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111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1113   学佛人要有智慧。有些人学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学的非常的放逸和散漫呢?自觉的定力就不够了。我们说学佛人因为人在五欲六尘当中,放逸实际上就是有时候不够精进不够努力。   但随着修行的深入,你的定力会慢慢提高,你会消失你的懒惰。所以过去我们经常讲下雨,有时候你看见下雨,你觉得是不好的事情,但是下雨能洗净浮躁喧闹的尘市。然后让你的心态慢慢地宁静下来,抓住自己放逸的心态,然后要自己好好的修止观。修止观就是说不要再去看人间的杂物、杂念,让自己在欲望当中慢慢的破除散漫之心,虚望慢慢就会破灭。   所以《摩诃止观》经当中也讲到“大雨能淹嚣尘。大定能静狂逸。止能破散虚妄灭矣。”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人生怎样破除自己的虚妄,迷惑,颠倒。   因为一个人不能把心态宁静下来,你慢慢会狂博放逸,没有定力的人在浮躁喧闹的世界当中,你不能洗净自己的心,不能破除自己散漫之心,所以心态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这个虚幻的世界当中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懂得一个道理:每个人实际上都在这个世界当中抓狂,经常觉得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整天的问自己为什么?实际上你懂得因缘你懂得果报,还要问为什么干嘛。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缘分,你要慢慢的懂得缘分怎么来怎么去,为什么……所以在佛法当中要用止观来消除自己的烦恼心。   止观在梵文当中就是“奢摩他”(samatha)实际上就是止寂和禅定,就是智慧。   所以,止就是禅定;观就是智慧。当你定下来之后你用智慧来看用来看这个世界。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拥有智慧的修行方法。止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止”就是停止,所以我们必须要停止妄念。“观”就是你自己的觉悟心,自己的定慧。所以我们经常说缘分要靠安静来获得。有时候你的智慧靠寂静来获得。   那你的心态靠什么来获得呢?好的心态靠调和来获得。所以一个人的心态要经常一边修心,一边“亦复如是“。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常乐我净。所以很多经文上面写的“身安则道隆”。身体安心安则这个道,就是学的这个佛道一定会兴隆。所以你要是今天神不清气不爽,你觉悟无常,也就说一会觉悟一会儿不觉悟,很快的你的心就会不明心见性。很多人虽然觉悟了,但是一会又迷惑。在觉悟和迷惑当中你没有调整好,你可能没有调整好身、息、心三种,那你慢慢的就会散乱之心出来,慢慢就会温饱思淫欲,慢慢就会昏沉入定,实际上昏沉就是搞不清楚了。   所以智者是要懂得治疗自己心中的不调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在浮动,都在社会的五欲六尘当中。要懂得修持,坚持不懈。要经常用“止观”达到治自己的心浮躁和心灵的烦躁的一个方法。   “止观”在中国的佛学当中,实际上是天台宗所崇倡的修持方法,希望今天通过这个修持方法,能够给大家带来进步。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728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728   大家知道,佛法里面有讲到,四大部洲在须弥山周围的咸海中,佛法把四大部洲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佛教为什么把它称为四洲呢,实际上,人间有四个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分别代表着四类社会阶层里的人道众生。比方说,在《阿含经》当中就讲,人间有四个天下,就是四大部洲。   在四个部洲里边,东面的叫东胜神洲,它在须弥山的东面。东胜神洲人的面孔,有点象半月形,就是有点象月亮的形状;人的身长,象有八肘那么高。这个肘,就是很高很高的尺寸;人的寿命基本上就是250岁。   你想想看,我们人间,活到250岁,整个就是一个骨头了。讲到部洲里面的人的寿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福报多少?很多人说,你寿命长,你这个人就有福气,你寿命短的话,你这人的福气就短。所以人家说,短命,就是这样。身长就是代表能够造各种业。当然这里,不是说造恶业、造善良的业,是说造业的能力。   南瞻部洲那里的人的面孔有点象地形,凹凸不平的。所以你们有时候经常看见有些科幻片当中,各种人的脸都有,有的就是脑门突出来,眼睛抠进去,鼻子又凸出来,嘴巴又抠进去,这个下巴壳也抠进去。这种就是南瞻部洲的人。   南瞻部洲的人就比刚刚讲的叫东胜神洲的人要稍微短一点点,大概短一半。人的寿命就是一百岁。而且南瞻部洲的人,福报比较小,人比较贫苦,经常呢,半当中就死了,好象有点象人间。但是呢,在这个洲里,因为在这苦的地方,那些人特别希望脱离苦海,要跟着佛学佛,所以有很多菩萨就到南瞻部洲去救度众生。那里有类似三个社会阶层的人在生活。所以当时连佛陀也去救过。佛陀现贫苦身去救底层的民众。   西牛贺洲的人长得比较高。人家一般三肘半,他是十六肘。人的寿命五百岁,西牛贺洲的人非常得厉害。他有一定的福报。实际上他是属于另外一个道法,其他的宗教界。   北俱芦洲在须弥山的北面。那里人的脸哪,长得也象个地形,就是凹凸不平的。他们这个地方人的脸比刚才那个西牛贺洲要怪一点,因为他们两个颧骨都凸出得厉害。他们就基本上寿命是一千岁,而且呢,在这个一千岁当中不会死掉的。实际上这个北俱芦洲代表着苦修行的外道众生。他们已经修到清心寡欲了。他们在四大福报当中,基本接近小乘的修行要求。   这个四大洲就是我们说的,过去很多菩萨和神仙,管住这四大部洲。人间哪,也有很多的人来自于那个地方,所以一看很多的人的脸相,怪怪的,有的是凸出来,有的凹进去,长得就象外星人一样,这就是从天上其他地方过来的。   大家要知道,在《西游记》当中,也有记载着关于三岛十洲啊,包括那个西牛贺洲的。那么在人间呢,西牛贺洲在哪里呢?天竺。天竺实际上就是在印度这个地方。   大家要知道,其实在《西游记》当中,有讲到佛祖和五大菩萨。是哪五大菩萨与佛祖在一起,那就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是负责天界和人间的日常管理的,包括唐僧要到天竺那个地方去取经。   唐僧去取经出发地,其实就在人间,叫南瞻部洲,大唐。因为唐朝是在南瞻部洲。所以作者当时就说,东胜神洲实际上就是东胜身洲,(身体的身)是神仙聚集之地,很多的神啦仙啦聚在那里。其实这个洲有个傲来国。傲来国中的花果山,就是孙悟空的诞生地,其实它是在三岛十洲的龙脉之地,所以《西游记》很有意思,师父和你们多讲讲这些,因为你们都看过《西游记》,所以跟你们讲,你们都特别喜欢。   灵台方寸山位于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就是《西游记》中的地名,世外高人,当时叫菩提祖师,就经常隐居在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里边修炼。   菩提祖师就是孙悟空的启蒙老师,所以孙悟空的法名,怎么会叫孙悟空,就是菩提祖师所取。所以你们要知道,孙悟空的法名谁给取得,菩提祖师所取。菩提祖师就传授了孙悟空翻跟斗,七十二变。   下次再跟你们讲北京颐和园有一处观景,名为四大部洲。在哪里呢?在万寿山的中部,就是北宫门长桥上向南面眺望,整个建筑群体看起来就是四大部洲。   当时,就有很多的神仙来,他们就看见了天上的这些情况,所以他们就在人间,就在北京那个地方组成这个汉藏式的建筑区,汉传和藏传的建筑区,象征着佛教的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   所以人家说,中国人真的是非常有智慧。结果四大部洲这些建筑,没想到在1860年,被美法联军烧毁,在光绪年间,就在原来的地方修了一层香岩宗印之阁,其他地方真是瓦砾一片,所以1980年国家拨巨资才基本恢复了原貌,彻底修成。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712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712   那么白话佛法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能够知道“真我”和“假我”。一般人以为死了,就是解脱,可是如果你没有修成解脱道,你没有成为阿罗汉,那么你无论如何,你都会有下一世,这就叫没有脱离六道轮回。   很多人他不知道,他以为死了,就是万念皆空了,他以为下一世就没有果报了,实际上下一世的果报,完全是过去的因。现在这一世所造的恶业,有时候就是因为因造成的。所以很多人这辈子来受苦,就是因为他上辈子没有涅槃寂静,他做不到灭度。他因为在人间所受的,让他转换成一种贪瞋痴,然后慢慢堕落三恶道。所以涅槃是真正地断灭一切法,不会再来这个世间受苦了,所以叫灭度。   什么叫涅槃?涅槃实际上就是觉知,觉知的心能住在涅槃之中。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涅槃中本根不灭,因为我们最善良的根器它不会灭掉的。所以解脱道并非是断灭论,所以很多人不懂。   为什么我们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呢?其实就是讲到一个真谛,你想解脱,你想脱离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非常非常的难,因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行无常,法无我的。   所以很多事情,众生只要在这个人间活着,你就会有色、受、想、行、识,五蕴,那么众生在行蕴的当中,你就会有种种的行为出现,那么这些行为,也就造就了你种种的福报。那么没有一样,它是恒常不变的。   我们在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的,所以这个“我”本身就是业报所致,因为他是一个能见闻觉知的“我”。所以本身人的身体就有生灭法,如果一个人认为我今天这个能知觉的意识和心能够到下一世,实际上他就是有违偏离,因为诸法都无我了。   所以真正能够学佛,能够开悟的人,实际上真的要理解就是我们所讲的,在这个世界要理解诸行——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像花开一样,有花开,就有花落。   你今天有情绪了,你就会有情绪的灭度;你今天心灵觉得自由了,你很快就要把自己的自由关住;你今天无我了,实际上你就是脱离了一种无常。所以任何事物,没有一个事物能够长久不变的,如果众生觉得自己活得很痛苦,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一样东西它是能够长久的。   所以人生很多人以为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和事物,这些都是永恒的,永远不会变的,永远存在的,实际上你就偏离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境界。   如果人生不能认识无常无我的道理,那你一定会执著于有常有我,你只要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东西“哎呀,可以拿到之后,可以永远的”,那你这个人就慢慢地会自寻烦恼,因为你又执著有常了。   你觉得无我,但是你到了最后会有我,所以菩萨说,有我相皆是苦,有相皆是苦,我相皆是苦,一切都是苦。所以很多人的烦恼就是因为我怎么办啊,我以后怎么办啊,我没饭吃了,我怎么办啊?我修心之后,我我我,都是我。其实这就是苦果和苦因啊,你摆脱不了生死轮回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涅槃的这种理想的境界,那你这种死就是一种纯粹的,就是精神不能解脱的死亡。   其实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实际上它是一个佛教这个非常高深的,最高的这种解脱了。你知道了什么事情都不常的,你是不是不会执著去追求了?当你知道这个事情无所谓了,因为就没有了,你怎么还会去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中呢?你连执著的法都没有了,那你想想看,你什么不就放下了吗?所以才能圆成佛道啊。   因为你懂得诸法无我的时候,你会拥有自己的平等心的。所以拥有平等心,你就会慢慢地懂得什么叫诸行无常,什么叫诸法无我,什么叫涅槃寂静。用白话讲,这个世界一切永远没有长久的东西,你去执著什么?   这个所有的世界上一切的行为,一切的方法,一切的佛法,一切的能够让你开通,让你忧伤,所有的诸法,实际上都不是你了,你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再让你想到最后,你要真正地解脱,要放下,要开悟,你才是真正的寂静——寂静就是解脱。   所以很多人不懂,以为什么叫解脱,解脱不了。解脱是什么?解脱就是想通了,师父跟你们讲佛法都是非常非常简单的,让你们一听就听懂的,佛法讲什么叫解脱,解脱就是想通啊,你想得通吗?   你到今天还想不通,你到今天还难过,你到今天为某件事情,你还是不离不弃,你不就是,还是在我们说这个有常、有我当中吗?你不就是在自寻烦恼吗?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开悟、明性。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62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623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这个世间的一切,无时无刻不是在生住异灭当中——“生”出来了,“住”在这个世间了,开始变化了——“异”就是变化,“灭”就是最后灭度了。用现在话讲,就是过去有的现在变化了——可能有,可能没有了,可能变得越来越小了,越少了,现在有了,那么当然将来一定会幻灭的。为什么叫“幻灭”呢?因为本身就是一种幻觉,在人间。就像我们小时候,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事情不就像一种幻觉一样?   “诸法无我”是说什么呢?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当中,没有自身自我的实体。就是你不管做什么事情,实际上也是没有“我”在做,就像我们经常讲的三轮体空一样的——没有谁去做,也没有谁接受,也没有去做这个事情的实质性的这个物体,所以就是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其实诸法无我,因为你没有“我”了之后,你在所有的这个行为当中就是没有自我,没有自己,那么没有“我自己”的实体。   那“涅槃寂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境界,当一个人一切开悟,一切解脱,完全明白这些道理之后,他就灭除了一切生死的痛苦。他知道这是一个过程,到人间,在人生它只是个过程,“你曾经”只是代表你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段经历而已,这是很简单的理论,就是让你懂得“无为而安”。   其实我们经常想一想,“无为而安”就是我们到人间什么都没有做,空幻而来,空幻而去,我们的身体也是空的,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空幻,只是一个过程。所以本身就是应该境界提高到菩萨的境界,就是我们没有任何的作为在人间,所以我们走的时候也不要难过,对不对?   所以这个“涅槃”呢?所以它是寂静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开悟之后,想通了,“哦,原来是这样”,他就非常安静下来了。   比方说一个人在发脾气、跳,跟太太在跳,“谁讲你出去啊,我再三跟你讲,叫你不要出去的”,在家里跳跳跳……结果呢,他太太跟他说“我跟你解释”,“你别跟我解释,没什么好解释,我跟你讲好今天你怎么样也不许出去”,结果叫啊,跳啊……其实他这叫无明,无明习气来了,然后就跳、闹。   最后他太太告诉他,他说,“你为什么要出去?”“因为你妈妈生病了,你姐姐打电话叫我一定要过去,所以我去了。”