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A DISCIPLE IS EQUIVALENT TO MAKING THE VOWS OF HONOURING THE MASTER AND REVERING HIS TEACHINGS, AND TO ADVANCE CULTIVATION SINGLE-MINDEDLY AND DILIGENTLY

Posted Posted in About Spiritual Cultivation

Wenda20191201 10:17 (Master Jun Hong Lu’s call-in radio program) (An Excerpt) BECOMING A DISCIPLE IS EQUIVALENT TO MAKING THE VOWS OF HONOURING THE MASTER AND REVERING HIS TEACHINGS, AND TO ADVANCE CULTIVATION SINGLE-MINDEDLY AND DILIGENTLY Caller: It is stated in the first rule of the Disciple’s Code of Conduct that, ‘Disciples of Master Jun Hong […]

SINCE BUDDHISM PRACTICE IS SAID TO BE ABLE TO ALTER ONE’S KARMA, WILL THE KARMIC RETRIBUTION FROM OUR PAST ACTIONS, BEFORE PRACTISING BUDDHISM, BE ENTIRELY WRITTEN OFF?

Posted Posted in About Spiritual Cultivation

Wenda20130503 45:57 (Master Jun Hong Lu’s call-in radio program) SINCE BUDDHISM PRACTICE IS SAID TO BE ABLE TO ALTER ONE’S KARMA, WILL THE KARMIC RETRIBUTION FROM OUR PAST ACTIONS, BEFORE PRACTISING BUDDHISM, BE ENTIRELY WRITTEN OFF? Caller: Master Lu, you mentioned before that there is anothe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aw of cause and […]

AS THERE’S NO 30TH DAY ON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IN YEAR 2020, WHICH DAY SHALL WE REGARD AS THE BIRTHDAY OF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Posted Posted in About Festival and Special Days

Wenda20200814 01:16:42 (Master Jun Hong Lu’s call-in radio program) AS THERE’S NO 30TH DAY ON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IN YEAR 2020, WHICH DAY SHALL WE REGARD AS THE BIRTHDAY OF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Caller: Some Buddhist friends enquire about the Birthday of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which falls on the 30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10日《无相无住》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无相无住》 学佛了,就要做好多多行善的准备,多多积功累德,其实这就是在修资粮道。 有了积功累德行善的基础,逐步放下“我相”。根据自己的因缘、发心、愿力、根基,从而慢慢地脱离我相,实证“诸法空性”。 行善积德是常态, 学佛助人不罣碍。 贪图福报变小爱, 三轮体空才应该。 让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多念经、多听多看白话佛法。 这样就等于在你的六根植入了更多的佛法的教育。 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佛法”,心里就会拥有“佛法常住”。 让那些人间的私情、杂念,在你的本性当中“无所住”,这是第一步。 然后做了善事,经过努力学佛,心中放下自己所做的善事,这就是进入佛法的最高境界——“无所住心”。 因缘而生人间道, 因缘而灭人间理。 甚深微妙佛法义, 人间真道四圣谛。 学佛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意念。 着相行善,总希望有回报地行善,念念不忘自己的功德, 这样对你的心净就会有所阻碍,变成有漏功德。 沾沾自喜行功德, 有漏功德变善德。 无相无住积善德, 善行善念圆功德。 佛菩萨虽度尽一切众生,佛菩萨却认为实无一众生可度的高境界。 就犹如一个母亲,做完了所有的家务,但却说自己没有做什么,一点也不罣碍。 这就是有漏功德和功德圆满的分别。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善事可以变为功德,有的时候变为福德,因为一个是无漏,一个是有漏。 缘聚则生,缘灭则亡。 世间万法,生灭不已。 梦幻泡影,诸法无相。 去除一切之相,最后连“空相”都要去除,才能解脱自身的烦恼障,进入“无相法门”。 不思善来不思恶, 无所住心行功德。 世间万法唯心造, 离空无相境界高。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菩提本是空 2021-04-10

