是什么?看见菩萨要拜,叩拜,所以叫“礼拜”。没有事情,很多人就不到菩萨的庙里去;有了事情,就赶紧跑到庙里去拜。所以这句话现在引申为:有事了来求菩萨,没事了就不来求菩萨,临时抱佛脚,要靠你们平时修。“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话就是从过去学佛人这里得来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6集 用佛智照见五蕴皆空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心经》实际上就是叫我们要转识成智,把你所有的五蕴全部转成智慧,就是般若。如果你看穿了五蕴,你就有智慧了,所以叫转识成智。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是什么意思?“时”这个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都要行“深般若”,也就是说,不管现在、过去还是未来,都要学大乘佛法的“深般若”,就是最深的智慧。《金刚经》里有没有讲?虽然是般若波罗蜜多“时”,实际上这个时间可以指过去,可以指现在,也可以指未来的空间,也可以指三维空间、四维空间,都可以指。但是这个时间,在《金刚经》里有讲过吗?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也不可得。也就是说,今天在学智慧中就要明白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   菩萨为什么特别幸福?为什么叫“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心都是一样的。如果今天念经的人每个人心都很善良,你们是不是会相处得非常开心?菩萨的心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人这么可怜?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人的心每个人一个心,一千个人千人心,一万个人万人心,所以你想想看,每个人都想自己的事情,怎么可能幸福?菩萨的心都是一样——慈悲,他们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所以菩萨都有智慧,都是这个心。如果你们今天都是学佛人,都去做善事,一心一意,都去帮助别人,相互之间没有自私的心,你们是不是会活得很快乐?是不是会相互帮助?你们现在的烦恼是怎么来的?就是每个人想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你们不是一心一意,所以不能得到如来真谛。菩萨为什么在天上这么快乐?因为你想什么,我也想什么;你想帮人,我也想帮人;你对别人好,我也对别人好;你想对他好好的,他也对你好好的。你说会有烦恼吗?你们这里呢?人家对你太好了也怀疑的,“他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人就是整天动小脑筋。菩萨就是真心对人。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心是一样的,想的是一样,做的是一样,所以菩萨跟菩萨开心啊。观世音菩萨跟大家都好,为什么你们求菩萨有的灵,有的不灵?有善心,有慈悲心,求观世音菩萨就灵;你今天求菩萨不灵,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跟菩萨一心一意,没有心佛合一,所以你求菩萨不灵,因为你没有感动她的心。我们妄心太重,一百个人、两百个人、一千个人都有妄心。   大家要明白,未来的菩萨一定是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萨也是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菩萨都能照见五蕴皆空。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人也要照见五蕴皆空?因为我们要学菩萨所走过的路,我们必须看穿人间的一切烦恼。看穿你的“想”,色、受、想、行、识,我拿“想”出来举个例子。你们越想越害怕,最后人家告诉你不要害怕,没事的,你是不是放下了?你刚刚想过的事情不就没了吗?所以菩萨就告诉你们,色、受、想、行、识全部都是想的时候有,想过了就没有。是不是到最后都是空的?空的就是没有。   把《心经》再浓缩成一个字,实际上就是“照”,就是观照,寻找观照。比方说,孩子你要照顾吗?为什么《心经》里要“照”?就是观照你的心,把你的心好好地观照,你的心就不会出毛病了。你的整个人生出毛病,是因为你的心出毛病了。所以《金刚经》也好,《心经》也好,最后讲的就是要照看好你的心,不要让它出差错。“照见五蕴皆空”,让你要照,观照自己。管住自己也叫“照”:管住自己不要造孽,管住自己不要去贪、瞋、痴、慢、疑,就是观照,好好地照住你自己。你们现在身体要不要照?吃太多肠胃会不会出毛病?恨太多是不是肝肠寸断?天天管住自己,就不会出差错;天天管住自己,照看好自己脚下的路,照看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去贪。看佛法、学佛法也是照,观照好自己,你就成功了。   所以讲到底,《心经》到最后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的“照”。照到最后,你能不能到彼岸?照精进,你说精进可以,精进到最后你没有观照,只有精进,走错路了呢?你忍辱,忍到后来憋不住了呢?脑子出毛病了呢?照是什么意思?就是照看好有没有出差错,有没有精进,有没有忍辱,都可以照。所以“照见”,要彻底地明白,照见五蕴都是空的,那你这个人就离空得乐。   每个孩子都要乖一点,你们生一点气,就是在伤一点自己的命;每天开一点智慧,就在延续你们的生命;每一天想得通,能够照见,看穿五蕴都是空的,你们就长命百岁了。你们告诉我,人可怜不可怜?有几个人看得穿的?“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我要面子”,你们有什么?你们一辈子有过多少面子?没了。你们一辈子没有过多少面子?也没了。要什么面子?活着就好好念经,好好地越过自己人生的障碍,好好地克服自己。人最傻的就是不停地在伤害自己,要学会不去伤害自己,自己才活得长;天天在伤害自己,你们能活几天?天天生气,气得头发白了,皱纹来了,口干舌燥,心脏乱跳。   想通了,不要去烦了,有什么好烦的?一切都是缘分。整天板个脸,就看出你的一生就是苦到今天。今天脸还板着、笑不出来的人,说明已经苦到今天了,苦得脸都笑不出来了。我希望你们开心大笑。开心大笑的人真的想通了、放下了;笑不出来的人,觉得师父讲得都对,都明白,想开心但开心不出来,就是还想不通。有什么想不通了?记住一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学佛了,你还怕什么?没学佛应该怕,走在马路上都怕掉个花盆下来把你砸了。你现在学佛,你怕什么?我告诉你,没有烦恼,不要去想,越想越烦,越烦越要想,人就是这个毛病。想什么?想到后来神经病,神经病就是想出来的。神经病怎么来的?不就想出来的?想不通,一直想不通,到最后呢?一切都是缘分,缘分过了就没了;没了,有新的缘分来了。观世音菩萨天天在照看着我们。好好修心,开开心心,不烦恼,什么都想得通。有些老妈妈一生吃了很多苦,到了晚年修心之后,问她:“老妈妈,你过去怎么怎么……”“哎呀,过去了,不要谈了。过去不修心,什么都不懂,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一点都不烦恼。”要调节的,要照见五蕴皆空。天天念《心经》,每一个字你们都要好好念,《心经》每一个字都是这么有智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轮回。有的会没有,没有了又会有,就是叫你们想开。没有的东西会有的,有的东西又会没了,你知道这个东西会没有,你还会难过吗?知道这些东西没有了,以后也会有,你又不难过了吧?这不是智慧啊?好好修心。   菩萨跟菩萨,每位菩萨都有慈悲心,所以他们没矛盾。在天上也是的,你想什么,我也想什么。所以一对夫妻,老婆想什么,老公也想什么,会吵架吗?菩萨就是的,这位菩萨想什么,那位菩萨也想什么,大家一心一意的,全部都是佛心。我们人呢?你想你的,他想他的,一万个人想一万个人的,你说怎么能够凑在一起?人心就是不古,搞来搞去,所以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的。有时候,要说动一个人,他怎么可能马上就被你改变观点?不可能的。所以要慢慢地做些工作,大家都想菩萨所想,做菩萨所做的事情,那你跟他一定合得长,一定好得长。像你们这些孩子,因为我跟你们都在学菩萨,我学的菩萨跟你们学的菩萨一样,你们想想看,你们以后跟我一定好得长。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5集 观心无心 心空境寂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跟你们讲讲《心经》,因为你们天天在念。《心经》里其实有个非常重要的秘诀,就是讲的“心”。《心经》的“心”包括四种力量。第一种力量叫慈悲神力——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去看,一个慈悲的人可以化解所有的烦恼和痛苦。对人家好、慈悲的话,有一种神力的,叫慈悲神力。《心经》的第二种力量叫智力。大智慧是哪位菩萨?记住了,文殊师利菩萨。《心经》里面有智慧。第三种,《心经》里有一种法力,菩萨都有法力,哪位是法力最大的?是行——大行普贤菩萨。行力就是法力。还有一个叫愿力。哪位菩萨是“愿力”?地藏王菩萨。   你看《心经》的“心”字厉害吧,一个“心”字就会有四种神奇的力量隐藏在里面。经常念《心经》的人会有力量,很强的力量。《心经》就是观世音菩萨叫我们要明心,因为凡夫没有明心,所以烦恼在作业——业力的“业”。烦恼作业之后,就受无边生死苦。《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教我们认识自己,“观自在”就是让我们认识自己。很多人不认识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吃几碗饭、能够做什么,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还牛得不得了。所以菩萨就是让我们观自在,好好地先认识一下自己。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怎么能度自己?很多人学佛之后改得了毛病吗?为什么改不了自己?发愿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够控制的,“菩萨,我发愿”,为什么发了愿又违愿?因为不了解自己。毛病已经到骨髓里了,很难改掉,不是跪在菩萨面前说“我要改”就改得掉的。所以,学佛要“观自在”,菩萨要你们自己先了解自己,才能度自己。佛要我们先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众生。所以佛度众生。看看自己缺什么就做什么,应该拥有什么,自己就好好去弥补什么,叫应机说法。认识自己,认识众生。   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于一切法不得自在——在人间的法相中,被世间所有的物欲、人和事所束缚,所以他们不得自在。想想看,你们今天有欲望吗?“我要这个”“我要把家弄好一点”“我要有钱,我要有名,我要有利”“我要孩子好一点”,这都是欲望,所以你们被这些控制住了。我曾经跟你们讲过,你对哪件事情特别感兴趣,你就被哪件事情绑住了。你对孩子要求高,你就被孩子束缚住了。所以很多人就慢慢地离开了菩提心,去观色,就是著色。没有菩萨的心,你去看这个有色世界,就会被这个世界所缠扰,那么你就不得自在。   反过来,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要好好地观自己在人间是不是自在,不能被人间所染著,不得自在。现在的人鼻子一闻香,为香所染,为香所束缚,不得自在;有时候讲话,“哎哟,不能讲错,不要去得罪这个”,被文字所束缚,又不得自在;你的心、触觉,“我这个心难受,我这样说话会对不起自己,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你被外尘所染、内尘所染,又不得自在。你说说看,你怎么能够“观自在”?   所以菩萨让我们要观心无常,看到自己的心是无常变化的。要观心无心,心空境寂——知道这个心最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你们睡觉之前,一件很难过的事情本来是想不通的,后来实在疲倦得不得了,最后想想:“管它呢,空掉了,不要去想了,有什么好想的?想了也改变不了,明天再说吧。”空了吗?空了之后怎么样?寂了,睡觉。空了之后睡觉,想都不想了。“有什么好想的?这世界不就这么回事吗?”好了,寂静了。一直保持寂静,到后来涅槃了。打坐的时候两个腿一盘,脑子什么都不想,不是寂静了吗?寂静到最后怎么样了?涅槃了。因为人间的一切法都不是真的。   很多人观,观不了自己的自在,因为观所有的东西:你观财,会引起自己的贪心;观色,就会拥有色心;观名,会有求名的心。所以叫你们要离境——离开这些境界,到最后要观自己的心,观心无心——观心要观到自己没有心。烦什么?有什么好烦的?人生不就这么回事?无心了,心空了,境寂了。一切法如幻如化——所有人间的一切,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当你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时候,你一切法得自在,什么都得自在了。   再跟你们讲一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色是什么?看见,眼睛看见颜色吗?受,感受有吗?想,脑子天天在想吗?肚子饿想吃饭,身体累了想睡觉,是不是“想”?行为呢?思维上的行为是看不见的,你如果路过一个银行,脑子里想:“我过去抢一下好吗?”是不是思维当中的行?识是什么?固定的意识,这个意识已经固定了。什么叫“照见”,把它看穿就是“照见”,要用般若智慧来看穿它,因为人是看不穿的,只有用般若智慧。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你的内心来发现它。你自己心里有五蕴,被五蕴所缠扰,要想让“五蕴皆空”,是不是往心里“照见”?用最简单的白话佛法告诉你们,“照见”就是“看穿”,看穿了这个事情。但是你看不穿的,很多人想不通啊,别人劝了半天,还是想不通;明天再来劝你,“我还是想不通”——你看不穿。所以菩萨叫我们照见自己思维中的色、受、想、行、识,全是空的。如果你被五蕴所缠扰,你就不能认识自己。很多人做出来事情,“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我为什么会做这种……”你就是做了,因为你自私的心让你做了,你不了解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很多夫妻吵架,他说你自私,你说他自私。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实际上这个“深”很重要。大乘佛法这个般若是深的,就称为“深般若”;小乘佛法这个般若就称为“小般若”。“行深”就是要去行大般若——大智慧,就是大乘佛法这个“般若”。要理解《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是说,今天学《心经》,要懂得今天在行大乘佛法的时候,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拥有善根,是不是在深般若中能够去做、去行。能照见五蕴皆空吗?很多人一辈子“照”不见的,死的时候想不通、看不透,“凭什么我一辈子被他欺负?我要走了,我气死了”,很多人真的被人家气死的,他就想不通,他能照见五蕴皆空吗?想不通啊!   五蕴是众生,也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是众生。如果要认识自己,你就在五蕴中。“照见五蕴皆空”,要懂得,人都是用虚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把人间这个虚妄心、我执心全部去掉,只有把菩萨的心放在心中,才是一个没有贪心的人,才能照见虚空,拥有菩提心。   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必须要空性,要照见自己的五蕴?因为有了五蕴,你就会有烦恼。色、受、想、行、识:看见好的东西想要吗?烦恼吧?感受开心、不开心,难受、不难受,是不是“受”了?受了之后会不会影响你?想蕴,想吗?什么事情想过来、想过去,想来想去想不通,越想越想不通,越不想越要想,不想也没办法,就是想,想到后来想出事情。照见五蕴皆空,你就看见佛陀、菩萨在你心中,你的心中就是净土。看穿的人是不是心中有佛?不跟人家争的人是不是心中有佛?看穿之后,是不是心中拥有净土了?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4集 有相无相为空相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一心净信,一个心要净信,干净地去相信,你如果信菩萨不干净,你修不好的,干净地相信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今天相信观世音菩萨,没有半点私心,我完全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会救我的,是这个叫净信。如果观世音菩萨,您救救我,最后观世音菩萨,您听到我声音了吗,菩萨哪会听不到全听得到,你在心里边讲话她都听得见,你看看现在心有灵犀一点通,你们还不知道啊,所以你们不要讲话,你往观世音菩萨面前一跪,菩萨都看得到你,哦,孩子不好,哎呀给他孩子加持吧,你有时候讲都不要讲的,有些人还觉得好像观世音菩萨听不见,对不对,你只有心中叫菩萨可以响,观世音菩萨,哎呀,观世音菩萨,叫这个护法神都开心,因为你是净信,相信观世音菩萨,接下来的事情,求的时候不要太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您救救我啊,救救我,可以,然后接下来,救救我的孩子啊,救救我救救,就讲得轻一点,专心修佛很重要,你别看这四个字,要专心啊,你们有时候学佛不专心,修是什么,修自己的心 修自己心中的佛。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跟老和尚到庙里去,老和尚你来干吗,他说我来修佛,老和尚我庙里的佛很好,不要你修,修佛是修你心中的佛,修你心中的佛性,要把心安住,心不可乱动,所以有几句话,希望大家要管控好自己的心,叫勿贪奇,心勿贪奇,什么意思,就是不要看见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人就去贪,所以很多人说,哎哟,一看见别人说什么,哎哟,是吗,哎呀,从来没有过,好了,你去贪了,你就贪奇怪东西,你的心会乱动,勿贪多,你们记住了,什么事情多了就出事了,我问你们吃多了,肠胃会出事吧,想多了脑子会出事吧,对不对,拼命地做为了赚钱打工,身体做了太多了身体会出事吗,抽烟抽多了会出事吗,喝酒喝多了会出事吗,生气生多了会出事吗,什么东西一多就不好了,你们记住什么东西都要适中,少一点死不了太多了会出毛病的,钱多了会出事吗,你看很多人有钱被绑架,各种投资最后拿不到会出事吧,然后勿贪灵验邪术,邪术是什么,乱讲,有些人整天乱讲,所以很多人不懂的,你要把人家通过能量传递,把人家往正能量来讲,哎呀看见菩萨了,大家是不是热血沸腾,我们有时候不要幻听幻视,幻听幻视就是听到,哎哟,好像听到了,不要去乱想,听到了就当心一点,幻听幻视,有时候眼睛明明看不见的,哎哟,我看见了,有的时候看见了,哎呀,我看不见,我告诉你,这个人的眼睛都会出毛病,人的耳朵都会出毛病,这个里边包括,人在人间听到不应该听的东西,还有不应该看的东西,都是属于幻觉,人家告诉你说,哎,我告诉你啊,先不要去听他,明白了吗,你这样的话,你不去幻听幻视的话,你就会少听很多的,别人对你的诽谤,还有盲目地迷信。   