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白话佛广播讲座
第31集【本性亦如是 何处非如来】
第1段
菩提本是空,师父说“菩提也是空”,连佛性都是空性,所以菩提就是空的,只是给你一种,创造你能够成功的一种境界。你说小学里你们学中文,你们学完了之后,小学里的老师,你们很多都记不住了,老师是不是也是空的?但是只是他把那些,教育你们的字啊什么,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心中了,他教完了之后,他是不能执著于你们的,“哎哟,这是我的小学里的教育过的人,我要盯住他,他以后好了要来回报我……”全是空的,教育完就结束了,你们只要学到文化就可以了.所以叫菩提本是空,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空的,明镜亦无心,明镜亦非台。
第2段
师父这里说”明镜亦无心”,你没有心,你照的镜子照出来,也是虚无的、空无的。“本来亦如是”,本来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么回事,一就一,二就二,过了就过了,没了就没了,死了就死了,有名就有名了,身体垮了就垮了,一切亦如是,都是这样的。“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我这是另外改编的。“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师父就是更深地理解这四句话,哪里没有如来啊?去追求菩提,它都是空的;等到你追到菩提的时候,菩提自然印在你心中。你真正学佛学法,那些所有的事情都是过去,你照的镜子也没有心,镜子里边照不出你的心的,虚幻的。“本来亦如是”,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如如不动的,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如”的。“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如来在本性当中。
第3段
所以修行人要学会无我,从菩提心里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帮助别人,讲到底。“无我”就是不要去斤斤计较,“无我”就是不要去跟人家算账,“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今天对了你好,你为什么不来回报我,你为什么不对我好?”这就是没有智慧。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也就是说对人家好了,不要有我相,不要去讲“我对你很好”。你去看,任何一个领导、一个老板对员工好了,你不要讲,员工都会对你好;爸爸妈妈如果对你们孩子很好,你说你用得着讲吗?孩子怎么会不对你好?对孩子怎么样?要无我。做人做事,为别人服务,对别人好,不要有著相,不要觉得“这是我做的,要不是我对你好……”没用的。所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忘却自身,完成无我。不要有自己,你心中只有大家。只有大家,你心中才不会有“我”,你才能圆成实相。“圆”就是圆满,“成”就是成功,“实”就是实实在在的,“相”就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现象,圆成实相。
第4段
有我相的人很讨厌的,你去跟这个人讲话,他跟你讲三句话,他就讲到“我”,“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你去看,一个人跟人家讲话,动不动就要把自己“我”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像这种人就是属于根本不开智慧的人。所以你们如果跟人家讲话,这个人老跟你讲“我认为,我认为”,他一定要把他的观点强加在你的身上,这种人叫执著,就是我相,这种人你看见他最好就赶快溜,不要去听他讲,因为你听了一肚子气。你想改变他吗?不可能的。这种人就叫执著,用佛法界讲执著我相。
第5段
要学会无我,无我法,实际上“无我”有个“无我法”的。无我法,第一是什么,无我是随缘而起,没有我就没有我,有缘分就来了,没缘分就走了。遇缘而生,缘分来了,哎哟,这件事情开心了,哎呀人家说,哎哟今天单位里对你怎么好,买东西,可以给你一张票子或者怎么样,缘分来了,开心半天;过一会儿领导说“对不起,我已经送给其他人了”,缘分没了,马上不讲话了。缘分就没了,就是缘,缘来了就缘(来)了,缘没了,人家跟你一讲:“哎哟,有个男的很好的,我给你介绍好吗?”开心啊,在家里又化妆又弄,等到说:“哎呀 对不起,我搞错了,这个男的结过婚了。”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缘来缘去,对不对?实际上,过去跟你们讲话当中讲过的。原来如此,实际上这个“原来”,最早的时候,是用那个缘分的“缘”的。听懂了吗?缘来缘去的,遇缘而生,离缘而去,明白吗?遇缘而生,离缘而去。所以一个人懂得这些之后,要见佛性是无我性——见到佛性,你就不要有自我了。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佛,不要自私就是见了佛性。你们在学佛法,不要有自我自私的心。人不能自私的,你看,如果一个医生自私的话,你说他怎么开得好刀?对不对?一个医生如果天天想要赚钱,他开不好刀动不好手术,治不好你的病。你看见病人,这个缘分到了,比方说,“我要用慈悲心,我要救他”,用佛性,你就忘我地去给他开刀。所以有的医生一天可以给人家开5个小时6个小时,汗啊,所以你们经常看电影里边,边上护士经常给医生擦汗,有吗,就是这样。
第6段
所以一个缘分很重要,如果你想到救人,你就不要有我性——无我性。“一切有为法”,如果一切的事情你都是有目的地去做,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想去做任何事情,都是像做梦一样的,没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问你,露水,早上太阳一出来,露水没了,像电一样,过去了对不对?“应作如是观”,就是这样,有了就是没有,没有了就是有。所以很多女孩子为什么傻傻的,想不通?没有了,痛苦啊,没有了,这个男的离开你了,你不是还是跟过去一样吗?你还能再找的,你还能找个,说不定比过去那个还要好的呢,对不对?道理就在这里,要“应作如是观”。
第7段