Posted Posted in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菩萨度众生是因为因缘,因为菩萨跟众生有缘,没有因缘怎么来度你们?众生是因缘而生,因为众生和佛都是有缘分的。师父度你们,也是因为跟你们有缘分。师父帮了你们很多,等到这一辈子结束了,师父跟你们的这个缘分也就没了,但是我们种下了善缘。就像现在你们这么多人能够找到师父,你们敢说自己前世、再前世跟师父没缘分吗?如果没缘分,你们怎么会找到师父这里来?中华传统文化讲,擦肩而过五百年,这辈子能够碰上,都是缘分。你们现在能够到澳洲来见师父,这个缘分不浅啊!实际上,师父度你们只是个缘分,而这个因缘也是空的,因为等到大家百年之后都走了,这个缘分不就是没了吗?但是在你们心里有了佛缘。   菩萨说行无相度众生,就是说,我们帮助别人不要着相,帮助就帮助过了,对人好就好过了,没了就没了,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你们过去在马路上有没有帮过别人?你们过去没搬家之前,跟原来的邻居好得不得了,你说说看有没有缘分?后来搬家了,离邻居远了,很少能够见到。那么过去的缘分,你还能一直记到今天吗?是不是虚幻的?缘分结束了,这就是缘去了。   师父曾经给一个佛友看图腾,看到一个男灵性附在他身上,师父把特征讲给他听,圆圆的脸,人挺好的,他还想不起来。师父说是他单位里的,结果他想起来了,就是单位里一直扶持他当上领导的那个人。那个人对他很好,也很喜欢他,最后死了,死了之后他也没还过去的情缘,结果就一直附在他身上。师父把那人的模样告诉他,他想起来曾经两次梦到那人。你们想一想,人跟人怎么会没有缘分。你们弘法就叫结善缘,不是结恶缘,所以师父要你们广结善缘,要无相度众生。   菩提本是空,因为连佛性都是空性,所以师父说菩提也是空的,只是给你自己能够创造成功的一种境界。你们在小学里读书,毕业之后,小学里的老师,你们很多都记不住了,老师是不是也是空的?老师只是把知识教给你们,把那些知识都放在你们的心中,教完了之后,他是不能执着于你们的:“这是我在小学里教过的学生,我要盯住他,他以后好了要来回报我。”这一切全是空的,教育完就结束了,你们只要学到文化就可以了,所以叫菩提本是空,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空的。   明镜亦非台,师父这里讲明镜亦无心,你没有心,你的镜子照出来,也是虚无的、空无的。本来亦如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么回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过了就过了,没了就没了,死了就死了,有名就有名了,身体垮了就垮了,一切亦如是,都是这样的。   菩提本是空,明镜亦无心。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这是师父自己改编的四句话。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师父就是更深地理解了这四句话,才讲给你们听的。要懂得,连菩提都是空的,你去追求菩提,等你追到菩提的时候,菩提自然印在你心中。你真正学佛学法,那所有的事情都过去了,都已经没有,你照的镜子也没有心,镜子里照不出你的心,一切都是虚幻的。本来亦如是,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如如不动的,没有什么“是”,也没有什么“如”。何处非如来,哪里没有如来?如来就在本性中。   修行人要学会无我,从菩提心里,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帮助别人,讲到底要有无我的精神。无我就是不要去斤斤计较,无我就是不要去跟别人算小账。比方说,我对你好,你就要对我好。我今天对你好了,你为什么不来回报我?你为什么不对我好?这就是没有智慧。以无我的精神生出一切,也就是说,对别人好了,不要有我相,不要到处去讲自己对别人的好。你去看,任何一个领导或老板,对员工好了,不要去讲,员工都会懂得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的。爸爸妈妈如果对孩子很好,用得着讲吗?孩子怎么会不对爸爸妈妈好?如果孩子不孝顺,做父母的就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对孩子怎么样。   做人做事,为别人服务、对别人好,要有无我的精神,不要着相,不要觉得这是自己做的,要不是自己对他好,他都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所以,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就要忘却自身,完成无我,不要有自己。心中只有大家,你才不会有自我,你才能圆成实相。圆就是圆满,成就是成功,实就是实实在在,相就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现象。   有我相的人就是执着自我,没有放下自我。你去跟一个人讲话,如果他口口声声离不开“我、我怎么样”,他就是一个“我相”很重的人。一个人讲话,动不动就要把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人就是属于根本不开智慧的人。你们如果跟别人讲话,这个人老跟你讲“我认为、我觉得”,他一定要把他的观点强加在你身上,他就是着我相。见到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快溜走,不要去听他讲,也不要试图去改变他,否则你会生出一肚子气。这种人就叫执着,佛法界讲就叫执着我相。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9日《因地发心》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因地发心》 今生的苦难是宿世恶业的果报。 只有佛法让我们念经修心,给了我们改过自新、重塑生命的机会。 苦难就是人生的增上缘,也是我们修心学佛的入门因缘。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要遭受到很大的苦难和痛苦,他们才会想到要改变,才会开始修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吃了大苦头,经历了一场大祸,把他们本来富裕健康、美满幸福的生活完全打碎,这时候才想到修行解脱。 吃喝玩乐逍遥过, 人生无常突遇祸。 还怪人生没法过, 自因自果闯的祸。 但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两方面。 正因为我们人生的苦难,给了我们人生的转折,才懂得怎样来解脱。 通过学佛来改变自己,才会去寻求佛法,不会让自己在人间堕落。 过去我们沉迷在“财色名食睡”的享乐中,并且无明地造着无边的恶业,有几个人能够在造业中醒悟? 只有学佛后的证悟,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世态炎凉; 只有听闻佛法,借假修真,才能脱离苦海,得到真正宝贵的人生。 学习菩萨因地发心, 生命慧命重现光明。 抛开欲望点石成金, 心佛合一明心见性。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8日《以佛心 印凡心》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以佛心 印凡心》 其实人在修心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活着的真实意义。 只有在学佛后,境界提升,才知道应该看清这个“苦空无常”的虚幻世界,从而达到“借假修真”的目的。 我们应该在人间用一颗佛心帮助众生“解脱苦难”“修心修行”,学习伟大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有情众生。 菩萨偈 人伤我痛是吾心, 慈悲喜舍是心经。 广度有缘是使命, 学佛学舍学观音。 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被污染了,就变成了无数颗污染的心。 一心一意才能做成一件事情,而我们现在一百个人百人心,一千个人千人心,连自己都有三个心,所以做哪件事情都不能正确地去做好。这就是为什么要“修心”。 心归正,心归一,心佛才能合一。 心发菩提愿, 身作菩提心。 五蕴乃虚幻, 假合修真空, 行深佛法弘。 人的一颗玻璃心,一碰就碎。 一颗玻璃心破碎,变成了千万个玻璃心碎片。你的心就变成了无数个破碎的境界。 一照见任何的人和事,心中就产生千万个烦恼的人和事。 这就是为什么别人伤害你一次,你会想不通,然后回家再伤害自己几百次。 这就是为什么人一碰到事就说“烦死了”。 师父要求你们,要转换思维,远离烦事,因为再烦的事也会过去; “以佛心,印凡心”;多做功德,提升境界。 想不通是暂时的, 苦难是短暂的, 烦恼是正常的, 要去除贪瞋痴,这才是必须的。 心中常念观世音, 有缘众生应度尽。 发心相印菩萨行, 誓以佛心印凡心。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7日《心念为根》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心念为根》 小人以利为己, 凡人以名为荣, 圣人以荣为空, 菩萨以德为功。 学佛人要学会和自己内心对话。比如, 我今天做错了什么? 我今天的意念里有肮脏吗? 我这样做对得起自己良心吗? 我有没有忏悔? 这样你才能看到你的内心世界。 这样你才能知道你的“自性如来”本性还在不在。 修心不在于形式,在于你的内心世界。 心到意到情绪到, 控制情绪学佛道。 远离三途心念无, 念念无念超脱乎。 修心犹如修一辆车的机器。你不把车盖打开,怎么能看得见里面机器的好坏。 你今天看不到你的内心世界,你怎么样来修你的心。 人只要一动“邪念”马上手忙脚乱,神志不清,心慌意乱,这时你的“心态”远离了“理智”,就远离了佛法。 造孽就是没有觉, 杂念太重怎么学。 修偏就是没有悟, 正知正见心念故。 要记住,人是靠着“心念”活着的。 心念就是你的理念。“理念”就是你理智的念头。“理智”的念头靠着“心智”活着。 如果你心里没有“智慧”,就是没心智,你就不会想出“理智”的念头。 所以业障重的人,追根寻源,就是“心念障碍”。 学佛人的根源,是在于你的心。 佛法界讲“直指人心”。修心修行,心为主,行为辅。 至高无上是心念, 起心动念就是业。 心中罣碍烦恼现, 远离心业般若见。 肮脏的语言,肮脏的思维,才会产生你肮脏的行为。 心念一错起瞋恨, 堕落放纵后悔恨。 人间苦乐有几何, 证悟佛性法喜乐。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无相法门 2021-04-07