所以学佛学得好的人不迷信的,你看看你们跟师父学,我不叫你们迷信的,听得懂吗,你看你们规规矩矩学佛,你们爱怎么磕头就怎么磕,我没有统一规定的,哦,你们今天来听师父上课了,全部穿一律的衣服,不要了,心在菩萨这里就可以了,盲信是什么,就是盲目地去相信,明白吗,所以迷信,因为你不迷,你相信,那叫正信,你迷,迷了里边去相信的话,那你就是不是正信,所以理智如果你不迷信,正信会生出,我们人只要是人都会去有所求,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人,实际上都有贪求的一面,明白吗,就是不管你是有钱的没钱的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点贪心,你说你有钱的人不贪吗,你没钱的人不贪吗,都贪。   正因为人间有求,而求是无止无境的,因为它会蒙蔽我们的心,一个人要得多了就会蒙蔽我们的心,使我们丢失自性,所以要超凡入圣,超凡入圣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不跟“人”一样,贪这个贪那个,我要跟别人不一样,成为一个圣人 很干净,我要真心忏悔,要懂得心包太虚,心包太虚是什么意思,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你的心要包容它,你要它干吗,小的时候,我们跟兄弟姐妹在玩游戏的时候,我要我要,偏要,你现在还要吗,你在学校里的时候,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你现在还要吗,过去的不可得,2019年有很多东西,你们现在要啊,没了过去了就过去了,现在2020年了,听懂了吗,宇宙空相,就是让你得到修悟证道之法,宇宙空相就是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所以一个人要到最后是回归本源,人要善良人不要去害别人,害别人,终有一天会被人家害,人生是空繁华是假,你看开心吗,假的,一会儿结束了,年轻的时候,很多老妈妈你们想想看,你们结婚的时候也是蛮有排场,也是很有面子的吧,哎哟,结婚的时候,小姑娘一个,对不对,老公来迎娶你的时候还不好意思呢,现在想一想是不是空的,你老公在你面前讲了多少甜言蜜语,甜言到哪去了,蜜语到哪去了,人最大的问题。   师父说你们叫幻听幻视,看到也不是真实的,听到也不是真实的,要用真心啊,你不用真心,做任何事情全是空的假的,就是告诉你们繁华是假,其实一个人看起来,哎哟,风光繁华,哎哟,有名有利,只是人生当中的一粒沙,爱我们的人离你而去了,恨你的人,天天还在你身边,天天上班看到不想看的人,天天吃饭看到不想吃的菜,天天看着自己,照着镜子都不想看,我怎么变成这样了,就是这样,你必须要接受现实,因为它最后是回归本源,没有什么都没有,一粒沙,很快地结束。举个简单例子,就像一个画家,他用一生的心血画出了一幅画,这幅画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快地在很多人的赞叹声中,就失去了没了,就像一个人一样的,哎哟,你这个人很好,你这个人,最后开追悼会就是人多一点,所以千万不要在,自己还没结束之前浪费。   你们在墓碑上前面那个数字已经有了,几几年生的有了吗,就缺后面了,有本事谁憋着最后不走,听得懂吗,所以叫你们不要就这么想不通,你想想看人生就这么快,你为什么还要想不通,为什么我的孩子对我这么样,为什么我老公对我这么样,为什么我的家里对我这么样,为什么单位里对我这么样,你去想好了,你想不通,很快你的一生就划上句号了,你想得通你天天开心,好好念经,想通就完了,学佛人要懂得想得开,空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叫究竟,记住人生的究竟就叫轮回因果,究竟了到底了就是轮回,有什么,你生了孩子,孩子再生孩子,子子孙孙,那是没有穷尽的,你烦恼了,你解决了,又烦了,又解决了,又烦恼,又解决,一直烦到你死都烦不完的,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这辈子会烦得完的,对不对,如果一直烦恼下去,那你真的完了,人生短短的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地就失去了,唯有珍惜,珍惜每一天。   因为贪欲在人的思维中已经太多了,贪已经掌握和控制你的心,你们告诉我,哪个人不贪,好了还要好,好了,所以我叫你们要学会,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我够了,我节约一点,我一直培养所有的我的弟子们,你们要学会节约,有钱也不要乱用,因为会把你们的福气用掉的,听懂了吗,不要乱用,吃东西不要剩了倒掉,都浪费的,他今天给了你,你倒掉了,你有业障,你消福,所以有时候你们吃不下了,就跟人家说不要了,我够了,所以师父跟你们讲,要学会不要被人的贪念控制,自己的心要学会不争,不去跟心争,因为贪心、欲望之心、烦恼之心,你不要去跟它争,它这个心就空空如也,就空了。所以学会感恩每一天,珍惜每一天,修行每一天,你才能快乐每一天,要感恩,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点一滴,都是菩萨的赐予,就是菩萨给你的,你不要以为啊,今天让你开心也是菩萨给的,给你吃东西也是菩萨给的,给你一个板凳都是菩萨给的,心态就不一样了,要懂得,谁都不要去贪,珍惜现在,有一个理念,就是要懂得,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不要再去贪了,明白了吗,一个人不要被欲望遮住了心,已经所拥有的,你一定要感到知足,你们已经拥有的东西,一定要感到知足,不要一直在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这个学佛当中叫视有相无相为空,不管今天这个事情,你看见了,听到了,做了,开心了,最后是空的,这个事情,不管别人告诉你是什么事情,你也把它看成是空的,因为这个事情还没有实现,也没有过来,就是来了也会去的,那你什么东西都视为空,这叫空相,有相无相为空相。   因为人间有因果轮回,因果导致了轮回,你说你今天种下这个因,跟别人闹,最后果报来了,打得一塌糊涂上法庭了,接下来你打赢了对不对,打赢了之后他再上诉,是不是又轮回了,你刚刚开心,哎呀,打赢了,他又开始告你了,你说有完没完,是不是轮回,这因果是不是导致轮回。佛陀曾经说过,佛教是无争的,你看看我们是佛法无争的,很多西人都知道,一听说是学佛的人,他就知道你不跟别人争斗的,你看我们不跟别人争的,我们就是正法,师父教育了你们十几年,你看看我什么时候跟你们讲过,叫你跟人家争斗,我永远叫你们要学会,谦让、回避、化解,所以学佛人要无争斗之心,要平衡自己的身心,够了已经很满足了,我很好啊,对不对?你看看还有很多人比我们还苦呢,平衡自己的身心,心量宽广,如果你这个人为金钱,或者利益去学佛法,你绝对没有办法解脱的,你有目的地为了钱,为了名,为了利去学佛法,你没办法解脱的,所以要用无为法解脱,无为法是什么?我做任何事情,我没有自身的利益可赚的,我没有,我就是为众生,那么这样的话,你就没有一切人间的利益,可以把你束缚住。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3集 去除我执 消除烦恼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我们学佛修心要知道,修小乘佛法还有“我”,还有对众生的分别。比方说,今天修小乘佛法,管住自己家,就叫小乘。小乘,管好自己,修好自己,不去和别人争斗,自己做得很干净,自己修得好就可以了。小乘还有我相,“我好了就好了,我不去跟你们搞。你们境界高不高,这是你们的事情,我修得好就可以了。我修得好,我自己好”,这个实际上就是“我执”的观念。我执就是“我非常执著”。每一个人其实都很执著,执著实际上就是业障,“我就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我执著于我这个观点,执著于我这个概念”。所以佛法界讲,小乘佛法修行者的觉悟是不彻底的;但是小乘佛法修得好的话,也能超出六道,到声闻道、缘觉道。   一个人要能够彻悟,不单要救自己,还要救别人,那么就提倡大乘佛教“不二法门”的观念。什么叫“不二法门”?学大乘。任何一个人只要在人间有烦恼,实际上就会有道场。什么叫道场?因为有烦恼,才会在心中找寻自己原始的根,就是佛性。想想看,你们过去小的时候没有学佛,哪知道心中有佛,就知道凭良心讲话,其实这个良心就是佛性的一种表现。要懂得,今天没有苦,你不会想到求佛;今天没有烦恼,心中就没有道场,就不会把菩萨放在心中。你们平时开心的时候会想到佛吗?想不到的。等到要吃苦了,“菩萨,您救救我啊!”菩萨来了。你们好的时候会叫菩萨吗?现在学佛了才会叫,不管有事没事都叫。   一个人要懂得:无我一念,众生是道,烦恼也是道。一个人如果没自己,那么心中就想着别人。妈妈没有自己,就想到孩子。十方三世法界一切的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佛学法,包括宇宙、人,人间的一切方法也好,事物也好,实际上都是因缘所生的现象。因缘所生是什么意思?今天你跟他结婚了,你们成立了一个家庭,这就叫你们有个家;离婚了,这个家庭破裂了,你就没这个家。有这个家的时候就有这个缘分;没有家的时候,家的缘分就没了,你就变成个人——一个人独立的缘分。实际上这是个形式,有了就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菩萨叫我们看破、放下,就是不要去执著,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的东西到最后会没有,“没有”的东西到了最后会有,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希望你们要懂得,均是法空。就是这个世界上,你认为“有”的东西,其实都是空的。你们感觉一下,小时候有过多少东西,现在是不是空了?小时候的东西还有谁藏在身边?除了照片还能藏几张,到了最后连照片都没了,要找一张小时候的照片都很难找到。告诉你们,一切虚空,叫“法空”。   自身就是一个道场,心中有这么个道场,就可以评判今天做的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因为有菩萨在这个道场里。自身就是一个道场,自身的道场是最接近你的。道场是不是请观世音菩萨来?如果这个道场是你们,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就会到你们心里来?有道场,你可以请观世音菩萨来。比方说你心里有个“诊所”,你可以聘请各种各样的“医生”过来,道理是一样的。道场到了最后也是空的,没了,因为当你彻悟,你已经心中有菩萨,有没有道场都无所谓。今天这个医生坐在诊所里,是有医生的;但是以后这个医生随缘到处去救人,走到哪里救人救到哪里,要诊所干吗?所以要借道场来成就你的佛道。因为有这么一个道场,所以菩萨会来,菩萨来到你的心里之后,这个道场就没了,然后菩萨就在里面,所以道场也是虚空的。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哪个人读书的时候不要有个学校?你们读中文、识字有个学校,在你心中这个学校就是一个道场;等到你读完了,文化全部读进去了,那你还把这个学校背在身上跑啊?学校是不是没了?是不是虚空了?但是文化在你心中。所以道场,拜的目的就是把菩萨请到心中,等到菩萨在心中了,要道场干吗?师父经常举例子,犹如飞机场的跑道,它是让你起飞用的,当你飞上去之后,你还把跑道拖在飞机后面,到了下一个降落的地方先放下去?所以一切法均是道场,人间不管做什么、学什么,都是一个道场。道场是什么?就是一个学佛的环境。所以任何地方的人和事物,都把它当成一个道场。烦恼是道场,烦恼来的时候逃得掉吗?只能用菩萨的智慧来理解和化解它。菩提就是菩萨的智慧。为什么叫“烦恼即菩提”?因为有了烦恼,你用菩萨的智慧去化解它,那就叫“烦恼即菩提”。今天有烦恼,解决了,智慧就生了。你学了一个经验,以后再碰到这种事情就不会烦恼了。刚刚结婚,你不了解老婆的性格,她事情做得很快,开始的时候你觉得她“怎么这么快的?”慢慢时间长了之后,第二次、第三次……了解她了,以后她再做得快的时候就不会去讲她了,是不是解决了你的烦恼?   现在求财的人很多,财跟你的福报有关,要看你有没有种下这个因,很重要。都是看你自己过去有没有种善因,包括今生今世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种善因,有没有施财的种子。必须要把那些“我要拥有财”的种子种下去,没有种子,它长不出来的,有因才有果。所以佛法界讲,要在自己心中种上一块“福田”——有福气的田。如果你没有种下福田的种子,不管你给它浇水还是给它阳光,它长不出果的。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一生很幸运?因为他种了布施的因,所以才会得到布施的果,因为福报的果是从布施的因得到的。   佛法界说,福分分成三种,叫“三福田”。福田可以生出福的缘分——自己有福气的缘分。第一福田是供养佛法僧,叫“敬田”。你今天看见菩萨,磕头了吧?恭敬吧?你对佛法尊敬吗?你对法师——和尚、尼姑尊敬吗?尊敬,那么就叫“敬田”,以后会给你生出福气的。第二福田叫“恩田”。要想有福气,要多孝顺,供养父母、老师,你要感恩,要有报恩的心,所以叫“恩田”。第三个田是“悲田”。看见贫困的人,看见很可怜的人、生病的人,看见残疾人,你都要产生感觉他们很可怜的悲心。所以为什么要给残疾人让座,给残疾人留车位?为什么要对残疾人好?很多老妈妈腰不好,身体不好……你要对他们好,你是在种悲田。贫困的人、贫苦的人、生病的人、残疾人,对他们好,去供养他们,就是以慈悲心供养,用慈悲心去对人家好。你们看别人这么有福气,怎么你们没福气?一个人想得到福气,最快的回报就是种上“三福田”——敬田、恩田、悲田。   “田”字是一个方块。其实整个身体的上面就是分成四块:这个是心,这个是肺,这里是肝,那里是脾。不要有脾气,保护好你的肝,让心脏快乐一点,你的肺才能通气,四块全部连在一起的。“肝肠寸断”,如果想念一个人、恨一个人,都会肝肠寸断,肝和肠子又在一起,和脾又在一起。一个人怎么会脾气大的?肝影响脾脏,肝不好的人很容易发脾气。为什么?肝火旺。一旺之后,烧上面“肺”和“心”两块,心火烧火燎的,主机不好、坏掉的话,呼吸就不畅了。很多人一生气,气得话都讲不出来。肺像一个风箱,生气的时候瘀在这里,整个不动了,血上不来,一憋,憋得脸通红,话讲不出来。一个老伯伯上车之后叫人家让座,跟这个人说:“你这个年轻人怎么不让座?”这个年轻人阴他,讲话讲得阴毒得不得了。这个老伯伯气得不得了,上去抽了他一个嘴巴。抽完嘴巴之后,老伯伯气得太厉害,在车上一下子就死掉了——气瘀在这里了。你说你有这个“三福田”的话,你会这样吗?有什么好生气的?“恩田”,感恩他让你学会忍辱,这种年轻人骂你,“阴风”吹吹你,你就把他当成一种增上缘。“这种孩子一看就没有父母教养的,以后有的吃苦了”,你心里这么一想,不就化解了吗?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2集 增长善根 远离非非想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要学会忏悔,因为忏悔之后增长善根。你只有把你的恶忏悔掉,你的善根才会成长。也就是说,你的白衬衫必须洗干净,这件白衬衫才能穿;一件白衬衫上有滴墨汁,你怎么穿得出去?佛陀曾经说过: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佛陀讲,你们跟着佛陀学佛中,如果知道自己有罪,马上忏悔的人,这个人有善根。善根多重要,善根可以化解灾难,一善解百灾。   学会忍辱的话,就不会招致灾祸和忧愁,所以忍耐是一个宝贝。你今天能够忍耐,家和万事兴;你今天因为别人跟你不好,盯住你,你学会忍耐,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你在单位里忍耐,时间长了,你一定是领导。做领导的人,首先一定是个会忍耐的人,他要解决问题,他必须要学会忍耐,动不动就跳的人他能做领导吗?所以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就是说你如果拿到了一个宝贝是忍耐,你从始至终获得安宁。   还有八个字要告诉大家:虽有大福(有的人虽然有大福报),福不如忍。你们记住了,一个人虽然有福气,但是忍不住,福气就没了;如果你忍耐,福就来了。你有福气讨一个好老婆,天天在家里帮你做、弄,对你好得不得了,你有福气吧?你不能忍耐老婆,天天骂她,天天有意见,到了最后老婆撂挑子,不管你了,你福气是不是没了?你如果一直能够忍耐,老婆就一辈子照顾你。所以有福不如忍耐,因为不能忍耐的人很苦,他就没福气了,有苦的人还有福气吗?佛陀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们:不要去诽谤,也不要去毁坏别人的声誉,不要去做不好的事情,也不去看是非;“但自观身行”,你只要管住自己的身体和行为;“谛”就是真谛,“谛观”就是智慧地去看,你才能看到自己行得正不正,叫“谛观正不正”。   学佛人要懂得,做任何事情少求一点,不要去多求,欲望少一点,事情做得多一点,态度好一点,有的话不要去多讲,讲出来的话要仁慈,不要出恶语。现在很多人一出来就讽刺人家,一出来就恶言恶语,一出来就对人家不好。现在的人很敏感,你只要脸看他一下,只要对他稍微讲几句,就是一句没有伤害他的话,他都会往自己身上套。现在看电影都是“本片纯属虚构”。过去我每次开完法会,有很多人跑过来,“卢台长,我真感恩您,这么多人,我知道您就是讲我”,其实我讲的人多呢。   睡眠不能太多,老年人六个小时,中年人七八个小时差不多了。睡得太多的人会昏昏沉沉,爬起来路都不会走,脑子糊涂,不知道身处何方。所以菩萨告诉你们,不要懒惰。   身常行慈,不害众生。就是身体要常常地行慈悲,不要去害别人。害众生包括害有形众生和无形众生。无形众生——害鬼,很多人去找一些通灵人施法,鬼很可怜,噼里啪啦把鬼打得……你这样不是害众生?你连鬼都害。我们现在对众生、对鬼是什么态度?小房子超度他,我们是客客气气的,不管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全部都不能害他们,包括那些动物。   为别人做事情,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进去,叫纯善。你帮助别人,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到里面,你这个人叫纯善。   不要自赞毁他,你自己称赞自己,不要去伤害别人,不要说人家不好。你可以说你好看,为什么说人家难看?自赞毁他是没道义的。   身常行慈,意常行慈。不但你的身体要做善事,你的意念也要经常行慈悲,也要做善事。在末法时期,不要经常跟恶人在一起。这个人很恶,说“我把我老公怎么样”“我把我老婆怎么样”,这种人你少理他,恶人少跟他接触,你会学坏的。要多亲近善知识。知识是什么?