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20200513 专题分享 |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32集【观念,净念,无念】

14/05/2020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原文 第32集【观念,净念,无念】

 

1段 点击视频

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身体放下了,但是我们的心灵还是没有放下,罣碍很多,因为心灵它没有离开,那种人世间的红尘,和没有离开五欲六尘,所以要变得心中无染,要变得寂静,那么就要光明心,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有为而无不为,这样你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这样的话,你就等于让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的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都融入了这觉性的光明之中,让自己的一生都会融入这觉性的光明,你就离苦得乐。在这里师父跟大家稍微做个解释,有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了好事,我们学佛了,不要去纠结在,我学佛了我做好事了上面,做了就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慢慢地,你就会心中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慢慢放下了。举个简单例子,我对你好过了,我没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因为人家都会感恩你的,你没有必要,把你曾经对别人的好处记在心中,那你就会等着别人的回报,如果等不到回报,你的心就会非常痛苦,所以不要去专注它,很多时候要放松。

 

2段

我们每天做什么事情,都要融入觉性的光明,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个事情我们应该做的,本觉就是觉悟的光明心,比方说有觉悟的人,我们给别人做点好事,那是应该的,我们帮助别人说明我们还有能力,这就是觉性,不是说我帮了你,我要等到你的回报,所以你整天地等着回报,你就不能离苦得乐,所以要经常关照自己的念,就是观念,所以经常我们人间讲,你这个人观念好不好,观念对不对,这就是你关注自己的念头,然后产生的一个正念,就是你为人处世的一个正确的观念。修行人和一般凡夫不同之处,就是我们心念不一样,你看我们心念,学佛人总是想着为别人,总是想着怎么样来救度众生,怎么样做好事不留名,怎么样慈悲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不是整天,做了点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自吹,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明觉和明察,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人家做的,叫明觉明察,所以正念现前,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努力地,就会观照自己。

 

3段

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地看着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你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的东西,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的,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对啊,观,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嘛,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我看到这个人很可怜,我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你都要修正,都要正确,凡夫是不管自己的心,和管不住自己的心的,外面,一看,这个人应该帮助的,但是心里一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那么好了,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他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的这种红尘当中的,这种观念而随波逐澜,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和浮,实际上都是在你的内心,所以佛菩萨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有几个关键的重点,菩萨让我们要记住,你要怎么样修正自己的心,第一要常问自己,你有否贪心,你做错了多少,你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你今天恨过了多少不该恨的人,你的心散乱吗,你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你今天的心是不是精进了,你今天有多少次,因为你杂念影响着你的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的不正的观念。

 

 4段 

菩萨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一个修行人,一有念头就要观照这个念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念头随时出来的,心中出现了贪瞋痴,散乱狭小的心念,然后不安稳了,不解脱了,你的分辨意识也开始糊涂,分辨不出什么叫善什么叫恶,所以你看一个人如果良心平时还可以,但是问题你一有分辨意识的自私,狭隘,散乱,或者贪瞋痴,你马上就分辨不出,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明明你应该做好事,众善奉行,你说,我现在修自己,我自己还没修好,我怎么帮助别人,你马上就消除了自己的善念,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恶念,慢慢时间长了,你就恶念随身,所以我们要把不干净的念头去除,转成净念,就是干净的念头,我们要制止任何不善的心识,心里的意识。

 

5段

你看我们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在那里要饭,或者要一点点coin(硬币),要一点点分币,钢镚儿,你如果是一个善良的人,哎呀,真可怜,你不就是做一件善事了吗,但是有的人,他的意念控制不住,他不善的心里的意识产生了,就说这个人肯定是好好工作不工作,肯定要么喝酒要么吸毒,所以才造成他今天这个样子,我给他干吗,我给他,他说不定要来这点钱,他又去做坏事了,你的心识产生了变化,所以你的善良的行为随之而灭,所以师父叫你们,平时的一止一观就是修行,你一个行为,你一个观念,你看到一件事情,你就是在修行,你往好的地方想,你就是善人,你往不好的地方想,你就是恶人,所以要净化心灵,就是净化自己内心的灵魂,心灵就是内心的灵魂,自己的思维,心识

 

6段

我们人有时候在一念意识一瞬间,脑子里千变万化,刚刚想去做一件好事,“不要,不要,不要。哎呀,多一件事情不如少一件事情,哎呀,万一人家诬蔑我怎么办?”你这种意念,在瞬间可以产生千千万万的杂念,杂念横飞,千变万化。你就失去了,正常的对事物的态度,观念,所以叫失去常态。所以你去看一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他平时是不吵的。为什么到时候发脾气,他就会骂人,就会吵架?因为他失去了常态。什么叫常态?正常的心态。所以很多人没有正常的心态,他就拥有了杂念横飞。那么你的起心动念,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起起灭灭,起起灭灭,一会儿一个好的念头,一会儿又灭掉了;一会儿一个杂念,一会儿又灭掉了,就不停地在生灭当中。所以佛法为什么说我们人的意念:一念善就是佛,一念恶就是魔。它就是不停地在生灭当中。