Posted Posted in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菩萨在帮助别人、救度别人的时候是不着相的,不着相就是无相。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很多人请别人吃饭,吃完了喜欢到处去讲:“我请他吃饭了,要不是我请他吃饭,他已经好几个月没人请了。”这个就叫着相。这种话传到被请人的耳朵里,就算你对他好,他也不领你的情。   菩萨帮助别人,从来没有说:“我在帮助你,我在救度你。”这些话用不着讲,这就是不着相。比方说,你去搀扶一位跌倒的老人,帮完了就结束了,没有到处去宣扬,就是无相。菩萨普度众生,在菩萨的眼睛里,菩萨没有感觉到有这么多众生要菩萨来救度,菩萨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菩萨没有把你们视为众生,好像菩萨在帮助你们一样。师父讲到三轮体空的时候,再具体讲这个话题。总的来说,就是你帮助别人后,不要到处去讲,你对别人好,别人心里都很明白。   不着相就是无相。很多女人帮老公做点事情,马上不停地讲自己付出了多少,老公会不耐烦地说:“够了,你讲过好几次了。”有的男人帮老婆买了一样礼品,也是反复讲,老婆也会反感:“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如果你为别人做了一点事情,就不停地唠叨,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样反而不能得到对方的感恩心。   菩萨帮助了众生,但是菩萨没认为有众生,因为菩萨说,众生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本来就很觉悟,用不着菩萨来帮助,是这个概念。用现在话讲,就是你做一件事情,你要给别人面子,别人不知道怎么做,你帮了他,但你不要到处去讲:“你看,要不是我救济他,他这个关都过不来。”这种话是不能讲的,你讲了,你就是没有境界。所以,要理解众生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菩萨度实无度,菩萨好像度人了,实际上菩萨并没有度人。   菩萨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度实无度,这就是《金刚经》中说的无相法门。帮了别人像没帮过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这个人不就是圣人、不就是菩萨吗?为什么在我们小的时候雷锋那么有名?因为他做好事不留名。如果他做完好事到处去讲,他会成为“雷锋”吗?要懂得度人、帮人要低调,当被度的人越修越好后,他会主动说:“都是你度我的,我很感恩。”你修得好的话,你就会回答:“没有,也不是我度你的,你自己本来就有本性、有佛性。”相反,你们很多人帮了别人后到处去讲:“都是我度的他,没有我度他,他行吗?”这就是着相,师父希望你们要好好地理解《金刚经》中讲的无相法门。   佛陀说过,虽然度尽众生,但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虽然佛菩萨要度尽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其实没有一个是被你度的。做了好事不留名,就是无相法门。一个妈妈在家里忙碌了一天,给孩子做两、三顿饭,吃完饭,把碗洗干净,晚上在沙发上坐下的时候,好像自己一天没干过什么事一样。孩子说:“妈妈,谢谢你给我们做饭了。”妈妈笑笑说:“没有啊!”好像没做过一样。如果妈妈冲着孩子说:“今天几顿饭都是我给你们做的,要不是我,你们吃得饱吗?你们有什么力气去读书?你们有什么能力?不是我每天给你们做饭,谁养你们?”这种妈妈有吗?你们过去有没有这样?有的,你们过去没学佛,做了点好事,就自以为了不起,喜欢自吹自擂,生怕别人不知道。   要记住,菩萨行的是无相度众,虽然度尽众生,但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因为菩萨知道众生只是一个幻相。我们要学菩萨,帮助别人不要着相。今天你好像帮助别人了,其实这个别人只是一个幻相。什么叫幻相?因为很多人被你度了之后,他就忘记了,他又变化了。有些人,你度了他,他变好了。还有些人,你度了他,没起作用。这些都是幻相,所以没有必要执着自己度了多少人。   虽然要超拔众生,事实上本来就没有众生要度。犹如:不要以为没有你们的帮助,别人就会挨冻受饿。你今天给家人做饭,给单位的同事做饭,要知道别人本来就有饭吃,只是你去帮忙了,别人会吃得更好一点,所以你没有必要到处去讲,是你让他没有挨饿,这就叫无相。看见这么多的众生要度,这只是一时的幻化而已。幻化是什么?你感觉到有这么多人,你要去帮助他们,所以你才能说度众生。   度众生又等于没有度众生。为什么?众生本来就有智慧。当一位同事正在发呆,对某一件事情傻傻的想不通的时候,你跑过去劝他说:“你不能再去找局长谈一下的?”你只是提醒了他,他就恍然大悟:“哦,对了,我想起来了,我再去找他谈一下。”你只是帮了他一点点,而不是说他没有智慧。举个简单例子,一头牛站在那里想不通,你跟它说再去做件什么事情,牛是不会明白的,它也是做不了的。而我们人不一样,因为人本身就有智慧,你只要一提醒,人马上就会去做,因为人本身就具有佛性。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有佛性,所以佛说“众生皆具佛性”。你们每个人本来就很好,本来就具有佛性,表面上看来是菩萨度了你们,其实在菩萨看来并没有度你们,而是你们自己在自度,菩萨只是唤醒了你们心中的佛性。

佛学问答 173、有关端午节的问题

Posted Posted in 佛学问答173

问173:请问,端午节有什么说法和注意事项?   答173: 端午节也是一个祭奠亡人的日子。这个节日就是一种怀念、思念。大家吃粽子,实际上就是怀念所有自己认识的过世的人。 端午节的时候地府也会开门(与清明节、中元节、冬至类似),就像学校里的一个小放假一样,很多灵性都会提前一个月放出来,所以端午前可能会夫妻或家人吵架、身体不适等情况出现。 有一种说法“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日子。不是所有节日都给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这个说法是如理如法的,过去好几个朝代都崇尚这样的说法,的确每个节日不同。其他的节日可以祝福大家节日快乐,但是如果说“端午节愉快”“清明节愉快”就有些不如法。 端午节可以上头香,小房子当天可以不超过49张(各种抬头加起来不超过49张小房子),礼佛大忏悔文当天最多可以念诵49遍。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当天不宜设佛台。农历五月(俗称“毒五月”)的其他日子设佛台没问题,最好在月初比较好。 端午节不宜举行婚礼。此外,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这些日子都不宜办婚礼。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6日《放得下 解得开》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放得下 解得开》 人最大的劣点就是骗自己,并喜欢找一个理由,让本来不如理不如法的人和事,在自己心里觉得过得去。这就像是有些人,以为自己是如理如法的,最后做出来的事情却是非法的一样。 学佛人要远离三个“不”: 1.不执著 2.不攀缘 3.不行恶 “不攀缘”可以去除贪瞋痴。 “不执著”可以自空无碍;放得下,“心解得开”。 “不行恶”的人,必行善;可以广结善缘,众善奉行。 常行善者,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不问是非在人间, 彻悟无常莫等闲。 人间行佛般若道, 劝醒迷途菩萨靠。 学佛人要认识到自己的“心性”,知道自己哪些不能做的一定要“谢绝”;知道自己哪些经不起诱惑的,就要“远离”。 认识自性,找到本性。 既然知道一切都是空性,首先要做到心中无是非。 人间的是非都是因缘,只是一种缘分,而且是虚幻不实的。就犹如,给你一筐金银首饰,你一直在里面想找真的黄金首饰,当别人告诉你在里面没有真的,全是假的金首饰,你为什么还要找真的呢。 菩萨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全部都是虚幻的,但是我们还在人间这个金银首饰的大筐里,拼命想找到真的东西,以为找到了金子就可以永远保存着。其实一切都是幻境,假的地方怎么找得到真的东西。虚幻世界,全部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带走的。 所以要学会常忏悔,听菩萨的话,做到“三守”:守戒、守心、守意念。 守住自己的戒心,意念认识到这个世界全部都是空的假的,是虚幻的,你就会不思善不思恶,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对因果的理解,代表一个人的觉悟程度。 理解因果丝毫不爽,惧怕因果,你就不会去造恶因得恶果。 有些人做事喜欢先做再说,等到结果来了再痛苦。 过去的年轻人,在结婚前从来没有好好考虑过婚后的情况,只是看到当时的情感。其实那也是一种虚幻。后来又吵又骂,觉得对方变了一个人。实际上就是当时我们满脑子都是自己的“识蕴”。认为对方“一定会对我好”,认为一定会怎么样,其实就是这些“想蕴”,当时在你的八识田中,使你根本看不到对方的缺点,当然更不懂“无常观”。 这就是为什么爱情会让你的智商变成“零”。 只有用智慧菩提去化解这些愚痴的心,你才能随缘“解脱自己”。 虚幻恰似人间缘, 无常变化使人倦。 哪有缘分千年好, 善恶相报缘没了。    