她先生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说一种觉悟,一种开悟,一种涅槃吧,也是一个小涅槃——就是明白这个道理的真相,就像我们理解人生的生活的真相一样。然后他突然之间安静了,他再也不会骂他太太了。实际上,这就是个举个例子,就是告诉你,一旦开悟的人,他就会非常地安静。   因为佛是正法,所以为什么呢?首先,因为你符合这三个原则了,比方说符合诸行无常——我们都知道,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个原则就是正法了。那么就像我们世间一样,这是正法,那么有什么为证呢?有什么来证明这三个是正法呢?因为这个是正确的,符合这个原则的,这就叫“法印”。法印是什么?就像法律一样的,你符合这三个法律了,那么你就是正法,所以就叫“三法印”。   实际上就是我们一切人也好,一切事物也好,在我们这个世间当中,看你怎么样来解脱三昧。实际上很多人一辈子就是没有智慧,有时候得失心太重,心静不下来。所以你去看好了,能够理解别人,都是心静得下来的人,会比一般人更懂得感悟,懂得怎么样来取舍。所以有时候心静才会在你的心中种上幸福的种子。   那么其实,很多人说什么叫“三昧”?佛教中“三昧”实际上就是“三摩地”,就是要定得下来,叫“正定正受”——就是说你正好在你的心行处——就是在你的心里的正当中。人家就说了,你用良心来衡量一下。“三昧”实际上是一种安定的状态,不要令自己的心散乱,四处散乱,要成为安定的状态,保持任何事情把自己的心归一处,这种状态下就称为“三昧”。   所以“善心一处住不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只要善的心——就是好的心放在一个地方不动,把它如如不动,你就是“三昧”,对不对呀?所以其实就是讲一个,一切的禅定摄受你的心啊,就是三摩地,实际上就是三昧,对不对啊?就是你的良心放在当中来处理问题,来解决问题,来好好地理解问题。善心归于一处,那就是你的三摩地,就是你的平等心就出来了,你就心定得下来。所以这个心定得下来,智慧就出来了,智慧出来你就会消掉你很多的业障。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428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428   在学佛当中,应该知道什么叫“我相”,相,菩萨有相,我们人也有相,但是很多人还要去看相,实际上相随心变,相,就是你的心。   所以在佛门当中经常有讲,一个人打不打妄语,从你的相上就能够看出来;一个人能不能够觉悟,就看你的领悟程度。有时候,一个人喜欢有是有非的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因为不管怎么样,实际上,相是代表的一个人的心,所以相随心变,所以你要是经常让人感受到你的心有这种贪嗔痴慢疑,那么你的形象就会转变。   所以过去古时候讲,一个人的荣华富贵都是看你的头,头占了七成,叫“相者七分头,三分面”,那么头怎么样能够看出他富贵呢?头怎么看出他不富贵呢?实际上人的命总体概括成一富、二贵、三又是又富又贵、四是不富又不贵。   像这些呢,实际上就是我们说,从相学上来讲是看你的地阁,下巴,所以很多人的下巴比较丰满,鼻子比较肥厚了,应该财运比较旺一点,但是从佛学上来讲,实际上相随心变,你只要好好念经,你的形象就会慢慢地转变。   因为很多人年轻的时候,给人家看相的时候说,“呀!你这个未来不得了!”但是他做坏事,所以他慢慢的,很多的骨头就鼓出来了。   一般的来讲,前面的额头鼓出来就是比较代表贵,就是一般是掌大权的,所以额头叫“天庭”,“天庭”要饱满,如果这个额头的当中的中间的这个龙虎骨突出来,代表一个人的个性和对这个事物的掌控能力,非常有掌控的能力。   相学实际上只是一门让我们理解的问题,其实真正的是什么呢?真正的还是要靠注重自我的修养,虽然相代表着你的前世,一些个性啊,一些气场啊,一些根基啊,但是真正的要在这辈子能够好好地修,把事业各方面修好的话,的确需要做更多的善德来改变自己。   过去,师父总是跟大家讲,我们到人间来,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在人间干一番事业,我们其实就是在人间有个过渡,有这方面的过渡之后,我们就能够到天上去,超脱六道,一世修成。   但是了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关于相学,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你去看好了,凡是一个人的头相比较均匀的,这个人就是不是太臃肿,也不是太把骨头露出来的人呢,一般的都是比较好的,如果露出来,青筋爆裂了,阳火很旺的人呢,这种人一般脾气都很暴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瘦的人就是比较精神上比较富有,但是钱财上比较贫穷,过去,在民间传说的一句话叫“十个瘦子,九个贫”,就是十个瘦的人,有九个人都没有钱,所以你去看老板一般都是胖胖的,人家说,讲老板就是比较丰满、饱满、光泽、圆润,知名人士那些。   实际上,从这个相学上来讲,用佛法来看,实际上他虽然是一种一般的规律,但是呢,真正的人的这个相,还是要看他的内涵,内涵是什么呢?要有正气,那么正气是什么呢?正气就是因为你步入成年之后,你懂事情了,你不好高骛远了,你非常务实了,那么你就算很笨的人,出生比较卑微了,实际上一个人能够让自己的额头长得比较宽阔,他的这个人的气量和胆量还是很大的。   所以有些人胆识,人家说,还是要看他的额头,一个人有能力、有气量的人,还是要看他的嘴巴和额头,因为有气魄的人的嘴巴比较大,人家说嘴巴比较小的人,你叫他做什么事情,他总是没有特别大的胆量,不敢去做,所以人家说“大嘴吃四方”。   小嘴巴就是过去就比较唯唯诺诺,比较依附在别人身上,所以过去古时候,男人选自己的妻子、太太,总是选把嘴巴比较小一点的,能够依附在你的身边,让嘴巴比较大的女人,就是到了一定时候,他自尊心比较膨胀,而且思维有一些偏激,行为也会有些偏激,而且老年的时候就比较极端。   因为你去看,凡是头顶塌陷的人,头顶当中有一块块,这里前面蛮好,到后来突然之间塌下来,这种人属于气血不足、精力不足,用这个玄学上来讲,就是像一个干瘪的那种水果了,它不够饱满、不够饱满的人,实际上就是导致了头顶发育得不均衡了,所以他的思维会由于偏离,而且老年特别容易健忘。   你去看凡是痴呆的病人都是气血不足,大脑长期缺氧,所以脑细胞死亡率就比较高,所以老得就快,就容易健忘,所以一个人你去看,等到他的年纪大的时候,他已经老得非常快了,他已经非常得境界上各方面,他好像没兴趣了,话不多,没有激情,喜欢吃吃玩玩,实际上他的心量也不足,他整个的这个能量体在自己的中枢神经上,还有脉冲上面,导致头顶长期缺乏一种能量体,头发会提前脱落。   好,如果你们觉得还喜欢听这方面的话,台长下次给你们再谈谈额头,眉毛,因为这个比较有兴趣的人听得蛮开心的,因为这种东西只能作为参考,因为相学有时候对你理解佛法是有帮助的。   你比方说:你们看看菩萨的那个相,你们就知道了,菩萨是什么相,你一看就知道了,地角方圆,对不对?天庭饱满,两耳垂肩,两手过膝,所以像这种都是菩萨相,所以一个人有菩萨相的话,就不一样了。   做人要懂这个道理,学佛也是要懂这个道理,我们能够让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能够去理解它、去驾驭它,还是靠着多学习、多理解,所以理解和学习,这永远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这方面。   所以一个人活到老、学不了啊,所以要多学习,尽自己生命的每一刻、每一分钟都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去研究,对你自己的长进,今后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佛法也是这样,因为越学,心越明朗;越学,心越心明眼亮啊,所以叫心明眼亮,所以你心里明白的人,你眼睛看事情就看得清楚了,这个是对的,那是错的,否则你什么都不知道。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421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421   我们经常说:无常是什么意思?无常就是代表这个世界上一切有为法,也就是说,在这世界上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没有长久的,因为它是变幻不定的,人生无常,就是说,难以预测,变幻不定。   当年,荀子他讲过一句话叫“趋舍无定,谓之无常”,这个无常,其实就是包括你一生,你要住多少个地方,你要做多少个事情,没有一个事情可以是永远一直到底的,就是我们民间传说自己的父母亲,有时候我们也是离开他,跟父母亲也是一段缘分。   在民间,还传说,流行了一种叫无常,就是鬼,所以称为“无常鬼”,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无常有两位:一个叫黑无常,一个叫白无常,实际上这个无常就是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没有长久的,所以在人间,不要把人间当成永久的,永远的,所以要真正懂得这些,就要明白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没有长久的。   白无常,一般我们讲的是管着人间的,人家说是长红色的舌头,吐了很长,全身都是白色的,手里拿了一根叫“哭丧棒”,这种造型,人家一般都一看就看出来,这是白无常。   黑无常,正好身上全是黑色的,吐出来的舌头也是鲜红的,当时指的是一个缘分,在我们说,如果你在阳间做了很多的恶事,打人、骂人、杀人、放火,都是白无常管的,他把你记录了。   黑无常,他是管你阴,你在人间做的阴事啊,偷偷摸摸搞人家、偷偷去通奸,偷偷地去害人,背后啊,表面上“呀!我对你真好!”背后害死人,黑无常他就是管你这些的。   所以当一个人,比方说,阎王老爷说,“来,黑白无常去把他的魂给我拉回来”的时候,这个黑白无常就去了,一去之后,一对,一对就是说,他在阳间做了多少恶事?做了多少人家说缺阴德的事情?“来!拉走!”那么就拉走了。   黑白无常,比方说,对这个世界上这种阴阴阳阳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非常痛恨,他可以报告阎王,阎王爷呢,他们可以命令他,阎王爷是绝对的权威,所以过去有一句话叫“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就是说,这个人在人间的生死大权是阎王老爷掌握的,但是呢,黑白无常他们是来具体执行的。   很多人还不知道,因为黑白无常,他们两个人有帽子的,一人戴一顶帽子,白无常上面,帽子上写着“天下太平”;黑无常上面写着叫“一见发财”。   所以有时候我们学佛人要懂得世间什么都是无常,佛家中经常讲无常,讲的无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佛教教义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思维的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所以我们心里想一个念头,过一会我们自己又否定掉了,那么把这个念头也去掉了。   所以在三法印里边讲到“诸行无常”,佛经上说“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这个色并不是指的是好像男女之色,讲到我们这个在人间所看到的一切,有色世界都是无常的。   你想想看,在这个世界上哪一样东西是永远有常的,没有的,你们想想就知道了,这很简单,因为为什么呢?因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这个在佛法界当中,佛教认为,任何现象,我们的事物其实只存在于非常短暂的那个刹那之间,所以叫“刹那无常”,因为在这个一刹那当中经历了这个生、住、异、灭四个阶段,过去就称为“四相”,实际上这个“四相”跟那个“我相、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不一样。   所以怎么样来克服它,怎么样来知道它的存在,实际上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一切都会变,所以我们就不能把它看成一个是死的东西,要把它看成活的,活的东西就会变,所以很多人,自杀的人,就是因为他把任何事情已经看到死了,看到死了之后,他觉得没希望,他觉得一切都是无常的,我放下了,我不要了,我儿子要走了,这个就是人家说,“断灭”他本身已经没有这种,这个叫“断见”,断见就是觉得这个事情一切,死了,人死了,什么都没有,这种也是不好的。   所以佛教界讲“断见”,还有一种叫“常见”,常见就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常的,并不是说没有了,就没有了。实际上这两个断见,和常见都要去除,因为这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精神,我们经常讲,就是世事无常,让我们知道世事无常,但是我们又怎么样来在心中去除无常,让自己变得在心中能够产生大智慧。   所以呢,在这个世界上的,要懂得“迁流无暂停,终将变异”,变化,终将变异,一切, 就过去说,山河大地呀,包括一切有为法,全部都是“迁流无暂停,终将变异”,继续无常啊,一切都是无常的,为什么会无常,因为它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所以就是无常啊,缘分来了,开始了;缘分结束了,就没有了,所以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414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414   上次跟大家讲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实际上在这个当中,“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到了涅槃的境界。涅槃实际上就是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你已经完全地脱离了生死的痛苦。而寂静是什么呢?因为你涅槃了,所以你才会寂静。   所以我们说,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所以无常很重要。无常是什么?无常实际上就是让你知道一个真理:在这个世界上,“诸行无常”全部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长久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都是在生住异灭当中,成住坏空当中,一切都是“诸行无常”的。   所以我们说,无常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当一个人生病了,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医生告诉你,你要死了,这时候你才感觉到,“哎呀!这么可怕,原来无常已经来到了”。   因为无常已经到了你的心里,无常已经到了你的身体上,无常已经让你对人间已经彻底地放下了。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看见无常非常可怕,但是师父告诉大家,有时候懂无常,知无常,才能改变无常。   所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大的问题就是要选择和转折你的人生之路。因为你知无常之后,你会把人生的选择和转折慢慢看得非常地拥有智慧,选择了佛法,选择了懂人生的道理,你就有了一种转折,你就把一种无常变为一种幸福。   所以当一个人苦的时候,没有智慧的人觉得,“哎呀,我真苦啊,哎呀”,到了人生低谷的时候,“哎呀,我完了,结束了”,而真正有修为的人,像师父、像有些跟我学佛的人,你要觉得有苦来了,就预示着转折的来临。   又转折了,只要这个事情,突然之间好像要发生不好的了,其实人生的转折就开始了。只是这个转折是从哪里开始的?因为你过去行善积德,就算你开始苦了,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你过去一直在做坏事,就算这个转折让你好了,实际上就开始倒霉的开始。   曾经有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人一直做科员,跟大家都相处得很好,与世无争,大家都很喜欢他,自从这个老科长过世之后,大家都选举他做科长,因为他的人脉关系非常好,他很会做人,所以大家都选他。   自从他选了之后,他就开始贡高我慢,慢慢地开始显露出很多人间的那种情绪啊,傲慢啊,内心的这种自私心啊,全部把自己的业障全部显化出来。   