就这个人很有文化水平,这个人的文化水平是善良的,不是愚痴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叫善知识。   佛法是与日月同辉,普救世人的,能让你们心里清净,发起勇猛的弘法之心。   很多现在的话,其实都是一些过去佛法中的话。有一句现在的话叫“群魔乱舞”,这四个字出自于什么典故呢?大家看过《佛陀传》,它里面就有一段。佛祖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来捣乱、扰乱。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当时佛陀坐在那里,魔王波旬带着那些魔在他边上叫啊、弄啊,就是要扰乱他的心。所以你们有时候心静不下来,就是有魔性,有人捣乱。我举个简单例子,一个男的本来在读书,一群很漂亮的女孩子走过去,在笑,讲话,他的魔性来了吧?你叫他看,马上不知道看哪一行了。是不是把他的心弄乱了,没有分量了?要坐得住的,所以叫“坐怀不乱”。你的觉悟没有到这个境界,没有战胜来自心中的贪欲、欲望。我曾经在讲课的时候说:“如果现在来了比尔·盖茨或者一个有钱人到这里来,你们怎么样?”我就是讲这个比喻,他们明明知道这个是比喻,还是有人摸摸头,好像他来了一样。你想想看,人已经到什么程度了?外界对你的影响太大了。所以你看法师,有的法师怎么练金刚不坏之身的?他在山上练,练得耳朵封掉,眼睛看不见,脑子什么都不想,到一定的程度,叫人家把他送到shopping center[购物中心]里去,他就在那里打坐。外面吵得不得了,人家走进走出,怎么看他、讲他,他都没感觉,就坐在那里,耳朵封掉,眼睛看不见,这种才叫真修,真的有本事。你们现在行吗?所以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认识你三生有幸。“三生”是前生、今生、来生。所以你们看到这个人很喜欢的时候,说“我见到你三生有幸”,就是我上辈子肯定也认识你,这辈子肯定也认识你,我下辈子还要认识你,因为认识你是我的荣幸,所以三生有幸。   再接下来跟大家讲“魔”。这个“魔”字是什么?过去梵文里,“魔”叫Mara。在中国过去是没有这个“魔”字的,过去中国把这个字翻过来是一个“磨东西、磨豆腐”的“磨”,但是这个字后来慢慢地被改编成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迷惑、迷恋,一些修心的心理行为,由此产生构成这个字,它慢慢地里面就变成了一个会动的东西,而这个动的东西就是一个“鬼”。所以这个人想不通,他是思维上进入了魔性——会动了;行为上“我就是想不通,我就是难受”,所以就慢慢地变成魔王、魔鬼、魔界、魔宫。实际上,这么多的魔,它会变化、会动,在你心里造成各种伤害,让你难受、让你痛苦,人家说魔性。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1集 觉是悟性的佛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记住了,怎么样能够上去到天界?生天的人行十善。另外有六种方法可以超出六道,这六种方法只要你抓住一个方法,就能超脱六道,进入阿罗汉果、菩萨道,这六种方法就称为“六波罗蜜”。六度是有递进关系的,就是: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进到彼岸,禅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师父告诉你们一个好方法,这六种方法只要抓住一个你最好的拼命地去做,其他的你只要不犯错误,不做大错,你很快地就能到彼岸。   布施,大家都知道。持戒,大家要守戒,不要撒谎。你们感觉一下,如果一个孩子过去跟你们撒谎,你觉得难受吧?你自己最喜爱的孩子都跟你说假话。忍辱,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要在这个社会上活下去,每个人都要学会忍辱,否则活不下去的。现在的社会,人这么自私,不忍耐可以吗?连朋友都交不到。单位里哪个不自私?你不学会忍耐,你知道他很自私,这个不理、那个不理,最后就是个忧郁症。精进,重要吧?禅定是什么?为什么有修养的人有禅定?他不着急的,飞机晚班了,可以念一张小房子,是真的,这就是禅定,定得下来。你看看人家,吵了,“怎么火车晚到了?”“怎么搞的,巴士又不过来?”你看他们烦不烦?你看我们,念念经就好了,不会浪费时间的。你看人家吵架你不吵,你是不是比人家有修养?爸爸妈妈骂你,爸爸妈妈没修养;爸爸妈妈吵架,孩子有修养,“我不讲话”——禅定了吧?你自己定得下来,你马上知道别人谁有修养,谁没修养。六波罗蜜最后还有智慧。一个人有智慧,什么事情解决不了?有的人很有智慧,碰到什么事情,“你过去”“你这个搬过来就好了”“你这里弄过去点”,这也叫智慧。   六波罗蜜,比方说你今天特别会布施,其他的忍辱、禅定、持戒、精进都少一点,但是你一直布施,不做坏事,你一定成菩萨,以后到了天上可能就是布施佛。如果你这个人没钱,也不是太精进,但是有一点做得很好——能忍,忍一辈子了,那么你这个人最后是忍辱佛。六个里面挑一个,你看看你到底像哪一个,有信心了吧?   彼岸是清净无染的世界。一个人只有想要以后到清净无染的世界,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什么?“这个人这么好,人家肯定修的”“这个人很坏,你看报应,很可怜”,人家好不好,你都能够平衡。所以叫你们学会心理平衡,这个人一定能成功。不要去难过,不要去忌妒,因为心理平衡的人不会忌妒人家,不会恨人家,不会去攀比,不会贪,一定要心理平衡。   布施是见一切人生之苦,要心生慈悲。你看见别人苦,全部要心生慈悲、布施所能,就是把你能够帮助别人的,全部要布施出来。很多人为什么布施不好?“你发烧了是吧?我家里药多得不得了,明天给你带来。”明天带来一瓶,一看,快要过期或者已经过期了。布施,你先把好的、没有过期的药给人家吃,给人家吃好的,要让人家“迷者受益,离苦得乐”。财布施,改善别人的苦难,以财物印善书;法布施,劝导感化众生的心性;无畏施,对别人的痛苦要用温暖加以安慰,遇到别人困难施以援手,使别人的心中感到平安,让对方无有恐怖,或对诽谤正法者,能以无畏的精神感化对方坚持正信正念。   持戒就是严守戒律,减少恶相。你吵架的时候看见过自己的脸吗?看见对方的脸吗?跟你吵的人那个脸难看吧?恶相吧?你吵架的时候,看不到自己的脸,就看见人家的脸,你知道他看你也是这样的。所以,持戒能够让你身口意清净。怎么样不犯恶业呢?当守五戒。   佛陀曾经讲过,他在正觉后,认为正的东西跟世人相违背。就是佛法认为好的、开悟的东西,世人都认为不好。比方说,他们看见好的东西都想贪,而佛法认为贪念是毒蛇。人间有多少人是为了钱出事,人天天在追求名利;佛陀证悟的真理是叫我们不要迷恋钱财。迷恋钱财,迷恋人间的快乐,就是种下了苦的根。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喝酒喝到后来,迷恋酒,最后肝坏掉;抽烟把肺抽坏了;喜欢色的男人没有一个活得长的——肾脏不好,浑身散架。佛陀叫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它不是真如实相。佛陀讲的真理,我们世界上的人就不能相信,因为我们世人偏学私欲(就是欲望、私心),与正知正觉相违背,所以整天沉迷在贪瞋痴邪见的深渊。佛陀这么高深的佛法,怎么让众生能够知道它是“甚深微妙法”?就像很多人说:“你们修心人怎么这么傻的?世界上有这么多山珍海味不吃,怎么吃素啊?”你自己要坚持的,你坚持,别人就得顺着你跑。师父说你们像金刚菩萨一样,像根柱子一样站在那里,别人看见你们就得绕道走;你是棵小树、小花,被人家踩着就过去了。所以你自己坚定信念,别人就得慢慢地跟着你走。很多人在家里吃素,开始老公先骂、先讲,时间长了,老公不是跟着一起吃素了?   接下来跟大家讲,佛陀的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就是佛陀降入人世,到人间来是为了一个大事因缘来的。佛陀到人间来到底为什么?来帮助我们、救度我们的。他为了使一切众生——四个字:开,示,悟,入。这四个字就是告诉你们:佛陀到人间来是开启我们的智慧;“示”是示范、表法,放下身价,一家家去化缘,就是众生平等;“悟”是要启发我们所有人的悟性;“入”是让我们所有的人进入佛道。佛陀到人间来就为这件大事来的:开、示、悟、入。佛陀就是让我们要破除无明烦恼,彰显本具佛德。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要显化出本来就具有的佛的道德?很多人说这个人有良心、那个人没良心,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良心,这个良心从佛法界讲就是佛性。所以你们吵架吵到最后,“你这个人有没有良心啊?”佛为一切众生说法,随缘度化,不分贵贱。   我们经常说,要学习八风吹不动。“八风”是什么?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经文里就是这么写的。八风实际上就是动摇人心的外环境所致。佛陀曾经说过:“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把这几句跟大家解释一下。佛陀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看破这个世界,叫空;看破世界的人就是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所有人间的欲望,那些各种各样不好的东西,都不能破坏你的道心。“何以故”,就是为什么,为何要这样说呢?“心不依止”,因为他这个人能说空者,他的心没有依止八法,就是没跟着八法走。“何者为八”,哪八个法呢?就是刚刚跟大家讲的八个法。八法就是在利益面前,在衰败面前,在被人家诋毁面前,在荣誉面前,在被人家称赞面前,在被人家讥笑面前,在被人家挖苦面前,在快乐面前,你都要学会如如不动。我问你们,你们的毛病有吗?一被人家骂,跳了吧?一有点利益,贪了吧?一碰到衰败的事情,马上精神都找不到,要生病了,对不对?被人家称赞,骨头轻吗?“你真像菩萨!”感觉真的像菩萨了?“菩萨”要人家说,而且要真的说,不是假说,人家捧你没用的。在被人家讥笑、挖苦面前,要如如不动。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20集 菩提心遍法界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要把菩萨放在心里,对菩萨要有坚定的信念。信是什么?相信。念是什么?念头。每一个念头出来都要坚定,相信菩萨。不管在外界碰到了什么烦恼,要懂得精进修行,坚持不懈。管好自己,观照自己的心,让自己觉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什么想不通的,这样人是不是活得很自在?经常观看自己活得自在不自在,就叫“观自在”。   如果你想去做菩萨,要实践的话,就要遵照佛的戒律,要去降伏心魔,自律利他。你们看,我们很多人在社会上做事情,要帮助别人,是不是自己要很守戒律?有时候别人在发牢骚,你要帮他,你不能再发了吧?别人在家里已经不开心了,你要帮他解决问题,你还能不开心吗?你只能转换自己,就是守戒。“为了帮助他,不要让他不开心,我自己一定要开心”,是不是自律?自律了之后会不会利别人?   要做到佛我如一,佛和你是如一的,你就是佛,佛就是你,经常这样想。你们不要以为佛离你们很远,你们一天当中在念经,脑子里没有杂念一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做佛;想帮助别人,救度众生,想几个小时就是几个小时的菩萨。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离佛很远,要做到降伏自己的心魔。什么是心魔?有时候我就想做这个事情,我就想做那个事情,那个时候你的理智告诉你:你不能做这个事情,你不能做那个事情。你说还能去做吗?你硬要做,就犯法了;你硬要去做,家里就吵架了;你由着你的性子来教育孩子,最后就不行了。   明心见性,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佛我皆无,无无亦无。明心就是明白的心,对什么事情都要明白,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经常看到人家的本性很善良,像佛一样,你心里就不会恨了;你把人家都看成很恶的,你心里会恨。“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你把自己当佛了,你是不是佛?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把佛放下来,“佛”改个名字叫“好人”:好人就是你,你就是好人,好人跟你都是一样的;佛就是你,因为你很善良、很慈悲,你懂得度人,那么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到了最后“我即是佛,佛即是我”。那么“佛我即无”,因为你已经跟佛一模一样了,你心中也不要专门说“我是佛,我不是佛”了,因为众生皆具佛性,等到你完全像个好人了,佛就是一个好人的话,你已经是个好人了,你还要说“我是好人”吗?你肯定就是好人,所以都没了。好人就是你,你就是好人,那还有什么?“无无亦无”,也无我,也无佛。没有佛了,没有我了,什么东西都没了,那么归还你原始的初始本性,就是得到了你们的初始本性。   一滴水进入大海,永远不会枯掉;如果一滴水放在外面,很快就没了。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将自己心中的佛性进入佛的本性中,那么你的佛性就成为一个心中的道场。心中有佛的人才有道场。在人间要学会无喜无恶,无忧无虑,无美无丑,才能无色无味。你看别人不要看到别人“这个人很丑”,一会儿开心,一会儿难受,一会儿忧,一会儿焦虑,一会儿这个人很美丽,一会儿这个人很丑陋……无色无味,“无色生香味触法”,现在跟你们讲《心经》了。   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不经意地流过,不知不觉给别人带来一丝凉意。做人不要做点好事也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做点坏事也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痛恨你。学佛人要滋润万物,如风遍行,像风一样到处可以吹得到。菩萨的慈悲心可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很温暖,像春风一样。只要是动物,它都会有生气、难过、恨。我们要学大地,天地之间无私地承载。什么意思?你在土地上吐痰也好,扔脏物也好,它都不声不响地承担;你用阳光照耀,它感受到温暖。   我们人要学会心中有虚空,就是不要有烦恼、不要有恨。就像一间堆满了杂物的房,你们进得来吗?要含藏万物而无争,不要去争这个世界,心中有佛性的人不争这个世界的。以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无不为。很多时候自己做的行为已经给人家做出榜样了,用不着你再去吹、去讲,你这个人出来像模像样,像不像师父,人家尊敬不尊敬你,你的行为就已经是教育,你表面上好像没做什么,实际上你都做了。无为——我没做什么,妈妈在家里就是这样。“妈妈,你对我们太好了,家里都是你照顾的。”“我没做什么,孩子。我做了什么?应该的。”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要转贪瞋痴——转换贪瞋痴。什么意思?不要去贪,没有意思。很多生意人贪,贪到后来连公司都卖掉了,会倒闭的。一个人不要去贪,肠胃里吃了点东西,够了;你不停地再吃再吃,吃到后来你的肠胃就坏掉了。恨的人:第一,脸不好看;第二,眼睛很凶;第三,整天烦恼不断,很难过。你说恨的人笑得出来吗?你恨这个人,你跑到单位里看见他很恨,笑得出来吗?愚痴,跟你们讲点中华传统文化,你看这个“痴”字,里面是一个“知识”的“知”,知识“生病”了,你就愚痴了。把知识误理解,把知识搞歪了,你这个人就“生病”了。我们一生做错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是犯戒犯的,就是愚痴,做了不知道的事情,对一些知识不理解,在知识上“生病”了,你做错很多事情。   那么做错事情要改。佛陀说过,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叫“从来不犯错”,第二个叫“懂忏悔”。我们都是佛陀的孩子,我们肯定是第二个孩子。到人间来哪有不犯错的?你要是说从来完全不犯错的,佛陀指的是在天上的孩子。我们犯错之后应该成为一个懂忏悔的孩子,所以为什么佛陀给我们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很重要,没有一个人一生不犯错的。我们做第一个孩子非常难,只能做第二个孩子,要懂忏悔。当你一件事情忏悔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了,可以重新再来。一个人如果改正了,这个人的人生就改变了,这个人的生命是在重生。不要让以前的业障绑住你,你今天忏悔了,你还考虑到过去的业障这么重——绑住你了。忏悔之后才能做个很自在、很舒服的人。当你把你的真如本性显露出佛性的时候,你的菩提心就开始照耀着你了。“菩驮夜菩驮夜”,菩提心、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   学佛人守五戒,至少还能转世再投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人都做得不像人,他下辈子连人都投不到——投畜生,因为他在人间做了太多畜生的事情。有些人做了太多缺德的事情,像鬼一样暗中搞别人,那么这些人可能以后就在中阴身做鬼。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9集 转识成智是妙法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我们要转识成智,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转换成智慧。智慧是什么?就是我今天不跟你吵,你以后就不会跟我闹;我今天对孩子能够理解,孩子就会孝顺妈妈;我今天能够懂得放平等心去对别人,别人一定也会对我有平等心。转凡成圣,就是经常把自己要的东西送给别人,你整天地布施,别人就说你是个好人,能够帮助别人,整天想到别人,你已经超脱了凡人,你就是一个圣人。   实际上凡夫的智商是不能了解佛法的,凡夫有智商,这点IQ[智商]、EQ[情商]没有用的,他不能了解佛法。在人间的一切,吃住行卧都是佛法,佛法的奥妙尽在其中。师父告诉你们,为什么吃、住、行都是修心。你今天帮一个孩子做饭的时候,你说:“观世音菩萨,我帮孩子做饭,今后将来我要让他好好学佛,他就是一个未来的菩萨,所以我现在供养孩子,就是在供养菩萨。”“观世音菩萨,今天我念完经睡觉,我心里有佛,愿佛性在我心中常住,我心中有道场。我今天睡觉没有白花时间,因为我修心,睡觉之后为了明天更好地念经。”你跟观世音菩萨这么一讲,你整个晚上睡觉就不叫浪费。所以过去对法师要求很高,一天5个小时、6个小时,不许他们昏睡,因为人睡得多了会昏的,昏头昏脑。你们刚刚睡醒的时候昏头昏脑吗?站都站不直,为什么?经常睡觉的人会迷惑颠倒的,脑子不清楚。   师父跟你们讲,吃、住、行、卧,走路很多人也在念经,这就是奥妙。我曾经讲过一件事情给你们听,那时香港有一架飞机飞到韩国去旅游,临飞前突然宣布说飞机上要重新检查,有好几个零件出问题了,在试那些叶片的时候,结果有几个机叶没动,可能要两个小时,让大家在飞机上耐心等待,要修、要检查。