20210402 专题分享 |庄严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专题分享【庄严】 20210402 专题分享 【庄严】   庄严佛净土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学佛人要对照佛菩萨的境界 观世音菩萨开示 摘自Wenda20170303   01:05:36   点击链接 袈裟披在身,为众表法大悲心。 袈裟披在身,庄严威仪表法心。 袈裟披在身,除却劳尘不净心。 袈裟披在身,身是菩提不忘根。 袈裟披在身,庄严表法救众心。 袈裟披在身,一世修成报佛恩。     心中有佛才能明白佛理 摘自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圆满次第的修心】  点击链接 胸中有佛,你才能懂佛理。你今天要想学佛理,你首先心中要有佛。如果你的心中没有佛,你所学的理论再好,你讲出来的理论都是空洞的:“哎呀,你要慈悲啊。”因为你根本没有佛的慈悲,你讲的这个“慈悲”是空的。“哎呀,你要忍辱。” 因为你没有佛的忍辱,你不能开悟,所以你到最后憋不住了,会跟他吵架打起来。学佛到后来要把观世音菩萨放在心中,观世音菩萨在你身上,这个时候你说“忍辱”就不一样了,因为你有了菩萨的慈悲:“观世音菩萨,这个事情我要忍辱,感恩你帮我化解。”想一想,菩萨碰到事情怎么会生气呢?菩萨会觉得他很可怜,会帮助他化解怨结,这样的话两个人就不会吵架了。如果你胸中无物,而想要言中有物,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心中没有佛,而你语言当中想要说出佛菩萨的理论知识,就好比水中捞月一场空。所以对佛法要用“融”字来定,“融”就是融化、化解,今天不管碰到了什么事情,我要用一个“融”字来化解,化掉它,其实这就叫宇宙意识。融是什么?化掉,解决掉。师父告诉你们,最后你们连尸体都会被火化了,一切即空,所以碰到问题,或学到佛法,到最后问题解决掉,佛法学到心里,都要融化掉,融化后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进入空性。     修行人念佛之前应该先懂佛 摘自Wenda20170108A  32:22  点击链接 女听众:佛菩萨跟我们说,懂佛念佛,现前必定见佛。请问师父,懂佛念佛的标准是什么? 台长答:你现在跟着台长学佛,你懂了多少了?懂了吗?佛到人间来的目的是什么?佛是救度众生,让众生破迷开悟。你现在懂佛了吗?(懂)懂了之后是不是接下来才开始念佛?为什么要念?因为佛好,佛要救度众生,佛要让众生破迷开悟,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人。这么好的佛,我懂佛了,我懂得佛是这么好的,所以我开始念佛了(明白,感恩师父开示)     珍惜人间的报身 摘自白话佛法(二) 25、【用人间的报身来修成菩萨的法身】  点击链接 什么是报身菩萨,就是你在人间所做的所有的行为像菩萨一样,实际上你就是报身菩萨,因为人已经超脱了人间的凡尘(这里指的是思维,不是肉身),你就是报身菩萨。报身菩萨是没有法身的,如果今天你去做好事情,就是报身菩萨,是因为你用肉体去做菩萨之事。今天你去救人了,给人家讲法了,你就是报身菩萨。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以因果定律生存的,报身也是功德的成就。因为你这个身体在前世做了很多功德,你这辈子才会用你的报身得到现在的享受或职位,这都是前世功德所为。报身是在法身内享受,法身就是人的本性,这个法身实际上是天界之身。 师父现在的法身就是用人间的报身来弘法,师父在天上是法身,师父在人间是报身,报身是受到天上法身的支配,报身成就才能带动法身成就,报身成就了,你的法身才会成就,也就是你在人间学菩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一门通了,智慧开了,你才会有法身,当然是很不容易的。化身和法身的成就,实际上就是由报身带动的开始。彻悟本性的人就是彻底开悟本性的人,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但是他依然不觉得寂寞。当你已完全明白道理了,开悟了,不论你今天做任何事情,自己永远不会觉得寂寞。很多人以为学佛后,是为了死后能上天,其实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很多人不懂,当果报来时,就会想到我早点死了算了,死后可以到天上去,这就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其实他完全搞错了,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苦恼的人生。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为了死了以后如何如何,而是为了现在就开始好起来,现在改变修上天的基础,这才叫学佛。佛菩萨到人间来,就是来救度众生的,是希望你们现在就能够好,不是让你们死了之后才好。师父告诉大家要记住,别人永远是对,你永远是错的,你这个人就永远不会产生怨恨。别人永远是你的增上缘,你的人间一辈子才会永远向上走,直到修成大觉大悟,功德圆满。     思维偏差,以为自己是有使命的菩萨,加上背业,导致癌症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不要用人的眼光去看菩萨的行为 摘自Wenda20131129  46:12 节选  点击链接 台长:好好地替别人多想一想,心中想着众生你就是菩萨,心中想着自己你就不是菩萨是众生。众生能够经常为别人想,那就会成佛…… […]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5日《忍辱精进》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忍辱精进》 学小乘佛法,清净个人戒持力。 学大乘佛法,重在论心不论事。 学佛人首先要守戒,然后再利益众生。 要消除自己心中的障碍和烦恼,和众生一起离苦得乐。 救度众生正气浩, 忍辱首要境界高。 若行大乘菩萨道, 金刚不怕火来烧。 学会帮助众生,实际上就是在修忍辱, 因为别人对你的帮助有时会讽刺、挑剔、不理解、怀疑,甚至谩骂,你全部都要忍辱。 只有学会忍辱,才能救其慧命。 忍辱之人,威仪庄严。 普行善法,摄受众生。 现在这个世界,人没有忍辱心,很难在社会上存活。 因为现代社会自私、妒恨、妄语充斥着这个社会,所以你必须学会忍辱。 心善一切善, 心恶一切恶。 心动杂念动, 自私心机重。 忍辱犹如一棵树,根深叶茂,它能茁壮成长。 不能忍耐的人,会被旁人看不起、讥讽、怀恨、污蔑、毁谤。 能忍之人是圣人, 守戒之人是善人。 普度众生菩萨根, 看破五蕴有佛根。 我们在人间,要守戒,要度众生, 更要用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善巧,救度更多有缘众生。 众生本是未来佛, 拨开心灵见佛性。 学佛忍辱不忘本, 入世度众找佛根。  