 

7段

起心动念无止无境的。你说,一个人说:“我什么都没想”。如果你跟一个朋友交朋友,他在发呆。你说“哎,你在想什么?”只要对方跟你说“我没想什么”,他就在撒谎。因为人的念头在无数的生灭当中,变幻非凡。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人的意念生灭变幻非凡。所以我们要以心制动,就是说你的意念,杂念,从你的内心生出。那么也是要用你的心,来制止它,这个念头。举个简单例子:你刚刚想吵架,在家里。但是你一想:不能吵,现在不能吵,现在吵架,我不像个学佛人了,过去可以吵,因为我没学佛,我的境界不高,现在学佛了,不能吵架了,我要尊重别人。你一个恶念,吵架,是不是你心生出来的?那么你不能吵架的心,是不是也是内心生出来的?用你的内心的正能量,来压制着你内心的所生出的,那些负能量,那你是不是以心来制你的动。所以任何事情要心静,它会治染。心静治染就是心要静下来,心要干净,你的染著就会少。你去看很多人,不贪的人,他的心很安静,很干净,他哪来染著?人家说外面好得不得了,“我没关系”,他说“哎呀,这个东西好,哎呀,大家都去买”,“没关系,我够了,我就这样了”,这种人叫无染,所以入污泥而不染就是这个道理,入污泥而不染,很多人不停地在人间贪,瞋,痴。

 

 8段

 中国传统文化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些人他虽然没学佛,但是他知道,我今天有了,该我的一定是我的,不该我的,我去强求得来的,最后也会失去。所以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就不是你的东西。所以要学会适时地放弃,很多东西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不贪就是一种智慧。所以有的时候当我们殚精竭虑时,你有时候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东西,动足脑筋“我一定要得到它,我一定喜欢,我就喜欢这幢房子,这个汽车”,或者人间的任何一个物质或者人。你没得到东西你想得到,你放弃了,不要了,倒反而会得到了。你拼命地想去得到它,你最后失去了。这就是这个世界该你的就是你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那是一种智慧。

 

1-4段拓展延伸

原文第1段

因为心灵它没有离开,那种人世间的红尘,和没有离开五欲六尘,所以要变得心中无染,要变得寂静,那么就要光明心,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有为而无不为,这样你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这样的话,你就等于让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的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都融入了这觉性的光明之中,让自己的一生都会融入这觉性的光明,你就离苦得乐。

 

第一段延伸:关于“妙观察智” 

摘自:2017-11-23日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节目录音   点击阅读

我们学佛、做人,不管是否在学佛上,意识是一个人修行的见解。我们很多人以法相为基础,就是看见别人一些粗浅的外表,包括一些浅显的内在,然后自己在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见解。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见解转识成智呢?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智慧。识,意识,其实就是有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末那识,然后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实际上就是转这八种识为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这四种智慧是由般若智慧生起,与般若智慧相应的智慧。

……妙观察智,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这个真正的……在自己的思维形成之前,你要用妙观察,就是要用一种真实的智慧——巧智巧慧,巧智巧慧就是能够看到根,能够看到缘分的来,你好好地观察这个人间所有的一切,才会得到这个智慧。就像刚才讲的“成所作智”,什么东西都是成、住、坏、空,你能够看到这些,你会拥有成所作智。你能够妙观察智,你能够观察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分析比较,在你思想上形成的观念是真实的,没有落入那些虚空、那种假设、假象的东西,那么就是妙观察。

备注:师兄们可以点击此链接收听“转识成智的四种智慧”

 

 第1段延伸:关于超脱凡尘的修行 

摘录:《白话佛法一》第21篇【修行人应明觉恒住】   点击阅读

师父给你们讲,许多弟子在修,但是他们的脑子是没有超脱凡尘的修,应该把人世间的凡尘超脱,超脱实际就是开悟,开悟之后的修,修出来的感觉和没有脱离人间的烦恼道的人在修,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带着烦恼在修,一个是完全超脱烦恼道在修,你们说修出来的是不是一样的?一个是真空包装,脑子里很干净,一个是脑子里杂念多多,妄念不断。比如:你在念经时,一边做事一边念经和你规规矩矩在佛堂里安安静静念经,念经的效果能一样吗?你们把自己修心的境界拉到烦恼道,然后再修是很累的。   

 

 原文第1段

有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了好事,我们学佛了,不要去纠结在,我学佛了我做好事了上面,做了就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慢慢地,你就会心中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慢慢放下了。

 

第1段延伸:关于“有为而无不为”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视频开示 第49集【无为而为是般若】       点击视频