结果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行,叫大家全部下飞机,一片骂声。我们佛友告诉我这件事情,说他很开心,他下来坐在那里等飞机修的时候,人家都在骂,他在念经,等两三张小房子念好了,飞机修好了,他说:“我一点都没浪费时间。”骂的人是不是自己心里很难过?生气吧?他说什么?他说:“求菩萨保佑,还好念经了,如果不早发现,飞上去再叶片不动,掉下来连命都没了。让我又念经又保证安全,感谢观世音菩萨!”是不是心态?心态很重要的。过去曾经做过调查,凡是在素菜馆吃饭的人,几乎不吵架的。所以学佛人、喜欢吃素食的人,他的素质也很高。   佛法是教育,佛的智慧是无上的。在学佛的过程中会产生无限的障碍。你们学佛想没有障碍,可能吗?你说“我学佛学得一点都没有烦恼”,哪有可能?你越往山上爬,是不是风越大?你越帮人,帮人家背的业障是不是越大?所以要懂得无上智慧。要记住,我们在学佛中都会有障碍,稍不留神人会走偏、会误解。对别人的不了解、走偏,你会耽误时间,所以要有明师指导。   用本性的纯智,就是非常纯洁的智慧。很多人有智慧,“我帮助你了,但是我想从你身边得到回报”,这种不是纯善;帮助别人,要没有回报,叫纯善。要有纯洁的智慧去证悟佛法,去行佛。行佛就是走着佛陀的路,和当年佛陀僧团去托钵乞食一样。佛陀为什么要叫僧团这样做?第一,让你排队,不管男女老少,不管你过去是不是皇亲贵族、太子,今天都是一样的,拿个碗请求别人供养,那么你就放下了自己的傲慢心。第二,给你饭的人,你可以让他培养出慈悲心。因为他给你饭的时候,他觉得在很开心地布施。他有布施心,你有感恩心,又去除贡高我慢心。那时比丘、比丘尼跟着佛陀出去托钵乞食,家家敲门,有的人给你差一点,有的给你好一点,有的说“我没有了”,你全要接受,就是来放下你的贡高我慢心。   因为众生在这个世界是迷惑颠倒的,所以佛才会出现。因为众生把赚钱认为是第一,所以佛才会来教导我们,钱财都是空的;因为众生认为色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所以佛陀才传下了佛法,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的男女之爱都会过去,唯有佛性长存。佛陀知道我们有这些五欲六尘,才到人间来救度我们,创立了佛教,让我们不要走偏。佛吃了很多和人一样的苦,所以众生与佛本为一体。很多人说佛是众生,佛是先觉悟的众生。什么叫佛?就比你们早一点觉悟。你们不能小看自己,经常拿块镜子照照自己像不像佛,不是表面像,要眼睛露出无限的慈悲。很多人眼睛都能布施的,看见这个人很可怜,眼睛那种感恩心、慈悲心都出来,眼睛会传神的。你看看一个人长得再好看,你去跟他讲两三句话,眼睛发呆,人家就说他脑子坏掉了。你去看神经病病人,表面上都很好,一点都看不出来……我过去帮助那些弱能儿童协康会的小孩子,去慰问他们,那些小孩子跑过来“Hello![你好!]”跟你很好,一看很好,个个看出来都没毛病,你跟他讲两三句话,过一会儿眼睛不动了,你就知道脑子出问题。所以眼睛要慈悲。   佛就是先觉悟的众生,众生就是未来佛,佛是无上的智慧者。佛菩萨能够多多地帮助你们,你们就要精进地学佛,精进地延伸自己佛的能量。学佛人都有能量,你们只要广发菩提心、菩提愿,行菩提,那就会有一种能量。这个是什么能量?你对别人好,别人会对你好吗?你受气的时候,别人会来安慰你吗?很多人都来帮助你、安慰你,你有没有能量?那你这点能量是怎么来的?因为你是帮助别人,你平时一直在造善因、行菩萨道,等到你有一点困苦的时候,大家都来帮助你,大家都来爱护你,每个人都尊敬你。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8集 无明是烦恼的根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今天继续跟大家讲,众生不可思议。任何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看不起别人,不能看低别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本事,叫“众生不可思议”。一个修行人要用关怀的心去想众生,我们对每一个人都要关怀,心里要想着众生。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经常去想着众生的话,你会锻炼自己的心。怎么锻炼呢?因为你的心会常发慈悲心和菩提心,这样才能成就佛道。一个人心中老想着众生,对自己自心有个锻炼,这样会发菩提心,时间长了就是人间的佛。   我们要举着智慧的火炬,照亮娑婆世界。为什么叫举着智慧的“火炬”?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没有智慧,行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果没有智慧,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很多人一辈子苦就是没智慧,傻傻的,就是不买账,最后苦了自己。跟这个闹,跟那个闹,跟这个掰,跟这个发火,不应该得罪的人去得罪……你不知道傻,就不知道什么叫智慧。从小给你吃甜的东西,你都不知道盐,你哪知道什么叫甜?你要有过智慧,下次就不会去做傻事了。你没碰到过,当然就做傻事了。照亮娑婆世界,就是唤起苦海众生。每个人都傻,师父现在用智慧教你们。什么事情能够成功?不发脾气就能成功。什么事情能够让他越做越好?忍辱。忍辱的人,人家拿你没办法;你跳,人家就搞你。我能忍耐。在单位里,跳的人很快被领导叫去谈话了,再跳,换走了,对不对?忍耐的人,你骂我,我就不讲;你忌妒我,我也不讲。最后领导会把他换走吗?很多男人有意地找茬,跟自己的女人闹啊闹啊,最好她跳,跳了就跟她掰了。你不跳就好了,这个就是境界。你就咬咬牙,忍辱,好好地守住自己的心。心不动,什么都不会动,那么就叫如如不动。   众生因生无明烦恼把智慧障住了。无明烦恼是什么?不明白,才会烦的;这些事情你明白了,没关系的,就不烦了吧?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你在单位里,你不了解这个领导,他今天跑过来骂你,你不了解他,“厂长来骂我了,我被炒鱿鱼了,不行了”,你烦恼来了吧?如果这个人了解厂长,知道这个厂长只是嘴巴里讲,从来不会炒人,他讲过就算了,那么你了解他之后,还会生无明烦恼吗?他跑过来讲你,“没关系,厂长经常这样的,讲过了就忘记了。”“我老婆就是这样的,骂过了算了。”“我老公就是这样的,讲过了就算了。”你了解了,你不生无明烦恼;你不了解,生起无明。无明是什么?不明白的烦恼。所以你们过去有烦恼,都是因为你们不了解这件事情的走向。无明烦恼会把你的智慧障住——障碍住,所以你去看,一有烦恼的人,他没有智慧的。碰到事情不能没有智慧,要开悟。佛法在世间,在人世间就要觉悟,今天佛法在这个人间,我们要好好地在人间觉悟。希望大家要懂得觉悟,不要去让人家伤心;今天感觉这件事情是我不好,赶紧开悟,跟人家说对不起,不死要面子,这叫觉悟。   师父要你们懂得,学习佛的智慧,去感悟、体悟佛的教义。教义是什么?菩萨为什么叫我们精进?佛为什么叫我们忍辱?你知道,忍耐,不得了的,忍耐化解很多烦恼的。他在骂你,你忍耐下来,接下来就没事了。你就算碰见坏人,强盗在马路上抢东西,你学会忍耐,不要去跟他骂,不要跟他叫,他最多把东西抢走,他不伤你啊。我们有很多佛友就懂得,这一个劫过了就是过了,给人家抢掉就抢掉了。你说说看,人重要还是钱重要?在澳大利亚,所有加油站,只要你去抢,他马上就手伸起来,就这样,保险公司可以赔给他的。不要去跟人家吵,有什么好吵的?吵的人是最傻的人,对不对?你吵得过别人,人家恨你,你会留下后患;你吵不过他,你自己生气、难受。那你说吵有什么好处?跟人家争有什么好处?不是伤别人就是伤自己,总归伤自己。所以永远不要去跟人家吵,笑嘻嘻地,多好。   接下去要学习如来的智慧,彻底地明心见性才能自主生死。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自主生死是什么?我今天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我想开心就开心,想不开心就不开心。我今天能够控制自己,我不发脾气,明明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我控制住自己,不跟人家搞,你可能这条命就救下来。你不是自主生死啊?不要去跟人家闹,人家今天跟你认识,跟你在一起,都是有他的缘分在里面的。你硬要去破坏这个缘分,你这个人可能就会被这个缘分破坏掉,你可能就会伤心、会流泪,你就不能自主自己的生死。生死是什么?就是一种感情,生也是为情所生,死也是为情所死,所以人一辈子离不开一个“情”字。哪个人离得开情?   佛经上讲过:“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比如今天我们这里边有一个宝,灯看不见,全部暗的,在暗中有个宝贝,没有灯你就看不见这个宝贝,那这个宝贝就不是你的。“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佛法浩如烟海,靠自身的业力很难摸索到佛法的真谛。就是说你们自己都是中学生,靠你们中学生这点本事想把中学生的课题全部做完,那是不行的。一个人如果想把人间的烦恼消除,要用什么方法呢?菩萨的智慧来解决。你要用高中、大学生,或者博士、教授这种水平来解决你中学生的课题,很快就解决了。师父告诉你们,要有大善知识启发我们众生的智慧。这么好的佛法如果没人去告诉别人,没人去说,你们现在看不见;师父现在把你们的智慧启发出来,你们就看见了你们的智慧。这个就是佛经上翻译过来的,人不能没有人教导的。你看,我们人可怜吗?小时候有老师、家长,毕业之后开始到社会上,就没有这么个人了。所以你看,出事全部都是毕业之后,小时候不出事的。一毕业之后,婚姻出事了,感情出事了,钱财出事了,工作岗位上出事了……为什么?没老师了。   我要告诉你们,今天你们痛苦,不代表你们以后永远痛苦;今天你们想不通,不代表你们永远想不通;今天你穷,不代表你一辈子都穷;今天你有钱,不代表你一辈子有钱。你懂得这些,你有什么事情想不通?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7集 怀让禅师的故事 (下)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六祖道,六祖接下来又讲,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一个人要想修心不污染,你要想不污染,诸佛菩萨就会护持加念你,护念就是菩萨保佑他,保护他,你是这样,汝既如是,你是这样,吾亦如是,我也是这样,印度的般若多罗,就是六祖对怀让禅师说,西天,当时指的是印度,大家知道到西天取经吗?实际当时就是到印度,这里指的西天般若多罗,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在印度有这么一个人,汝足下出一马驹,在你的以后的弟子当中,会出现一匹小马驹,这个马驹就是指的,马祖道一禅师,这是后来怀让禅师的大弟子马祖道一,踏杀天下人,这个杀并不是杀人的杀,就是把所有的人,全部被他征服的意思,他可以教化世界天下之人,就是,你不要急着说出来,应在汝心,你的心里应该明白,我不需跟你讲太多,最后这句话的意思,不须速说,就是不要急于说出来,记在心里了,应在汝心,你应该记在心里,会有这么一个人,你的一个弟子,他以后会很厉害,教化天下的人,你不需要马上现在先说出来。   结果怀让禅师在六祖身边,侍奉了十五年,在他身边照顾了他十五年,他对道的体会日渐深刻,非常地努力,他自己到南岳去弘法,所以当时的禅宗,在南岳得到非常非常地,传播,弘扬,他当时被朝廷也是敕封为大慧禅师,禅就是讲智慧,一个人有智慧就叫禅,禅师,所以禅师就是这种法师很有智慧,怀让禅师有入室弟子,一共有六人,入室弟子,入室弟子就是说可以得到一些真传,就可以讲给你听里面的道义的真传。其中马祖道一的门庭最盛,就是他果然有个弟子叫马祖道一,就被人家预言言中了,后世的临济沩仰二宗,后来又出来了临济宗,还有沩仰宗,两个宗派,全部都是马祖道一传出来的,所以这个法门就是一代传一代,学了之后再传下去,变成自己的一个另外一个宗派,所以很正常的,一个法门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出来,就是不停地在弘扬,万教归一,意思都是佛教,但是大家门派可以不一样,就是都是人,穿的衣服不一样,说的话不一样。   结果怀让禅师,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六位入室弟子,他就告诉他,汝等六人同证吾身,你们六个人同证,就大家都得到了我的言传身教,各契其一,每个人都拥有一样特别好的一个功能,一个能量,一人得吾眉,一个人得到了像师父一样的眉毛,善威仪,就是非常非常地威武,威仪,他的名字就叫常浩,他有个弟子名字叫常浩。第二个,一个人得吾眼,得到我的眼睛,善顾盼,就是能够观察前后左右,照顾和看望,顾盼前后左右,叫智达,这个人叫智达,一人得吾耳,有一个人得到我的耳朵,善听理,非常容易听到真理,然后,一人得吾鼻,一个人得到我的鼻子,善知气,知道这个气,一人得吾舌,善谭说,就是非常,舌头,人家说说话就是靠舌头,你看人家说舌头很灵活的人讲话就快,一人得吾心,这个人“得吾心”的叫善古今,自古代和今天,他全懂,他叫道一,因为前面五个就不讲了,最后这个善古今就称为道一,就是马祖道一,他说,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非遇上根,宜慎辞哉,他懂得了,他在惠能大师身边十八年,他说,一切法皆从心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法,都是从心里生出来,这个就是说,万法由心生,心无所生,你说你碰到了外面的情况,你才会生出这个心,你看到了外面的墙,买房子,你心才生出来的,你没看见房子,你不会去心生,大家都在排队买菜,你才想,这个菜便宜,我去买,你是不是一切法皆从你心里生出来的,对不对?   心无所生是什么意思?因为你本性的心是没有生出来,本来是空的,一面镜子,今天我这面镜子照的一个花,我心中就有一盆花,对不对?我今天这个镜子照的空的,我这个心里就是空的,大家明白了吗?所以心无所生,本来是干净的,心是干净的,因为你照到了人间的东西,所以法无所住,人间的一切东西都是不常住的,你能照到什么,你告诉我,你照到的是虚幻,那是虚空的东西,你看这个禅宗就这么厉害,若达心地,就是如果你只要用心用你的本性,心地善良,讲的心的到底的地方,就叫心地,那么就是九识田中,只有你达到你的九识田中,你才所作无碍,你做出来任何事情没有障碍,九识田中应该是阿摩罗识,非遇上根,如果不是遇上上上的善根,你就要当心,宜慎辞是什么?你如果没有这个上根,没有这个上上根,你最好要谨慎,然后辞是什么,往后退,不要去冲。   所以给大家总结一下,六祖问怀让,甚么处来,一语双关,就是问,你本性从哪里来的?他对佛法的理解怎么样?所以你看很厉害,当怀让说,嵩山来,他说嵩山来,什么意思啊?我从嵩山过来的,明白了吗?他就老老实实告诉他,我从嵩山过来的,但是六祖惠能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甚么物?恁么来,他一告诉他,我从河南嵩山来,他就问他,甚么物?恁么来,到底在哪里啊?你怎么过来的,实际上就是六祖惠能在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的本原从哪里来?你的本性从哪里来?明白吗,所以当时他根本不懂,他坠入了五里云雾当中,搞不清楚了,经过八年的参研,体悟,他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了醒悟,他就告诉他,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讲什么地方来也好,什么人来也好,这些东西都不对的,然后怀让道出了禅家的一个重要的,学禅的一个重要的特性,禅道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什么,就是不可言喻性,因为禅道就是说,任何事情你不要去把它讲,因为讲出来都会变的,你就是讲对了它也会变,你讲得不对它也会变,所以不可言喻,就是不可喻言,不要去讲,所以禅道就是,以内心战胜了和超越了自己的理解。   你看看禅宗,它主要是心理活动,它非逻辑性,非对象性,它没有逻辑的,禅宗是风又是雨,是动又是静,它超越时空,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直觉观照,很厉害的,它是一种通感的体验,什么叫通感体验?就是我认为当时怎么样情况,我心里明白,我知道了,但是我不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潜意识,就是不能拿到的一种意识,你得到了它又好像没有得到它,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精神存在,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什么叫通感体验?我今天看见这个人,我觉得他蛮好的,但是在你的心里你会明白,这个人虽然我现在看着他蛮好的,但是我没听别人说他好不好,听别人说了好不好之后,我才知道他真的好不好,明白了吗?你对他今天看得好和不好,只是一种潜意识,所以很多人,骗人的人,表面上笑嘻嘻的,你都觉得很好,实际上他在骗你,禅宗的意思就是叫你们不要去下定论,不要去马上决定,这个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是物质,这是精神,这个事情是好的,是对的?不对的?叫你们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看到的东西是由你的心造成的,所有的佛法就是你的意识造成的,你们现在所有的正确的意识,全部都是法,佛法,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法,肯定是对的,意识,明白了吗?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不恒在,就是永远不会长久的,所以任何一个人辗转生死,内心永远不会安宁和平衡,任何一个孩子的出世,一生出来就哇哇大哭,因为刚刚生出来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这一生无依无靠,你看,孩子为什么一出来的时候,他就哇哇大哭?你看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这孩子不会哭的,他有依靠,他依靠母体,出来之后,整个就像从天空上掉下来那种感觉,悬空的,无依无靠,他的内心为什么不能平静和平衡,因为他有累世的冤结,烦恼跟痛苦,精神的痛苦,肉体的痛苦,这个不是人生的根本,禅宗告诉你们,身体受点苦会好的,精神上受点苦也会好的,最主要你的根,你怎么样的本性,本根要正,什么叫最圆满的幸福?就是去妄存真,因为每个人心都会有一个自由的本心,这就是为什么禅宗里面讲的,拂尘看净,实际上就是把你心中,那些烦恼,杂念,把你扫干净,去除你的烦恼,所以真正的有禅修的人,他不跟别人计较,他知道这叫分辨心,他没有分辨心的,他知道任何事物都会变化的,所以他不会跟人家斤斤计较,你去看好了,任何一个人,斤斤计较,想不通的人,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可能是末日,实际上他就没有禅修的那种智慧,什么都会变的,一会儿变好,一会儿变不好,一会儿好了,一会儿不好,人生都是这样,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一会儿想不通,一会儿想通了,你说人,你把他放大,不就是个轮回体吗?