所以我们修心要修无我的菩提心,你们要无我。你们如果一个男的,整天对老婆好得不得了,你说老婆怎么会对你不好?女人的心是很软的,你把女人的心弄得硬得,她要跟你拜拜、要跟你打架,我告诉你,一定你伤害她太深太深了。你让一个女人能够发狠,我告诉你,你这个男人也是真的过分了。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我不是帮女人,对不对,你说事实上女人很容易哭,她就是心比较软;一个男人不容易流泪的,所以他心就比较硬一点,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就是告诉你们,如果修无我的菩提心,就是要你们了解,一切都是感应而来,佛法讲感应,你这个人有感应吗?有。你感到别人对你好,你是不是会对他更好?你感到他对你不好,你是不是会对他不好,就这个感应。
第8段
空性就是无我,一个人想通了就是空了。想明白了,这算什么?离就离了,走就走了,孩子大了离开父母亲也没办法,对不对?养大了总归要离开的。放不下,行吗?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有一种特性的出来的。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天天说:“妈妈,不要离开我,妈妈不要离开我,我永远跟着妈妈。”妈妈说:“你以后大了要结婚的。”“妈妈,我不会结婚的,我要永远跟着妈妈。”可能吗?到时候碰到个男的,“妈妈 拜拜。”人就是这样。所以就是讲给你们听,一件事情你把它看到底了,看空了,就是无我了,没我了。
拓展延伸
【第1.1段原文】
菩提本是空,师父说“菩提也是空”,连佛性都是空性,所以菩提就是空的,只是给你一种,创造你能够成功的一种境界。你说小学里你们学中文,你们学完了之后,小学里的老师,你们很多都记不住了,老师是不是也是空的?但是只是他把那些,教育你们的字啊什么,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心中了,他教完了之后,他是不能执著于你们的,“哎哟,这是我的小学里的教育过的人,我要盯住他,他以后好了要来回报我……”全是空的,教育完就结束了,你们只要学到文化就可以了。所以叫菩提本是空,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空的,明镜亦无心,明镜亦非台。
【师父改编】
菩提本是空,明镜亦无心,
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
【第1.1段延伸】“菩提也是空”,连佛性都是空性,所以菩提就是空的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集【起心动念即是业】 点击阅读
很多人天天说“我要成佛,我要一世修成,我要求得到,我能够改变自己……”其实这种需要,佛都是没有的,因为不管什么事情,佛对我们没有任何的欲望,所以我们做事情、做人,也不要动不动为自己来打算。真正能够为别人所想、为别人而活的人,他的愿力就出来了。愿力在哪里?愿力在心里。愿力不是告诉别人,愿力是自己用真心默默地耕耘。所以“行愿之道”,你今天有愿力,你还要去行,当你行了这个愿力,你才能修成正果。师父跟你们讲,佛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佛也没有想过要帮助别人,但是佛天天在做佛的事情,在救度众生,他怎么会不成佛呢?我们人,想做一个好人,只要你天天做好事,不去想“我是个好人”,你不就是一个好人吗?所以功德怎么来的?默默耕耘啊!一个人能够舍去身上的毛病,舍去自己内心的贪瞋痴,就是在佛的道路上精进修行。
【第1.1段延伸】“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无心相”
Shuohua20171222 04:56 点击阅读
男听众:师父,《白话佛法》第六册第35篇《无相无名,空性了然》,有几句话,请师父开示一下: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无心相。
台长答:如果你这个人迷惑颠倒,对世界上一切不熟悉,不理解,你这个人——迷人修因待果。也就是说,你整天:“菩萨,保佑我,让我孩子能够考进大学,菩萨保佑我怎么怎么。”你是不是以为,你现在磕了头种了因,烧了香,你就天天等待?“菩萨,你怎么还不给我回报啊?还不让我家里好起来?我孩子为什么考不上啊?”这叫迷人,迷惑之人,明白了吗?(嗯)所以修因待果。还有一个“悟人”(悟人了无心相)开悟的人,他的心里不着相的。“我今天种下因,我还担心它不结果吗?”(对的)很开悟的人,他根本不担心果来不来的。你今天种下去的西瓜,它能不长出来吗?(是的,对的,感恩师父)
【第2.1段原文】
师父这里说“明镜亦无心”,你没有心,你照的镜子照出来,也是虚无的、空无的。“本来亦如是”,本来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么回事,一就一,二就二,过了就过了,没了就没了,死了就死了,有名就有名了,身体垮了就垮了,一切亦如是,都是这样的。“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我这是另外改编的。“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师父就是更深地理解这四句话,哪里没有如来啊?去追求菩提,它都是空的;等到你追到菩提的时候,菩提自然印在你心中。你真正学佛学法,那些所有的事情都是过去,你照的镜子也没有心,镜子里边照不出你的心的,虚幻的。“本来亦如是”,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如如不动的,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如”的。“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如来在本性当中。
【第2.1段延伸】关于“明镜亦无心”如何理解“无心就是佛”
Shuohua20180316 21:30 点击阅读
男听众:师父在法会期间提到“知足是富贵,平常是高贵,无事是圣,无心就是佛”。我们要如何理解“无心就是佛”?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无心,就是没有贪心,没有恨心,没有愚痴心,你不就是菩萨了?是佛吗?你没有恨人家的心,没有嫉妒心,对不对?它指的这个“心”,无心就是把人间一切不好的杂念全部去掉(明白)。
【第2.1段延伸】缘起缘住缘灭实际上就是成住坏空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六十七)2014-10-25 点击阅读
问23:(续上)庙里的法师说阿赖耶识就是一个种子。就像《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会经过缘起缘住缘散缘灭这些过程。
答23:缘起缘住缘灭实际上就是成住坏空,他是用两种不同的词语来分析这一段佛法。阿赖耶识就是本性,根本的意识。佛法里的讲法很多,还有叫意根、根念、根识。