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佛教中说无为,并不是让我们去做无为,就是做了之后 不要以为自己在做,做了好事 不要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帮了别人 不要以为自己付出很多,贡献很大,就是无为,但是你们现在哪个人做了好事不想让别人知道,还有很多人,一看见领导来了拼命做,领导走了就不做,你说单位里的人看得起吗,虽然他也是被你看不起的一个,但是你同时也被他看不起,那你到底想跟他一样被人家看不起,还是你想做一个,被人家看得起的圣人,两面派啊,所以无为就是大有可为,你只要努力去做,不斤斤计较,实际上 无为就是不执著地而为,做了事情了不要去执著,你看 我对他这么好,他怎么没回报我,而我说他好话,他怎么没说我好,你知道很多人,说人家好就是为了让人家说他好,她今天穿了新衣服,去参加一个聚会,她一看见人家也穿了一件,哎呀 你穿得真好看,那个人说 是吗,不讲了,她气了半天,实际上 她的目的就是说,哎呀 你今天怎么穿得这么好看,那个人说,你也是啊 你穿得很漂亮,她就等人家这句话的,她叫有为,我希望能够得到回报叫有为。

 

第1段延伸:以众生为主 以自己为辅

摘录 《白话佛法八》 第4篇【利益众生 修菩萨行】 点击阅读

今天跟大家讲,我们做人、做事情,都要以佛法为上,就是对众生、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我们坚决不要去做;对自己没有利益,但是对人家有利益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做;既利益众生,也利益自己的事情要多做。你们救人是不是在救自己?你们度人不就是在度自己吗?所以,做人做事要以众生为主,而以自己为辅。

 

第1段延伸:把众生的事放在心上

摘录《白话佛法 (八) 》第4篇【利益众生 修菩萨行】 点击阅读

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做,因为对你有利益,对人家没有利益,这个本身就不是对你真正有利益的事情。对众生、对自己都有利益的事情,那才能多做。劝人做善事,是不是对众生有利啊?劝人家做善事之后,是不是你自己也受益了?因为你度人了,别人一切好转了,你不是有功德了吗?有些人做事情对自己一定要有利益,然后对人家也有利益,他才做;对人家有利益,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他觉得划不来,他就不肯做。

 

摘录《白话佛法 (二) 》第45篇【无念就是有念,无德即是有德】 点击阅读

师父每次给你们上课都是在帮助你们怎样去除烦恼,当然了,最好的方法是你们自己去除烦恼,比师父帮助你们去除烦恼要好得多。比如,一个好孩子,坐在下面上课时不讲话,总比师父说“你不要讲话”,要好得多了。现在你们身上有业障,有毛病,我说你不好,说他不好,你们说我累不累啊?你们自修,比师父叫你们修还要好啊,这就叫觉悟。你们没有觉悟啊,所以会有心事,再加上烦恼,让你越来越烦。如果你心中没有私事,把自己的事情放开,忘掉,把众生的事情放在心上,这个时候你才会快乐。你把心放在大家的身上,你就会得到很多的快乐。大家开心,大家乐,比一个人开心,一个人乐,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把心放在大家的身上,你就会得到真正快乐。

 

1段延伸:众生心为己心

摘录【觉性光明随缘无碍,佛性净土长住心间 -下】– 卢军宏台长港澳台三地开示摘要2020-04-02        点击阅读

做人要懂得,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分别心,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成住坏空和生老病死,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佛陀告诉我们,视众生之心为己心,视长者为父母,视幼者为自己的孩子,视同龄者为兄弟姐妹,在平等心上来理解众生皆具佛性。众生都拥有学佛的根基,这个根基的基础是因为世界上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因果。

我们人因为执著才产生了分别心。因为缘分,才产生了因果。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人间一切的财富都带不走。这是去除分别心的一个哲理。因为我们两手空空来到人间,就像我们去别人家里,没有带去任何东西,走的时候也不能带走任何东西。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很多人傻傻的以为,能够在地球上得到更多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事情。一定要放下,既然知道人间苦空无常,就要好好的用心念经。

 

第1段延伸:关于止念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baihuafofa120304    点击阅读

很多人说:“卢台长,止念的话,那坏的不想,那我好的想不想呢”?实际上坏的、好的都不要去想。因为坏的不想了之后,好的想法就出来了。你止住坏的念头,实际上好的念头也会出来的,你没必要去说我想好的可以吗?实际上你想出来的好念头,也不是自然从你的内心散发出来的本性的善良的东西,真正本性的善良的东西它是从心里边自然而然就出来的;只要你没有黑的念头,他自然就白了。举个简单例子,你的玻璃如果是肮脏的,你只要把它擦亮了你说亮不亮,它自然就亮了,你的心中无杂念,不去想不好的念头,那你好的念头不就出来了吗?为什么还要去想好的呢?它本身就已经出来了,它就是自然出来的东西。

……你们要知道有一个好的念头进入你们的心,心上就会盛开一朵莲花,这朵莲花的芬芳就会影响到你整个的心灵,你就会觉得非常得开心,非常得舒服,而且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得有意义。

 

第1段延伸:开悟后还会不会有轮回? 