你们告诉我,人不就是轮回体啊,一会儿说妈妈好,一会儿说爸爸好,一会儿说妈妈不好,爸爸不好,一会儿说妈妈也好,爸爸也好,明天又说爸爸好,后天又说妈妈好,那人不就是个轮回体吗,所以只是一个境界而已?   禅宗里面讲的以心传心,禅宗为什么说,你心知肚明,就像人家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就像鱼喝水一样的,冷了,热了,它自己肚子里知道,你们都清楚,这个人对你好不好,爱不爱你,你心里最清楚,你能感受到的,冷暖自知,所以禅宗讲的就是,菩萨爱不爱你,你求菩萨灵不灵,你自己心中肚子里最明白了,菩萨爱不爱你们,你们念经灵不灵,好了,明白了吗?所以禅宗里面讲的,教外别传,就是我们今天禅宗里面,宗派里面,除了禅宗以外,你别到外面去传给别人,因为我们肚子里都有数,所以以心传心,教外别传,这是今天讲给你们听,禅宗的一个秘法,我们心灵法门里边有禅宗的,让你们理解,理解人生,就是禅定,所以人的心一旦得到了开悟,你在生活当中,会得到很大的对你的帮助,为什么呢,禅宗告诉你,什么都会变,那你想一件事情想不通,你可以变吗?每个事情都会变化的,对不对?事事无碍,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阻碍你的,因为你得到了禅定,因为你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今天有阻碍,我明天可以把它搞定,用现在话叫搞定,对不?,变化的,所以,你得到禅宗之后,人会精神非常好,觉得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会变化,自性常明,印证佛法,所以六祖与怀让最后的一轮对话,实际上就是讲到了印证佛法,印证佛心。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6集 怀让禅师的故事(上)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唐代南岳怀让禅师,这个禅师的名字叫怀让禅师,他生于677年到744年,他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高徒,俗名姓杜,是哪里人啊,过去讲叫金州安康人,实际上就是陕西安康人,他幼年的时候性唯恩让,性唯恩让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本性总是非常感恩别人,很喜欢让给别人,什么好的东西都让给别人,所以他的父亲就给他起个名字,叫怀让,怀就是胸怀的怀,这个孩子胸怀,就是喜欢谦让,叫怀让,怀让禅师10岁的时候,非常喜欢看佛书,有出家相,就是很庄严,不染俗贵,不染俗贵是什么意思呢,不去沾染到俗气的这种,哎哟,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没有的,当时有三藏玄静法师,行脚路过他的家门,三藏法师并不是唐三藏的三藏,他这个三藏是经律论三藏,就是全方位的和尚,路过他家,行脚,就是正好路过他家门,看到怀让禅师,哎呀,这个孩子怎么长得炳然殊异,知其不凡,哎呀,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凡人,此子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就是说,你的这个孩子如果他出家,一定是上乘,就是说,非常,大法师,广度众生。   怀让禅师14岁的时候就辞亲,果然就离开了亲人,前往荆州玉泉寺,这个寺庙到今天还有,玉泉寺,去落发为僧,学习戒律,经律论三藏,他是律藏,学习戒律,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受具足戒之后,也就是说受了菩萨戒之后,他又继续学习律藏,律藏在和尚里边就是专门学法律的,就是我们说戒律,就叫和尚出家人当中的法律,后来他发现,像这样学习律藏,对自己生死问题的解决,他觉得作用不是太大,于是他感叹道,我受戒今经五夏,广学律仪而严有表,欲思真理而难契焉,我受戒今经五夏,五夏就是五年,春夏秋冬,以夏为上,广学律仪,就是很好地在学习戒律,仪表,非常非常地严格,做表率,欲思真理,我想寻找真理,非常地难契焉,非常地,很难找到它,于是他决定放弃继续学习律藏的打算,改修禅宗,当时他的同学叫坦然禅师,知道他志气高迈,这个人很有志气,就劝他,你还不如到各地去参学,实际上就是游访四海,到各种庙里去学,并建议他去礼谒嵩山慧安和尚,南岳怀让禅师最初的时候,从河南嵩山参谒慧安国师,慧安国师叫他到韶州曹溪,去参谒六祖惠能大师。   于是,千里迢迢地,怀让禅师就来到了曹溪,这个时候,怀让禅师,最初参见六祖惠能的时候,六祖就问他一句话,甚处来,什么意思,地方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听懂吗,“甚处来”就是从什么地方来,六祖就道,甚么物,恁么来,古时候的语言,这是土音,方言,什么意思,甚么物,就是你是什么东西,是什么物,你怎么到这里来的,古时候的语言,,甚么物,恁么来,怀让禅师,不知道怎么回答,实际上就是,禅宗大师就问他,你这个人是“甚么物”,就是你是什么,讲的“物”就是东西,是什么东西,你到这里来干吗,对不对,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你来干吗,就是他想启发你,明白自己你本来的面目,你是什么物,怎么来的,就是人是怎么来的,你也可以说你是什么地方来的。   于是,怀让禅师听他讲了这两句话,也没搞懂,就在六祖座下参学,既然没搞懂,我就坐下来学,其实“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人本来具有的清净佛性,他这个话很有讲究的,甚么物,就是你是不是拥有了佛性,本来,所以你们看过去六祖惠能不是讲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听懂了吗,物,在这里就是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你有没有保存着,你心灵的清净的本性,就是你什么地方来的,应该说,我从佛性而来,那么怀让,在跟随惠能法师学法的这些年,他慢慢地领悟了,我们人的心和本性不能受名相的束缚,我们的良心和本性,不能因为名利而著相,去绑住自己,现在有人这样的吗,对不对,有的人良心,为了一点名利结果去害别人,有的人为了一点利益,把自己的本性,不应该伤害别人,他去伤害别人了,受到名相束缚,就是绑起来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叫他,一念悟性就能即成佛理,就是你只要开悟了,什么都能够明白,南岳怀让禅师随侍六祖惠能八年后,跟着六祖惠能八年,侍从他的边上。   有一天,怀让禅师突然有省,就是有省悟,他非常地欢喜雀跃,前往丈室,就是方丈的房间,叫丈室,室就是房间,告诉六祖道,某甲有个会处,他讲,某甲有个会处,“某甲”是什么意思,就是僧人,僧人自称就叫“某甲”,有个会处,就是我已经明白了,我刚刚来到的时候,您大师问我,甚么物,恁么来,他八年之后把这六个字又拿回来说,我明白了,修了八年,明白了,听懂了吗,六祖问,作么生会,方言,作么,就是干什么,作么生会,因为他开始讲,某甲有个会处,我明白这个道理了,会,就是我明白了,会了,这事情我会了,然后六祖就问他,作么生会,你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领会的,作么,就是你怎么领会的,那么怀让禅师就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其实怀让禅师他这句话就是,一句感悟的话,就是说,您老讲过的这一个你是甚么物,这个是不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说似一物”,说是你干吗,你是什么物,其实您说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解悟,就是悟性的是靠感觉的,而不是靠一个物品,一个人物,一个事物,它都是个物品,不是它这个事物能够形容的,他的意思就是说,说似一物,你当时说的像一个物质,实际上,即不中,就是不对的,我这样讲故事是在解释佛法,你们可能会更有兴趣一点,怀让禅师就说,这个意思就是说,我的问题是无法形容,叫什么都不合适,因为禅宗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不是说一个事物,一个人物,它是一种菩提的本性,你只能理解,不能言说的,听得懂吗?   所以很多人跟人之间的交往,大家做到心中有数,但是不能讲出来的,一讲出来就不灵了,大家听懂了吗,所以叫觉性,本体的觉性,那么讲到底就叫佛性,所以为什么佛陀要拈花一笑,实际上学过的人心里有数的,所以佛法,一看你的行为,心里有数,你是个学佛人,一看你这个行为,你不是一个学佛人,这叫觉性,实际上在意义上是没有的,所以你一定要说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那么实际上是似是而非,你说它是个物体的话,似是而非,你说它是一物,所以就不对了,即不中,就是不对了,听得懂了吗,接下去六祖又问,还可修证否,还可以修证否,就是六祖问他,修就是修持印证,对不对,你既然说不可言说,你能印证佛法吗,那这样的话你还用得着修证吗,你既然说不要讲,只可心意领了就好,你证悟就可以,你修没有方法修的,就是说你如果,既然说这个不对,你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得,你说的明心见性,可以用他这个方法,他是说你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可以修持和验证你所说的这句话,或者是怎么样修成佛法,怀让禅师又道,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他的意思就是,我修心证得佛法,你又不能说我没有修,对不对,你说我没修,不行,那说到底你到底要不要修呢,禅宗大师就是告诉我们,学佛修心它不属于修,也不属于不修,如果说道不用修,那么不修道的人永远都是凡夫俗子,如果你今天说你不修,你可能还在轮回,那么你说你修了,我问你,你修了什么,你知道什么该修什么不该修,你自己还没修成,你当然讲出话不对,那你到底修还是没修,他就是在修和没修的当中,让你自己在感悟当中。   所以我们修心的人最难的就是,没有修到菩提本性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有可能修偏,你说他不修,可以吗,他要修,但是修了修偏怎么办,修不到菩提本性怎么办,那还不如不修,那你到底修还是不修,你一定要修,而且一定要修成正果,就是要修证,修证了就不会没有得道,叫修证即不无,因为佛性的菩提本性,它是自然在身体上就有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就是在凡人当中也不会减少,在圣人当中你也不会增加,这就是心经讲的,中观中道,不增不减,我举个简单例子,你们今天某一个弟子,在十一年前拜了师了,那么你们跟我学到今天,你们还是那么善良,你们的心有增减吗,没有,对不对,过去是弟子,现在还是弟子,又没有增减,对不对,那么你现在修成了,你已经境界很高,像菩萨了,你以为你增了,你还是在修心,你哪怕修到超脱六道了,你还要修的,是不是,所以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生命实际上用现代科学讲有两个系统,一个叫迷惑系统,一个叫觉悟系统,迷惑系统,代表一个人有迷惑的一面,觉悟系统,代表这个人对这件事情有觉悟的一面,所以人有的时候就是在选择,你对这件事情你到底想觉悟还是迷惑,就是在你自身的选择当中,如何才能从迷惑走向觉悟呢,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你们好好修的,如果你不好好修,这个从迷惑到觉悟当中的过程,你就是在修无明,修了半天越修越不明白,修了半天越修越傻,修了半天越修越糊涂,你是不是在修无明,所以你修无明之后,不懂了,你开始烦恼了,修烦恼,修烦恼之后修愚痴,人越来越傻,变得越来越愚痴,愚痴之后就开始贪瞋痴,所以修心要修有证的状态,所以他说还可修证否,修还是不修,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你到底可修证否,他问你,你可修证否吗,这句话很厉害的,你可以修吗,他说,我在修,也没修,没修就是在修,很多人说,哎呀,你在做善事,我没做啊,因为你已经把善事,作为应该做的事情当中了,所以你就像没做一样,这个既有既无就是这样,这几句话就是告诉他,学佛修心没有标准答案,就是大家在进行修证的这个过程当中,有一句话叫,道不必修,但必须修,你以为道不必修啊,要修的,真正的有心求道的人,像你们,哎,我一定要修好,一定要有心求道,实际上就要对道的一些障碍和污染,你必须要觉悟它,你今天要做这个事情,你就要知道,它有很多的烦恼会来,很多的障碍会来,你必须做好思想准备,不要怕,所以我们今天要放下自己,准备学佛了,即不无,即不得,什么意思,即不无,即不得,就是我们又不是说没有去修,也不能说我们没有得到,修心修证,不是说我没有去修,也不能说我有修,实际上就是要修,在修行的当中要心无罣碍,心无染著地去修,这才叫善修,你想想看,如果你去修忍辱,我忍耐,你骂我,我忍耐,我忍耐,我忍耐,好了,最后成恨了,忍到后来成恨了,今天你去布施,我布施,我布施,是我在布施,没有我给你布施,你吃什么,不可以著相的,所以有修就会有污染,要修,又要不要怕污染,这叫真修,污染即不得,什么意思,污染即不得就是要离开分别心,离开执著心,所以禅宗非常地厉害,它就是离心意识参,又要修心,又要离开自己的心里边的意识,再去参,就是再去修。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5集 学佛学法 惟戒能入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讲一个七宝法财,大家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虽然身上可以没有很多钱,但是我们有财富,我们有七种宝贝的财富,每个人都有的,就是你们自己要学会拥有。在《普门品》当中曾经讲过,金银玛瑙等七宝,指的是七宝池,八功德水,七宝就是那种人间的宝贝,但是七宝有法财,那么今天跟大家讲的是七宝法财。第一个叫信财,你们大家知道这种宝贝,都是你们自身拥有的,如果你相信一个人,《大智度论》说过,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佛法像大海一样,只有你相信了,你才能进入它。信财讲的是什么,就是你要深信佛法,你心才会干净,你如果今天不相信,你一定不能找到你的信心,所以任何一个人对于别人相信,你会得到果,你不相信别人,你就不能得到乐果,所以信是你本身拥有的一个财富,你如果相信佛法了,你就拥有了一个信财。比方说你交一个好朋友,他跟你说,你相信我,我一定帮你怎么怎么,帮你做生意投资,医生,我一定帮你看好,你相信他,你的病看好了,你相信他,你可能投资就成功了,信财,听懂吗?这是你们能做的。   第二叫精进财,进财是什么呢?因为你离佛法很远,当你相信它,但是你没有去做,没有去努力地精进,因为佛法离我们很远,只有你精进去做了,你才会受益,所以精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不精进,就算你懂得佛法,知道佛法的好处,你不去努力地精进,你得不到精进财,我问你们,你们精进努力之后,家里好了,生病不生了,你去努力之后,你是不是有财了。   第三戒财,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非就是不好的东西,止恶就是制止你邪恶,你看看很多人就贪,哎呀,我再去投资,我再去投资,全部套住了,最后血本无归,看见了吗?你不守戒,你就没财了,所以叫你们守戒,不要去贪,你可能财就有了,你要严持佛法的戒律,你想想看,你如果不贪,你会失去吗?越贪越失去多,对不对?越恨,你想想看,你是不是恶念就多了,你恨别人是不是要去报复,你到时候会不会受伤,你今天守戒了,我不去贪了,我够了,我就这点钱,我不要投资多,我不要赚回来很多,你是不是自己的财就守住了,是不是叫戒财,要懂得,戒是什么意思?戒就是我不管做什么事情,我自己要守住我自己的底线,别人再怎么样,我有我自己人生的底线,就像我们做人,你有自己底线吗?人终有底线的吧,人家说你去偷东西,说偷好了,我们大家都受益,你可以偷吗?你有底线的,在佛法界当中有三皈依戒,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有,菩萨戒,都有,过去在僧团里面要看的,谁的戒受得多,受得高,这个法师就受别人的尊敬,你们谁把自己的戒守得好,守得严,你就受到别人的尊敬。   第四闻财,闻,你们闻到佛法了吗?闻是第一步,要懂得道理,懂得礼貌,懂得你的为人应该怎么样做,闻是很重要的,人如果不求知,不受教,就是不去听人家的教育,不去求知识,你这个人不去求知识,不去受别人的教,与禽兽无异,这是佛法界里面讲的,就像个畜生,你说不懂礼貌的人,整天贪瞋痴慢疑,这个人不跟畜生一样,天天想吃好的,天天想做这个,天天想那个,天天想那个,所以要学会听闻教法,听佛音,听师父的教诲,要虚心,要闻教,闻是什么,就是听,所以叫听闻佛法。古时候听都称为闻,因为现在的中文,闻已经变成鼻子闻东西,叫闻,闻了很香,你们天天闻了很香,闻财是什么意思,闻财就是你这个财富,当你知道师父讲什么,佛法里面讲什么,你们是不是学到很多知识,你们学到知识之后你们是不是受益?受益之后等于你就不会被人家骗财,因为你懂了,对不对?你知道我不要贪,我不要去恨,我不做愚痴的事情,你是不是保护好自己的财,是不是闻财。   第五叫舍财,大家知道四无量心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很多人有慈心,有悲愍心,有喜心,就是人家开心他也开心。喜心,舍心是什么,肯不肯帮助别人,肯不肯利用自己的时间,肯不肯利用自己的力量,舍不舍去自己的时间力量金钱,来帮助别人吗?舍,肯舍吗?很多人,哎哟,这个人很可怜,哎哟,我也是很心疼他,慈悲都有了,喜呢,哎呀,他好一点了,我好开心,哎,你去帮帮他好吗?最近他还不大能动,刚刚身体开刀,倒开得很好的,哎哟,我没时间,舍很难的,你一舍了之后你会有财的,我问你,你帮助别人,人家会感恩你吗?感恩你人家会帮助你吗?帮助你,你是不是有财了,舍财。   第六慧财,我问你,智慧是不是一种财富,定慧财,什么叫定慧财?一个人定了才会长出智慧,长了智慧才会有才华,或者才能,或者财运,我问你,有智慧的人是不是容易得到财运,你说脑残的人,买什么股票什么股票跌,他哪个股票不买了,哪个股票就升,定慧财,要定得下来,心要定得下来,要都摄,智慧像什么,像人的两个眼睛,如果你这个人没有智慧,就相当于一个盲人,一个瞎子,你如果是一个盲人瞎子,你怎么走路,走不动了,没办法走路了,所以一个人没智慧的人相当于睁眼瞎,智慧就是让你看清,什么叫正确的路,你去走,智慧就是让你懂得,人应该怎么做,菩萨应该怎么学,智慧是获得你学佛解脱的一种保障,如果一个人学佛学得越来越傻,不是大智若愚而是真正地傻,这个人就是愚痴,智慧要学到后来,都明白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正的能量,什么是负能量,肚子里清清楚楚,脑子里干干净净,这才叫智慧。   最后就是惭愧财,很多人说,惭愧还有财啊,大家都要去争,我惭愧啊,我这个人没有本事,我做得不好,领导对不起,我工作没做好,大家都比我好,我真的很不好,你看看,最后他就是领导,你想想看争的人一个都没有,不争的人说,我跟大家不能比,我真的做得很不好,领导说就你了,你说他一做领导他不就有财了,工资比人家高一点吧!