到了最后,这个贪污腐败,然后他自己最后被抓进去,因为他的官太小啊,但是大家也是对他觉得怎么可以这样,这样做领导,所以最后送进了监狱,所以叫“一切行无常”。   “一切行无常”,实际上就是无常就在你的身边,师父曾经跟大家讲过“三法印”,“诸行无常”实际上就是一切和合的事物皆无常。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无常的。   大家没听到过有个“四法印”,“三法印”大家都听到过,“四法印”可能很多人没听过,“四法印”实际上就是“一切诸漏皆苦”,也就是说,所有人在情绪上只要你有情绪了,都是苦的。   所以你去看,这这个不管情绪好,情绪不好,其实都是从苦开始,那么人家说:“我很开心,怎么会苦呢?”开心完之后怎么样啊?不就苦了吗?结完婚之后不就吵了吗?开心完之后就开始有麻烦了,所以“诸漏皆苦”。   第三个法印是一切事物皆无自性。其实就是“诸法无我”,有一个第四,那么就是“涅槃寂静”,“涅槃寂静”另外一种角度上来讲,就是一种涅槃超越了概念,你的理念,也就是说你的念头、你的意念完全发生变化了,所以你完全超脱了人间的这种。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印,一切法无我印“,最主要的就告诉我们,一切法印它都是因缘暂时的条件和因缘和合而成的。   所有的这个人间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切情感的感受啊,这种感知都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对五阴炽盛的苦,因为我们执著于五阴,所以涅槃就是要超越它们,没有执著一切。   所以要懂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还有一个“涅槃寂静”,三法印都是非常重要,由此而产生的很多的对人间的证悟,就是由对三法印的重要的理解开始。   所以学佛学法首先要学正信、正念、正精进和正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407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407   我们人生在无常当中,我们经常在很多的无常当中在生活着,慢慢地在觉悟当中,其实这个世界要懂得,什么叫觉悟?什么叫无常?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你今天要头脑清醒,你就知道这个世界是无常的;你如果头脑不清醒,你就觉得人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当你一个意念生出之後,你认为是真实的,你就会非常非常地去执着地去得到它;当你知道这人间一切都是无常的,你就不会在自己的意识当中,把它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看。   所以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懂得什么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实际上这个“三法印”我们经常讲的,这个是世界上最终的道理了,所以我们做人都是这样,一切无常,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   现在的众生就是脾气,根性,根器都非常得刚强,你看现在人的脾气有几个好的?能不能让众生这个心变得柔顺一点,那么就是靠的什么?你过去生中的福德深和厚,你福德到底深不深?有福德的人,他就会生性比较柔和,你去看,你看我们做生意也是靠柔能克刚,对不对呀?做人也是柔能克刚,世界上很多事情,如果你不能用柔性来解决,那你慢慢地就会自行生灭。   所以我们经常讲“诸行无常”,就是菩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了,所有的一切,行是什么?行蕴呀,就是五蕴,五蕴都无常,那种苦报啊就是。   “诸法无我”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一切,实际上,你讲到底,都不是一个真正的我,都不是属于你的,也不是真正属于你的,所以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业报所致,你的见闻觉知,这本身就是一种生灭法,因为有生、就有灭,大家要懂得“诸法无我”,所有的人间的一切,诸法都是没有自我的,就像我们说,生出来的之前你是谁?死后你又是谁?你又到哪里去?   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彻悟这个世界的真谛,当你明白了之后,你就完全确认了这个一切世界上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只不过是不能停止的无量的生死不息呀!生了,死了;死了,生了,五蕴皆空了,所以佛法讲的都是连贯的,五蕴皆空,生生死死轮回的,没有解脱的,人不能解脱了。   因为当一个人走的时候,他就想到“我是个人”,所以她下辈子还得投人,很多动物它死的时候说:“我是动物,我是一个狗啊,羊啊,猪啊…..”那么它下辈子还是投猪啊,狗啊,羊啊……   你只有在你心中要有这个觉知,觉知完全在这个人生当中,能够住于涅槃当中,就是完全明白什么是真正地灭度,真正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干净的涅槃当中,就是完全彻悟当中,你就知道自己能不能干净地能够把人间的一切烦恼全部灭度,而往生极乐。   涅槃,很多人说,涅槃到底是不是真正地断灭呢?实际上涅槃它还是并非完全断灭论,所以要寂静,寂静是什么呢?寂静就是完全就是已经到了一个超过人的智慧,超自然的东西,所以涅槃寂静实际上就是讲的我们完全超脱自我意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在这种境界当中才明白。   实际上,“涅槃寂静”,就是你已经在你的心中,灭除一切生和死的痛苦,已经无为而安了,涅槃,所以是寂静的,因为他“无为“了,已经什么都觉得自己没有做,这已经是平安的一种象征了,经常给你们讲“诸法无我”,实际上就是无有我的自己的实体,所以很多人说,“你在说谁呀?”你骂人,他不会难过,因为他说:“你在骂谁呀?”   所以为什么说“三法印”、“三法印”实际上它就是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符合这个三个原则,你就是佛的正法。就是印证了佛的正法,所以叫“法印”,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说,你修心,你最终要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那么你就是正法。   因为你知道,这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无我的,无我就是四无,无相,无我相、无人相……对不对啊?无常就是真谛,涅槃寂静就是彻悟、了悟、觉悟,所以这就是我们说“三法印”。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40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403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不要胡思乱想,因为胡思乱想,头脑就不干净。   头脑不胡思乱想,虽然有时候说,“我没有乱想”,没有乱想并不代表你没有想,如果你没有想了,那么你就是真的都没有起心动念,你这就“无为法”了,那么修心的比较高的这个修行的方法了。   因为头脑本身是可以一直在考虑问题,所以有时候你不叫它想,它也在想,那么你这样的话呢,台长教你们个方法,你这个头脑,你不想也得想,想也得想,好,很简单,我给你一件事情去做吧,专门去想一件事情吧,你有了这件事情,集中在这件事情,你其他就不会有杂念乱想了。   那么这一件事情叫什么呢?你去观想啊,你去念经啊,你去做功德呀,那这样的话,叫“以一念取代万念”,所以这是佛法的一种修行的方法,所以很多人修行根本不知道的,所以很多人说,“哎呀,师父啊,我一念经啊,马上杂念纷飞呀!我坐在那里胡思乱想。”那么怎么样一心不乱呢?”转万念为一念”,那么一念把它集中在念经啊,修心啊,观想上面,那么你这一心不乱,就是在定中了,只有在定中,你才会一心不乱。   所以一心不乱,并不是没有念头,应该叫心比较定得下来,并不是说完全无心,你想想看,我们做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没有念头?就是怎么样把它修到“一念即觉,一念无住”,我的没有一个念头能住在你的心里,虽然有念头,但是它过了就过了,“一念即觉”,就是只要有念头起,我就是觉悟的念头,做人学佛要想达到如此的境界,台长真的希望你们要有所领悟。   有时候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啊,杂念纷飞是什么?跟着别人去想,跟着别人去动脑筋,人家不好的意念来了,你也跟着跑,举个简单例子,你现在网上有很多色情的东西,他是这种淫念所造成他的行为,你只要点进去一看,那么你已经是跟随他的意念,那么他是什么念头呢?淫念,你就跟随他的淫念,有了淫念之后,你会有杂念,杂念之后,好,接下来妄念,妄念来了之后呢,好了,你整个思维上全部都乱掉了,那么为什么会全部都乱,因为你的心乱了。   修心修的最好的,就是我们说,念念无念,没有念头,说我有念头,好像有念头;说我没有念头,我又没有念头;说我看到了,我好像没看到;说我没看到,我又好像看到;看是看了,你不要往心里去嘛,对不对呀?你就是没有杂念了嘛。   我们有时候在这个社会上修心,实际上,要让自己一心不乱,管住自己的念头,让自己的心变成莲花,想想看,变成莲花,还有什么杂念?   所以很多人说,“我观想,观想”,台长告诉他什么叫“观”?什么叫“想”?“观”就是什么?“观”就是说,自己意识当中,在自己脑子里勾画出来的一种东西。   比方说,我们“观”,我们用思维观,那么就是你脑子里想到一个事情,然后自己看到这个事情,实际上这个事情在现实当中是没有的,而是在你脑子里的,想呢?看到了之后,你再去想,”观想”,所以我们经常说,念经实际上就是“观行”——观想你的这个心理行为,思维,要观到自己空,要观到自己悟。   所以过去有很多的高僧大德,你问他什么事情,你越是问得多,他越是不告诉你,你问得急了,他就狠狠地瞪你一眼,他不理你了,他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愚痴的,你自己的内心在干什么?你自己的内涵在哪里呀?你自己的本性的悟性在哪里呀?你自己的本源,你的佛性在哪里呀?你什么都没有啊?   所以有时候,第一个阶段叫“观想”,第二个阶段叫“观照”,“观想”,是你把你心中拥有的,一个勾画出来的一个景象,先观一下,看一看,再想一想。   “观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照见自己内心的好、坏,一切都看到了,然后你要把它看成都是空的,因为人间所有的一切都在五蕴之中,所以《心经》里边讲叫“照见五蕴皆空”,等到你完全摆脱了烦恼,摆脱了脑子里的善和恶,你已经完全超脱和解脱了,那你已经“观照”,已经照着自己的本性去做了,因为你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而且你“照”,实际上,就是检查了,知道了。   所以人家说,“关照关照”,“请您关照关照”,实际上就是要出手帮我,比方说,你跟一个领导说:“请您帮我观想观想”,那么领导下次你找他的时候,他就说,“我帮你想过了这件事情”;如果你跟着领导说,“请您帮我关照关照”,那么他就说,“我帮你找过谁了”,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佛要有智慧啊!   所以你们跟着师父要学好的佛法当中的那种智慧,要懂得怎么开悟,怎么样能够懂得在学佛当中,不要被众生一些看来好像学佛做功德,热热闹闹,其实有时候,它只是一个行为而已,它并不是代表你的内心也是解脱了,你的智慧还是没开。   真正修心的人,就是好好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要负责,对自己说过的话要负责,那么就叫修行,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佛。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331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331   昨天晚上给弟子们开示的时候,讲到在这个五浊恶世,怎么样来对应自己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   那么这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小乘佛教的解脱的真谛了,过去讲的就叫小乘的解脱道,声闻菩萨,大乘菩提道也是因为在小乘的解脱道上,才能会呈现出无上菩提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就是我们要走在佛的道路上,用佛的智慧在诸佛的净土上,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福德深厚。   “诸行无常”,我们说在这个世界——有色世界当中,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不管你什么样的行为,虽然什么样的行为都能修种种的福报,但是最后都归聚为坏和灭,所以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长久的,所以用佛法界讲叫恒常的,恒常不灭的。   所以“诸行无常”,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长久的,所以就像我们人生一样,生生不息呀,死了,再投胎;投胎之后,又死了,就是人投人,生息不灭的,会在下一次的人生当中再继续投生做人,然后再延续今世的没有报完的那个苦集啊,灭道啊,所以这本身就是苦啊!   所以人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无常,诸行无常,就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无常的,因为人生有八苦,这些八苦都是比较现实的,让人感受到自己真正的内心的痛苦。   那么“诸法无我”实际上在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因为连“我”这个“我”字,本身就是业报所致的,只要有这个“我”字,你本身就有生灭法在里面,“我”就是没有的,所以很多人觉得,“哎呀,这个世界有我。”到了最后,你到哪里去了?一个小床,最后换了一个小盒子。   人的“我”字,实际上,没有必要去执着我相,因为它是永远没有去觉知的,但是人的心有觉知,这个“我”字已经是脱离了肉体的,是精神界的,是灵魂界的,它是常住不坏的,乃至在下一世的,但是呢,在整个这个世界当中,你在哪里呢?如果按照人精神来讲,你可以说,你的确是不能接触所有的人间的大法界的任何东西的,所以“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你已经知道了,一切法是虚妄不实的,你也知道了这个世界是无边无量、生死不息的,那么等到你能够灭尽一切法,也就是说,五蕴,能够灭度五蕴啊,十二处,十八界,再也不会来到这个世界,那你也就灭尽了一切苦。   也就是说,当你的境界已经超脱了人间的五蕴了,十二处,十八界,那你实际上已经是涅磐寂静了,也就是说,真正的解脱,完全明白的解脱,它不会有来世的,才叫“涅槃寂静”。   很多人以为,死了就是解脱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修成解脱道,就像很多人在人间很苦,他就想到死了,实际上,这个死对他来讲,是造成他更痛苦的因。   所以我们真的要解脱的话,因为我们要懂得,所有的一切,它都会灭度的,当你懂得人间的一切都会灭度的,你才会涅槃,涅槃的意思就是你不会真正的死亡,你的死只是断灭了你的在人间的一切法和你的肉身的苦,但是你的心境,你的知觉,你的本性,你的德能,全部住于涅槃当中。   所以罗汉菩萨经常能知道自己住于涅槃,有的罗汉他也知道自己是生死,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不是真正的断灭呢?实际上涅槃中,也不是完全断灭,因为解脱并不是断灭,涅槃寂静,就是说真正的觉悟的解脱,而明白的道理的之后,他才会懂得,真正的解脱法是完全超越。   所以很多人在人间都不知道,“诸法无我”到底是说什么?实际上要说了深一点,就是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当中,就是没有我的实体的,你说诸行无常,在这个世界上一切,因为佛法讲都不注意,生住异灭当中,过去有的,现在没有了;现在有的,将来也会灭掉,所以它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没有我的实体的,哪有我啊?