摘录:《白话佛法二》第9篇【妙法修行的程序】     点击阅读

开悟了之后会不会轮回?会轮回。为什么?因为当你开悟了,只不过是明白了这些道理,但还没有行,当然会轮回了。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过去所造的业,难道不让你去轮回吗?你虽然明白道理了,但是你没有去改过,还没有去修正你的行为,只要做了恶事一定是要轮回的,不要以为自己明白了,开悟了,就行了,还是要到六道轮回的,因为你只是开悟,而不是真正的证悟。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身上,所造的业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你,而你还是存在这个宇宙空间里,虽然你开悟了,明白了很多道理,不应该造十恶业,但是你已经造业了,这些业障就会围绕着你,因果随着你,只要有你人在,你就必须六道轮回。

不想堕入六道轮回就多念经,多做功德,把自己身上的业障全部消除,把自身的贪瞋痴全部清除,要学会什么事情都随缘。

 

原文第2段

要经常关照自己的念,就是观念。所以经常我们人间讲,你这个人观念好不好,观念对不对,这就是你关注自己的念头,然后产生的一个正念,就是你为人处世的一个正确的观念。

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人家做的,叫明觉明察,所以正念现前,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努力地,就会观照自己

 

原文第3段

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地看着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你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的东西,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的,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对啊,观,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嘛,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我看到这个人很可怜,我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你都要修正,都要正确,

 

第2.3段延伸:要明觉明察,经常关照自己 – 念念般若观照

摘录《白话佛法六》第11篇【要学无碍大悲心】  点击阅读

要念念般若观照。什么意思啊?脑子里要不停地想到智慧,要看到自己的智慧。观,就是看;照,就是照亮自己。要经常想到自己有智慧地观照自己,就是看看,我今天所有做的行为、举动和说话,我有没有般若智慧?你经常想一想,菩萨是怎么做的?你这个智慧就生出来了。

 

第2.3段延伸:要明觉明察,经常关照自己照见五蕴皆空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视 第26集 【用佛智照见五蕴皆空】 点击视频

为什么心经里边要照,就是观照你的心,把你的心好好地观照,你就不会心出毛病了,你的整个人生出毛病,是因为你的心出毛病,所以《金刚经》也好,心经也好,最后讲的就是,你要照看好你的心不要让它出差错,所以照见五蕴皆空,让你要照,观照自己,管住自己也叫照,管住自己不要造孽,管住自己不要去贪瞋痴慢疑,就是观照,好好地照住你自己,你们现在身体要不要照,吃了太多了会不会肠胃出毛病,恨了太多是不是肝肠寸断,你们天天管住你们自己,你就不会出差错,你天天管住你们,照看好你们自己脚下的路,照看好你们的心不要让它去贪,看佛法 学佛法也是照,观照好自己你就成功了,所以讲到底,心经到最后就是个照,照见五蕴皆空的照,照到最后你能不能到彼岸,照精进,你说精进可以的,精进到最后你没有观照,你只有精进,你走错路了呢,你忍辱,忍到后来憋不住了呢,出毛病了呢,脑子出毛病了呢,照是什么意思,就是照看好,有没有出差错,有没有精进 有没有忍辱,我都可以照。

 

第2.3段延伸:要明觉明察,经常关照自己 观自在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视频,【20.用菩提心遍法界】 点击视频

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让自己觉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什么想不通的,这样的话人是不是活得很自在,经常观看自己活得自在不自在,那么就叫观自在,所以去实践,如果你想去做菩萨,你要实践的话,你就要遵照佛的戒律,要去降伏心魔,自利利他。

 

第2.3段延伸:内观

摘录: Wenda20180429A 14:08    点击阅读

台长答:“内观”就是往里看,往自己的本性看,看看自己做任何事情是不是如理如法,然后照看自己的生命,照看自己的慧命,照看自己的本性。

 

 原文第3段

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的这种红尘当中的,这种观念而随波逐澜,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和浮,实际上都是在你的内心。

 

 第3段延伸:心如大海 意念是波浪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39集【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点击视频

心王就是八识,千万不要进入第八意识, 因为你的心就是你的意,所以人家说,你的心意如何,这件事情你的心意如何,你想过吗,你最后的意念是怎么样,就是第八意识,这个意识其实就是讲的第八意识,所以你把心的意识,三个层次,如果做一个分类。比方,跟大家做个比方,你的心是大海,意念就是像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意念连着一个意念,一个意念连着一个意念,你的思想不停的,你的意念不停的, 在你“大海”里,在你的心中翻起层层波涛,就像海面上的浪 花一样,所以菩萨为什么叫我们要懂得,万法唯心,对不对,万法唯识,所以不管什么样要守住你的心,所以为什么菩萨再一次再三地,叫我们要修心,一开口就是修心,修就是修证,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心把它修证了,那你的修心就成功了,所以空、无相,无作,跟你的心和意和识之间的关系,它有着天然的一种连带关系,你想想看,你空了,对不对,你的心要空,无相就是你的意识、意念,意念要无相,无作就是你的意 识当中,我没有做过。

 