至少,对不对,你经常惭愧,人格就会越来越完善,你就有资格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人不懂得惭愧的人,这个人不能入道,要经常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经常觉得我没有做好,我对不起别人,我还不够用功,我还不够努力,所以一个人要惭愧,他就能学好佛,精进学佛。   今天要跟你们讲一个字,叫愁眉苦脸,愁眉是什么意思呢?愁眉,实际上古代的一种化妆术,苦脸,是来自于佛教的,因为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在苦海里,人的脸型天生就是一个“苦”字,两根眉毛就是“苦”的上面,然后鼻子,两个眼睛,一个“苦”字,下面一个口,就是说,人天生这个脸就是苦的,所以到人间来就是苦脸,双眉是草字头,两个眼睛跟鼻子,合成中间的一个“十”字,嘴下面是一个“口”字,加起来就是一个“苦”字,这个就是告诉大家,人间你来不是享受的,愁眉苦脸这个苦脸,实际上就是佛教的用语,另外再跟大家讲一个“刹那”,“刹那”是梵语,刹那间就是非常短的时间,“现身说法”这几个字,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他能显化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就是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身,大家听懂了吗?就是以什么身得什么度,你是谁,菩萨就现成什么样的形象来救度你。“现身说法”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佛经里边,佛法里边讲,菩萨现出他的真身,现身来说法,所以现在这个词叫“现身说法”,劝导别人,我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我来现身说法。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4集 超越自我 了解真理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接下来,师父想跟大家讲,学佛非常容易走偏差的几个问题。学佛经常走偏差,主要是学佛之后还要贪心,用过去的话叫贪心学佛,因为贪心学佛的话,就是天天磕头的时候,菩萨啊!您保佑我,快点啊快点啊!我赶快要好,我赶快家里啊!我的怎么怎么,就是贪心,就会造成你内心的心常望报,经常等待着回报,所以你们今天学佛的人,经常等待着,望报,那也是会走偏差。另外,瞋心学佛,一个人有恨心学佛,会好詈世人,因为你这个人学佛的人你还有恨心,你说你学得好佛吗?你学不好佛的话,你就会骂世间的人。经常好,好,就是我经常想去骂别人,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烂,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开悟,你觉得你学得好,你觉得你修得好,因为经常看见别人的负能量,你就会瞋恨心四起,还有痴心学佛,迷信盲从,痴心学佛,愚痴啊,过去很多人愚痴,说吃香灰这个病好那个病好,还有的人愚痴,就去找巫婆,跑来跟你跳大神,在你家里一边转一边唱歌,这儿放点东西,那儿放点东西,迷信吗,人家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自己没有智慧的,你学佛的人自己本身心中有佛。   就是师父今天跟你讲什么,你也应该懂得,怎么样来辨别师父讲得对不对。师父如果今天叫你们一味地,我说什么你们就听什么,那这个不是个好师父,一个好的师父,是启发你们内心的佛性本性,师父讲的东西,你们看看,你们能接受的,你们就知道,启发自己出本性出来,不是说师父讲什么就听什么的,那叫盲从,所以学佛当中叫依法不依人,不管你今天是再有名的人,你讲的错的就是错的,你如果讲的对的就是对的,依法不依,师父今天跟你们讲的对不对?错不错?你说我不知道,那我问你,我刚刚讲的,跟你们讲的,全部是佛陀当年讲的话,你们说对不对,明白了吗?所以慢心学佛,心不皈依,傲慢心学佛,你的心能皈依佛法僧吗,你骄傲,你看不起别人,你觉得你学得不错,慢心,骄傲,你说你心能皈依吗?举个简单例子,你不相信别人,别人帮助你,你会理解别人吗?肯定不会理解别人的。疑心学佛,怀疑心,教得对不对?这佛法有没有用?佛法会不会能救我们的?心存犹疑,忧虑,疑惑,然后学佛的偏差还有,边见学佛,执有执无,边见,边就是边上,见,就是没有看到全部,叫边见,片面地看到一些,执有执无,执著,这明明是有的,又执著自己,我没看见,这个不一定是有的。   断见和常见都是属于边见,就是说你经常认为,这个事情肯定没有的,你是边见,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有的,你又是边见,就是偏见,实际上就是边见,你边见到后来会恶见。我经常喜欢举例子,如果老板今天对你已经有成见,他就会经常对你有边见,明明这个事情是别人做错的,他说肯定跟你有关系,你说他会不会变成恶见,恶见是不是变成不正见?所以佛陀当年在指导僧团的时候,他就经常告诉僧团,一个人不能边见,实际上当时还没有用偏见的意思,这个“偏”还没有,就是说边见,就是看问题一边,执著于两边,一边,没有到当中,没有全面地看问题。断见就是执空执无,常见,就是执有,就是这个事情,哎呀,经常有的一直会发生的,还有,这不可能的,不会长久的。很多人在人的问题上,有的人说,人是可以永远延续下去的,有的人就说,人死了不就没了。那你执著于哪一边都是边见,就是偏见,所以佛教让我们中观中道,什么事情要看的当中,不要走偏。哎哟,这个人好得不得了。哎哟,这个人坏得不得了,这种人以后跟你们讲话,都是属于边见的人,不要去听他讲。哎哟,这个人好好好,好得,你想可能吗?完全好,哎哟,这个人坏得,没有好的地方的。   应该中观,放在当中去看事情。中道是什么,什么事情放在当中,不要偏,还有就是杂乱学佛,心无适主,你的心,你不知道跟谁学,杂乱,乱学,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哎呀,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你有多少智慧?在短短的一生当中,把所有的法门好的东西全部学会,杂乱学佛,你的心没有适合你的主要的根基在,心无适主,你到底跟谁学?就是没主,就是没有跟谁学,你心到底跟谁学的?还有就是散漫学佛,不能精进,自由散漫有没有,想学就学,不学就不学,有空念念经,没空他就不念经,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你叫散漫学佛,你能精进吗?还有一种叫泥而不化,如犬逐块,这种学佛的方法,泥而不化。人像块泥土一样地顽固不化,学佛找错方向,搞错事情,为什么如犬逐块?你看狗,你拿块砖头去砸它,它不追你砸它的人,它去追那个砖头,听懂了吗?   你看狗很傻的,人家一个人捡一块砖头砸它,它不去冲着砸它的人咬他,去跟他吼,它就看见这个砖头砸它,它就弄块砖头就去顶它,去跟它搞,叫如犬逐块,逐就是追逐的意思,而不追人,还有一种叫纯为学术,买椟还珠,什么意思?有些人学佛纯粹为了研究,根本没有好好地去理解佛法,纯为学术,根本不是化为自己心中的智慧,就是我对这样东西执著,我没有去理解它到底有什么好处。讲到这里,基本上就是告诉大家,学佛要怕自己走偏差的问题。   很多人说学佛,师父有没有阶段性,师父今天讲给你们听,学佛有阶段的,有阶段性的。你们可以自己想一想,你们现在学到哪个阶段了,学佛有四个阶段,信,第二个叫解;第三个叫行;第四个叫证,你们自己可以看看,你们修到哪个阶段了?你们相信佛吗?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理解佛法吗?有的人理解,有的人不理解,有的人理解了一点点,有的人理解了多一点点,不完全理解吧!这个第二个阶段就开始堵塞了,不理解佛法,那么你就做不了第三个阶段,理解了之后你才能去行,行是什么,实行去做,现在很多人问师父,师父我已经理解了一点点,我理解了20%,我去行20%,可以吗?可以,有没有,有,那么很简单了,你第二个阶段20%,第三个阶段20%,那你说你算圆满吗?不圆满,听懂了吗?你不理解的事情,你做出来能正吗?你理解偏差一点点,你最后行出来的事情是正的吗?一定是偏的,证是什么?最后证,是证悟,体证,来体会来验证叫体证,体悟验证。   你想想看,你做了之后,你要明白,我今天做的是功德还是善事,我要体会,我今天因为理解佛法说要行善,那么我去做了行了。行了之后,自己要明白我是做善事还是学佛,还是在度人还是怎么样,你完全要理解,你不能理解的话,你行不正,你最后证悟不出来,那你这个人就是等于最后,根本这四个阶段,你只能走到第一阶段,相信菩萨,你看马路上有很多人,你问他你信佛吗?有时信,有时不信,过去跟着外婆磕磕头,反正磕头总是菩萨保佑吧!这就是信的问题,很多人连信都做不到,你怎么会有理解?   你举个简单例子,我相信这个人,我才能理解他,你不相信这个员工,老板怎么理解这个员工,他说得对不对?你今天相信这个老板,你才帮他做,就是这个道理一样,解就是理解,我现在讲话你们听懂了吗?你看看佛陀2500年,他的智慧,他是超越时光的,所以大部分人间的不理解佛法的人,他们都称为凡夫,走的命运全部都是天定的,所以你去看,一个人不学佛,他的命运是天定的,定下来的,命中注定的命,这叫天命,你就自己不能改变你的命,你要懂得帮助自己摆脱命运。   要学佛改变命运,学佛改变命运,听别人的这么多干吗?你自己不了解你自己,你天天听人家讲,社会上什么风风雨雨都有,靠的是你自己站起来的,所以师父现在就是教你们,要学菩萨来改变自己的命,改变自己的运,要懂得,你只有帮助了别人,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学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命有吉凶祸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叫命,人控制不住的,那叫命,你这个命人控制不住,走过生命的全过程,只是称之为,你的命走过了你的生命,运是什么?运是通过你后天的改变,你让自己本来的命得到了改变,用你的坚强的精进力,忍耐力,用你的信心,用你的慈悲力,改变了你这一生,那你就是改变了你的命和运,所以命运改变了。如果只是一个生命,那是很难改变的,只有把运放进去,你才改变了你的命运。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3集 谛观正信正念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师父跟大家讲,有福的人都会忍耐的,因为不能忍耐的人,他就很苦,他就没有福气,佛陀曾说过,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把佛陀讲的这几句话给大家解释一下,不要去毁谤,实际上就是诽谤一样的意思,不要去说人家不好,不要去说别人不好,也不要在人间去看,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但自观身行,好好地看看你自己,你自观身行,你用智慧,谛是真谛,看到你的智慧,来看看你自己,你才能知道你自己正不正,你说一个人,整天找人家毛病的人,他心正吗,谛观正不正,佛陀讲的,所以精进的人、努力的人,不懒懒散散的人,他是灭除自身好逸恶劳的一个方法,因为人都有一个毛病,很懒,每个人都很懒,都不想很努力,所以如果你自己精进,你好逸恶劳的毛病就会改,禅修当中有一个观点,叫养心莫善于寡欲,你寡欲了,比你养心还要好,你欲望少一点的人,你的心就好了,你天天有这个欲望,有那个欲望的话,你这个心养得好吗,我今天要大房子,明天要车子,后天要怎么样,大后天要怎么样,你每天活在欲望当中,你欲望这么多,你这个心养得好吗,所以一个人养心就是欲望要少一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财富的人而是知足的人,这是我经常跟你们讲的,你们今天如果觉得自己很富有,你是一个知足的人。   佛陀曾经在《佛遗教经》当中讲过,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师父来跟你们解释一下,知足之法,就是说一个人学会知足,他有一个方法的,富乐安隐之处,富有、平安,平安之后要干吗,低调,隐就是低调,你一个人知足之后,有钱、快乐、平安,要懂得隐蔽起来,安隐之处,就是你能够把自己的心,处在一个隐蔽的阶段,知足之人,我今天很满足的人,虽然我躺在地板上,我没有床,我也是快乐的,因为安乐,因为平安就会快乐,你们现在看看你们很多人,没有平安,你哪来的快乐,你虽然睡在地板上,但是你今天平安快乐,你没有事情,你这个人就是快乐,不知足的人,就算给你再好,对你很好,有了权、有了名、有了利,什么都给你了,虽处(天堂)像天堂一样在人间,他还不满足,不称意,就是还不知足,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你今天一个人,不知足的人,表面上你很富有,但是实际上因为你没有满足,我还不够,别人看你很有钱,我不够,别人讲你,你身体蛮好的,我不行,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最后,虽富,还是很贫穷,因为你还没有买五辆车,因为你还没买船,你没有买私人飞机,你还没有买这个买那个,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一个穷人,虽富,是个穷人,知足之人,虽然贫穷但是他很富有,就说明我今天虽然我不是很有钱,但是我三顿饭能吃饱,睡觉能够睡得很平安,能够很安稳,我做人能够做得平平安安,我不伤害别人,我自己对得起别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财、为名气、为自己的利益,有钱有名有利了,整天睡觉,浪费时间,睡觉都是一种不好的欲望,睡了还想睡觉,吃了还想吃,贪了还想贪。没关系,我只要住得起就可以了,现在有房子了,好了还要好,人的欲望他是没有满足的,被五欲所牵住。   你看看,为五欲所牵住的人,天天很富有,但是他还是被那些知足的人所怜愍,很可怜啊,你看你已经这么有钱,你为什么还要这样,你说你怜愍他吗?可怜他吗?所以为知足者之所怜愍,你看,不知足的人跟你在一起,你觉得他可怜吗,你们告诉我,权力这么大,我还要,钱有这么多,我还要,衣服已经这么多,还说自己衣服不够,这人生就是不知足。   所以菩萨让我们要懂得,你看,都是佛陀讲的,这些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讲的话,我们今天拿出来学习,拿出来与大家共勉,就是告诉你们,两千五百年过去了,你们到底知足不知足,还不知足,所以学佛人要懂得,知足的人要懂得知恩图报,经常有感恩心,少生怨气、少生瞋恨心,那些整天恨这个恨那个的,整天看人家不顺眼的,他的心里能长出什么善良的种子,只会生出那些蛀虫,他永远不会生出那些善心和慈悲心的,佛陀跟我们讲的意思就是,要无怨无悔的人才能恒生善心,有什么好怨的,对不对,有什么好烦的,你经常无怨无悔的,你这个人会生出很多的善心的。所以为什么在回向偈里面讲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你们想想看,你们报了谁的恩,你们今天,我们说把菩萨,我们的恩还没报完,你们想想看,你们还不知足,你们报恩没报好,你们下济三途苦,你们还能救那种恶灵吗,还能救那些饿鬼吗,还能救那些在受苦,在地狱里受苦那些饿鬼吗,看看地藏王菩萨,你们怎么学佛的,天天活在那些瞋恨心当中,你们哪一天能够解脱,一句话一件事情都可以烦恼半天,都可以让自己内心变得非常地憔悴,你们还能下济三途苦吗,想想你们比地狱里的人,不知道要幸福多少。   想一想父母亲,你们的祖上,没有祖辈给你们的耕耘,你们今天可能很多人一无所成,你们报了没有,你们连曾经帮助过你们的同学、老师,自己的父母亲的恩还没报完,你们现在就懂得报仇,就懂得恨别人,所以要学会感恩。   佛陀在《无量寿经》当中曾经讲过,把它翻译过来叫,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事、中外亲属,实际上这个中外就是,当时佛陀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外面的亲属,还是自己身边的亲属,当相敬爱,你们都要相互爱护,不能相互排斥的,无相憎嫉,不能相互憎恨和嫉妒,无相憎嫉,有无相通,要跟他们经常地沟通,就是不能没有沟通,无得贪惜,你贪了之后你就得不到,你们想想看,你们现在谁贪,谁会跟你们交朋友,这个人,贪得不得了的人,谁跟你交朋友,叫无得贪惜,你得到了,得不到了,你没有得到,惜是在这里讲什么,不珍惜,言色常和,言就是语言,色就是你们的脸色,叫言色常和,常,经常要和气、和睦、和顺,莫相违戾,不要跟人家动不动就不一样,动不动就跟人家闹,动不动就跟人家吵,要多交意友,少结冤仇,多交意友,所以你们要交对你们有意义的好朋友,少结冤仇,你们看看,你们告诉我,你们长到这么大结了多少冤仇,你们如果离过婚的人,过去结了冤仇了吗,你们学校毕业的人,过去结过冤仇吗,你们好的朋友交了几个。   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教导我们,与世人同在、同行、同乐,什么意思,就是佛陀当时就教导我们说,我们出家人要和众生同在、同行,一起做很多的事情,然后同乐,一起快乐,现在社会上讲要多积福德,多想帮助别人,其实就是要让我们多布施,哪怕一碗饭都是一种布施,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心就是一种布施,对人家好一点就是心一种布施,所以做人怎么样能够让别人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修养,不要说伤害别人的话,不要去说奇怪的话,不要去刺痛和刺伤别人,看到别人在改,你要尊重别人,你自己才会变得很庄严,揪住别人毛病不放的人,你会失去你的安详和庄严之相,师父教你们,在家里如果你的老公做错了,你死盯着他,你这个人不庄严的,他会看不起你的,讲过好了,做错事情谁都有,学会原谅别人,你自己能够端正,你自己没有掩饰自己,你也要给人家留条路,让别人有一个改变的机会。   言行要正信正念,什么叫正信正念,不伤害别人就是正信正念,因为你不伤害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正直,当你伤害别人,别人就不会认为你这个人正直,而是一种报复心理,所以什么叫庄严,能够理解别人,那就叫庄严。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2集 菩提心 菩提愿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每一个人,要给自己多一点庄严沉稳的心,不要在这个世界上整天过着,没有感觉,非常规格化和机械化的一种生活,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为众生而活,为众生而忧愁,为别人想,在人间我们很多认为对的事情,其实它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对自己有利的,你对这个人间觉得这个是对和错,其实只是你对自己感觉,有没有对你有利益及好处的一种考量,这是在骗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活在没有意义的生活当中,对自己感觉好的就去做,认为对自己不好的,就说别人是错的,活在自我人格的欺骗当中,所以师父让你们要学会,不要选择自己自私,不要希望别人的不自私,来成全自己的自私,觉得自己很对,觉得自己很正义的人,有的时候是一种傲慢,公理和正义实际上是一种立场,凡是你有立场,你一定在你的心中有先入为主,因为在你的心中已经开始不公平,既然已经不公平,哪来的所谓的公,所以很多人在人生当中,觉得自己一辈子欠缺,一辈子委屈,一辈子对别人的瞋恨,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从自我考量,来感受社会对他的公或者正。   