(同修说,阿赖耶识就是一个种子,在这辈子的土壤中经历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下一辈子再换另一个有缘的土壤,去轮回生长,就像六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就像尘埃一样的。)。六祖的话,就是说,人的心像一面镜子,本来就是干净的,本来就是没有的,你照到什么它就显化什么,阿赖耶识也是这样的,很干净的,坏的东西进去就变成坏的意识,好的东西进去就是好的,这个种子,是好的种子还是坏的种子,都是靠你自己来种的,选择什么种子在里边,就种出什么种子来给你看。
(六祖说尘埃,那么“何处惹尘埃?”)六祖没说尘埃,“何处惹尘埃”就是说哪里有惹上尘埃啊?尘埃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本来一面镜子上哪有灰尘啊?镜子就是镜子,你照出来灰尘就是灰尘,你照不出来灰尘就是没灰尘。
(如果是消八识中的业的话……)阿赖耶识,你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实际上这个又是种子又是果。你在外心染着染尘了,阿赖耶识就会染着染尘。外面脏了,里面必定会脏。譬如汽车的挡风玻璃外面脏了,里面看看没脏,但是看出去看不清楚了,是不是脏了?但是里面是没脏,看出去是脏的,如果把外层擦干净了就不脏了。(那么,学佛就是要把我们的业的种子全部去掉?)对,其实就是去除外心的尘埃,外心干净,内心才会干净,外心不干净,内心会染着,这个染着也是假的、暂时的、临时的。
【第2.1段延伸】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啊?如来在本性当中。
如何理解“一切无相即见如来”
wenda20130510 03:26 点击阅读
女听众:“一切无相即见如来”,是做到“无相”了才能见到如来,就是说境界到那个位置了才能感到菩萨的显化、看到如来佛,是这样吗?
台长答:不是看到如来佛,如来是一种自信,如来就是一种涅槃,无去亦无来,实际上就是看到人生的本性,只有无我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性。举个简单例子:你在社会上做人,如果把自己忘记了,那你想到的就是众生。雷锋把自己都忘记了、就记住人家,他不就是良心、本性最善,他不就是见到如来本性了吗?(明白)
【第3.1段原文】
所以修行人要学会无我,从菩提心里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帮助别人,讲到底。“无我”就是不要去斤斤计较,“无我”就是不要去跟人家算账,“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今天对了你好,你为什么不来回报我,你为什么不对我好?”这就是没有智慧。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也就是说对人家好了,不要有我相,不要去讲“我对你很好”。你去看,任何一个领导、一个老板对员工好了,你不要讲,员工都会对你好;爸爸妈妈如果对你们孩子很好,你说你用得着讲吗?孩子怎么会不对你好?对孩子怎么样?要无我。做人做事,为别人服务,对别人好,不要有著相,不要觉得“这是我做的,要不是我对你好……”没用的。所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忘却自身,完成无我。不要有自己,你心中只有大家。只有大家,你心中才不会有“我”,你才能圆成实相。“圆”就是圆满,“成”就是成功,“实”就是实实在在的,“相”就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现象,圆成实相。
【第3.1段延伸】“念念净处,无生即生,大行无我,即是菩提”
Wenda20191013 13:29 点击阅读
男听众:有一位同修上香的时候收到一个意念:“念念净处,无生即生,大行无我,即是菩提。”请师父开示。
台长答:每一个念头都要在自己干净的地方想,每一个念头都在干净的地方出来,这叫“念念净处”。无生即有生。你好像嘴巴里没有念出声音来,但是你的心中是不是有声音啊?“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南无观世音菩萨……”表面上很文静的人内在有没有修养?有没有文化?是不是“无生是有生”?(是)“大行无我”,做任何的行为都要有无我的精神,都要没有小我,只有大我;任何有大的慈悲、做大的功德的人都是无我的境界。最后那句还不懂啊?(感恩师父)
【第3.1段延伸】圆成实相
摘自《白话佛法九》第26篇【悟者识本性】 点击阅读
学佛人想圆满,必须成就实相。你想在人间把什么事情都做得圆圆满满,首先在你的心里,你就必须懂得一个真实之相,叫实相。真实之相是什么呢?真实之相是从你的内心发出来的,由你的般若智慧所显现的。也就是说,人有智慧、有菩萨的智慧显现出来的,在你心中所映照出来的那些事情、那些真相,那么才叫实相。
【第4.1段原文】
有我相的人很讨厌的,你去跟这个人讲话,他跟你讲三句话,他就讲到“我”,“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你去看,一个人跟人家讲话,动不动就要把自己“我”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像这种人就是属于根本不开智慧的人。所以你们如果跟人家讲话,这个人老跟你讲“我认为,我认为”,他一定要把他的观点强加在你的身上,这种人叫执著,就是我相,这种人你看见他最好就赶快溜,不要去听他讲,因为你听了一肚子气。你想改变他吗?不可能的。这种人就叫执著,用佛法界讲执著我相。
【第4.1段延伸】长期执著,会有业障
摘自《白话佛法十》第15篇【自信靠着正念】 点击阅读
众生如果一直坚持自己的观念,时间长了,人家就不相信你。如果你们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念,长期执著,会有业障。师父每一次讲你们,为什么这件事情还没有办好啊?哦,工厂这两天正好在休息。为什么还没有弄好啊?哦,因为怎么样、怎么样,你永远不改变自己的毛病,时间长了,人家就不信任你,就会把你当成一个永远有理的低能人。要记住,不能坚持自己的观念,因为坚持自己的观念,一旦错了,你会让自己无法控制事情的走向。
【第4.1段延伸】追求自我存在感就是一种执著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七十五)2018-12-25 点击阅读
问15:一个人追求“自我存在感”,是不是我执的一种,和“无我”是否相反?有的师兄分析空性等学佛道理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生活中总是自欺欺人追求自我存在感和一种虚幻的出类拔萃的存在感,希望高人一头,或把别人都整下去,只能突出自己的位置。这种追求自我存在感,是不是就是一种执著和争斗,容易修到哪一个道呢?