20210329 专题分享 |持戒堵漏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专题分享【持戒堵漏】 20210329 专题分享【持戒堵漏】   师父说的那些佛教故事 佛陀十大弟子 :持律第一 优婆离尊者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阿弥陀佛开示:怎样能入心灵净土或西方极乐世界 摘自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四百一十六)点击链接 阿弥陀佛:“欲往生心灵净土或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弟子必须持守清净戒律、不作恶语恶念伤人、善根具足、念佛念法(念经)、福德深厚才能入浴七宝池八功德水。” 阿弥陀佛:“先说清净戒律,佛弟子必须发愿吃素,清修。有夫妻欲望乃人道之众,非我净土世界圣众。有荤食欲望者不是发慈悲心的大善人,也非我净土世界圣众。”   阿弥陀佛:“恶语恶念、污言秽语长存于心的非善根具足的大善人,一样也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若是以菩提心欲令众生醒悟及断恶修善而常以佛法劝说布施是大善根基,上上圣众。杀孽深重的人也不能往生到我佛国净土,闻到佛法的佛弟子若还在杀生造孽,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国净土皆不得往生。” 阿弥陀佛:“福德深厚就是功德与境界。佛弟子寿终后依各自的功德与境界分成上、中、下品入住不同的莲花世界。境界、行智及般若不具足的善人属声闻、缘觉道圣众。诸大菩萨会在净土宣说各种经典。心灵法门佛弟子必须仔细阅读《白话佛法》,不能只是念经。《佛子天地游记》可以让你们知道宇宙间的深奥妙理以及因果报应真实不虚的真实妙相。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力及诸佛广大见闻都在里面。” 弟子 马来西亚 20-09-2020     守戒能得到安定 摘自白话佛法(一) 14、【谈受戒与开悟】点击链接 佛说:“人能持戒、守法,才能得身心安定。”如果一个人能持戒,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守自己的戒律。守法,这个法在人间指的是法律,在阴间指的是阴律,在天上指的是天律。只有持戒守法,身心才能安定。身心是怎样安定的呢?因为你持戒守法,所以你知道持戒守法可以医治烦恼、忧愁、恐惧。又如:你今天没做坏事,你就不会有恐惧感,警察上门你都不会惧怕。如果你能持戒就不会有烦恼、忧虑、恐惧。比如:一个很胖的人,医生告诉说:“如果再胖下去就会得心脏病。”如果你听医生的话,守戒不多吃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不多吃油腻的食物,你就没有忧虑了。没有忧虑,你的身心就能得安定。 你们知道修心修的是什么?修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守戒,不该做的事,不能做。不该说的话,不能说。不该想的,不能想。事事都要克制自己,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习气戒掉。如果一个人不能守戒律,这个人就不会真心地修心,只能按照自己的命运走。今天很多人守戒律,修心念经,他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佛菩萨说的五戒里的“不偷盗”,如果你不守戒去偷盗了,你们说会不会被警察抓住?“不杀生”,如果你杀人,那你犯的是阳律,即阳间的法律。如果你杀动物,那你犯的是阴律,即阴间的阴律,虽然在阳界,法律上不能惩罚你,但在阴律上,还是要全部受惩罚的,所以五戒对人而言都应该遵守,并不仅针对和尚和尼姑。     关帝菩萨开示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七宝法财——戒财 摘自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15集【学佛学法 惟戒能入】点击链接 第三戒财,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非就是不好的东西,止恶就是制止你邪恶,你看看很多人就贪,哎呀,我再去投资,我再去投资,全部套住了 最后血本无归,看见了吗?你不守戒,你就没财了,所以叫你们守戒,不要去贪,你可能财就有了,你要严持佛法的戒律,你想想看,你如果不贪,你会失去吗?越贪越失去多,对不对?越恨,你想想看,你是不是恶念就多了,你恨别人是不是要去报复,你到时候会不会受伤,你今天守戒了,我不去贪了,我够了,我就这点钱,我不要投资多,我不要赚回来很多,你是不是自己的财就守住了,是不是叫戒财,要懂得,戒是什么意思?戒就是我不管做什么事情,我自己要守住我自己的底线,别人再怎么样,我有我自己人生的底线,就像我们做人,你有自己底线吗?人终有底线的吧,人家说你去偷东西,说偷好了,我们大家都受益,你可以偷吗?你有底线的,在佛法界当中有三皈依戒,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有,菩萨戒,都有,过去在僧团里面要看的,谁的戒受得多,受得高,这个法师就受别人的尊敬,你们谁把自己的戒守得好,守得严,你就受到别人的尊敬。     戒的本质就是自我约束 摘自白话佛法(十一)9、【守五戒 觉行圆满】点击链接 戒的本质就是自我约束。为什么要守戒啊?因为你守戒的话,你就可以自己约束自己,不做坏事,不做侵犯他人的事情。自我约束,完成自性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这就是守戒的本质,这就是人间的白话佛法。     修心修到骨子里、完全守戒 摘自Wenda20160108 58:46  点击链接 男听众:我们如何应该面对学佛修心当中的挫折?我们有时候是很努力地守戒,可是往往一些梦境、一些梦考就会把我们打倒。我们应该如何重新站起来继续努力呢? 答:很简单,梦境把你打倒,说明你修心还没修到你的骨子里。你如果已经在骨子里,已经完全守戒了,你就不会在阳间做错事情。你在梦里都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做的,那你到阳间一定说“我这事情不能做”。听得懂吗?(Ok)     守戒需要注意的问题 […]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4日《妙心放下》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妙心放下》 现代人说,一个人的思维和想法正确,实际上就叫“思路明白”,就是他对这个道理很明白。 “思路明白”的人,他看问题是看在心里,不一定说。 他首先会想,这件事情他说了之后,会产生什么后果。 如果能帮忙就帮,不能帮的,他看过就忘了。 因为在这世界上,太多事情,不是你想看就看得懂的,这就叫“不动因果”。 一看就烦是眼障, 一听就烦心不刚, 一说就烦是口脏, 一想就烦是业障。 学佛后,要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视。 就是让你觉得“不是正道的、正能量的人和事”,就不要去看,去听,去说,去动。 因为你心一动就会烦躁。 学佛的路非常长,但是你可以沿着这条正道每天坚持走一点,这就是每天在修心。 别人愿意怎么做,那是别人的因果。 在你成就自己“道果”的时候,你必须少看,少听,少说,心少动。 先自修,才度众。 不哭不笑是凡人, 能哭能笑是常人, 常笑少哭没有恨, 哭笑放下有善根, 看破哭笑弥勒成。 在这世界上,很多事情你说不通,写信能看懂; 很多事情写信不能写,但是你可以通过别人去说。 只要能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就叫“妙心”。 你只要能让这个人把本性流露出来,让他学佛了,这就叫“妙心”。 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让他拥有“慈悲心”, 肯学佛,愿意出来帮助别人,你已经在修“慈悲实相”。 学佛人经常说,看因果。 学佛人要注意学佛不是学给别人看,不是说给别人听的, 是你的心真的要放下,是你的意念真的要干净,是你的口永远不去造恶业, 你这就叫“证悟”。 证悟自己的佛心, 观照自己的良心, 拥有自己的佛性, 行深自己的本性。 能断除烦恼好好学佛,就是一门精进。 断烦恼,不是一下子断得了,是从浅入深。 先断掉一个烦恼意念,然后你再断两个烦恼心,再慢慢想通,断掉三个烦恼障。 彻底开悟了,才能把所有烦恼全部断掉。 想一想有什么事情可以想不通。 过去太多事情,想得通也过了,想不通也没了,过去的全断除了。 先去除过去的烦恼,再放下现在的烦恼,这就叫“彻底放下”。 每日行善把心开, 放心度过一切灾, 用心越过每个害, 学佛无心无罣碍。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人生四苦 2021-04-04

Posted Posted in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学佛人第一不能犯业。第二,犯了业要赶紧忏悔。有时候别人对你的一次劝导,可以让你重获新生。你能够听人劝,就是有福气。如果你们到今天还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还不知道这个世间有很多的苦,那么,你就会越来越苦。   师父跟大家讲,人有四苦。第一个苦是看不透。我们对什么事情都看不透,其实,人际关系的复杂、纠结、争斗,都会有隐伤。什么叫隐伤?隐隐约约看不见的伤痕。你跟这个人吵过之后,你虽然说:“没关系,我们只是开个玩笑,算了。”事实上,这件事情并不会完全没有,而是会有隐蔽的伤痛。所以,一个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平淡,要知道任何争执、争斗,都会给你带来后遗症,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宁静。   第二个苦是舍不得。很多人舍不得过去曾经拥有的名、利、荣誉等,经常处在怀念中,想当年自己怎么样,这是一种虚荣心,这个舍不得会让你变得越来越颓废,越来越提不起精神。用现在话讲,你就是想听到自己过去得意时的掌声,而现在没有了,你却还在回忆中不能自拔。舍不得过去的荣华富贵,会让你伤心、伤肺、伤肝肠。   第三个苦是输不起。我们很多人都输不起。为什么?一输掉,感情就受到伤害;一输掉,就觉得人生惨败。实际上,人生只要跌倒了再爬起来,就没有跌倒过。当你摔下去,你不爬起来或者爬不起来,那才是真正的跌倒,那才叫真正的失败。   第四个苦是放不下。人常常放不下自己生命中已经走远的人和事,我们过去曾经有很多好朋友、好人,在心中记忆一辈子的事情 ,就像我们怀念自己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样,我们放不下这些,只会给我们心中制造更多的痛苦。所以要学会放下,因为放下会让你远离是非,放不下的人,永远会在是非中徘徊。   学佛人、有智慧的人,应该懂得怎么样来消除自己心中的障碍,怎么样让自己的心变得无罣碍,“心无罣碍,无罣碍故”。只要拥有智慧,你一定能够战胜人间所有的烦恼。学佛人永远看得到未来,永远看得到前途,永远看得到光明,那就是我们的智慧。当你只看到困难、烦恼、忧伤和嫉妒,让自己的心常生在痛苦之中,且久久不能磨灭和忘记,你心中就是拥有负能量。所以,能够排除痛苦、排除万难的人,就是拥有精进的智慧,就是拥有忍辱的毅力,就会懂得什么叫守戒,就会懂得怎么样走向光明、远离黑暗。

Bodhisattva Helps Reunite My Family After 15 Years of Separation!