学佛人要懂得,人随时都会失去一切,但是我们天天在执著于,自己拥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身体,都不知道,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一切,随时都会失去的,所以叫你们放下人间的烦恼,就是不要过分地把心放在,你认为你很关心很爱护,或者对你有意的或者无意的,别人的身上,当你一旦集中在别人的身上,你自己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所以学佛人对孩子也是,你越不在乎他,你越有可能爱他,你太在乎他 你对他好,只是满足你自己的对他的爱欲而已,因为因缘变化,一切都会变。学佛人总是误以为,我们自己的执著,可以让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变,所以颠倒梦想,用你自己全身心的力量,包括爱憎,想去绑住别人,最后离你越来越远。   我们人很多时候太在乎自己,就是被自己弄得受伤,我们很多人就是因为心里迷惑的时候,才会助长自己的心无所归,人不怕执著,怕的是看不清什么叫执著,做错了什么,首先要了解我们自身的佛性,我们自身的佛性不是在口头上,不是只知念经,口头上的禅,要禅到心里,要了解空性。   想一想,我们在人间每一次搬家,有多少东西带不走,我们一生搬了多少次家,我们留下了多少,当我们人整个灵魂搬家的时候,也就是涅槃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可以带走的,所以要学会感知佛性,才能了解它,你要知道、感受到,菩萨对我们的爱,告诉我们的真谛,要有离苦得乐的慈悲心,你才能了解空性,所以任何人不能离苦得乐,没有了慈悲心,你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空性,因为一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佛性可以禅定在你的心中。只有当你自己觉悟了,你才会明白什么叫空性,当一个人要走了,他才知道,我来这个世界干吗,我做了些什么,我做对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一切如梦幻泡影,所以心里要真正地觉悟佛性,你看谁都是佛。心里美,看谁都美;心里丑恶,看谁都是丑恶,所以要引佛住心,把佛引到你的心里来住在你的心里,合一无分,就是完全把佛放在心中。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心力,正精进地延伸,什么叫正精进,一个人天天念经学佛、放下、忍辱、精进,就会增加你的五力,五力是哪几种五力,第一叫信力,第二叫念力,第三叫进力,精进的进,第四叫定力,第五叫慧力,一个人能解决问题,他就有慧力,一个人碰到什么事情不贪不求,就有定力,别人不敢去做,别人很懒不去做,你拼命地去做,就是进力,念头不去想,叫念力坚强,相信菩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切烦恼,这叫信力,精进地延伸,慢慢地加大,那么变成一种力量,因为你每天在学佛念经,每天在进步,所以你的力量是无穷的。   师父希望你们广发菩提心,愿菩提,这个愿就是愿力,愿力要和菩萨在一起,要行菩提,做的事情要像菩提,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要发菩提心,学会布施很重要,如果你今天布施,讲自己的功德,那么你就是入世,如果你今天布施,在帮助别人,忘记自己,你就在布施出世的功德,每做一件善事,不要心里去想,这是我的功德,要学会放下,很多人做好事,早就把自己做的好事忘掉了,左手做善事,右手就忘掉了。没有解脱的布施,那是做善事,任何人必须要解脱,如果你做任何事情,想让别人知道,要出名,这个人做的布施不是功德,是人间的福分,如果是成功,成为功德,你就要有解脱的资本,那就是开悟醒悟,我们要学佛,做善事、做好人,不要做杂念四起的,我们说,凡夫俗子,所以佛教本性讲的就是空性。   我们心灵法门,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禅定,禅定就是一种悟性,这种空性,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所以你的佛性,你就会明白那是无始无终的,所以任何一个执著的人,总把别人看死了看扁了,这种人就叫凡夫俗子,因为佛性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它没有增减、没有生灭,实际上才能照见你的五蕴皆空,明白你内心的佛性。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你今天动出来一个念头,是好的念头,也会灭掉,灭掉之后,这个善念就像没有动过一样,你今天动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你也会过去、忘记,过去之后就等于没有了,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理解念头是虚空的,理解佛性本身到最后也是虚空的,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色受相行识,全部管住,看成是一种幻生,不是真正的身体,是一种幻生,我待会儿再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你比方说,色、受、想、行、识,我问你们,你们曾经想过一件事情,过去想过的,现在还想吗,没了吧,你们过去曾有过的痛苦,一想到就痛苦,过了之后是不是不痛苦了,你过去很幸福,想想小时候,或者你们曾经结婚的时候。   曾经有一个生日party的时候,你们觉得这么多人来给面子,非常开心,圆满结束,你们现在想起来,是不是像虚幻的一样,就没有了,这就是你所承受的,你想象的,你当时的感觉意识,这全是空的,就让你们不要再去回忆过去,不要再去想过去,你才能看得到你的佛性,真正的本性,连你的身体,你都要知道,不是你的,你能控制自己身体吗,你都控制不住,你能让自己身体不生病吗,因为幻生,就是你的生命和你的身体,实际上都是虚幻的,它是没有究竟的,什么叫没有究竟,没有到底的,你看我们只有灵魂,可以一直修到天上去,但是我们的身体是修不到天上的,死了,这辈子这个身体就没有了,这个人某某某就从此以后结束了,所以幻化的东西它是有生灭的,生出来了,最后又灭掉了,所以没有究竟,没有到底的事情。   所以虚空本身就是坛城,坛城就是你的光芒,如果你能理解,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空无的,那你的光芒就会照耀你的整个的人生,也就是说,这个人不为名不为利地去帮助别人,去照顾别人,去理解别人,这个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那些美德,那是像坛城一样永远可留着的,所以很多人,人走了,大家还怀念他,还有很多人,人走了,大家都唾弃他,还有的人走了,一个月、一个星期的怀念,可能几天的怀念,人家就把他忘了,你们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佛菩萨在上面,他看着我们,关照着我们,我们如果是见性之人,我们看得到菩萨,我们知道菩萨在帮助我们,在管着我们,我们立刻就得到法喜和得到悟性,如果你不能感受到菩萨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坛城上,就是说你没有这个福气,去享受菩萨给你的光芒,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一辈子见不到菩萨,实际上菩萨早就在你的心中,你的良心,你的慈悲心,就是你的佛性,当一个人没有菩萨心,没有良心,自以为是的时候,很快地,他就会失去更多。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1集 善法增智慧 佛法亦般若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所以学佛,菩萨就是让我们要知无常,这就是根本智。当一个人能够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你还会为一句话去争吗?你还会为一件事情去闹吗?你还会为某一个物质去跟人家抢吗?一切就这么的无常,就失去了。为什么这么执著呢?因为你觉得这个东西是有常的,“我拥有了,可能我这辈子就拥有”。这辈子也是临时的、短暂的,你最后拥有了什么?你们曾经拥有过青春,曾经拥有过很好的工作,或者曾经拥有过很好的家庭,或者曾经拥有过自己很好的身体、自己很爱的孩子,这一切随着无常全部变化了。所以懂得最后的变化,你就得到了根本智。 《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叫“如是观”?看穿吧,就这么回事。“应作如是观”就是就这么回事。我们在人间,每个人都在追求着一些名利、财富,而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也不是钻石,那是智慧。你看很多人一辈子有钱、有名、有利,最后全部失去,因为他没有智慧。   佛陀曾经在《正法念处经》当中说过:“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这是佛陀经文里讲的。你人间的一切宝贝和物质,到最后全部都是没有了(无常就是失去了)。你如果懂得佛法,懂得行善积德,会增加你的智慧。世间物破坏,世间所有的事物到最后……其实这个“破”和“坏”是两个字合起来,先是破,就像一件衣服一样先是破了,慢慢这件衣服就坏掉了。所以世界上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东西都会破坏掉(破了,坏掉了)。一个房子先是破了,最后这个房子倒塌,坏掉;这个人先是破掉了自己的善良、破掉了自己的慈悲,变得越来越自私,最后这个人就坏掉了,叫坏人。所以这个“破坏”是两个字。善法常坚固,“善法”当时讲的就是佛法,越来越坚固。你们什么东西都会坏,你在脑子里的佛法那是永远不会坏的。善法常坚固就是说我今天用佛法来讲,我今天只要行善,一善解百灾。行善是佛法,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坚固。   所以在人间不执著的学佛人,师父告诉你们,就是拥有了初等智慧。也就是告诉你们,这个人间的智慧分成好几等。有的人叫聪明不叫智慧。很会做生意,算计别人,“我今天多赚你”,开心了,以为人家不知道,这叫聪明。实际上当别人知道之后,人家下一笔不跟你做了,你就失去了很多,那么你就是没有智慧;而拥有智慧的人,“我给你赚,我给你多赚一点,我少赚一点,下次你还找我”。实际上智慧跟聪明不是一样,聪明是计量利弊得失的人,智慧的人是会拥有下一次。   太虚大师经常说一句话: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就是你这个人如果做得像菩萨一样,你这个人是名真现实,就是你这个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在现在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正的好人。那么好人就离佛不远了。佛陀曾经在《阿含经》当中讲过有五种非人。什么叫非人?不像人。非,就是不是,讲得不好听,你不是人——非人。佛陀讲的:应笑而不笑(应该笑的你不笑),应喜而不喜(应该欢喜的你不喜)。你看看人家都在笑,你在边上脸冷冰冰的,你不像个人。应该欢喜,大家都在欢喜,你不开心,你这个人跟人家是不是有距离?应慈而不慈(应该你慈悲的时候你不懂得慈悲),闻恶而不改(听到了恶的东西,知道自己有恶的东西,人家告诉你你这个毛病很不好,知道不好的东西就不改,你这个人不是人了)。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讲,有缺点要马上改的,你不改你就不是人,动物它是不会改的,“狗改不了吃屎”没听到过啊?“猪撞南墙不回头”没听到过啊?你们是人,人为什么不肯改自己身上的毛病?闻善而不乐,听到人家说“这个人很善良,这个人帮助别人”,你不开心的。听到别人说“我去做了个好事”“我们去放生了”,你要快乐;“你放生了,真好,真好”“你去帮助他了,很好,很好”,心里想“我以后有机会我也去做”。你如果听到人家说这个善事、一个好事情你不快乐,你这个人不是一个人。学佛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人现在的毛病就是一碰到一件事情,首先想一想“跟我有关系吗?我能获到利益吗?我没有利益的我不干”,那就是为自己活着。人活着应该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要必须断掉一切非法之想(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的想法)。就像一个老伯伯,年纪这么大,去度一个小女孩,度到后来想动什么坏脑筋,那你就叫“非法之想”,而且是利用佛法在做“非法”。   要心无贪著,一无罣碍,平等说法。平等说法是什么?就是像你们在下面打电话的人,要平等说法,不管她(他)是老妈妈、老伯伯,一律平等说法。所以接电话的人他的素质很重要,你讲得好,救人家一条慧命。恒为一切,“恒”就是永恒长久,去做一切弘法的事情,不分贵贱,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见解。师父叫你们一定要正确,正知正见。   佛法是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的心中,也是我们人类的救星,所以没有佛法的人等于没有找到救星。希望你们要找到救星。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10集 无缘大慈是功 同体大悲是德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阿罗汉是不断地去除烦恼。自修的人他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把这些烦恼去除掉,但他们没有彻底地理解烦恼。阿罗汉他怎么到人间来的呢?阿罗汉到人间来是随佛出世,只要有个大菩萨到人间来,他们就跟下来,“菩萨到人间去,我也要乘愿再来,也发誓跟着菩萨一起下去救人,走吧走吧一起走吧”,全部下来到各地去投胎,随佛出世。出世之后就成为一个大护法,但是阿罗汉他没有得到究竟的圆满,他们不理解什么叫究竟圆满,他们只知道要下来帮助、保护菩萨救人,没有懂得什么叫究竟圆满。阿罗汉果的人就是你们看得到的,就管自己念经,他经念得很好,他守戒,他什么都看穿了,这种人是属于阿罗汉果。阿罗汉做到一定时候他就会想“我怎么样早点脱离人间”,因为他下来的时候是弘誓大愿,下来之后他一看到人间这么多苦,自己修心这么难,他马上就想“我早点回去吧,趁人身还在的时候”。他们想马上脱离,这种就是没修得圆满。师父讲这个话就是教导你们,让你们要懂得这辈子到人间来不单单是救自己的,你们家里人也要救,外面有这么多的朋友、亲戚,你都要把他们度成菩萨,你不能只管自己修的。就像一个人一天能念8张、10张小房子,你从来不知道给人家1张,你从来不知道给别人的,你说是不是?不能马上脱离,自己想不通,“我跑到人间来吃这么多苦,我根基很好,怎么还修不上去?”“你看这个人又来搞我,那个人又来烦我。”“你看这个人又要我救,那个人要我救。”“你看你影响我修心,我打坐都不能打,我念经都念不好。”你看看你们,现在很多人在接电话,很多人在度人,很多人在帮助别人,一样吗?境界是不是不一样?所以修大乘,心要修无缘大慈,你要成为一个大菩萨的话,你要修无缘大慈,无缘无故地去帮助别人。没有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父母、他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邻居,只要他是个人,只要他有苦难,我都要去帮助他,叫“无缘大慈”没有原因的。没有因为是缘分我才帮你,不管是谁,我就要帮你,因为你苦了,我就要帮你,这叫“同体大悲”。他痛你也痛,这种感觉只有妈妈有。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摔伤了,孩子说:“妈妈,我骨头痛。”妈妈痛得比他还要痛。但是你们能不能……社会上那些可怜的众生,他们如果心里痛,你也跟他们一样痛吗?师父就这么做:我看见很多老妈妈身体不好我很难过的,看见很多老伯伯身体不好我很难过,看见你们想不通我很难过。这个要上升到一个高境界,这个境界首先要消除你身上的业力,如果你业力很重,你不会去心疼别人的。只有当你自己很干净的时候,你才能让别人干净。要用本初的觉醒,本初的觉醒是什么?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本初的觉醒就是我们要懂得人其实很善良,人都有慈悲心,看见别人苦,你都应该想方设法去帮助别人,还要后续地去关心他,这个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就是觉醒。你要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只要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去做?你为什么只做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对别人有利益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做?当你去帮助别人、利益众生的时候,你们要记住了,悄悄地,有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了。当你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的心不会起罣碍的,你就是跟菩萨接近。你们自己想想,你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有的时候特别开心,会忘记自己烦恼?如果你不帮别人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自己很多烦恼?举个简单例子,“我自己还没好,为什么我帮你?”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沉浸在自己还没好的当中?你虽然没好,但是你拼命地在帮助别人,你是不是很快就好了?因为你没想自己的烦恼,你只想到帮助别人。   修心的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人在家修,你会觉得自己很舒服、没有罣碍,但一面对众生,或者一大堆人生的难题和烦恼,你可能就守不住了。那这个时候就是告诉你,在家修小乘。如果你能够克服烦恼,去帮助众生,守住自己的道心不退转,那你想想看,你是不是会进一大步?在家里越坐越烦,你们知道吗?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家里越想越烦,你跟大家在一起你会很快乐,大家一起修多快乐!