答15:容易修到阿修罗。追求自我存在感就是一种执著,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不一样,但也不能说争斗。
【第4.1段延伸】如何理解“无我”
wenda20131025 12:52 点击阅读
女听众:您常举的一个例子非常好,您说:“五十年之后我们在哪儿?”让我们放下现在人间的东西。如果无我了,就是到一种境界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我想问师父,无我境界的人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是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还是心中只有别人没有自己?还是那种心中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呢?
台长答:无我的人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把人家也没有,那不叫无我,那叫什么都没有。无我就是没有我但是有别人。妈妈就是无我的,当妈妈有了孩子的时候,她自己连生命都可以舍去的,这时候妈妈就叫无我,并不是没有孩子啊。观世音菩萨无我,这么忘我地去救度众生,全世界千手千眼这么跑,观世音菩萨虽然说“没有我”,但是观世音菩萨心中有众生啊。
【第4.1段延伸】必须去除我执
白话佛法 (九) 28、我执是烦恼的根 点击阅读
必须去除我执,没有什么我执着的东西,才能活在当下。去除我执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我的观点,什么事情都没有我的意见,去除我执,你才能活在当下,你才能活得好。你嘴巴今天说你是对的,明天说他不对,过两天你就被人家骂你是错的,你活得了吗?你的烦恼就来了。如果你不去讲别人的不好,谁来讲你啊?你不就活在当下了吗?你今天讲老婆你做错了,明天老婆一定找理由来讲你错了,你还活得了吗?这就叫道理,学佛人要学道理啊。所以,去除我执,才能看破,才能放下。看穿了,你别跟我讲,你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对方就没话讲了。如果老婆跟你吵架,你说我都是错的,我活了几十年,我现在学佛,我知道我都做错了,你对,如果你不讲你是对的,你的境界就更高了。如果你说老婆是对的,她马上就说,你看,讽刺我,你又错了,你最好就是一副很沉痛的样子,觉得自己怎么做错了,说不定老婆还冲着你的脸说,你看,假惺惺的,你还是错。所以,说也错,做也错,表情都错,我什么都没有,发呆了,实际上就是看穿了,看穿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回事,老婆娶回来总归要被她骂的,不骂的话就不叫老婆了,好了,放下了。钱丢了,被人家骗了,想想,总归被骗的,哪个人不被人家骗钱?头发掉了,想想年纪大了,头发总归要掉的。眼睛看不见了,想想眼睛总归要坏的,看破了,放下了。为什么我找的这个男人欺负我?你以为人家的老婆不被老公欺负啊?那你反过来想想,哪个老婆还不欺负男人啊?现在阴阳颠倒,谁欺负谁都不知道的,想穿一点,看破放下。
【第4.1段延伸】如何觉察自己是否处在“我执”当中
2017-08-28 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提问 点击阅读
问:师父说学佛要走中庸之道,有的同修不会应用妙法、《白话佛法》的 理论,有时候会偏离了中道,会出现“我执”。如何觉察自己是否处在 “我执”当中?
答:三种方法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偏差:
第一,别人讲你,不要生气,检查自己。人家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别人说“你走偏差了”, 你就想“我是不是走偏差?”这是第一。
第二,自我沉淀。坐在那里,念完经之后好好想一想,“最近这几天、这一个星期我有没有做错事情?”
第三,有时候梦中或者通过其他的方法,别人梦到会来提醒你,这都是给 你很好的一个改进的方法。所以要重视别人所讲的话,好好地如理如法,发现有一点偏差,马上纠正回来,这还来得及。
【第4.1段延伸】发菩提心去帮助别人和悟道哪个更重要
wenda20130210 01:14:59 点击阅读
女听众:发菩提心去帮助别人还有悟道,哪个更重要呢?