Posted Posted in Testimony Sharing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 Greatly Merciful and Greatly Compassionate Guan Yin Bodhisattva. Deepest Gratitude to all Buddhas, Bodhisattvas and Dharma Protectors. Deepest Gratitude to Master Jun Hong Lu. Good afternoon to all fellow Buddhist friends. I’m very grateful to be given this opportunity to share with you about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rue encounter after practising […]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3日《边悟边修》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边悟边修》 学佛的人,首先要加强道德和性德的培养。 知识和行动要一如。 只会讲理论,没有行学佛的实践之路,并不是真正的与佛相应。 就等于一个会烧菜的人,嘴巴说得一套一套的,但是他从来没有烧过菜,再怎么样说也不是一个好厨师。 知识好比地图,实践好比登山,明师好比向导。 只有正确的路线,在向导的指引下,才能避开一路上所有的陷阱,顺利地登上顶峰,你才能一览究竟真谛的佛光。 学佛没有师父教, 犹如看病不吃药, 修心为己心眼小, 错解佛法成不了。 学佛要边悟边修,边解边行。 你到底理解佛法多少,你到底从实践中体会了多少,这是对自己和对别人生命的一种责任与解脱。 只有知道自己的业障重,才能了解众生的业障,才能帮助他们除去业障,找回智慧。 学佛人经常说,自我解脱难,帮助众生更难。 而我们就是不但要自己解脱,更要用“悲智双运”来慈悲众生,用智慧来救度众生。 学佛就是要救度众生,对众生要学会“忏悔”,对众生要懂得“福慧双修”。 什么叫究竟的真谛? 佛陀告诉我们,用智慧的利剑,破除众生的无明。 知行合一无上妙, 三轮体空境界高。 福慧双修就是好, 真修实修进佛道。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64集 观慧证得空性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所以学佛人“观慧深刻”。观慧——智慧,深刻,证得空性。只要你的智慧非常地深刻,你的智慧运用得当,你证得空性,你就完全知道“哎呀,争什么、看什么?到最后全部都是空的”。你们小的时候跟小朋友同学争得脸红耳赤的,有没有?你们现在想想你们可怜不可怜?当时累不累,要面子有没有?在同学面前,被人家争了,没意思了,回到家还要哭。所以“证得空性”,就是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实际上当你证得空性的时候,你就是“法性长存”,你就拥有法性了。法性是由慧力引发的,因为有智慧的人才能看空,是不是慧力引发的?因为你有慧力你才会深定——看得很深、定得下来。所以你看看,看得穿的人他如如不动的,“这算什么事情?这么小的事情有什么意思?”我现在经常看到新闻里边,一个女人看见自己的老公手机里边一个什么东西,跳啊……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他又没离开你,他又没做出什么出格行动,就在手机里边有一条东西,“哎哟,好像,哎呀……”吵什么?如果你觉得很危险的话,你多给他念念经不就好了吗?多跟他讲讲法,让他看看《白话佛法》他就想通了。吵有什么好?吵到后来,真的把他吵出去了。因为我知道很多人真的是吵出去的,本来这个男人倒没有想离家出走,就是女人吵啊吵啊,吵到后来人家受不了了。一个男人气量越大,这个女人越离不开你;一个女人气量越大,这个男人就离不开你。所以师父跟你们讲,诵经的时候要观慧,一念经就要看自己的智慧有没有。比方说你念《心经》的时候你要想到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哪怕里面知道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好啊。你就等着,念《心经》的时候等这句出来,开一点点智慧,这叫观慧,你就得定,观慧得定。   定慧双修,佛法里边很多东西都是从实践当中来的。定慧双修,你定得下来的人一定长智慧的。你念经好好定下来,你怎么没有智慧?所以单修慧的话,那你定不下来就不行;但是你就是修慧的话,实际上你也要经过定,没有定力的人是修不好心的,慧也出不来,智慧出不来。你看很多人跟了我很多年了,他越学越聪明,他在家里,家里太太平平。我们有些佛友真的很厉害,把自己先生拽过来,先生修得比她还要好,为什么?男人很容易觉悟,跟他上辈子的根基有关系。   所以师父跟你们讲,真正懂得解脱的人要修空性,叫依慧不依定——依照你的智慧,不能依靠你的定。你虽然定得下来,但是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他一定定得下来。如果这个人,人家说“哎呀,有事情发生了,你看怎么办?”“马上先去找谁,再去找谁,打个电话给谁谁谁,然后把上次的那个资料再拿出来让我来看一下。”他一二三四五六,他有智慧了,然后讲完之后他坐在那里再想。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叫有慧?要有智慧才定得下来。所以修空性叫依慧不依定。   我这个跟你们讲的都是菩萨高级的智慧,《大藏经》里面的东西。都是融合最好的东西告诉你们。你不要以为自己都懂,你以为自己都懂了你就是迷惑了。你说你在人间会圆满吗?会什么都懂吗?不可能什么都懂的。当你还觉得有一些搞不清楚,我要继续学习的东西留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留在自己心里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悲愿。为什么?当你不明白的时候,你是不是还会慈悲?当你什么都明白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都懂了,我什么都无所谓,我什么什么……”好了,他没有慈悲心了。我举个简单例子,“哎呀,这个人蛮可怜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总是我觉得他蛮可怜的。”是不是产生悲愿了?“哎呀,隔壁邻居家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为什么,我真的搞不清楚。”“哎呀,总是蛮可怜的,帮帮他吧。”如果你知道全部了,你觉得自己是对的,那“隔壁活该,他自己自作自受”怎么怎么,你一讲的话,好了,你这个人没有悲心出来,悲愿也没有了。   所以大菩萨成佛之后不住涅槃——我这是讲的非常非常高的佛法——就是大菩萨成佛之后他不住涅槃。涅槃是无上正等正觉,就什么都明白了,但是菩萨已经成为佛了,他没有住在“我真正地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他已经明白。“我不住”就是“我不骄傲”,“今天是教授了我也不骄傲,我还要继续学”。“不住涅槃”的意思是什么?继续努力,继续努力,“不住涅槃”,为将来济世度人成为一个更好地度有缘众生的法船。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在进步当中,他才能把别人带上去;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已经满了,就是我跟你们说一杯水已经满了,你再多的水怎么加进去?你自己只有倒空自己,你最后才能把别人好的东西全部加进去。所以真正地度有缘众生要不住涅槃,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没有的事情。我讲这个可能很多人还听不懂。很简单,你不要以为你是个好人了,你觉得“我还不是个好人,还要继续向好人学习”,你就会永远在进步当中;如果你觉得“我已经是个好人了,我出来就是好事情”,这个人不会再进步了。   所以一般众生他没有长时间地修定,就是修定力,没有在定中,他们不是经常在安定心定的当中,这个人很聪明但是他没有定力,不肯永远地去帮助别人,这个人是个好人,但是他定不下来,他不愿意一直去做帮助别人的事情,这个人就是没定。所以很多人可以做领导,但是他做不了领导,因为他心定不下来,他坐不住。我可以告诉你,很多sales(销售员)都可以做领导的、做老板的,定不下来,到最后只能做sales(销售员),他这个口才实际上他可以做老板的。很多sales(销售员)很有能力的,可以讲得人家从不买到买,讲得人家开始对他有怀疑,到最后人家完全相信,你说他没有做领导的才华吗?定不下来,坐都坐不住。所以要有定有慧,就是说一个学佛人要有定力、要有慧力,方证涅槃,才能证得涅槃。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2日《功德要圆满》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功德要圆满》 不肯承认错误的弟子,那是心里有缺陷的, 因为他害怕自己心中的阴暗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样,他心里的阴影就会永远留在他的心中。 所以学佛人,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忏悔是光荣的,承认错误是理智的; 遮掩自己的缺点,那是道德不全的, 是把自己烦恼和痛苦永远遗留在自己的心中。 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活思想,就会永远生活在自己的私心私欲当中, 所以别人会觉得你很假,你会失去更多真诚的佛友。 佛法称之为,“无法自度苦厄”。 人生的错误像门槛。 跨过了自身的心理障碍,放下了,就是你过了门; 跨不过去的就是坎儿。 行善积德,净瓶水喝,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去除杂念,见性唱歌, 广种福田,心佛即合。 功德要圆满,不圆满的功德,那就是有漏。 悲智双运般若换, 福慧双修能圆满。 一个人不怕做错事,就怕不改。 明心见性,一般靠自己很难看到本性, 需要靠高僧大德不断的提醒,这就是为什么要师父。 没有师父的孩子像棵草,有师父的孩子像个宝。 不开智慧增烦恼, 人间聪敏全部抛。 想通放下烦恼跑, 清净解脱有福报, 功德圆满最重要。 法布施,实际上就是持戒、行善、念经、禅定、止观、弘法的综合体。 弘法度众,有我相,一定会迷失方向;时间一长,就会增加我慢、我执。 忏悔业障最重要, 业报成熟早知道, 扭转厄运除迷糊, 远离轮回离三途。 业障重,智慧跑。 业障无,菩萨护。 善巧方便度众生, 锤炼智慧慈悲根。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4月1日《知一切为空》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知一切为空》 学佛人应该用我们的智慧之心,诚实做事,诚信待人, 用你的真心去感动别人。 经常怀疑别人,就会自己心虚。 不怀疑别人,自心会得到安定,这样就能医治自己灵魂和身体的疾病。 有些人的心灵创伤,为什么很快能走出阴影,而有些人却走不出来呢? 想不通,走不出,就是对某一件事情的执著不放,没有挖掘自己内心的宝藏, 这个宝藏就是你内心的智慧,那就是“实证之心”。 实实在在相信菩萨,净信菩萨给我们智慧。 有智慧,才能证悟这个世界的空性; 有此心,才会有此德, 这样才能启发你的“实证之心”。 面对现在很多感情的痛苦,要学会忏悔。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后,痛苦和烦恼在时间中融化掉。 其实受苦,就是一种感受。 我们小时候受的很多心里压抑、很难受的苦, 这些感受早就忘记了,其实这些苦是白受了。 知人间一切为空, 行一切善事为功。 合一切感情之痛, 一切苦融化放松。 当你眼里看到不喜欢的人,自己要学会佛光普照自己全身,这就是“金刚罩”。 当你说错话的时候,学会用“定”控制着你的全身,一会儿智慧生出,再说话。 当你焦虑烦恼的时候,拼命“行善事”“做功德”,会化掉你的烦恼心。 恨一个人,心中就会漏一点功德。 正信正念,心中多为别人想就会无漏。 精神好,身体好。 胡思乱想,神要跑。 身要慧,命要慧, 一体双修两种慧。 精神智慧就充沛。 人最怕的是“神漏”,就是精神上分心。 师父教你们一个方法: 精神一分心,跪拜念心经。 把烦恼告诉菩萨,请菩萨赐给你智慧,赐给你正能量。 你很快就会想到办法解决。这就是菩萨赐给你的正能量。 大智若愚快乐多, 斤斤计较烦恼多。 一碰生气瞋恨多, 感情失意波动多。 现今修心慈悲多, 过去梦幻泡影多。 现在放下幸褔多, 未来修成般若多。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四种修为 2021-04-01