在这个一切有为、无为的法中,没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今天正好是我们佛陀涅槃日),也就是说你的精神上,已经灭除了一切生死的痛苦,已经非常的,用现在话讲,叫心安理得,什么都明白道理的话,人不会痛苦。   涅槃,就是一种寂静,不是一种死亡,不是一种好像断灭,没有了,而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人家在吵架,你不跟别人争吵,因为你看穿了,这吵什么意思呢?还会再寂静,所以他就不讲话了,他就非常寂静,寂灭,就是他已经非常明白所有的一切真谛。   所以他不会去跟现实生活当中,跟一种虚幻,在虚幻当中去争吵,去赢得一些自以为的,是真理的东西,这就是人为什么要解脱,人为什么要懂得三法印。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329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329     白话佛法最主要希望能够通过佛法的真谛,让每一个人都理解、学会善用佛法当中的智慧,能够用到人间来明理、明白,让每一个人都从中获得智慧的源泉。   所以有时候,我们对学佛的人要有信心,很重要,如果你一个人学佛没有信心,你就会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会没有福德。   所以在《涅槃经》当中讲到,“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这个就很简单了,你有相信,但是你不能理解它,你就增长无明了。   所以很多人学佛,我信佛的、信菩萨的,但是呢,你什么都不懂,那就增长无明了,愚痴了。很多人理解了,但是呢,“佛蛮好的,菩萨蛮好的,”但是你又不相信,那么邪见就来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当中啊,一个人光有信心,这个你没有理解,你就会没有智慧,那么你这种信心慢慢就变成迷信了。   举个简单例子,“我信菩萨啊,我信菩萨啊!”但是你不懂菩萨是干嘛,佛是干嘛,那么人家说,“哎呀,那我们该给菩萨供一个什么荤的菜啊,什么东西……”“哦,是吧,哦,好好好,我来供。”你就是迷信啊,没智慧,你相信了蛮好,但是你不理解呀,你不知道菩萨是什么,菩萨他是一种智慧,菩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本有的这种智慧,你如果不懂得佛是什么,你就不知道什么叫悟性觉悟,所以你不能理解觉悟,你就是信了再多,你最后徒增自己的无明愚痴啊。   那么有时候很多人理解一点佛法的,也懂一点的,但是对佛法没有信心,那么慢慢地这种自己相信的这个佛法呢,而又学一点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慢慢会傲慢,增长很多的知识,成为自己增长无明的邪见,无边的邪见。   所以过去学佛人,高僧大德曾经讲过:“信心与智慧啊,犹如人的双脚了,缺少一个的话,你在解脱的道路上,都走不了远路“,你有信心,相信菩萨,但是你没有智慧,你走不了路的;你光有智慧,但是你又不肯去行,你在解脱路上,你肯定走不远的。   所以怎么样能够做一个觉悟的人,做一个有良知、良能的人,因为你懂得有善心,你的心灯就点亮了,懂得有慧心,你的慧心的灯就长鸣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说善良的人,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化险为夷,所以一个人有觉悟、有智慧,什么事情都能够化解。   一个善良的人有时候就会躲过很多的灾劫,在我们现实这个社会当中,如果大家向善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嘛,人跟人之间就变得越来越很容易相处,大家改变大家的命运。   所以人生啊,就希望大家能够和谐,人的心要学会感恩,感恩的心越多,那么你的心就变得越来越美好,你的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美好。   所以有时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懂的,很多人不懂,很多人都经常跟师父说:“师父啊!我要个护身符。”实际上护身符就是你自己呀!   有的人以为金钱、权势,就是我们的护身符,有的人以为智慧、果断,是人生的护身符,还有的人以为狡猾、世故、明哲保身是人生的护身符。   实际上台长告诉你们,什么是人生的护身符?善良,你想想看,你善良的话,你怎么会跟人家争啊、斗啊、搞啊、弄啊,你一切全部变成随缘,一切都会变成一种无形的一种力量,因为善良,它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光明的大道,一个人的善良,因为他的善良,他就是护身符,善良的人,善有善报,所以报应出来都是好的。   所以,善良,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也是学佛当中最需要的学佛的基础。   但是人很多的善良需要挖掘呀,需要呵护它的,所以很多人本来很善良,后来在社会上被那些恶人搞啊、弄啊,他觉得为什么我要善良,每个人都这么恶,为什么我要善良啊,所以他把自己善良的种子又重新丢掉。   我们学佛、学禅,就是要把自己的善良的种子重新找到,重新培育,像孔老夫子所讲“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每一个人都要保持自己本性的善良,就会得到宁静的喜乐。   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很多的富足,就是知足;善良可以给你得到福报,善良的人,不搞别人的人,他一生烦恼少之又少;善良的人会让别人对于你起庄严,对你引起庄严,对你非常得庄严。   所以我们要学会善良,学会慈悲,学会忍辱,学会精进。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324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324   我们经常讲,一个人为什么要做一些慈善,有时候又告诉别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那么有些人不肯出来做善事,不讲社会公德,那么就会有舆论的压力。   那么社会的舆论是对你什么呢?就是觉呀,一个人能够感觉到社会对他有压力,他就会有觉,所以有时候在社会上,不能不给自己一些压力,因为你有觉了,你才能开悟。   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懂得慈善是本能,当我们的生命觉醒之后,也就是找到我们的本性,再做慈善,那么你的道德就会在本能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高尚。   也就是说,你不是因为社会舆论对你的逼迫,造成你今天要做很多的为善的事情,也不是说为了一个面子,你自己一个地位、形象,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说明你还在轮回当中,没有出离。   实际上佛法认为,智慧就是道德的基础,因为当你有智慧的人,才会做一些有道德的事情,我们今天能够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有智慧,因为我们能够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能够舍去自己的时间,财务和自己的很多私人的感情,我们没有执着在某一点上,这就是智慧才是你产生道德的基础。   有时候我们看到人的轮回非常得可怜,我们人都有同情心,我们都会有觉醒,只是这个同情心和这个觉悟是你通过哪一点而来理解到的,有的人是痛苦了,才觉悟;有的人是自己受了很大的苦了,才觉得要放下;而有个人很快得就明白,我们在人间应该有道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所以佛法其实讲的非常得在道理上,因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拥有道德,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有道德的人,他一定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了智慧,你知道什么对和错,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那你才会懂得什么叫道德,你就会遵守道德。   当你拥有道德的时候,你才知道,不能跟众生结恶缘,知道我们自己的生命短暂,我们在前途当中充满着障碍,这时候,你才会心中慢慢地挖掘出自己本性的慈悲,你才会跟众生结善缘,你的生命,才会拥有未来,你非常得感觉到自己生命的珍贵,你同样会珍惜别人,你就会自觉地遵循道德水准,在心中拥有慈悲。   其实我们生命真正的觉醒就是同体大悲,知一切众生跟我们都是一体的,所以慈悲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可怜别人,就是有智慧的一种表现,能够慈悲别人,就是解脱自在生命的一种表现,这样的话,你可以在心中建立起你的内心的净土。   我们经常说,人为什么要体悟“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不去理解,我们就永远在烦恼当中;因为我们断烦恼、证菩提,那么烦恼本身就是菩提,烦恼如果是菩提的话,那你就不会有烦恼了,那么有的人就说了,那我有烦恼,那你就说我有菩提啰,因为你没有办法把它转成菩提,这是一个需要智慧的转化。   就像我们在人间一样的,你看看稻谷,你说这就是粮食,这就是我们吃的米,你拿起稻谷,如果你没有把壳弄掉,你能吃下去吗?你只有等它长大,把壳弄掉,那才是你真正的粮食。   那烦恼本身就是菩提,因为当你有烦恼的时候,他一定有智慧在里面,所以很多人一直不理解这句话,觉得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觉悟就是觉悟,我们已经失误了,我们怎么办?   实际上,菩萨就是告诉我们,当你到达了这个烦恼的境界的时候,因为你脱离不出这个境界,你就转化不成菩提。   就像我刚才讲的稻谷,因为你看到的稻谷,你不认为他是粮食,你认为很烦啊,粮食拿到嘴巴里就能吃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外壳?原来还要把外壳弄掉,才能成为粮食,哎呀,那多烦啊,明明稻谷就是稻谷,粮食就是粮食。实际上你只要把稻谷外壳把它磨掉,你就知道每一颗亮晶晶的白米饭。   所以你如果永远烦恼,就是你看不到它的烦恼的实质,所以你就永远在轮回当中脱不了苦难,所以为什么我们在苦海里,就是转变不成菩提呢?   想一想,一年有几百万人自杀,难道他们不知道自杀是不好的吗?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还会变化,而他们自己没有寻找,他们没有去寻找在那些穷途末路,不能有新的路给你走的时候,你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前途,所以你是因为没有菩提在心中,你没有看到这个人生的真谛,那就是无常啊。   有智慧的人马上知道,再大的事情,一年、两年、三年,可能就结束了,这不成为一个很严重的事情;而一般的凡夫他们的菩提非常得浅薄,他们的智慧转不过来。   所以佛就是要把烦恼转成菩提,那么真的到了佛的时候,连烦恼和菩提的概念都没了,那么他就是一个觉悟的人。   所以我们学佛人,有时候要真正地理解佛,因为我们不理解佛的境界有多高、有多深、有多广,所以我们就害怕追求不到这个佛的境界,那么你害怕了,你不去追求了,所以你才达不到人间的圆满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看到观世音菩萨的佛光普照,看见我们佛陀的佛光普照山河大地,普照大千世界,观世音菩萨度所有的众生,这就是菩萨的把烦恼转成菩提。   举个简单例子,菩萨看见我们众生为名为利,贪嗔痴慢疑,天天在欲海里出不来,菩萨看见我们,他也有苦恼啊,烦恼啊,但是菩萨看到了你们都是具有佛性的,你们都是可以转换成未来佛的,所以菩萨就是在转换意识,从烦恼转换成菩提。   所以为什么菩萨告诉我们说,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因为告诉你了,你在这个烦恼世界当中,你就不会再去追求那些名啊、利啊,因为你知道,以后到天上有一个极乐世界,烦恼即菩提,就是怎么样把它转换。   所以有些人自己热得不得了,也不知道自己少穿一点;有的人冷得不得了,也不知道多穿一点,那么热的时候来了,热成烦恼了,你应该用菩提,少穿一点喽,不要让自己太热了;   你自己冷的时候,烦嘛烦嘛,冻得,你不能多加一点衣服的,这就马上就转到菩提了,所以在这个五浊恶世的世间啊,就是要经常换一个空间。   其实在佛法里经常讲到,人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你直接用你的智慧、德能转化烦恼成菩提;第二条路,你没有这个智慧德能,你要学会回避它,换一个心态将烦恼转为菩提。   举个简单例子,你没有办法克制你身上的欲望,你就必须离开这个欲望,如果这个人很想买东西,很想买一个很贵的东西,你没有办法克制,请您不要再到这种商店去路过他,或者经过它,要避开这些。   […]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322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322   其实我们讲佛法、道佛法,实际上,讲来讲去就是一个以心(用自己的心)来改变,大家都知道《金刚经》讲的是心,《心经》讲得是心,《无量寿经》、《妙法莲华经》还有《地藏经》讲的都是一个心。   所以怎么样让自己的心能够每一天都能够放下,做个善人?怎么样能够知道佛语人生?要懂得凡事皆有因果,因为佛法在世间,我们过去说,佛法在世间,就是要懂得不离世间觉,实际上就是要把学佛落实到我们真正生命的实处,学佛人实际上,就是要发现自己在人间贪、嗔、痴、慢、疑。   昨天看了一个消息,说一个太太开着个车,跟先生吵架,吵架之后,太太气哄哄地就上了汽车了,那么先生呢,跟太太,因为太太上汽车之前讲了几句狠话,比较难听吧,所以先生就很执著地跑过去拦住她,拦住她的车头。就跟她说:“你讲清楚,你下来!”还拿这个手啊敲击她的车,然后讲了几句也比较难听的话,太太一生气,一踩油门,把她先生撞出去,人整个撞在墙上,脑子都全部撞碎了,当场死亡了,哭啊……然后她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了,警察把那个太太带走了……   所以在心理学上来讲,台长用心理学来帮她分析,人的这个急躁的情绪,不能控制的情绪,一般在十秒钟左右,都是在这十秒钟左右发生的,就是你要学会克制这十秒钟。   当你火大得不得了,你想把他翻过来的时候,实际上你赶紧要放下,因为就是在这十秒钟左右,你的心会像奔腾的江河一样,川流不息,你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失去的理性,你就不会清醒,没有觉醒,你会暂时离开你的善根。   所以当你在佛法当中讲,一旦你离开了贪、嗔、痴、慢、疑,你就回归了理性,所以你每次每天做什么事情,你就要经常想一想,我今天贪了没有?我今天嗔恨了没有?我今天愚痴了没有?我今天有没有傲慢?我今天有没有浑身都是怀疑别人?   所以当你拥有这些贪、嗔、痴、慢、疑的时候,你瞬间你会把智慧啊,你的觉醒啊,善根全部抛到脑后,你瞬间就变回了一个俗人,大俗人,就是我们说凡夫俗子,而且你就会藐视他人的平常心。   所以一个人学佛如果不能真正地清醒,觉醒和懂得自己在人间的一切,都是宿世的善根和因缘,你就会选择失意,你就会选择失去理性。   所以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曾经说过,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完全是菩萨点化,完全是一个觉悟的人,是一个佛,他说了一句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讲人怎么样一个觉?觉就是处世,学佛的人没有诸恶,力行众善。所以一个人要净化心地,那就是要懂得,常常观照自己的心,不要去妄想,不要去执着,不要去迷茫,不要去颠倒。   如果你不离佛法,而行世间法,那你就不会离开佛的智慧,你不离开世间法,你而会证得佛法,也就是说,你要记住了,你不离佛法,而行世间法,就是说,你如果不离开佛法,你在人间做任何事情,你最后虽然没有离开世间法,照样能证得佛法,这就是我们说不离佛法,你才会拥有智慧,不离佛法,你才会拥有智慧。   