原文第4段

菩萨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一个修行人,一有念头就要观照这个念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念头随时出来的,心中出现了贪瞋痴,散乱狭小的心念,然后不安稳了,不解脱了,你的分辨意识也开始糊涂,分辨不出什么叫善什么叫恶,所以你看一个人如果良心平时还可以,但是问题你一有分辨意识的自私,狭隘,散乱,或者贪瞋痴,你马上就分辨不出,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

 

第4段延伸:关于观想

摘自:《白话佛法四》第34篇【学会观想,管住意念】     点击阅读

你们知道观想是观想什么吗?你们不要以为是去想什么东西。观想是观想你的念头,是观想你的意念到底好不好,你的意念当中在想什么东西。因为一念善它往上,一念恶它往下。一个人的念头不好的话,他可能会一直堕落下去;一个人的念头好的话,他就上去了。所以当一个人的念头不好时,首先在他的境界当中代表往下了。当一个人很恨人家的时候,实际上最受伤害的是他自己本人,因为会损坏他的身体。所以念头很重要。要观想自己无念,也就是说不要再去想自己有念头了。观想是什么意思?就是想象我现在脑子里是空的,什么念头都没有,观想自己无念头。什么是无念?无念就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切无所谓,没有念头了。观想到后来,连善念、恶念都没有了,这种无念实际上都是观想出来的。“哦,我脑子里要无念”,但这个念头也是观想出来的,你有本事没有观想。

 

原文第4段

所以我们要把不干净的念头去除,转成净念,就是干净的念头,我们要制止任何不善的心识,心里的意识。

 

第4段延伸:起念时如何克制

摘录wenda20140815 01:24:47     点击阅读

女听众师父,如果要时时观照外心的话,在有念头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要有意去克制?用短经、短咒填满零碎的空间和时间,不让杂念有生存的空间,平时多念心经,多看《白话佛法》,多做一些菩萨的行为,起心动念都是为众生,这样子想可以吗?

台长答:哎呀,太对了!就是说你这个人已经开始进入悟性当中了,你这个人今天能讲出这些话,说明你已经很有悟性了。就是人不能在脑子里留有那些空间,让那些私心、那些杂念,这种我们说的“污泥浊水”在你心中留下半点不干净的东西,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它?就是念经、许愿、看《白话佛法》、做善事、做功德来弥补它,不让自己的心有半点空间,可以留有这种让你五欲六尘进入的空间。你非常好了,不错了,悟性很重了。

 

第4段延伸:每天要内观自己是否像菩萨 

摘录:Zongshu20180503   06:04   点击阅读

台长语:每一个人都要用心好好地学佛。有时候,我们人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习性,要想办法改,经常要看,叫内观。要“观”,观就是要看,“哎呀,我这个臭脾气又来了!”“你看,我这个要面子的脾气又来了,我怎么改不了的?我怎么会这样?”每一天要内观,早上要想一想:“我像不像菩萨?”中午要想一想:“我像不像菩萨?”晚上要想一想。每一天以菩萨的要求来对照自己,你就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像菩萨了,所以要内观。内观什么呢?自己要像菩萨

 

第4段延伸:如何去除不好的念头 

摘录:《白话佛法一》第21篇【修行人应明觉恒住】   点击阅读

当有不好的念头升起时,就会在你的八识田中种下不好的因,菩萨教我们一个驱除的方法,当你有不好的念头时,当你有不好的想法时,当你愤怒时,你要趁它刚刚出来的一瞬间马上驱除,如果能在瞬间驱除,你就是一个智者。当一个不好的念头升起时,就会在心中生一个恶果,不要残留在心中,所以菩萨教我们要快断除,如果残留在心中就会给你造成孽影。

 

第4段延伸:谈“五蕴的转化”

摘录2018-06-24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再谈五蕴的转化】    点击阅读

人只有在内观的时候,心很安静,心里才明白对外面的风吹草动,因为你在里面,才能看到外面;因为你心里明白,才能知道外面在做了什么。很多人被抓进去,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家很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到外面任何的杂音,能看到心里而不是注重外在所有的东西,这就是你看到了深层的一幕。所以学菩萨就是要用智慧去看人间的一切,学菩萨就是要用你内心的佛性真心去看所有这个世界的外面的现象,一旦用内心观照,你就会发觉外面的世界是虚空梦幻的,因为没有一件东西可以带走,没有一件东西是你的,什么都是假的。赚来的钱最后也不是你的,就是你留下来的所有财富也不是你的,一切都是空。

 

第4段延伸:万法唯识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39集【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皆空】 点击视频