你如果今天没有跟大家一起快乐,你就会觉得烦恼。所以修心很困难,既然修了,就去面对它,这才是真实地寻找自我的本初。师父经常跟你们说,如果你们学修心学到后来连这种最起码的做人道德都不能守住,你说你修什么心?如果你们修心修到最后连最起码的这些做人应该不要损人利己、应该帮助别人、应该先人后己都没有,你说你能找到本初的觉醒吗?所以,要找到你真正来这个世界上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这一段生命过完,而是应该怎么样把它变为你下一辈子能够修成的一种动力。这辈子就这么几十年,你做了多少好事,包括你们还害了很多人,骗人,伤害别人,包括感情,包括钱财,你这辈子如果修不好,下辈子还得重新做人。你们现在都知道做人很痛苦吧!所以要真正找到这一世来世界的目的,我们就是来跟着佛陀修心,借假修真,解脱,出离。所以想通了,钱财算什么,物质名誉算什么,一切都是空的,因为人的一生再怎么样辉煌也有结束的一天。面对这一切,时常去思维,提升自己的正信正念,明白无常观,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要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拥有,包括你的生命都是暂时的,你只是暂时拥有了你这个命。包括你的生命你都不能永远地拥有,而且你实际上没有拥有你的生命,因为它会失去。你不要说物质你拥有不了,我们小时候拥有的东西现在都没了,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可能以后都会没有,对不对?你们拥有的青春没了,你们过去拥有的人间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实际上都过去、都没了。连你们过去的自尊、自信,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化为乌有。在这个世界上,仇人到后来可以变成爱人,恋人到后来可以变成仇人。连这一世生命的个体都会不存在,都会结束。想一想,你们爷爷的爷爷可能你们都忘记了,但是事实上他是存在的。没有爷爷的爷爷怎么会有你呢?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但是有吗?没了,失去了。这个世界上那些仇人和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变得那么没有意义了。你们大家想一想,你们小时候在班级里有没有仇人?小学生的时候有没有爱人、很喜欢的孩子?现在想想,一切都过去了。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9集 忍辱就是增上波罗蜜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学佛法,诸行无常。一定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无常的,拥有了也就有了。很多人说“我学佛,再等等吧,等到以后有佛缘了”,但是要知道诸行无常,我们不能等,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化。好的变成坏的,坏的会变成好的;刚刚开心了,过一段时间又会伤心,一段时间的伤心又会让你变得开心。所以,学佛要及时把握住当下。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社会跟我们10年前、20年前所拥有的世界是不是一样?已经不一样,就说明无常了。诸法无我,所有的东西带不去,什么是我的?没有。所以争什么,争到后来一切都是空的,唯有业随身。在人间很多人还经常想不通,去钻牛角尖。佛法告诉我们,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失去,所以要改掉自己心中不好的、身上不好的毛病,早早地忏悔、早早地修行。自净其意,就是自己要把自己的意念弄得越来越干净,要修出六道。学佛人外在行善,内在修心,就是多念经,有菩萨的智慧,觉得有菩萨作为我们的依托、靠山,你就会让自己的本性和本心远离恐怖。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在恐怖的日子里过,因为每天都会发生变化,天天很恐怖。其实,远离恐怖要多行善、多放生、多学经文,而且当你帮助别人、度人学佛的时候,你自己会改运,而且会断烦恼。一个没有烦恼的人,他的智慧就慢慢接近四圣道和净土,没有烦恼的人他的脑子是干净的。自己在心中要经常反省自己做得对不对,要潜修涵养能合群。现在很多人修心修到最后不能跟别人合群。要潜修涵养能合群,其实就是让你提升品格。你这个人能够跟大家在一起,让别人接受你,你这个人就有品德;大家都不能接受你,你这个人一定品格上有问题。所以,要谦虚无我,为人要态度诚恳,你会远离烦恼,远离贪瞋痴,你就不会堕落三恶道,因为在人间都有三恶道的。人间的三恶道是什么?贪得死去活来的,要了这个还要那个,那个要了还要,要到最后自己痛苦不堪;恨得咬牙切齿,恨得死去活来的;愚痴得根本不能找到自我,做出来的事情都是傻得一塌糊涂。所以不能去堕落三恶道,要在生活当中修行实修求证(就是“我今天修得对不对,我今天修得好不好”,要经常对照“我最近这一个星期,我今天一天下来有没有贪、有没有瞋、有没有恨别人”),不要贪、不要恨、不要去愚痴。实修是什么?实实在在地修。实实在在地修是每天念经、做功课、拜佛,把自己许过的愿经常拿出来再看一看“我是不是在行愿”,你讲过的愿力是不是正在进行、正在做。   人生短暂,每个人一生会遇到各种的挫折。很多人经常问师父,挫折来了怎么办?想不通,挫折来了最重要:第一,保持心里的平静,觉得这是本来就应该来的。这件事情既然来了,看我怎么样来把它解决掉。无论在哪个环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心里都要快乐。因为你最终的目标不是到人间来享受幸福和享受痛苦的,你是来修心的,所以不管人间有多少的挫折、烦恼来影响你,不管听到任何恶劣的事情、很生气的事情,心要如如不动。“我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经常想一想,心不要跟着别人去跑。很多人的心很容易跟着别人去跑,为什么?一听好的,大家都去,结果上当也是这么上的。小时候听别人讲过,买什么东西只要看有人排队……很多人先排队了再问买什么。我们现在做人也是这样,你自己要有毅力,自己要知道自己在买什么,然后你再排队。听别人,这时心就会跟着别人跑。   真正的修行人要做到不受外相环境影响,就是不要被外面的环境所影响,而且心要不动,不乱动。我们说心不乱动根本做不到,人听到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我相执著就出来了。“这个事情跟我有关系吗?”他是第一个想“跟我没关系”,他可能就不动。只要觉得跟自己有关系的,他马上心就开始动。这个心怎么会动呢?就是跟着别人的语言在动。如果你能不动,那么你就进入了禅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定得下来的人叫禅定。经常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佛性,你们的佛性在哪里?你还有没有良心?你这个人活在今天,你们做过多少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你们伤害过多少人,包括你们的父母亲,包括你们的孩子,这一切你怎么样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告诉你们,就是守住你的佛性,因为佛性是善良、是慈悲为怀,只有经常看到和守住自己的佛性,你才会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就是你心中有佛,你永远不会做出背离佛法的事情。很多人经常地发疯、不开心,突然之间怎么样,实际上他的心就是背离了佛法,不安静、不冷静。要成就佛果虽然你的心会很累,其实就是考验。你一个人如果能够住在家里闭关,“我就在家里,我坐得住”,这个人实际上就是在接受着考验,而且不管他心态怎么样,他会消除他的业障。你看有些人被人家背后指指点点,他照样觉得“我只要是对的,我更要当心;我做这点事情都有人来指指点点,可能做更多的事情,别人更要指指点点,特别当心”,那么就学会了增上缘。如果被人家当众地污蔑(别人当场污蔑你),不跟他争,我在修忍辱波罗蜜。因为你不讲话并不代表你错了,你不讲话并不代表别人讲的是对的。你不讲话,人家把你当哑巴吗?没有啊。骂人的人,你知道边上听到的人会对他怎么想?能看得起他吗?所以要懂得一切都要学会忍辱精进,这都是波罗蜜,就是智慧。   要学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有的时候为孩子,就像一个母亲为孩子克制一样,实际上成全了“大我”。有的人为了一点面子……就像过去如果家里条件不好,妈妈为了自己家里孩子不挨饿去问别人家里借点东西,她当时为了面子不去借,孩子在家里就饿了;妈妈为了成全大我,能让孩子有吃的,她厚着脸皮,实际上就是为了成全孩子们、这个家庭、这个大我。很多母亲她就不愿意做这种事情,情愿孩子饿,那么这就是她的面子。所以人有时候会面对很多的因果。今天你伤了别人,终有一天人家会伤害你;你今天骂了别人,终有一天别人会骂你,这些都叫因果。你今天害了别人,人家一定会害你;今天你欺负别人,别人会欺负你,那么你的烦恼就会随着因果而出现。所以你去看有烦恼的人,现在很烦家里的一件事情、很烦一个朋友、很烦自己一件事情,说明因果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人说因果什么时候来的?就这个时候来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8集 守十善业就是超脱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很多人听师父讲过,保持自己的十善业,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你哪怕不修,你都可以到天上,天界。十善业做不到就是十恶业。今天给你们讲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称为“十善业道”。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这个人只要不肯杀生,你的慈悲心、你的仁慈心已经拥有了。你今天家里如果碰到一只蚂蚁,你放它走,和你眼睛盯住它看,“我要把它弄死”。不当心把它弄死,念一遍往生咒可能就结束。但是你今天,“我一定要把它弄死”,你这个心一动,你就是仁和慈都没了。明白了吗?所以一个人不杀生害命,就是佛性平等,慈悲救世。任何有佛缘的人,绝对不能有杀念和杀生的行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孔孟之道,过去孟子曰:“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见那些猪叫的时候的那种痛苦,那些鸡,你要杀它的时候的那些惨叫,你还忍心去吃它的肉吗?不管做什么事情,不杀生非常重要,因为不杀生会培养你的仁慈之心。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你不偷人家的东西,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讲义气?你是不是没有利益的欲望?你是不是有节制?一个人偷盗,就叫不与取而取,就是不应该得到的你去得到它,你会有祸灾。不与取而取,祸也。不依正义,就是你这个人没有正义感。还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不行义利,就是你这个人不讲义气,你这个人就不会幸福。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如果你这个人经常邪淫,人家就骂你淫欲、邪淫,那么你慢慢时间长了,就不会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满足,你就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和睦相处。   第四,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一个人不骂人,你讲出来的话就是善良。“和”就是对人家和蔼可亲。你去看,骂人的人,他讲话出来好听吗?恶口是什么?诅咒别人。古时候讲诅咒别人,恶毒语言,他就骂你你最爱的人。我们最爱我们的长辈,爸爸妈妈,你骂人,骂人家的祖上。佛经上讲:“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要出言慈和,积德成善,然后再为人尊敬,被人家尊敬。   第五,不两舌。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两舌是什么?挑拨。挑拨的人就会搞是非。不要去挑拨,搬弄是非。这个人如果不两舌,实际上他有一个名称,古时候到今天称为“修口德”。因为你两舌,会让别人无风生浪,是非烦恼。你这里讲讲,那里讲讲,甚至有的人扰乱别人的身心,有的是动武伤人。两舌的人还觉得自己“我很正直,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你不要以为“我讲话两面讲,我是两面劝”,实际上你已经造了口舌是非。为什么叫口舌是非?口跟舌最容易产生是非。   第六,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你不说谎话,是不是人家就认为你这个人很诚实?你想一想,你以语言来欺诈别人、欺骗别人,“是”说“不是”,明明是的,你说不是的,这个就叫妄语。不妄语就是要说诚实的话,不欺骗别人,所以叫诚实无欺。你们想一想,如果对别人说真话,你的品德很高尚。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说谎,他把事情告诉你,跟你一起想办法把它解决,人家非但不埋怨他,还要感恩他。   不绮语。不绮语而言说有礼。绮语是什么?叫花言巧语。明明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讲得天花乱坠,他总有道理,叫花言巧语。绮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要注意,叫轻浮无礼。一个女人跟一个男的讲那些比较淫秽的话,有一点这种下流的意思在里边,就叫轻浮。所以佛根本不容许的。你讲了之后,导人生诸邪念,就是导致别人生诸邪念。绮语,叫“出言戏弄,以为取乐”。你讲了句骗骗他的话,最后他以为自己很开心,“你看,上当了”。这叫绮语。讲绮语的人死堕恶道,死了之后要堕恶道的。永遭轻贱,永远遭到轻贱,被人家看不起。一个人只有远离绮语,心正言顺。心正的人讲出来的话就非常地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为人敬仰。   接下去,不悭贪而慈心舍施。一个人不贪,他一定会舍;一个人什么都贪,这个要,那个要,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你去看,这个人垃圾堆了一房间,他都不舍得拿点出来给你的,实在发霉的东西他才拿出来的。悭贪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不肯施给别人,就是“不舍施人”。不肯施人,但欲归我。什么东西,“哎,给我给我,我都要”。这个人说:“哎哟,我不要不要,我有了有了,我可以了可以了。哎呀,这个大家来一点。”你只要分他东西,他就说:“来,大家一起来。”这个人脑子里就有众生心。什么叫悭贪?就是追求过剩,追求的东西过多了。追求过剩,他会产生一种不好,就会产生一种罪孽,叫罪孽缠身。过去讲,一个人不悭贪,这个人就会积福积德,这个人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叫“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一个人愿意把东西给别人,一个人愿意施舍给别人,“来,大家一起吃。来,大家一起玩。来,这个东西你拿一点,我也拿一点”,这种人,我告诉你,可得富贵。你看小孩子就是这样,什么东西,“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佛陀讲过一句话,“贪多业亦多”。贪多的人,你的业障也多。“取少业亦少”,少拿一点,你的业障就少很多。你们想想看,你去贪好了,你贪多,你的业障越多;你少一点,你的业障越少。对不对?佛陀继续讲,“万般苦恼事”,世界上一万个苦恼的事情,“除贪一时了”,你不贪了,什么都没了。你们想想看,你们烦恼的事情,哪一件事情离得开贪?所以人生因为贪,越贪越苦。人生不就是因为贪才违法乱纪吗?所以人不要去贪。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对治就是跟它对抗。悭贪,不贪的人,只要拼命舍的人,你这个贪心就慢慢没有了。   下一个,叫不瞋恚而慈忍积福。你们知道,一个人不恨,万事顺利;一个人恨别人,就会遇事不顺。你不开心之后,遇事不顺之后,你会埋恨于心,然后你会发怒于形。你们知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多么地难看。任何女孩子、男孩子,长得再好看,你看看有哪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这个脸是好看的?没有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脸是好看的。所以发怒在你的形体上,因为你埋恨在你的心,所以你就会发怒,你的脸形、身形,那种怪样子全会出来。有的时候脾气会爆发,有时候就会有杀害灾祸。比方说,你恨得实在不行了,你就会慢慢地起杀心,所以你去伤害别人。很多女孩子长得好看点,跟人家闹翻了,你不要他了,接下来他死缠着你,你再不要他,他就把你脸毁了,有没有啊?在学佛人当中,有一句话叫“火烧功德林”,有很多佛友问:“师父,我修了这么多年,我也不容易,一直克制的,我就发过一次脾气,所有的功德林全烧光了吗?”不要担心,火烧功德林也是烧你一部分的。你修五年,可能烧掉你很多,一年或者半年,不会全部烧光的,但是会烧掉你很多。意思是划不来。明白了吗?瞋恚心会制造不幸,所以过去在中华传统文化上,有一个“忍”字,忍耐的“忍”字,“心”上面是一把“刀”,“心”字头上一把刀。你不忍耐,这把刀就在割你的心;你忍耐了,这把刀就不能割你的心。这把刀一直放在你的心上,你学会忍耐,它就杀不下来;你一不忍耐,把你心都割掉。所以叫“心”字头上一把刀。忍祸解忧,忍耐祸的人会解掉你的烦忧。忍辱,那是美德。一个人,别人骂你,你笑嘻嘻地,“对不起,我做错了”,那是你的美德。佛陀教育我们要增进智慧,远离瞋恚。   第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一个人不去愚痴,就是没有愚昧,这个人一定会增加智慧。什么叫愚痴?固执己见。“我对的,肯定是我对的”,这个人就叫固执己见。然后就慢慢地偏离正信,没有智慧,智慧就没有了。所以佛陀叫我们懂得因果法则,辨别是非,增加智慧,远离邪见,名不愚痴。就是不能愚痴,这个人做出来的事情傻得不得了,就叫愚痴。   这个“十善”,你们做人都需要的。你看哪一个不是做人需要的东西?你以为,“哦,这是学佛”,学佛就是学做人,人成即佛成。大家听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