台长答:本身在发菩提心帮助人的当中就在悟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已经在悟道了。你要想一想,菩萨是不是帮助众生的?当你在跟人家讲解佛法的时候,是不是自己也在开悟之中。如果你这个老师连学生的功课都不懂,怎么可能给学生上课呢?(对呀)你这个人已经懂得了,开悟了,你才能帮助到别人(有的时候特别想发信息帮同修们,但是我又好像没有时间自己去悟一样的)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的开悟。等于一个老师自己对数理化还不是最懂,但是已经上岗了(明白了)。
誓破我执行大乘
菩萨无我破法执
一朝二执均已除
小乘大乘佛道乘
《卢台长佛言偈语第一册》
【第5.1段原文】
要学会无我,无我法,实际上“无我”有个“无我法”的。无我法,第一是什么,无我是随缘而起,没有我就没有我,有缘分就来了,没缘分就走了。遇缘而生,缘分来了,哎哟,这件事情开心了,哎呀人家说,哎哟今天单位里对你怎么好,买东西,可以给你一张票子或者怎么样,缘分来了,开心半天;过一会儿领导说“对不起,我已经送给其他人了”,缘分没了,马上不讲话了。缘分就没了,就是缘,缘来了就缘(来)了,缘没了,人家跟你一讲:“哎哟,有个男的很好的,我给你介绍好吗?”开心啊,在家里又化妆又弄,等到说:“哎呀 对不起,我搞错了,这个男的结过婚了。”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缘来缘去,对不对?实际上,过去跟你们讲话当中讲过的。原来如此,实际上这个“原来”,最早的时候,是用那个缘分的“缘”的。听懂了吗?缘来缘去的,遇缘而生,离缘而去,明白吗?
【第5.1段延伸】无我是随缘而生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四百二十)2020-10-15 点击阅读
《佛子天地游记》08-10-2020,心灵净土世界(节选)
阿弥陀佛:“人与人之间的纷争都是因为对自身因缘的执著而给自己带来烦恼,障碍自己的也是因为对五蕴色相的执著。六道轮回苦啊,苦啊苦轮回。佛子们要脱离尘缘尘网,当发愿往生我佛国净土啊。吾愿愿为众生而生,你们佛子也当如是啊。”
弟子 马来西亚 08-10-2020
台长答:阿弥陀佛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纷争都是因为对自身因缘的执著……”你自己被别人搞了,“为什么搞我?”执著了;看见有些事情别人比你好,“为什么他比我好?”别人有别人的因缘,他上辈子做了很多好事,这辈子就有好的因缘,你对这个因缘执著,“为什么他有我没有”,你就给自己带来烦恼,障碍自己。对五蕴色相的执著,就是执著于人间的“这个人买了豪车,那个人买了好房……”所以菩萨说“六道轮回苦,佛子们要脱离尘缘尘网”,你在人间的“灰尘”(尘缘)中,就是尘网;在感情上出不来,就是情网。“灰尘”来了,一定是你过去作的孽,所以你就被它网住了。所以阿弥陀佛说,你们要发愿到净土。
【第5.1段延伸】如何随缘
摘自《白话佛法三》第46篇【谈佛法中的缘生缘灭】 点击阅读
要善待缘,要善用缘,把这个缘要很善的对待它,然后,要以缘起观念再看破它,首先,要把这个缘分的起落都要看到,然后要把它看破,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人喜欢你了,先看到这个人喜欢我,可能是缘分,刚刚想一想之后,马上要明白,要知道,如果这个缘分继续下去是要出事情的,看破它了,不能要,这就叫先要依缘,就是依照这个缘分走,然后要把它看破。比如,孩子生出来了,到人世间了,哎呀,他是我的命呀,我的命呀,等到孩子长大了,结婚了,就不要你了,这个缘分就破了。如果这个孩子从小生出来,你就知道总有一天这个孩子会离开父母,去过他自己的生活,那你就对孩子随便一点,放开一点,不要太执着的对孩子,那你以后就不会有太多的伤心,太多的烦恼,太多的牵挂了。人家做了什么事情对你好,对你不好,都是一个缘分,你把这个缘看破了,不就没了嘛,所以叫看破、放下。要看破了,才能放下,举一个简单例子,这个氢气球往上飞的时候,不得了啦,真的会飞上天,你把它扎一个洞,气没了就掉下来了,这不就叫看破、放下了嘛,想不通的人,才看不破,想得通,才放得下,你们听得懂吗?