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发生,都是你的意识产生的变化,叫万法唯识。所以把这个物理世界,和我们的精神的生命合起来,合在一起就分成了八个识,这又是另外一个系统。所以我们经常讲,佛法界讲八识田中,因为在你八个意识当中,你的第六意识是你接触的第一,对外接触的第一的思维意识,这是第六意识。整个实际上就是第六,第七,第八,一般我们不谈第九意识。那么这个第六,第七,第八,唯识论就把它作为都是由心而起的,对不对?你比方说你第六意识的感觉,是不是心?这个东西很热,很好,现在天冷,好了,一个心的意识吧。第七意识,他是好人,我就很喜欢他;第七个意识,他是坏人,我就很恨他。好了,辨别意识,是不是也是唯心?那么当你这个意识,已经存在于第八意识当中,已经在你内心深处不可磨灭了,已经存在你的内心的八识田中了,那么是不是你的心识存在。你没有这个第八意识的存在,你没有你的心识存在,你的第八意识是不可能存在,所以它唯心。

唯识论就是讲的一切万法唯识,就是你的意识,所以师父就是告诉你们,我们八识,这个八识。第八意识为心王,什么叫心王,大家知道吗?进入了你的八识就很难改变,好的坏的全在你的内心当中了。你的第八意识认为这是坏的,你可能现实在社会当中是好的,你都不知道它是好的;你的第八意识觉得这个东西是臭的,别人吃了都很香,你觉得是臭的,那么你这个人,因为在第八意识已经固定了,所以你不会觉得它是香的。这就是人跟人的一种观念的区别,当你经常犯错,在第六意识受到刺激之后,第八,第七意识的辨别识,然后慢慢知道了,然后进入第八意识,很难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不能经常轮回地做错事情,不能经常轮回地许愿,我发愿 我再也怎么,人要有骨气啊,对不对,你看,你们有多少人,跪在菩萨面前都发过愿,改了吗,你们看看,“地狱游记”(《佛子天地游记》)的时候,很多人拉下去,说你曾经学过佛,你曾经想改过,但是你最后你没有改,为什么?劣根性。

 

 1到第4段延伸:正信正念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开示 第五十集【正信正念 身心圆满】 点击视频

要接受人家,能够接受人家的人都是气量很大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事情,你们放得下啊。已经老了,人家说你,“哎呀,最近怎么看上去这么老”,又不开心了,老了就老了。被人家讲了,“你这个人怎么一事无成的”。摄受,想通啊。这有什么关系,我好好努力就好了,我活了这么大,不买账,我要你讲啊,错了,你就应该被人家讲,你有这个觉悟,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你就拥有了摄受十方法界的众生,这样的话,你就去除了自己心中的邪迷心,不把人家看得正,然后迷惑,邪迷心啊。很简单,你看见一个人很有钱的,装的家里大概吃泡饭的,就叫邪迷心,不尊重事实的人就叫邪迷心,还有狂妄心,不买账,我很好,我最伟大,我最能干;妄就是妄想,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还有一种叫不善心,不善良,有几个人善良能够原谅别人,不善良。菩萨说不善心,还有忌妒心,恶毒心,都是你这个心,最后这个字都是“心”,你们忌妒人有吗?还有恶毒心,恶毒心有好几种:有一种是恶口,恶毒心出来之后嘴巴又骂人,打人;还有一种恶毒心是什么?恨你在心里,我恨死你,小到什么?老公今天跟你闹翻了,多放点盐,咸死你,叫不叫恶毒。

所以不要有不善的心,不要有忌妒心,不要有恶毒心,有这些心了之后,你就是众生,不是圣人。你是一般的普通的人,普通人才自私,普通人才会有忌妒心,恶毒心,你再做点恶呢,你不是众生 是畜生,所以要自性自度,是名真度,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来度化自己的本性,要改变自己,自己的本性自己来度化,是名真度,也就是说要觉悟。一个人要觉悟,我们不能做坏事,不能去忌妒人家,没有意思的事情不要做,将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将正见度,用正确的方法来把它转化过来,比方说像刚刚这个继母,她当然很感恩这个孩子,这孩子不让他爸爸把他老婆休掉,这个孩子多懂事情,你说继母怎么会对他不好,叫正见度,一个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意念,他就会能够改变自己。

 

 58段 拓展延伸

要记住,想要解脱的人,心中不能有任何恶念和恶行,这一点非常重要。 

摘录:【心中无念常自在】20200429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点击阅读

实际上,思想上的迷惑和错误无非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五种烦恼。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一》第17篇 【根基是因,修善是果】 点击阅读

 

5到第8段延伸:贪嗔痴慢疑

贪念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2集【控制思维,舍心修心】    点击视频

一个人的善和道德都有标准的。什么叫善?自己没有对别人的恶意、贪心,才叫善。你今天贪不贪啊?贪了之后你会善吗?