所以修行啊,慢慢地修,修到后来啊,要修出六道,修出对这个人间的整个有为到无为,所以呢,修行实际上,有为就是你比方说,念佛了,持咒了,念经了,诵经了,坐禅了,这些方法了,实际上到了最后了,做了像没做一样。   以一念替万念,很多人杂念不是很多吗?那么你念经的时候,就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学佛,那么就学啰,念经就是读书了,读啰,那么用一念就替代了你的一万个念头,用一念可以吸掉你万念,所以很多人,有一个正念一起,所有的乱七八糟的杂念全部熄掉了,我们说熄火一样熄掉了。   一念无生啊,没有一个念头可以生出的,无念慧开了,你如果今天脑子里没有杂念的话,你智慧就开了。   那么这个过程应该是怎么来的呢?那么就是要持之以恒,我们每天要修,每天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坚持修,你就会成功。   所以人心每天都在变,要坚信自己,因为我们是佛种,我们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那你这个佛性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妙,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降伏其心就是降伏自心,因为要懂得贪欲是痛苦的缘分了,就会使我们分辨不出善恶了。   所以修行,大家要记住,胸怀要宽,包容一切,而且自己要清楚,我今天开始学佛了,不可以求到速成的,没有那么快,速成的,学会善用佛法中的智慧,来改变自己。   佛法中的智慧是什么呢?烦恼即菩提,你会用,那么烦恼来了,你有菩提的智慧来解决它,如果你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了,因为烦恼来了,跟着他一起烦,那么你的菩提种子也变成烦了,那么你在人间就会颠倒沉迷,由自己贪念、欲望生出种种烦恼,你就失去了智慧。   所以,台长曾经跟大家讲,烦恼越多的人,智慧越少;而智慧越多的人,烦恼越少,所以怎么样使自己解脱痛苦的烦恼,这就是我们要用智慧来找回清净菩提心的有效的这个途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224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224   我前几天和佛友讲到忍耐,其实忍耐,除了你有忍耐的力量之外了,其实还要有一种叫“耐怨害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加害于你,比方说,人家有意加害于你,你也要安心忍耐,没有这个报复之心,这个是名“耐怨害忍”(就是耐,就是忍耐的耐,怨,就是怨恨的怨,害就是被人家伤害忍耐的东西,)也就是说,被人家伤害,知道被人家伤害了,那你也要忍辱的忍了,就是不能起瞋恨心,这真的是非常非常在人间不容易的。   还有一种叫“安受苦忍”,(安就是安全的安,受就是受苦),“安受苦忍”,也就是说,不管被这种生病、水啊、火啊、刀啊、枪啊等,众苦逼迫你,你也要安心忍受,坦然得不动,不能动,就是忍受的忍,因为你知道你这些身体的忍痛,其实就是在解脱你精神上的一种苦痛。   所以痛苦其实是觉受的逆缘了,痛苦是觉受,你感觉了,你受到痛苦了,实际上你才明白什么叫“逆缘”,你能够忍受逆缘,你就能够慢慢地化解这个逆缘。   因为很多的冤结,很多的东西,它都是从两方面来的,它有的是从精神上让你受苦,还有一种是肉体上让你受苦,所以有时候你能够在肉体上经常能够忍受,你的精神上就会好很多。   举个简单例子,你要是动手术的话,你肉体上能够克制痛,但是你想象一下,以后不痛了,这个毛病没了,这个毛病以后因为动手术之后,以后就不会在平时这么痛了,你是不是精神上就能够忍受痛,所以一个叫“耐怨害忍苦”,还有一个叫“安受苦忍”。   还有一个叫“谛察法忍”(谛,就是真谛的谛;察,就是观察的察;法,就是佛法的法;忍,就是忍耐的忍,)这种叫什么忍呢?实际上这种忍耐,就是跟你说,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体性虚幻,这个人间,你知道无生无灭的了,你要懂得你的心一切都是妄念,你有时候一个妄念起来了,你很难过,你一定要想去做,但是你又用自己的戒律克制自己让你不要去做,所以你要体察,谛察,就是你要懂得真谛,来克制自己,安然的忍可,在心中忍耐,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一切无常的,你要忍耐一下。   比方说,人家正在骂你,他会骂你一天吗?不会,他正在骂你,你觉得难受得不得了,可能有个洞最好钻进去,你觉得不得了了,“哎呀,出大事了,他现在骂我,哎呀”,比方说,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你这个也是这种心理,你马上就要想到,它这是一个忍耐,这个你只要,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忍耐,它都没有时间的,也有时间的,在人间,它不会一直这样下去,你看,我们说新闻就是这样,再大的新闻,它只要过时间,它就旧闻了。   其实这一句话叫“谛察法忍”,就是让我们学会对世界上的一切,你不能把它当成真的,你要诸法体性虚空,要懂得,所有的法相,体性是虚幻的,因为你的心只要不妄动,你就可以忍耐,所以人家骂你,你只要不回嘴,你只要克制住,一会儿就没事了,你只要跟人家对骂,一回嘴,一顶嘴,一解释,你接下来,火更大,跟对方两个人越来越难相互忍耐,家庭吵架就是这样的。   所以,刚刚讲的三种,都是比较拥有“恒观力”,就是看这个东西,它不会永恒的,只要你心中有定力,你一定会圆满这几种忍耐的本能。     《金刚经》里面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这个道理,叫“中观正见的忍可”,实际上这也是无生法忍的这个一种境界。   所以我们做人,忍耐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种,我们说修为,这个人如果能够忍耐很深的话,这个人实际上他对佛法的认知很透彻;这个人不能忍耐的话,他就对人间的一切,他根本没有认知,你去看不学佛的人,他就会碰到事情跳,碰到事情吵,碰到事情就去解释,因为他认为这个事情很大,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对他来讲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实际上,他如果有智慧的话,他知道这个事情就像过眼云烟一样,一会儿就没了,你当然就没有,无生,就是这个,你对这种缘分无生了,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你懂了,你知道没有生出来什么法,也没有灭掉什么法,所以没有什么要你去忍耐的。   所以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随缘力,一切都是,我们讲,能够由定而转为悟,所以定性转为悟性,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要学会忍耐,所以你去看,有时候我们在电视上看了两个人在争吵,你说哪个人有修养啊,争吵的两个人都没有修养,有些人甚至当场就在节目当中,就是话筒一扔就走了,你想想看,这个是学佛人的心态吗?   如果你学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无四相的话,你可能连瞋恨心都不生起了,你已经是思想上成就无生法忍了,你已经成就了在怨害面前最高境界的忍辱之心了,对不对啊?   所以很多人能够领会佛法,无生法忍,你就早就融入了这个菩提生命的本能了,这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忍受和忍耐,他是包括了成就圆满力的忍力,一个人的忍耐力,所以一个忍耐力,他本身就是包含了这个人的境界,境界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不能忍耐别人,不能忍耐这个,不能忍耐那个,实际上,他就很可怜,他一直存活在他的自私的那种思想行为当中,所以他解脱不了自己,所以每天他要在解释,每一天他就要在,让自己活在这种烦恼心当中,他放不下。   所以无生法忍,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的菩提的境界,拥有更高的菩提的这种我们说,佛性,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学。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220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220   我们学佛人什么都知道,有时候忍耐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如果能够忍耐的话,你可能就会比较安。   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于无生无灭的实相当中如如不动,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在无生无灭的实相离体念,离体当中而不动,所以这个就叫“无生法忍”。   忍,大家都知道,是一种肯定。忍,也就是我们承认的意思,“无生法忍”,其实我们佛陀告诉我们的诸法实相,这个世界真相是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   法不生,那当然就不灭了,没有去灭掉的意思了,所以这不生不灭,不生当然不灭,为什么要说不生呢?后面又说个不灭呢?因为这两个字比喻起来呢,这个不生而生,灭而不灭啊,其实是什么现象呢?我们说梦幻泡影,你说它有吗?它又没有;你说它没有,它也有,这就是《心经》里面告诉我们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就像每个人做梦一样的,梦有吗?有,醒过来又没有了,所以不生不灭就是非相即相,相即非相,非相即相,“无生法忍”,也就是你真正地用智慧安住于无生无灭的实相当中,你就是无生法忍了,没有生灭了,我们经常说“无生法忍”,就是没有什么生和灭的这种意思在里面。   所以很多人对这个理解各有不同,也有的人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要破无明,无明是一种迷惑,因为这种迷惑可以让你造业,所以要让我们学佛人要开悟,因为你开悟了,你就可以证得无生法忍,那么无生法忍实际上你能够证得的话,可能就会悟入八地菩萨的境界了。   大家知道,在这个地球上,很难有很多人能够证得这个“无生法忍”,也就是说,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有到无,无到有,不是理解了,是证得,证得什么意思?就是完全能够进入这个“无生法忍”当中,所以一轮回,又没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有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你真正地要能够理解它,你可能就真得找到了这条路。   所以禅宗经常讲,禅宗就是说,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断疑生信,你首先断掉你的疑惑,你才会产生出一种信心,真正地相信佛,相信菩萨,所以很多人听人家讲,这是佛说的,他说:“佛会这么说吗?”你想一想,佛会这么说吗?因为你想的,是你的脑子里想,你是人呐,对不对?   但是真正地能够理解的,那就是先听佛怎么讲的,因为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识,前五识是我们说“成所作智”,那么第六意识是“妙观察智”,第七识是“平等性智”,第八识,“阿赖耶识”,那么转为“大圆镜智”,所以八识里面最重要的,我们说,就是智慧转成大圆镜智。   所以念佛,学佛的人就是要增长自己的智慧,所以念佛发愿是一种感悟,你真正有智慧地成佛,那是一种感应,所以感应才能真正地让你觉悟,所以我们学佛、学禅、持戒,一切都要好好地把这件事情要做好。   学佛真的有时候说不清楚、道不明白,那你说,说不清楚、又道不明白,你怎么让别人能开悟,实际上还是用你自己本身的佛性来开悟,来能够分别,来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的真正的走向。   如果你今天能够放弃自己身上的缺点,你能贵在坚持自己学佛的这种悟性,你可能就不会做出什么业障,也就不会让自己的功德有漏,所以学佛人要懂。   所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以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那么什么功德呢?就是修心啊,学佛啊,念经啊,许愿啊,所有的这些功德要庄严佛净土,在你的心中要庄严。   能够闻到佛法,你就要发菩提心,所以我们经常说,真正能够开悟的人,他是一个能够预知未来的人,他怎么能够预知未来呢?他知道人活在世界上不长久啊,只有真正地放下了,才会长久。   所以真正地希望大家能够发心向佛,学佛,礼佛,成佛,所以真正地能够有恒心的人,能够有智慧的人,他一定能够战胜自己身上的缺点,一定能够共攀四圣。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210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210   台长曾经跟大家讲过,一切唯心造。实际上,世界上一切生命的真相,都是唯心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法、一切事、一切理,包括所有的物质现象和一些我们的内心世界,都是由我们内心的本体所创造的。在《楞严经》当中佛曾经说过,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由心创造出来的。   当中讲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就是一切法没有实实在在实有的生,既无生,当然也就无灭。忍耐的“忍”是相信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一切法是没有实实在在的生灭的,都是心中的幻生幻灭。举个例子,如果你把自己的眼睛遮住,看虚空,你就会看见虚空当中的幻化;如果你手不遮住眼睛,你看见这个幻化在虚空当中,你感觉也是存在的。因为从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只是一种看见,但是从你心中生起了,那么这个幻化就存在了;如果你手刚刚从眼睛上拿掉,你心没有认为“我看到了幻化”,那么你心中就灭了,就把这个幻化灭失了。   所以一切法、一切人,包括你的身体、生死,其实整个世界都是非实所有的,都是由你心生出来的假相。要证悟无生法忍,也就是说究竟和彻底,要懂得佛法里边的秘诀,就是能够懂得怎样彻底地领悟世界中的一些虚幻的东西。虚幻的东西,如果你心中认为它存在,它就存在;你心中认为它不存在,它就是不存在。   在诸多佛经当中也讲: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我们慢慢地从佛经当中就会懂得实相虚空,懂得“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学佛,就是让你懂得,这个世界没有……如梦幻般的世界,如露水又如电,完全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你心中认为它有了,它就有了。你今天生气,某一个人让你生气了,你觉得你要气,你就气了;你觉得不想气,你这个气就没了,消掉了。道理就是让你知道忍耐,就是让你知道,我们不管学什么佛,不管要懂得什么,首先要学会看空世界,真实无有,虚幻梦境让你了无心性,如是修,要得到无生法忍,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自己的念头到底放在哪里,心要放在哪里。我们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为了人间的一些名闻利养,为颠倒困扰,所以我们不能得法,不能分辨邪与正、法与非法。在这个世界当中明明是不垢不净、空无出灭,如梦如幻般的生活,又如水中月。你看看水中有没有月亮?有,你一碰月亮,跑了,这是我们从小都会的,它是虚幻的。就像一个人,你相信了佛的智慧,相信佛的语言,你就能灭除重罪。你今天如果没有生出相信佛的智慧,你可能慢慢做出的事情就会“则如地狱”了。如果你是一个有罪之人,能够明白这个世界是虚幻的,“我今天做错了,我可以改变,灭掉自己的罪孽”,虽然在这个世界当中还没有改变,但是就犹如狮子口一样,能够让自己消灭一切心中的颠倒梦想和一切邪知邪念,离一切贪瞋痴慢疑。