【第5.1段延伸】
摘自《白话佛法七》第3篇【众生是道场】 点击阅读
所以大家要明白记住:哪里有众生就应该无我,就要法性空。什么是法性空?就是我们活在这个法界里面,我们这个性就要空。众生也是法,因为众生生在法界里面,他一定会有法界的这种业障。那么法界是怎么产生这种业障的呢?因为是因缘所生。所以因缘也是无自性的。比如今天我跟谁有缘分了,这个因开始了,然后我跟他好了,这个缘分生成了,等到一段时间我们又不好了,这个缘分就灭了。
因缘也是无生无灭,实际上表面看起来今天有这个因缘,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因缘就没有了。没有因缘的时候你不就是没有生出这个因了吗?比如爸爸妈妈把自己从小养大,那个时候是不是有因缘啊?但是因缘到了最后呢就没有了,爸爸妈妈死了,还有因缘吗?没了。那么就等于没有生出来过,对不对?等到一定的时候你什么都忘记了,自己也要死了,就连自己这个因缘也没了。所以没有因缘生出,也没有因缘灭度。师父在给你们讲佛理啊,讲哲学的东西,无生无灭就是没有生出来也没有灭掉。缘分实际上它没有生出来,它也不会灭掉。今天你不去惹他,他就不会来惹你,这个因你没有种下去,你这个缘分就等于没有。有什么自性?我没有生出来这个,我也不用把这个事情灭掉;我没有生出烦恼,我有什么烦恼可以去灭啊?所以要学会无我。
【第5.2段原文】
遇缘而生,离缘而去。所以一个人懂得这些之后,要见佛性是无我性——见到佛性,你就不要有自我了。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佛,不要自私就是见了佛性。你们在学佛法,不要有自我自私的心。人不能自私的,你看,如果一个医生自私的话,你说他怎么开得好刀?对不对?一个医生如果天天想要赚钱,他开不好刀 动不好手术,治不好你的病。你看见病人,这个缘分到了,比方说 ,“我要用慈悲心,我要救他”,用佛性,你就忘我地去给他开刀。所以有的医生一天可以给人家开5个小时 6个小时,汗啊,所以你们经常看电影里边,边上护士经常给医生擦汗,有吗,就是这样。
【第5.2段延伸】遇缘而生,离缘而去。
所以一个人懂得这些之后,要见佛性是无我性——见到佛性。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 第1集 起心动念即是业 点击阅读
没有我相,你才能有佛相。一个自私的人哪来的佛相?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他成佛了。一个善良的人,从来没想过要占别人便宜,他最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佛想过什么? 佛只想怎么样来救度众生,怎么样来施舍予别人,怎么样能够让每个人的心灵充满着智慧和般若,因为佛菩萨每天就是想着怎么样帮助别人、方便众生。如果我们天天想着舍下自己,能够为别人多多地着想,什么事情为别人服务,每天想着“我应该为他多做一点,我应该帮助他,我应该去承担责任……”然后每一天默默地付出,而且不夸耀自己,只是在责任当中去理解、包容、原谅,在学佛当中,没有欲望和贪图,这就是无欲。一个人没有欲望地付出,这个人就是未来的菩萨。我们做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想象着“我能做什么,我以后要成为什么,我想得到什么……”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在这个世界当中,你只有真心地对待众生,真心地爱戴众生,真心地去宽待别人,你才能把自己的佛心全部舍出去,你会得到众生的佛性,因为你救度了众生的佛性。
【第5.2段延伸】遇缘而生,离缘而去。
所以一个人懂得这些之后,要见佛性是无我性——见到佛性。
摘自《白话佛法九》第26篇【悟者识本性】 点击阅读
如果是菩萨,就必须学习“无我”。无我是什么?无我就是忘记自己,你成为了一个无我之人,你有无我之后,会生出一切。比方说,今天这个事情因为我跟别人不开心了,因为我有“我”,我跟别人不开心,那么是“我”字当头;我跟他合不来,是“我”在作怪;我今天失意了,没有赚到钱,也是有个“我”,这个“我”字就充分代表了我执,我执着,所以我才会失去更多。如果是无我就会生出一切善果,如果把自己完全丢开、放弃,那你就没有争斗,没有瞋恨,没有愚痴。一个学佛人,尤其是学菩萨的人,要生出一切的善的,这个基础就是“无我”。比方说,我今天发心慈悲,我的心很慈悲,我对别人很感恩,就是在无我的精神上发菩提心。你怎么会慈悲啊?因为你感觉到别人很痛苦,感觉到别人很烦恼,所以你才会觉得他可怜。为什么会觉得他可怜?因为你没有在想自己,你感觉到他的感受,那就是把自己忘记了,所以无我才会生出慈悲心。
要用无我的精神来救度众生,救别人的时候不要想到你自己。为什么很多人救人家救不好?“我没有办法去度人啊,我度不了人,因为我没有时间,因为我怕沾染灵性,因为我家里的事情太多,因为我怕以后倒霉”,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我”,你就成不了菩萨。菩萨没有自己,只有别人,这个时候你才能救度众生,所以无我是佛法的经典,学佛就要用无我的精神来救度众生,用无我来修行。你们修行要无我,就是我今天在修行当中,不要有“我”的感觉,自己就会好好地修,去除自己身上的毛病,脑子里只想到众生,没有自己,那你就修成了。只要用无我来修行,你就会达成圆满和成就。你们去看,就是“无我”这两个字,就能成为你超脱六道的一个根本基点,就是基本点。你们去看看小乘佛法里面,也是讲的无我,如果你想在小乘佛法里成为声闻道、缘觉道的菩萨,你也必须要无我,所以学佛人最大的基本点就是要无我。
【第6.1段原文】
“一切有为法”,如果一切的事情你都是有目的地去做,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想去做任何事情,都是像做梦一样的,没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问你,露水,早上太阳一出来,露水没了,像电一样,过去了对不对?“应作如是观”,就是这样,有了就是没有,没有了就是有。
【第6.1段延伸】关于有为法和无为法
摘自2020-01-10 卢台长澳大利亚 悉尼《世界佛友见面会》 点击阅读
有位心理学家在露天的游泳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故意安排不同的人假装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营救。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当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的时候,统计有20个人跳下去进行营救;当孩子溺水的时候,有32个人跳下水进行营救;而当一个妙龄女子溺水的时候,营救人员数字居然上升到50人。这个试验证明,在人性中,虽然在行善,但还是有自私的倾向。同样是救人,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心里还有着很多的私心杂念。
所以,佛法界讲,贪、瞋、痴、慢、疑是人间的五毒。一个能够舍去一切、没有私心地去帮助别人的人,这个人就叫纯善;而有目的地去帮助别人,这个只能称为善事。学佛后要懂得,带有私心地去做,不管做什么事情,称为“有为法”;而没有目的地去行善,称为“无为法”。
【第6.1段延伸】如何理解有为法
Wenda20180608 30:07 点击阅读
男听众:请问师父,怎么理解“有为法是见性之人。一切都无所求,就是有为法”?