Posted Posted in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师父跟大家讲,人生需要有四种修为。修心要有修为吧?要有的。那么,要有什么样的修为呢?师父告诉大家四种修为。   第一种修为是忍得过。什么事情都要能够忍耐,而且要让自己过得去。中华传统文化讲,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你当时忍耐一下,可能几个月之后,别人就不会找你算账了。你今天在别人面前占了上风,骂了他,或者赢得了一些短暂的面子,可能他在心中就会记恨你,这可能会给你招来日后的灾祸。一个能够忍耐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忍耐并不代表懦弱。   第二种修为是什么事情都看得破。今天这件事情,别人伤害你了,你要看破它。如果他是有意的,那么可能是我上辈子欠他,或者我这辈子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在很久以前种下了这个因。如果他是无意的,更要原谅他。所以要学会淡定,要看破红尘,就像要学会看破我们年轻时候做的那些事情,今天一去不复返一样。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人生,热爱现实生活,因为我要借假修真,我要在这个人间做菩萨的事情,我来到人间不是为了来烦恼,不是为了来痛苦,而是为了解脱自己、帮助别人。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你才算看破。   第三种修为是拿得起。什么叫拿得起?就是做人要有担当。师父经常跟弟子说,做错事情没关系,敢于承认错误的人就是有骨气,这种人菩萨都喜欢。能够说自己错了,这个人就是有勇气。做错事情不逃避责任,不妄语,自己做错了就承认,这种人会得到别人的赞赏。我既然答应了这件事情,我就要拿得起;今天做错了,我要跟别人说“对不起”,直面自己的人生。做错事情了,可以改正。如果你在内心掩饰自己,撒谎、吹牛、犯戒律,你就是在糟蹋自己的人格。   第四种修为是放得下。放下是什么?不是说单单放下你拥有的一件物品,比如你跟别人争来的一个电冰箱;而是要放下你的偏执。如果你对这个人有意见,你要学会放下。“我不要看这个人,因为这个人过去对我不好,我一看见他就讨厌。”这是一种执着,你能不能放下?从现在开始,你要看他可爱一点儿,要觉得他在转变。   就像我们秘书处的有些孩子,有时候看见就讨厌。但是想一想,他经过师父的教育之后在改变,你要看到他的变化,他正在慢慢地形成优良品质。这时候你心中也要改变看法,要放下自己的偏执,要放下自己过去对他的成见和记忆,要忘记他过去对你的伤害。学会忘记,尤其是忘记别人的缺点,忘记别人曾经对你的伤害,你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你一天不能忘记过去,你一天就不能离开烦恼和惆怅。   还要放下不甘。不甘是什么?就是不甘心。有一个老板,他破产了,然后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别人叫他回来:“我们这里这么多人都可以帮助你。”他说:“我不混出个人样来,我不回去见他们。我在外面不发财,我不会回去的。”最后他死在了外乡。这就是人的执着不甘。你曾经很有钱,并不代表你永远会很有钱。如果这个老板懂得无常的道理,他就不会这么轻易地死了。所以人生要懂得放下欲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无欲自然心如水。一个人懂得了这些道理,才能产生出离心。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3月31日《忏悔》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忏悔》 人的一生离不开“忏悔”。 无始劫以来,我们做错了太多, 所以只有在内心真正地忏悔,才能消掉自己内心的业障和愧疚感。 人的一生很多错误,是自己在不知道是错误的情况下做错的,但它毕竟是错的。 罪业虽无自性,但因果有报应。 恶念恶行不管大小,都会在你的八识田中,污染你的善良本性。 念礼佛大忏悔文,就是请菩萨给你加持, 来消除你过去所作的孽力,让业力的种子不再生长出孽障。 修养越高、境界越高的人, 越能和别人说“对不起,我错了”, 其实这就是人间的实心忏悔。 因为过去对别人的伤害,可能无法消除别人心中的芥蒂, 只有靠真心忏悔,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忏悔的力量; 你自己也能通过忏悔,内心取得平安和心理健康。 所以念礼佛大忏悔文,是解决伤害自己和伤害别人的法宝。 实心忏悔是法宝, 补救错误自己好。 我执我见闯大祸, 忏其前愆悔后过。 长期念礼佛大忏悔文,你会在内心有一种制约自己犯错的力量。 这种制约力量,就是以佛菩萨为标准,常生忏悔心,改变自己的过去。 忏悔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吸取别人的经验。 过去心情难形容, 犯错找理逞英雄。 洗心革面像整容, 重新做人最光荣。 在观世音菩萨诞辰的日子里,师父希望大家, 以最纯洁的心灵,纪念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诞辰。 希望大家一起多忏悔,多感恩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慈悲救度我们。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3月30日《改命换运》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改命换运》 生活烦恼不厌倦, 磕头念经许大愿。 命运不好不埋怨, 求佛礼忏福寿全。 当一个人在受果报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他的因果成熟和因缘聚合了。这个果报不在乎于善和恶。 因为众生在时空的流转中,轮回了身体,无法知道前世自己种下的善和恶。 待承受果报时,有的人在得意忘形中,命运突转,然后怨天怨地; 有的人在痛苦绝望时,突然像中彩票一样,幸运降到了他的身上。 学佛之后才明白,这只是善恶果报成熟的一种表现。 哪有你一辈子的福可以享。 哪有你一辈子的苦可以受。 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 果报到了,又称“自作自受”。 因为“自作”是在上辈子,“自受”是在这辈子。 有的人行善是在上辈子,享受福报是在这辈子。 学佛就可以转化定业。《了凡四训》就是这样的,一个本来应该受苦的人,却能通过学佛转变命运,福智双全。 学佛就是懂因果。 懂得因,不种因,哪来果? 懂得果,不碰因,何来果? 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掌握好命运的舵,船到桥头自然直。 转换境界,适应环境,自度度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能把握住佛法真谛。 这个真谛就是,因果成熟终有报。 这个真谛就是,因果从来不误人。 这个真谛就是,学佛改命又改运。 敬畏因果少轮回, 放下瞋恨慈心归。 化解冤结没业追, 知因解脱无所谓, 一生行善有福慧。 因果一旦成熟,谁也无法阻止。 就像一个人,每天抽点烟,几十年下来,他的肺终有一天会坏。 师父让你们不要去触动恶缘和缘种。 缘分的种子得不到养料,就会枯萎。 不管善恶缘,虽然缘分未尽,你不去碰缘分,它就不会产生后果。 所以转定业就是这么转换的。 倒霉了,过去为什么讲“过一过二不过三”,因为报应是相续的。 如果能在第一个果报现前时,马上念经、修心、行善,虽然善恶不能抵消,但是善恶能“互相影响”。 恶缘的晚成熟或是“重业轻报”,都是你“转化定业”的方法。 行善终有福, 作恶冤有主。 忏悔仇作古, 放下不在乎。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何处惹尘埃 2021-03-29