能够自心念佛,不要被这个世间的一切诸事所烦恼,去除人我两见。不要有不好的人我两见,你对自己也好,对别人也好,都要破除执著。   台长告诉大家,大风来的时候,风来了,你可以说它不是风,因为它会过去;你可以说它是风,你只要不在这个时候碰到风,你就是没有见到风。你在这个时间见到了,则名为“风”——只是这个名称称为“风”。就像我们知道其他地方有台风,但是我们没有见到一样,我们不能说这个世界没有台风,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突然之间来了一阵狂风,在我们还不知道怎么称呼它的时候,只是给它挂个名,是名“台风”。师父是为了让你们懂得缘起性空,懂得怎样让自性无性、无生、无起。   菩萨的经文是个大法宝,就像《心经》。其实一切念头亦空亦离者,就是你的念头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本性当然是空的。你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多念头,现在想起来早就没了;你今天上午有个念头,可能下午就结束了,你说在你心中有增减吗?只是你想了一下,你的心没有动啊,你还是如如不动,对不对?你有增减吗?无增无减啊。所以佛陀经常跟大家讲,无增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你“如如不动者”,你对这个世界看空了,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能够放下了,你就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就记得无生法忍了。凡夫的愚惑心、分别都是由痴恚爱了,所以当你一旦学佛之后,就不会再去染着人间的爱,也不会去染着人间各种各样的色。因为你知道色一定会归空,所以叫“色即是空”。这个空本身也不牢固,因为这个空也是有自性的。但是你要懂得不计较从空而空,那你就脱离了幻想。   “诸法常无相”,它没有相,找不到根本,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它没有所相,因为它很快就没有了;“寂静无根本”,你说“我要静下来”,有什么根本?连你的本性都是空的,你能找到什么寂静啊?你今天能够打坐,说“我在打坐”,你就不是打坐,你还是有根本。当你在那里打坐的时候,根本没有觉得自己在打坐,似无似有的那种,那么你可能就有境界了。其实修到后来,连境界都是不真实的。所以说“空无不可取”,我们做什么事情,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空无的。很多人在人间“我在行法,我在问法,我在用法……”一切法都是空的。   《金刚经》告诉我们“诸缘常空无”,所有的缘分都是空的,“贪瞋恚愚痴”,对不对?生命也是这样,生命也是空的,虚空无边。我们现在的人,手摸着虚空,心产生种种的分别,实际上没有分别,是因为你的愚痴、你的心念,而生起这一切的缘聚缘灭。实际上,学佛学到后来就是“无生亦无灭”。我们走的时候,有没有聚、有没有散?你说说看就知道了。实际上,只是一种心中的分别产生心中的愚痴。   佛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都是虚空无常的,你没有什么法,你没有什么是需要忍耐的,也没有什么是需要执著的,一切放下。在很多经文当中,菩萨告诉我们“色即是空”。因为人很多的受想行识都是空的。你看人感受之后没了,想过之后没了,行为做后又没了,你的意识之后也是空的。色、受、想、行、识全部都是空的,等到你什么都空了之后,你能不能行般若波罗蜜多?等到你完全放下了,你就明白什么叫“色即是空”了。能不能空?当然能空。那你空得到底吗?又空不到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师父今天告诉你们,要作如是观。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206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206   大家要知道,我们学佛人首先要自度才能度众。要懂得相应心,你才会自然,才能除尽心垢。那么什么叫相应心?相应心就是对很多事情你不要想不通,不要难过,不要嫉妒别人。你看见他就讨厌,你想不通了,那你就没有相应心了,然后你就慢慢地会伤害自己。伤害自己之后,你心中就会有污垢。因为你想不通,因为你难过,因为他曾经伤害过你,所以你就慢慢地越来越在心中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你一直讨厌他,你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自然。   所以真正的自然心就是相应心,相应心就是你的心要跟菩萨相应,之后你就会慢慢地相应慈悲,跟菩萨相应智慧,跟菩萨相应——做每件事情都能为众生考虑。你拥有这些相应的心之后,你真的会变得越来越慈悲,变得越来越随和,大家都喜欢你,然后你会变得越来越拥有众生,心中拥有众生,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智慧。所以相应心就是一朵莲花,相应心就是能除尽你心中的污垢。因为当你自然了,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自然的——今天他跟你不好也是自然,今天他跟你好也是自然,本来命根当中有的——你才会懂得什么叫自性功德。   自性会生出一些功德,自性功德之后就会有一些智慧。要经常把功德展现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在外表。本性当中有功德了,你看见谁你都很喜欢;本性当中有功德了,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相应佛法,相应菩萨的思维。所以相应,你就能自性功德,那么你才会有智慧。因为你这辈子有功德、有智慧,你就不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而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对谁都是一样,对谁都要特别好,不是说对这个人、对那个人……这个人有钱,你对他好一点,这个人有名有利,你对他好一点,这个本身就不是真修。你不真修,你就修不成。   台长一直跟大家讲,希望你们要懂得怎么样来修成,就是要有出离心。因为一个人如果修心的时候没有出离心,他是得不到大功德的。真正的出离心在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以心,以自己的良心、本性来相应。所以一个人能量大,他是常拜佛;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是因为他没有出离心。出离心就是要离开人间的心,那么你才能够拥有菩萨的慈悲心,思维上能够感动别人、感恩别人。真正的出离心也就是要心正。   因为你心正的时候才会有出离心,因为你心正的时候你会消除自己身上的名闻利养。所以真正的出离心就是让自己能够彻底摆脱一些杂念,彻底让自己能够放下。因为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心正的人,魔才不会上身。所以如果把你的心摆正,那么心就不会入魔;心不正的人会入魔,叫心魔。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当你懂得这些道理,你就会延寿消灾,人天福报都会来。很多人一求就灵,因为他的心很正,他有出离心,他不贪人间的很多东西。当你不贪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成功了。因为你贪,你就失去。如果你贪得越厉害,你失去得越多。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实际上他还是靠自己的一种毅力和智慧,来挖掘出自己本性当中所产生的佛性,让自己心正,让恶魔、杂念都不能进入自己的心,魔就不会上身。魔不上身,你就是佛;魔一上身,你就是魔。所以每一天对照菩萨,每一天要拥有出离心,懂得自己的行为,要行佛所行,思佛所思,言佛所言,永远不做坏事。你永远不做坏事,你不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人了吗?很多人就是不懂,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人。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20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203   其实我们经常讲,佛法,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悲智双运,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在人间必须要有慈悲心,要有智慧,不管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慈悲,因为当一个人慈悲的时候,他慢慢地,他会放下很多;当一个人能够慈悲别人,他的智慧就在不断的上涨。   所以学佛要懂得怎么样来把自己变得越来越慈悲,变得越来越能够让自己和别人都处于一种菩萨的心境、心态当中,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彻悟,彻底改变自己。   真正的学佛人是能够要看破,对人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对所有的事情,都要知道它是无常的,因为对人间很多的误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执着,因为觉得别人总是在伤害自己,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缺少智慧,变得越来越愚痴。   实际上在这个社会当中,不管做什么事情,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觉悟心,你没有慈悲,哪来的智慧?你在学佛当中,又要有智慧,又要有悲悯心,你才能会变得越来越有悟性。   所以有时候,佛法就是体悟、开悟人生之法,是让你觉悟之法,让你懂得这个世界应该怎么样来改变自己之法,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得有智慧,选择了学佛,所以希望大家也懂得学佛就是智慧,因为只有佛法,才能改变我们人。   佛教产生于古代的印度时代,但是,传入中国之后,根据长期的演化和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后就拥有了我们自己的佛教的生涯,中国式的佛教实际上也是一种佛法的传承和演变过程,所以我们怎么样来看待佛法,怎么样能够让自己能够对佛法有个更生动、更全面的认识,那就要看你智慧的抉择了。   台长经常说,一个人,有智者,有智慧的人,他能够有悟性;一个人没有智慧,他一定没有悟性,能够感悟到这件事情做错了,或者做得对了,那你的悟性就开始启发了。   所以要解脱烦恼,想要让这个娑婆世界的人,从黑暗慢慢的走出,走向光明,那么就要开始要寻找那个光明的因素,那么我们做人光明的因素是什么?就是要放弃人间混乱的思维,把自己人生变得平和,和蔼,不要去贪嗔痴。   所以要懂得改变自己最要紧,很多人一辈子不懂得改变自己,因为总是想去改变别人,所以他已经执着于我相,所以为什么菩萨教我们连忏悔都要无相,也不能有我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众生也好,一个人也好,真正地怎么样懂得,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控制自己,怎么样去除我相,由一个凡人转为一个圣人。   因为圣人他是具有光明心的,他是脱离了黑暗的,是有很多人没有光明心,他才会把自己内心的一些嫉妒、烦恼,由自己的爱,变成了恨,嫉妒心变成了嗔恨心,所以从贫苦变成了更贫苦,因为他想不通,我为什么要这么贫苦,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怎么样能够来让自己继续在这个社会上能够成熟,变得更有福田,种上善良的福田,所以,广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慢慢地能够让自己得到法喜。   无相忏悔,悔过自己一切,忏悔自己过去做错的事情,然后,来悔过自己已经存在的恶果,让自己慢慢懂得,这是真的忏悔,我后悔其后过,今天我已经觉悟了,我已经明白了,我不会再做乱七八糟的事了,我真的迷惑,从迷惑颠倒,我到自己完全开悟,就叫真忏。   所以做错的人,实际上就是一步步的在往上,就像菩萨讲的四弘愿,也是一步一步的,首先你要想到众生,也就是有大智慧,众生无边誓愿度,对不对啊,那么,烦恼无尽誓愿断,因为烦恼,作为一个学佛人都要好好的来化解它,先把自己自身的烦恼去除,然后一个大乘,一个小乘,法门无量誓愿学,它本身就是,大乘小乘都要学的,这是中乘,然后,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就是我们说的大乘佛法。   所以,一个头和一个尾都是大乘,第二到第三,讲的是小乘和中乘,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归于到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要把自己的烦恼断尽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断尽烦恼之后,学佛、学法门,然后成佛、成道啊,所以烦恼无尽誓愿断之后,才会拥有它们无量誓愿学,才会拥有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努力的学,你想想看法门有多少,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学,所以很多人学了一点佛法了,好像又忘记,马上又不好好修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精进学佛、精进学习,慢慢地慢慢地呢,才会真正的放下。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27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27   实际上,佛法是我们人生的智慧,很多人说,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这个五欲六尘的世界,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自己活得潇洒一点?怎么样能够让自己活得在人间能够变得有力量,更有力量?   要有力量的话,首先你要有定力呀,有定力,你要有五种力,我上次跟你们讲过五种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还有慧力,所以学佛人要有五种力。   这五种力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有定力,因为有了定力之后,他承前启后,有定力的人,他就有精进力,念头也会有力;有定力的人,他会产生智慧。   所以一个人定得下来,你看,很多人听人家讲,他不讲,他定得住,实际上他就是属于静虑啊。(安静的静,思虑的虑)静虑了,静虑也是一种(我们说)念力的内心的一种显现。   所以当你了知苦圣谛、苦集灭道、苦灭、灭苦,凭什么灭呢?你要有,知道他的谛,要知道圣谛啊,你不知道真正的谛,这个真谛,那你就根本不可能能够来去除自己身上的各种邪念、邪思邪念。   其实我们做人,大家要懂得,一个人力量是很重要的,学佛的人需要很多的力量,刚刚跟大家讲的,一个人要有五种力,除了五种力之外呢,我们还要有言说力,(言说啊,说话。)你看有些人说话就很有力量,他说话人家就听啊。   还有一种叫随宜力,随缘,(宜,就是方便易人,就是非常,宜,就是随意)很随缘的力量,还有一种叫方便力,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   还有一个法门力,法门力大家都知道,你学的法门有力量,对不对啊?现在那个心灵法门学的很多人,学了之后,他们都觉得自己有菩萨的加持, 有力量,一说到心灵法门,马上就生起信心,这叫法门力。   还有一个是什么呢?这个我们说的大悲力,大悲力是什么呢?大慈大悲啊,你知道一个人慈悲别人,你心中就会有力量。   所以这个四谛啊,这个精进很重要,所以,为什么呢?四谛就是人家说,心生起信心,你才能勤修因果,所以你的缘分使你得到了佛法,得到了佛法之后,你生起信心;有了信心,你懂得因果;懂得因果,更要精进,因为知道果报如影随形,那么就开始精进了;精进之后,自己的念,念头就非常地随着佛缘常驻在心。   