一个贪心的人一定会有欲望;有欲望的人,时间长了一定会贪心。内心痛苦就是因为贪心和欲望。

 

贪念:贪念和欲望有区别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集【有所不为,才能活出自我】 点击视频

人要真正地懂得,人生最好的回报,就是能够放下烦恼、解脱痛苦,不要让自己束缚在欲望中。很多人因为“我还要这个,我还要那个”,永远地在欲望当中。还有的人,师父说他:“你不要这样,你欲望太强。”他说:“我不是欲望,这是我的理想。”

实际上,理想和欲望不能混为一谈的。欲望是无尽头的,是对物质的那些拥有;理想是你对精神上的一种充裕,精神上想得到一些满足,那应该说是一种理想。所以,当你在人间占有的东西越多,你慢慢地就会被这些所拥有的财、物、名、利所束缚。

 

贪念:学佛不会为了拥有物质舍弃精神上的东西 

摘录:《白话佛法八》第49篇【人间修为拥有的是慧命】       点击阅读

度人之中可以度自己,在度人之中可以修为自己,在度人之中可以懂得什么叫慈悲,什么叫众生,什么叫佛,……你就会慢慢地懂得,我不是孤单的……。有一位老妈妈,她的腿脚不能动,她度人的时候打电话,她哭着在讲,对方很感动,就跟她说:“张奶奶,你不要难过,我一定听你的话,我先念经。我虽然还不是完全懂,但是从你的感情当中,我知道心灵法门一定是好的法门。”

……真正的学佛人,他不会舍得放弃他得到的精神上的东西,而人间得到的是物质上的东西,如果他抓住不肯放,他很快就会失去精神上的满足。……菩萨讲,人间的东西要得越多,你在天上得到的东西就越少;人间的东西得到的越少,天上的东西你会得到的越多。

 

瞋念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二》第10篇【真正懂得活在人间的意义】       点击阅读

我们学佛,人家虽然跟你有仇,但是你要想到,他对我有仇,是我前世或者今世一定做得不对了,他为什么对人家没有仇呢?为什么单单对你有仇呢?我们如果怨怨相报,我们会仇上加仇,我们就是深仇,有了深仇之后,就会产生大恨,这个恨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就会扎在你的心中,让你久久不能回避,让你为了这个恨,为了这个仇,度过你艰难困苦的一生。

 

瞋念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2集【忍辱是德,平静是福】    点击视频

我们学佛人,很多人在对别人有不好的想法、有偏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在思考,还以为自己在拯救世界,还以为自己说的这一套能够让别人理解。

 

嗔念:没有因、怨、恨,没有六道轮回的种子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2集【忍辱是德,平静是福】    点击视频

有些人布施看人的,说话喜欢看人:好话,要对我喜欢的人说;不好的话,专门骂去那些不喜欢的人。这种人心中就是杂念怨亲。

佛菩萨无怨无恨,佛菩萨是没有怨言的,是没有害人之心的,佛菩萨因为没有因、怨、恨,所以,佛菩萨就永远没有六道轮回的种子啊。因为我们人有恨,有怨恨、有忌恨,各种各样的恨,它才会制造轮回的种子。人学佛要无怨无恨,学佛的人怎么可以怨人家?怎么可以恨人家?

 

嗔念:如何控制自己的瞋念?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7 【善恶都是因果】 点击阅读

所以当自己知道快要生气的时候,首先要用静,不要用话来克制自己。你看看,“静静静”,他静下来了;如果你想用话来克制自己,刚刚要发脾气了,你说“我不要跟你这种人斤斤计较,我会克制的,我不会理你的,你档次这么低,我跟你吵什么啊!哼,我才不理你呢!”是不是用话在克制啊?你说克制得了吗?接下来就火气更大。

 

摘录:Shuohua20170721   16:42 点击阅读

痴”就是对某一件事情的执著,愚痴是执著所为,因为你对某一件事情放不下,你就会产生执著,产生执著之后人会愚痴 。

 

痴:没有执着,就没有走偏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6集【顺缘逆缘,佛道自然】 点击视频

没有执著,那么就没有走偏。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执著,会造成我们的任性——想干什么,非常地任性。任性就不会有取舍的苦恼,所以自然在心中就不会有取舍的苦恼。大家想想,取舍的苦恼是什么?取舍的苦恼就在一念之间。你今天一个念头,“我一定要”,你进入了痛苦的程序当中;如果你今天说“我无所谓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进入了幸福的程序当中。

 

   

摘录: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集【有道德须去除我慢】 点击视频

易骄傲的人,烦恼不断的。因为慢心会使我们妄自尊大,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之后,就是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别人之后,碰到有道德的、有水准的人就不肯谦卑,不肯低下头;然后慢心会让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做我都是对的”,然后执著地去寻找理由,来完成自己在心中定位错误的东西。明明是一个错的东西,非要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圆满自己,这就是慢心。有的时候,你这种慢心会造成你的种种恶业。

 

慢:慢产生我执

摘录:白话佛法广播讲座开示 第7集【以众生心为己心】    点击视频

你觉得你每一句话说得都有道理,你已经陷入在贡高我慢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我执,“我对的,我永远对的,没错过”,所以你就永远不能自利利他。

要以众生之心为己心,人家怎么想,你怎么去帮助别人。能够让别人开心是你的快乐;能够让别人安心,那是你的责任;能够让别人幸福,那你一定非常满足。人要学会这样。以众生之心为己心,你才能自利利他。

 

摘录:《白话佛法十一》 第16篇【远离杂念 修成正果】      点击阅读

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怀疑人家。……这个东西刚刚放在这里的,怎么没有了?怀疑别人,你对我是不是忠心啊?因为怀疑,历史上有多少人被误杀啊?……现在的人自私、贪婪、瞋恨、愚痴,还傲慢,觉得自己了不起,整天还怀疑人家,人的脑子脏不脏啊?