台长答: ……有为法就是指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有为”是有所作为,那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所以这个“有为法”也是生、住、异、灭。我们称为因缘,因缘来了,和合而成了。五蕴都是属于有为法。生、住、异、灭四相,就是四有为相——有为法。无为法和有为法是不同的境界,明白了吗?
【第6.1段延伸】如何理解无为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视频开示 第49集【无为而为是般若】 点击阅读
佛教中说无为,并不是让我们去做无为,就是做了之后不要以为自己在做,做了好事不要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帮了别人不要以为自己付出很多,贡献很大,就是无为,但是你们现在哪个人做了好事不想让别人知道,还有很多人,一看见领导来了拼命做,领导走了就不做,你说单位里的人看得起吗,虽然他也是被你看不起的一个,但是你同时也被他看不起,那你到底想跟他一样被人家看不起,还是你想做一个,被人家看得起的圣人,两面派啊,所以无为就是大有可为,你只要努力去做,不斤斤计较,实际上无为就是不执著地而为,做了事情了不要去执著。
【第6.1段延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摘自《白话佛法九》第27篇【学佛经典是“无我”】 点击阅读
一切法均无自性。就是说,人间的所有一切东西都没有你从你的本性带来的东西。你今天看了这个房子很好看,不是你本性带来的东西,只不过是人间法界的一个东西而已。今天我很爱的一个人,他是给你带来欢乐,也是人间法界的一个东西而已,所以,它没有自性,它没有一个让你能从真正本性当中得到来挽救你在人间的灵魂的,能让你明白道理的东西,这是有自性的东西。师父问你们,你们有这么多的钱,能带走吗?钱有自性吗?自性就是本性当中带来的吗?本性中带来的是你们的良心,本性带来的是你们的感情,真诚的东西,所以,人间的一切全部无常的话,就根本不存在有自性的东西。
师父跟你们讲,我们没有自性的东西,就是不是来自于本性的东西,你不要去把它当回事。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你对人间的看法、做法、想法,这些东西,因为你到了人间之后,你才会看到、想到,你才会去做这些事情,这个东西已经不是你本性的东西了,所以,当有一个难过的事情发生时,当一个烦恼的事情发生时,实际上这些是因为你经过人间的这些烦恼之后,反馈到你的自性当中,你才有这种感受,这都不是你的本性带来的,你根本用不着对它有什么怀念,有什么想法,因为它是带不走的啊。我们小时候被人家欺负了很难过,那种难过现在还有吗?不要说带走了,就说带到年纪大都没带到,不是本性的东西是带不走的,你们要好好体会。
你既然知道人间的一切都是带不走的,而且很多东西都是通过法界的事物和思维所反馈给你的一种意念体,意念是有一个形体的,这个时候你就要明白无我,不是你的就叫无我,菩提心就是从无我当中发出的。
【第6.1段延伸】有关“应作如是观”
摘自Wenda20180610B 00:52 节选 点击阅读
天天要“如一”啊,念念如一,心境如一,生活如一,因为人生都是假的,本身就是个虚幻,“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世界你不把它当成“如是观”,你怎么观啊?你不要气死的?有什么好气的?一切都是缘分,一切都是一个概念而已。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种概念,你今天觉得活得好不好也是你一种概念,你觉得好了就好,你觉得不好就不好;你觉得开心就开心了,你觉得今天不开心……为什么很多人开一个会,开完之后,“开心吗?”“开心!”好了,开心。“开心吗?”“不是很开心。”那不是很开心。一个概念问题,有什么了?这个世界有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是太如愿的,这没办法的。很多人一生总在埋怨当中过日子,但是我们要随缘,随遇而安。今天碰到了,我们觉得很正常——这个电话经常这样的,这个事情经常这样的,人跟人的脾气、性格不合也是这样的,很正常。你要是经常这样的话,你就慢慢习以为常。
【第7.1段原文】
所以我们修心要修无我的菩提心,你们要无我。你们如果一个男的,整天对老婆好得不得了,你说老婆怎么会对你不好?女人的心是很软的,你把女人的心弄得硬得,她要跟你拜拜、要跟你打架,我告诉你,一定你伤害她太深太深了。你让一个女人能够发狠,我告诉你,你这个男人也是真的过分了。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我不是帮女人,对不对,你说事实上女人很容易哭,她就是心比较软;一个男人不容易流泪的,所以他心就比较硬一点,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就是告诉你们,如果修无我的菩提心,就是要你们了解,一切都是感应而来,佛法讲感应,你这个人有感应吗?有。你感到别人对你好,你是不是会对他更好?你感到他对你不好,你是不是会对他不好,就这个感应。
【第7.1段延伸】无我菩提心
摘自《白话佛法九》第26篇【悟者识本性】 点击阅读