然后念力之后,心就得到定了;心得了定了,故能实知——实实在在的懂得,实实在在的知道,所以信,(就是这种,就是像台长刚刚告诉大家的)你就会产生言说力,随宜力,方便力,法门力和大悲力。   所以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力量,你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事情能成功,你说别人怎么能够帮到你,让你来成功呢?对不对?一定要生起信心,一定要自己先相信,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种大悲心来救护众生,我没有办法不相信,非常相信。   我们昨天有个佛友就说了,因为佛陀说过的,“众生皆具佛性”,所以他知道,佛陀讲过的话就是佛言佛语,他就是,佛陀讲过,就是真谛啊,所以他说我相信了,他成功了,他生起了信心。   这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学佛做人也好,做什么事情也好,你首先要有信心,因为对人间,因为你有了定力之后了,你就会有通力,通力是什么?神通,有一点能够感应,知道人家想什么;有愿力,那么愿力来了。还有法的威德力,你说,法师走出走进,人家看见他们就肃然起敬,双手合十,这不叫威德力吗?   还有呢,就是因为佛的大定啊,有大的定力,你们知道大的定力会让自己无染无净,不会污染的,不会不干净,叫无染无净,让自己“非空非有,生死不能拘”,(拘,就是不能把你定住,你想活多少时间就活多少时间,你想走了就走了。)所以的你的业不能束缚你了,你这个业力就已经拿你没办法。所以学佛人学到后来,“业不能缚”,业力已经不能把你束缚住,那么就开始显现自己的大神通,感应,什么都有了。   然后因为你完全是自己无生、无死了,因为你已经是完全能够看破红尘了,你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了,你想想看,人家拿你有什么办法,你对人间名,有这种想法,那么人家就在名上来引诱你;你如果在钱上、利上、贪,那么人家在利上就会来引诱你,那么你就不得解脱,对不对啊?   所以要学会放下、要学会没有自己心中的自我,破除四相,然后呢,你才会得到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所以这个五力非常重要。   有信心的人,信根增长了,你的疑惑就没了。   有精进力的人,精进力增长了,你想想看精进的人会懒惰吗?他会破除身心懈怠啊,对不对啊?他会努力精进。   如果有念力的人,念根增长了,你想想看,有念力,他心中有正信正念,你说邪思邪念怎么到得了他心啊,那么你脑子里想出来的念头,当然都是正念功德。   然后定力,定是什么呢?定根增长,你想想看,一个人什么都定得住,你说什么能够乱他的思绪啊,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能乱他思绪,这不是菩萨吗?这不是禅定了吗?   第五个叫慧力,大家想慧根增长之后,你有智慧了,你能超越三界了,你马上就破掉“见”“思”两惑,你已经没有不理解的事情,你已经看破了,你已经彻底开悟了,哪有见思惑啊?   所以你只要能够破除,只要能够有智慧,你已经不落入尘埃,不会在人间三界当中产生无明烦恼,已经懂得什么叫无常,懂得什么叫无声无息,无生无死,这个你已经得到初果了,所以,那么人家说叫“正法界”,有慧力的人可以得到“正法界”。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2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23   一个人学佛当中,他有一个障碍,有一个障碍叫什么障呢?叫“烦恼障”。   “烦恼障”是什么?就是坚持我执,坚持什么事情,都是我对的,“我认为,我认为……”   这种人实际上就是贪着,贪着什么呢?贪着瞋恨,你知道吗?有些人特别喜欢贪著瞋恨,他改不了,对人家总是动不动就瞋恨,根据他的根器,然后经常为了有情众生,为了人间的那些事情啊,骚扰他的心绪,让他的脑子产生障碍,所以人家说“脑障”就是这样,“脑残”都是这样。   他就是远离涅槃,他远离了涅槃,就远离了寂静,他实际上就是在三界五趣的生死当中,所以称为“烦恼”,烦恼就是因为障住涅槃,所以呢,名“障”——“障碍”,“烦恼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执,因为自己总是对的,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是执著于自我,所以根本烦恼就是我执。   所以烦恼要由自身来解决,那就是要去除烦恼。那么首先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去除我执。去除我执的话,那就是要知道别人都是对的,先把自己变为不对,先把自己放低自己,觉得自己是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他要知道,万一执着自己,时间长,迷惑就出来了。   “惑障”一个是“迷障”,一个“惑障”,我执都会产生障碍,我曾经跟你们讲过,在佛学里面有两个障碍,“两障”,对不对啊?这个“烦恼障”,还有“所知障”。   “三惑”,它跟它一起的,“三惑”是什么呢?“见思惑”,“尘沙惑”,还有“无明惑”。   所以“思惑”是什么呢?因为你眼耳鼻舌身意,贪着色声香味触法,所引起的迷惑,就像我们眼睛看很多东西,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嘴巴里说这个话,为什么?动不动就为什么?为什么……实际上就是迷惑障碍就开始了,因为他已经不是自性的真如本性,所以他的烦恼的根本,那么就是开始我执了。   所以我执来了之后呢,慢慢地俱生法执,法执是什么?对每一件事情都执着;我执,就是我自己的意念执着,所以就会产生“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都是分别是我执。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不能了解,他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发脾气啊?我为什么对他有偏见了?你想想看,你不把这个“见”和“执”破除,你哪来的智慧?哪来的悟性啊?对人家过去曾经对你的伤害,你记在心中,你再去回报他,最后结果呢,你自己在承受这个果报,对不对呀?   比方说两个人争吵,过去他搞过你,然后你不停地搞他,你这个因种下了,好了,被人家领导发现了,被老板发现了,明天把你炒了,为什么?你是现世报。因为你是现行啊,人家是过去,你是现行啊,所以你要是对过去执着,你现行一定会做很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   所以过去讲到“无明”,总是讲“烦恼障”是“枝末无明”,什么叫“枝末无明”?(“末”是什么?末端,“枝”,就是一根树枝的“枝”。)“枝末无明”什么意思?因为你烦啊,你从根没有正啊,所以你长出来的枝节都是歪的,所以你一点都不明白,所以在乱长啊,根歪了,长出来才歪的,是这个概念。所以我们学佛要慢慢地学,怎么来对治教化,把它改变。   大乘佛教的“定慧双修“”,就是破无明,就是破迷惑,破烦恼的,要定下来,很多人天天听师父讲,定慧,定慧都不知道好在哪里,你一有烦恼,一想做坏事的时候,先定下来,定能生慧啊,你一个人不能定下来,你哪来的智慧出来?   所以“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你们,“空谛智”,你把这个世界一切都看穿了,人间的一切色法,到了最后,达到究竟了,还是空寂啊,没有了呀,我们一生当中以为这一生都有的,走的时候什么都没拿走,你说有没有啊?所以懂得“空谛智”,就是这个智慧了,那你就是破无明了,断除很多的恶业。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20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20   我们经常说修行以见性为主,见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说究竟,学到究竟。究竟是什么?究竟就是在我们的学佛当中没有受到污染,没有受到那种幻化世界的污染,然后完全是有自觉的,觉悟的心。   所以很多人要想证菩提,一心一意想证菩提,但是都因为不能明心见性,不能明心见性的话,你可能就不能达到究竟圆满,你就不能深刻地理解佛性。   学佛当中,菩萨都有修证的次第,菩萨修证的次第在这里稍微跟你们讲一点知识,就是有52个阶位,一阶阶的位置。那么见性的人就是我们说超脱六道了,为圣者。初地菩萨见性稍微比二地菩萨差一点,三地胜于二地、四地胜于三地,就这么以此类推。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以见性,见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了。大家都知道,本来的面目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讲的,不生不灭,达到涅槃。也就是说我们在人间要达到不生不灭这个佛性,也就是说从你的本性当中生出来的一种自性。把这个自性修出来,你就叫涅槃。所以断生死,脱六道,实际上就是你已经达到涅槃的自性了。   所以我们说“一念清净绝千古”,什么意思啊?就是一个人如果一有清净的心了,这个一千年当中——他是举例子,就是说你跟过去的一切都告别了,是这样的。   因为你在学佛当中,突然之间你见本性了,实际上在这个人间你就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经常说,精神已经修到菩萨界,修到佛界了,那你这个人已经不是这种在人间的人了。因为你的见闻觉知,不生不灭,不入恶道,不入恶知见,这些全部被你抵挡了。   你怎么会抵挡这些染着的呢?因为你的本性出来的佛性特别的强,非常强,觉性特强。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悟啊,觉性特强,所以慢慢地你就会达到圆满的佛道,见性佛道。   在这个世界上,大家要懂得最珍贵的是什么?我们说就是本性,本性是最不容易的。所以一个人能够见性成佛,这就是“直心是道場”。   不管怎么样,学佛需要智慧和善巧方便,不能执著。很多人特别执著,“我是这样的,我一定要,过去丛林制度这么做的,我也要一直这么做。”实际上这就叫执著。   任何一个法門,你如果能够到处去救人,不拘于这种形式,处处就是你的道场啊,对不对呀?你今天不在庙里,你时时可修行啊,对不对呀?你不一定非要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环境。在和众生沟通当中,你可以天天影响别人,让自己做的事情圆满,尤其你会帮助别人达到证悟,那你本身就是一个修行人,你的心才处处是道場啊。   我们做人没有束缚,那你已经脱离了,解脫了。如果你今天再有钱,再有名,再有利,你还在烦恼当中,那你还是在束缚当中,还是没有解脫。所以真正的解脫是不烦恼,得到寂静,得到圆满的寂静,叫圆寂。   很多人都觉得要死了才圆寂,实际上当你有肉身的时候,你照样可以在修心当中达到圆寂的。比方说你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是能够随时控制,不要让它产生我执、法执,那你这个人就是能够控制这个世界的一切,你就是在不断地修行和进步当中。   所以人就是要学会怎么样来放下我执,去除我相,这样的话,你才会慢慢地懂得真正的究竟圆满的佛性在哪里。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18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18   今天跟大家讲我们学佛人在学佛当中应该怎么样把自己的心修到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什么呢?叫无念。很多人说不是要有念吗?念念,念念到后来要无念。有念是什么呢?就是还有念头,我要学佛了,我要好好努力啦。实际上念到后来已经没有念头了,叫“念念无念”。就是念经念到后来用不着你讲,我就自己念了,做事情我全部都自己做了,因为已经懂得一个因缘法则了。所以很多学佛的人,他学到最后,他完全是一种自觉。自觉是什么?自己很觉悟的叫自觉。我们从小老师就说,“你们小朋友学习要自觉一点,不要不自觉”,就是这样。   所以一定要懂一个道理,就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讲究心灵,心灵修到后来完全是自觉了,他已经到了一个境界了,他已经完全没有自我了。就像我们遵守这个交通规则一样,看到红灯就会停下来,看见别人走过去,我们总是等的,这已经叫自觉了。从来没说,“你看,我多好啊,我们去压人家了”。实际上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已经懂得一个守本份。那么做人也是这样,你要守本性,守自己原本的佛性,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才会拥有真实的人生价值,你才会用积极乐观的学佛的心态去学习,去无私地奉献。   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说,“哎呀,这些人怎么这么无私的奉献啊?”很简单,为什么?因为他们有高境界啊,因为他们胸怀着对众生的爱,他们才能无私地奉献。因为我们就是有这个高尚的理想,所以我们才会懂得什么事情都应该从自己的本源开始。本源是什么?很简单,本源就是你做人的一种源泉,这种慈悲,这种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既然有这么多人还需要我们去度他们,哎呀,太好了”,这就是一个人的本源,对不对呀?   所以上次也跟大家讲到,人的境界在不断地上升,学小乘佛法守纪律,声闻小乘,菩萨乘就是大乘了,缘觉叫中乘佛教,所以像这个以后大家都懂得了。声闻、缘觉、菩萨,菩萨是大乘,声闻小乘,缘觉是中乘佛教——就是一个转折点,由小乘转为大乘当中的一个叫中乘,所以就是个解脱法门。每个人都要懂得,因为你拥有佛的根器,所以你才会拥有缘觉,所以你才会有独觉。所以做人一个是独觉,一个是因缘觉。比方说我们自己的自悟,自己开悟,独觉。因缘觉,就是你碰到外面的一些事物了之后,“哎呀,原来这个人啊,都是靠因缘的,我现在能够悟出这个道理了”。   所以这个在《圆觉经》当中就讲到:“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什么意思啊?一切众生啊,如果你要进入佛的大圆觉海,干什么呢?“先当发愿勤修二障”,那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就是等到你这些业障修掉了,那么你就可以解脱,“证得大圆觉妙庄严域”。证大圆觉妙庄严域,就是圆觉。“净圆觉心”,那么就是我们说的“如来净妙之圆觉心”。所以大家都要慢慢学的,圆觉是一种觉悟。那么如果到了净圆觉心,那是一种更高的觉悟。   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修的是什么,一辈子在这个社会当中,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能够理解佛法,怎么样能够消除自己的业障。我刚刚跟大家讲到“二障”,就是两种障碍,那么这个“二障”指什么呢?什么意思呢?其实两种障碍就是两碍,就是两种阻碍,一个是烦恼障,还有一个是所知障。烦恼障是什么呢?就是不能明心见性,整天昏昏沉沉的,烦得不得了,心神不定,是烦恼障。还有一个障碍是所知障,就是知道的障碍,因为你知道了,所以你的智慧反而产生障碍了,因为你知道的不一定是对的,你认为这是对的,你不是执著了吗?所以障碍就来了吗,对不对呀?   所以第二个所知障的意思就是这个障碍已经屏蔽掉你的智慧之心了。知障,你知道了之后反而有障碍了。过去学佛的人就是不知道,他都学得很好,等到稍微懂一点了,他开始骄傲自满了,这个障碍就出来了。所以这个二障又作二碍,就是说烦恼和所知障对你的阻碍,因为你起了分别执著心。所以所知障和烦恼障都会让你产生迷执,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所以今天跟大家讲了这两个阻碍,希望大家好好地学,破除心中的障碍和人为的障碍,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16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16   我们经常讲,学佛人不管你发什么心,许什么愿,实际上都是你的一种愿力。因为当你能够跟着佛陀学,跟着佛陀精进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拥有了佛法的智慧了。因为你想学,你已经在进步当中了。   佛教其实有四乘,小乘、大乘,还有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叫中乘,还有一个上乘。