 

如何去除杂念

1. 多念心经  

摘录:Wenda20120909A  16:52     点击阅读
女听众:还有一个,就是上心香的时候、念经的时候也有杂念,是不是不好啊?
台长答:有杂念的话,说明你心里还不纯,说明你现在还没有修到一定的程度。你最好多加强一点心经,心经最好一天念21遍(噢,就是说多念心经,杂念就会慢慢地消除吗?)对,慢慢会越来越少的。

 

2.靠守戒去除杂念 

摘录:2011-11-22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如如不动 召唤本初的觉醒】    点击阅读

要勤守身口意。比方这一段时间自己觉得自己的话太多了,最近觉得自己的意念太杂了,最近觉得自己做出很多出轨的动作,这个时候自己就要勤守身口意。佛法当中讲的“勤守”是什么呢?就是说的“戒”。我们在家居士“勤守”指的是守身口意。如果你一天当中一句话都不讲你也不会变成哑巴的。如果你一个动作都不去做,你的意念真的不想,那么你的一天就很干净,你第二天就能恢复自己的精力,消除自己的疲劳。

杂念太多了,你必须把这些东西去掉,怎么去除呢?就是“守念、守行、守口”,即“守意念、守行为、守口”。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我一天不讲话,看看自己难过不难过?我今天一天不做动作,看看自己能不能难过?我今天没有任何意念、杂念,就憋住自己,看看会不会憋死?修心要硬性的,要克制,否则怎么能修得好心呢?咬咬牙。咬牙,就是狠狠心就闯过去了。

 

3.靠修心去除杂念

摘录:《白话佛法七》 第26篇【调伏累世的习性】      点击阅读

要明白,“制心一处”,就是把自己的心制服在一个地方,你们在念经的时候,有时候心很杂乱,杂念横飞,你就要把自己的心处在想着观世音菩萨的位置,听着自己的声音专心念经,那就叫制心一处。

 

原文第5段

所以师父叫你们,平时的一止一观就是修行,你一个行为,你一个观念,你看到一件事情,你就是在修行,你往好的地方想,你就是善人,你往不好的地方想,你就是恶人,所以要净化心灵,就是净化自己内心的灵魂,心灵就是内心的灵魂,自己的思维,心识。

 

第5段延伸:返观与自观

摘录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35篇【反观自观 契合佛体】 点击阅读

我们又要返观自观,也就是说,我们看问题,正面看看,返过来看看,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用什么眼光来看,这叫返观自观。要自己来看一看,要返过去,再来看一看这个问题。要观外无念。也就是说,我就算看见生活中有很多的挫折,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我要看了之后,没有念头。所以,自己要全念即观啊。就是说,我所有的念头,就像我所看到的一样,我没有看到什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烦恼,我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话,你的心才会平静。反之因为你看不起人,你的心就会起烦恼;因为你觉得这个人修不好,你就会有烦恼;因为你觉得这个人很麻烦,所以,你的心也会跟着他一起麻烦起来。

……要“全观无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全念即观”啊。大家要好好地理解这些话。台长用白话再给大家讲一讲,就是说,念头来了,如果你在人间有一个坏念头,或者一个好念头来了,你就要把它当成没有念头。如果所有的念头全部来了,你就把它作为一种看到的事情。“即观”是什么意思呢?“全念即观”就是,你全部的念头,就像看到的一样,一扫而过,而不能留存在你的意念当中。当你的念头想过之后,你就没有看到任何事情,所以叫“念外无观”。“全观即念”,就是所有你看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你的念头已经在了;但是你把这些念头全部去除了,那么你就是“观外无念”了。当你看到了外面所有的一切,你什么念头都没有了,那你就是空了。

 

 原文第7段

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人的意念生灭变幻非凡。所以我们要以心制动,就是说你的意念,杂念,从你的内心生出。那么也是要用你的心,来制止它,这个念头。

用你的内心的正能量,来压制着你内心的所生出的,那些负能量,那你是不是以心来制你的动

 

第7段延伸: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摘录:《白话佛法七》 14篇 【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点击阅读

要懂得,“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你心中生出某一件事情了,这个事情就发生了,是你的心中想出来的,如果你的心不去想了,所有的一切都灭掉了。很多人在打官司之前,很难过、很恨,脑子里天天惦记着这件事情,总在担心官司怎么打,会不会产生什么后果。想啊,想啊,心生种种法生。等你想到:算了,不就是这点东西吗?有什么好争的,我不去打官司了。人就轻松了,也不担心了,一切都放下了,那么心灭种种法灭。这个法是你在人间要做的事情,所以心是很重要的。

20200513【原文+资料】白话佛法视频开示_第32集【观念,净念,无念】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