Posted Posted in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要学会调伏自己的身心,调节自己的心情,修忍辱波罗蜜。世间一切都会过去,如同过眼云烟。就像沙滩上的脚印一样,当你走过沙滩的时候,留下了你的足迹,当你再回头的时候,一阵海浪把你的脚印全部打没了。人活一生,要心胸宽广,每一天都要用智慧冲洗自己内心的毒素,不要让自己内心贪瞋痴的毒素污染自己的灵魂。每一天心中都要充满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和救度众生之心,让自己的灵魂保持清净。   大家要知道,拜师实际上并不是拜师父,而是拜伟大的佛陀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慧的佛道。菩萨要你们守住戒律,你们今天学佛,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因为要改变自我,就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颓废,就不能自暴自弃。你今天要想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首先你要自己尊敬自己,给自己一个空间,不要走偏。学佛学法一定要昂首挺胸地往前走。你们现在有师父,最好跟着师父好好地往前走。明白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可得,这也是苦空无常的宇宙真理,并且永远不会改变。   师父经常跟大家讲,人的烦恼就像六祖慧能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人本身就是空的,来到人间,脑子都是空的,是后面那些世间现象装进了我们的思维中。如果装的是好的,你的心就好;装坏的,你的心就不好。“明镜”,就是指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希望你们每天拿着这面“心”的镜子,照见五蕴皆空,去照那些善良的、慈悲的、好的东西,那么你的心中就拥有了善良、慈悲、好的东西。如果你今天去照了尘埃,那么你的心就拥有尘埃。如果你的心本来就没有尘埃,那你去哪里惹尘埃?举个简单例子,单位里几个同事正在争吵,你这个人什么事情都不喜欢管,你怎么会有烦恼?你怎么会去参与到这种自私的烦恼之中?所以师父告诉你们,没处惹尘埃。   要懂得,在人间不要太介意别人对你说什么。学佛人心中有佛,人间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希望大家管好自己的内心,多去帮助别人,不要介意别人说些什么,自己内心不要被外尘扭曲是非。有些人布施是要看人的,说话也喜欢看人,好话只对自己喜欢的人说,不好的话专门用来去骂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这种人心中就是杂念怨亲,不憎恶人,每天活在瞋恨中,对那些坏人没有自己的辨别和感觉。菩萨的慈悲是人伤我痛,今天哪怕你是一个恶人,我也要救你,今天你是一个不好的人,我能救你就救你。世间有很多人一边在救人,一边在自救,这种人就是世间的自在人。   很多学佛人在对别人有不好的想法、在自己有偏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在思考,还以为自己在拯救世界,还以为自己说的这一套能够让别人理解。你们去看,很多人说话说不清楚,他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讲得很快,他觉得自己讲得很好,但是讲完之后,对方眼睛懵懂懂地看着他,因为没听懂。但是你去问这个说话的人,他一定认为自己全讲明白了,这就是因为人的意识不一样。   希望我们学佛人要永远看到希望、看到光明,要活在自在和超越现实中。如果你经常想到自己以后会好,未来会更进步,一切会越来越美好,实际上你就是在学佛中超越了自己,你就是修的出世法。法师之所以能够出家,是因为他们超越了自我,人间的烦恼、人间的名闻利养,这一切他都不要了,他放下了,他才得大自在。   要学会宽恕众生,无论他有多坏,或者他曾经伤害过你,或者他曾经通过别人伤害你,你一定要学会放下,你才能真正地快乐。如果每一天你都活在嫉恨别人中,你会越活越嫉恨,越活越痛苦。师父告诉你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很痛苦的,你想在这个人间寻找永远的不痛苦,那只有出离这个世界,只要在六道中轮回你永远会痛苦。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3月29日《平衡心态》

Posted Posted in 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平衡心态》 学佛人一定要明白,烦恼是一辈子的事。 一个烦恼结束了,另一个烦恼又来了。 所以菩萨说,烦恼也是“业报轮回”。 既然一生有烦不完的事,就一定要用般若智慧去解决它。 少看少烦恼,少听少烦恼,少想少烦恼。 人生短暂,唯有珍惜当下。 因为人的思维,有太多的贪欲,贪欲会控制你的心, 所以只要心一烦,恼怒就来了,所以叫“烦恼”。 师父要培养你们积福积德。 多为别人想,不消福,就会少业障,就没烦恼,烦恼会随着业障的减少而消失。 经常学会想,“我够了”“我有了”“我饱了”“感恩你”,人就不会贪,也不会争。 不贪不争乘慈航, 烦恼轮回找不上, 积福积德志如刚, 谁不贪心谁最强。 “烦恼”是你的心态造成的,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 得到时,想到“我够了”;失去时,想到“我过去已经有过,现在很满足了”。 一种理念常想到,得到的会失去,不要争。 一种思维常想到,烦恼是一种幻觉,最后空空如也。 要常感到知足。 别人拥有的东西,并不是你一定需要的; 你拥有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有。 学佛中要“视有相无相为空相”。 今天有,明天没有;今天得到,明天失去,到最后一场空。 所以“凡所有相皆属虚妄”。 师父让你们一辈子不要去跟别人争斗。 想平安,要学会“谦让”“回避”和“化解”。 别人有,恭喜他;自己有,分给他。 人的一生辛苦赚钱,但最后带不走一分钱。 人的一生不顾身体拼命赚钱,最后钱可以把你的命带走。 普渡众生了凡尘, 知足常乐慈悲根。 没有嫉妒没有恨, 平安吉祥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