其实“无我”就是一个菩萨的慈悲源体,就是慈悲的本源体,师父给你们讲的都是菩萨的经典思维,你们在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无我是菩萨的慈悲心的一个来源,你想成为菩萨,你必须要有这个源体。就是说,你今天想学佛的人,你至少要很善良,这是一个人的本源体,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本源体,你就不是人,你连最起码的良心、善心都没有。如果你今天想成为一个菩萨的话,你如果还有自我,你就成不了菩萨。所以,这个本源体就是会化出一切的菩萨行。师父给你们讲了,无我是一个慈悲的本源体,而这个本源体会化出一切的慈悲心、菩提心。《大悲咒》里边有:“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这是什么意思呢?师父讲给你们听,一个人拥有了菩萨的菩提心相当于有了一朵莲花,而这朵莲花开出来的慈悲,就是由这朵莲花的根――本源体所开出来的,所以,当一个人心中有佛、有慈悲、有善良心的时候,他的本源体就起变化了,身上开出的到处都是莲花。
【第7.1段延伸】如果修无我的菩提心,就是要你们了解,一切都是感应而来
摘自wenda20121014A 08:42 节选 点击阅读
男听众:博客上说,我们现在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过去人的业因感召和报应。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们现代人的行为跟想法都是不会被周围事物影响的,都是定死的了,是不是这样解释啊?
台长答:“业因感召”的意思就是说,比方说今生你现在为什么会这么不好,那很简单,什么叫“业因感召”啊,因为你前世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这些不好的事情让你投胎投了这个人家里,不大讲道理的,那么你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讲道理的,你不讲道理,到了单位里你就吃不开了,就不能顺利了,那你在社会上也不能顺利,在感情上也不能顺利。那么这就是你的感应和你召来的,也就是说你因为前世做了坏事了,所以让你投了不好的人家。
【第8.1段原文】
空性就是无我,一个人想通了就是空了。想明白了,这算什么?离就离了,走就走了,孩子大了离开父母亲也没办法,对不对?养大了总归要离开的。放不下,行吗?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有一种特性的出来的。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天天说:“妈妈,不要离开我,妈妈不要离开我,我永远跟着妈妈。”妈妈说:“你以后大了要结婚的。”“妈妈,我不会结婚的,我要永远跟着妈妈。”可能吗?到时候碰到个男的,“妈妈 拜拜。”人就是这样。所以就是讲给你们听,一件事情你把它看到底了,看空了,就是无我了,没我了。
【第8.1段延伸】关于无我的境界
摘自《白话佛法九》第17篇【悟空才能真实不虚】 点击阅读
要学会无我,无我实际上就是法性空。“无我”是什么?就是万法皆空啊。你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是空的,你就不会生气、不会难过了。一件事情让你不开心了,过一会儿没了,就空掉了,成空性。人家讲了一句话,你不开心了,过一会这句话也没了,因为无我就是法性空。在你心中残存了,那么你就是无法性空,就是你没有办法让你自己的本性空。
因为这个法性空是由因缘所生,今天让你们出家了,你们也是因缘果报,所以法性空实际上就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是什么?就是没有。把自己想得小一点,我有什么?你们生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们跑到澳洲来了,你们也是什么都没有,现在也不要有我。所以,把众生当成自己的道场,烦恼即为道场,有烦恼之后,会产生智慧,才能成为菩提。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观察、调节,“空”和“悟空”到底为何物?“空”是本来就有的,而“悟空”是你认识了这个事情本来是没有的,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师父讲给你们听。很简单,先讲空,本来有一件事情,你想通了,那么就是空了;那么这件事情本来就应该想得通的,而你没有想得通,你突然之间想通了,开悟了,“哦,这件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那么就叫悟空。那么悟空之后,空幻是没有的,你悟出来的空和本来就有的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在你认识之前,另一个是你在认识之后的悟空。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85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点击阅读
但是无我的境界在佛法当中又绝对不是空的,你说,无我了是不是空的?“我无我了,没有这个人了,我什么都无所谓了”,空的吗?不空。为什么?你在不空当中修成了无我,那么这个空还在不在?还在,只是你在空中,因为你在色中有空,空中有色。在这个人世间,人家名利都有,你呢?想通了,不跟别人争名争利,你是不是在空中?色即是空。但是当你,人家说“哎呀,你这个人什么都空了,想通了”,实际上你在人间看得到的财、色、名、食、睡全部都有的,你没有空,你看到了。只是你看到了之后,你不去做,你解决了,你放下了。
精彩开示
2019-12-08 卢台长澳大利亚 墨尔本《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点击视频 -【人生四种境界的妙趣】节选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 第88集 佛法的无生无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