上乘是什么呢?这个人的根基好的不得了,我们经常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实在佛教里边讲,小乘也就是声闻乘,你闻到佛法了,然后你能够断见惑和思惑,然后慢慢地把自己修得澄心静虑,非常干净,修掉自己的苦,修掉自己的贪,身上的心念都是非常的干净,然后在本性当中已经没有苦恼了,所以你的六根就会停止,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眼不见,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那么你这样六根既然断了,那你已经寂静了,快乐了。这就是小乘佛法。   “乘”,其实最早的时候讲的“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乘坐一个马车。过去经文当中说羊车,就是羊驮的车比喻小乘;鹿车比喻中乘;牛车比喻大乘;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直指人心。所以过去在佛陀年代,很多人,佛陀跟他一讲佛法,当即放下五欲六尘,当即断灭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马上找到苦的本性,找到自己的第九意识——我们说的阿摩罗识,清净、寂灭,马上寂灭。   那么中乘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知道大乘、小乘,从来不知道还有个中乘。实际上中乘就是缘觉乘,大家知道四圣道里边有个缘觉。声闻道、缘觉道都已经脱离六道了。所以这个缘觉其实就是辟支佛。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声闻、缘觉道很低,实际上已经是证得佛果了。中乘也是修十二因缘的,他对这个六入、触、受、爱、取、有,他基本上都能控制住,他能懂得老死。他对三世众生为十二因缘所支配非常的清楚,他懂得十二因缘因一念无明而起。因为小乘没有破这个一念,所以他就把这个一念把它弄干净,打扫干净,然后他证得涅槃。也就是说在小乘的基础上,他更懂得怎么样超脱生死,超出三世。他从一念断能够懂得不让自己无明念头起,让自己证得涅槃。所以他就懂得净空无所有,而且他不执,我执都消掉了。所以中乘实际上是弥补了小乘的一些不足,但是在自己破无明当中还不够完全,没有究竟,只是在小乘和大乘的当中。   那么大乘佛法,就是我们讲的修六波罗蜜,就是六度。六波罗蜜真的好啊,任何一个波罗蜜都能成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能够修大乘佛法的人,他就可以叫成“菩提萨埵”。其实“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我们说情,就是你对人间的有情众生有觉悟,你就成为菩萨,所以叫“菩提萨埵“。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懂得大乘佛法,能够救度他人,利益天人众生,度一切苦厄,然后运用佛的智慧,自然的智慧,以大悲心能够利益有情众生,是名“大乘”。   所以如果是要想做菩萨的,你必须修大乘,要做佛的话,那必须在大乘的基础上摄受更多的有情众生和精进。比方说,摄受于戒定慧三学,然后在自己的智慧当中加上禅定,然后要破自己的一念无明,也就是说一个念头都不能不清楚,要完全的清清楚楚,用自己的一念无明打破无始无明而见到本源自性。也就是说用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佛得到的解脱、同体大悲来破掉人间的所有无明,来见到自己的本性和良心,掌握自己的心,净化自心。   小乘一般指阿罗汉果,声闻乘里面基本上都是这样。中乘一般指缘觉、独觉、辟支佛。如果大乘的话就修波罗蜜了,修到后来就是叫“菩萨乘“。如果你是上乘,一般指的是禅宗,我们说直心入道,也就是说你这个人已经是根基到位了,用现在话讲就是只要一点你,马上就放下一切,放下万缘,立地成佛。所以这就是根基的问题。今天跟大家聊了一下小乘、中乘、大乘和上乘的基本概念,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1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13   今天给大家稍微讲一讲我们这个佛法里边讲的五力——五种力量。人有五种力量可以帮助自己修成。因为有这种五力,你这个人自己会生成一种,我们说信根——就是善根,有信心的那种善缘的相信的根,就是我们说的佛根。五力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还有定力,还有慧力。实际上信力,这个是每一个学佛人都必须要懂的。   如果你不相信,你对佛法僧三宝不相信,你说你怎么能修心?因为有信力的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当你相信佛法之后,你能破一切迷惑。比方说过去我们不相信佛法的人,我们意念当中有很多疑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他这么坏,还这么有钱?为什么我不信,然后就是冒风险了,做坏事了,然后就是制造一些给自己不好的障碍,因为迷惑所致。信力是因为你相信之后,你的信根增加了,你就不会被人间的五欲六尘所迷惑,所以信力很重要。   精进力就是我们说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的很重要的一个增上缘。你想想看精进地努力的人,精进总是好的,对不对啊?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精进,比方说你少睡觉,多念经,少睡觉,多学佛,你总是往善的方面在走,在增上,往上。那么你拼命地做好事,是不是精进啊?你想想看你做了好事之后,你还会做恶事吗?你说这个人整天做善事的人还会做恶事吗?那么有什么好处呢?能破除身心的懈怠。很多人懈怠,懈怠就是说懒惰,你说现在人懒惰不懒惰?想一想就知道了,人非常懒惰。   念力是什么?念力就是意念,意念好的,意念能增上精进的话,能够破除一切妄念和不善之念。大家知道什么叫不善之念吗?就是不善良的念头都会没有,你就会成就出世离苦的正念功德。你们知道什么叫正念功德?正信正念的功德很大啊,你修了半天,你虽然修了,但是你自己念头不正,你想想看,你怎么会有功德啊?你做每件事情你都有自己的目的,你说每一句话都带着私心,这就是邪妄之念,所以这个念力要正念。   以后师父问你们哪五个力啊?信力,有信心;精进力,精进地努力;意念,念力;那么还有一个定力。定力是什么呢?定力就是你能够禅定,你能够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你才会有定力。你知道五欲六尘对人的影响,你会破除欲望、烦恼,你就会有禅定解脱。所以定力,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了,不管发生了什么,思维上、家庭上或者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他为什么都能够定得下来?他一直这么好好念经修心,什么烦恼都没有,他解脱了。为什么?他依靠着他的定力。   那么戒定慧,定后面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慧,智慧。智慧实际上就是慧根,你的慧根好了,你这个人就有智慧了。所以如果你有智慧的话,你就能消除见思惑——见惑和思惑。实际上见惑和思惑,也就是说你必须要破除的,我们不管碰到什么事情迷惑了,我们就得解脱啊。那么增加慧力,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学佛人真正能够学得好的人,去排除一切业障,实际上他这种修心的力量就是帮助你增长学佛的智慧。所以佛法上讲,“佛法如海,信者能入,智者能度”,对不对啊?你说这个佛法,你相信的人你才能进入这个佛法啊。你说你现在不相信,谁会去来拜佛,来念经啊?那么这个人虽然还没信佛,但是他有智慧,你也能度到他。   所以要正信正念,不要混淆社会上的一些视听,对佛教要爱如珍宝,念念不忘,不要生起各种各样的其他的念头。一定要懂得怎么样来帮助自己,怎么样来帮助自己来坚固自己的力量,就是佛性。那么有五种力量,今天我跟大家讲的,请大家记住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佛当中的五种力量。其实力量来自于你的正信正念,其实每一个都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说三皈五戒,五戒、八戒、十戒,对不对啊?这些东西都是让你精进的一种力量。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拥有智慧,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有力量。   今天跟大家讲的这个五力,实际上这个是佛教的用语。这五种力量,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是一种能够超脱凡尘的那种力量。你想想看,定力是不是内心的?慧力是不是内心的?念力、精进力、信力,全部都是内心的。所以你想永修善法,永远修这个佛法——这个叫善法,你必须增长慧力,对不对啊?你懂得四圣谛——苦集灭道,你就会慢慢懂得这些。所以我们学佛人,学了之后就慢慢用到生活当中去了,比方说不懒惰了,精进努力了,对菩萨有信心,生起无上信心,对不对啊?对这个世界懂得非空非有,对所有的人间的一切烦恼,不能束缚你的身心,你就破除了身心上的一些烦恼。   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信力跟精进力,跟念力、定力、慧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有了信心的力量,你就会努力精进,精进了之后你会慢慢地思考,然后思考之后能产生定力,定力之后产生智慧。所以这个五力全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希望大家好好学,希望大家能够懂得佛法的真谛,菩萨智慧那是无边无际的。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06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06   佛教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识,佛菩萨高尚的品质其实就是因为每个人潜在的本具的佛性所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佛法能够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有高尚的品质,这就相当于孟子曾经说过的“人人皆可为舜尧”。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本心,是最善良的,但是我们的八识田可以把这颗心变为烦恼,也可以把这颗心变为般若。   实际上在人间,解决烦恼的能力——这一潜力,那是无限的,因为我们具有佛的本能。很多人根本不懂得解决烦恼的方法,因为他不知道去开发自己本身潜在的这种佛性、理解这个社会的真相的一种能力。   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将一切看空。“看空”并不是叫你“做空”。很多人误解了佛法,说:“哎呀,反正空的,我不活了。”不是叫你做空,也不是叫你完全离开生命的本质,要叫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说你生命的升级,用现在话叫“升级版”,将自己的生命尽量能够接近佛性,将自己心中的智慧、良心和潜能能够脱颖而出,解脱烦恼。   心态是最重要的,培养好自己良好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这样的话你就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观念。所以心态的调整对人非常重要,同样一件事情,积极的心态会让你解决很多人间烦恼,消极的心态可能会让你增加很多的烦恼。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在澳大利亚很多地方是吃自助餐的,实际上一个自助餐,过去有的最便宜也就是十六七块钱,用老人卡一算大概就是十三四块钱、十五六块钱,都有。很多老人家去晚了,一看很多东西收掉了,心里不开心了。你自己去晚了,人家收了,你心里不开心,吃了也不长肉,就觉得划不来了:“我付这个十五六块钱吃这么一点点,人家可以吃很多。”   同样另外一个人他是这么想的:“我今天来得晚了,虽然没有很多东西,很多菜没了,但是居然我还能吃到这么多。哎呀,太好了!要是再晚来一点,说不定什么都吃不到呢。”这就是人的心态的转变。你想想看,外面你就是吃一盆菜、吃一碗面你也要十几块钱,至少剩下这么多的菜,你还能吃好几盆呢,你怎么不考虑这些问题?所以好的心态,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在人间很多事情,什么叫福,什么叫祸?祸,你降伏它了,祸就变成福了;福,你没有好好运用它,福就变成祸了。   佛教最高的理论是空性,我们人活在当下,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对待那些无限的在人间的一些得失。如果你用正常的心态去观察,用佛学的心态去观察,你会觉得有得就会有失。今天我失去了我不难过,因为我得到了很多;今天我得到了,我以后一定会失去很多,所以我也不难过。这就叫看空了,并不是叫你什么看空就什么都不要。看空就是把这个事物转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你自己的智慧去观照一切。   你如果是一个没有好的心态的人,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可能会创造那些无限的不好的东西,那是什么?负能量,让人变得非常地难过。所以人的价值在于要明白人生的意义。我们得到人身,我们就要知道人生的境界,境界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要明白这些道理。   今天跟大家讲了佛学方面的关于人生的启示。我们人必须要正视现实,叫你放下,叫你看空,并不是叫你逃避现实。也就是说,今天你感觉痛苦了,你就要把这个因找到——你为什么痛苦,对不对啊?在人间做人,你就必须接受痛苦,就相当于你今天到了医院里你必须接受痛苦,因为你今天到了医院,你就必须承受痛苦一样。   所以我们做人,有时候放不过别人,并不是你不想放开他,是你内心的自己放不掉他,难过、忧伤。所以有些人就是难受,讲一句话就要跟人家争,人家跟他观点不一样,马上跟人家去争,他整天就是活在痛苦当中。这个在佛教界就是认为是“惑业”,惑业形成一个苦,所以就叫“惑业苦”。“惑”是迷惑,迷惑所造的业造成你的苦,它会遮住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让我们看不清生命的真相。   真正能够知道生命真相是什么呢?就是要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生命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们不能为了一个“小我”活着,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一个孩子、为了一个小家那么自私地活着。所以有些人真的是一点不开悟,一生当中就为自己活着,等到他家里出了点什么事情,没有人肯帮助他啊。只为自己,他就失去活着的意义了。所以能够学习佛法,抵制思维上那些肮脏的、自私的这种心态,你才能解除烦恼,断惑成真。也就是断惑之后就是修真。   人生,很多人以苦为乐,但是明理开悟之后才会产生(真正的)高境界。很多人以苦为乐,喝酒抽烟,觉得自己虽然苦一点,但是还是很快乐。我们经常讲“看山是山”;有些人看山不是山;到了最后境界,看山还是山。这个是经过你断惑——断掉迷惑之后,你才能上升到的高境界。所以中国的佛教理论其实也是一个让人解脱的理论、让人解脱的哲学。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04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04   人在这个社会当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的挫折,很多人在挫折面前,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而有些人在跟自己的挫折抗争,但是心里没有一种理想,没有学佛的那种信念,没有信仰,所以很快地就被自己的那些肮脏的理念所打倒。   所以学佛人的话,就是讲的觉悟,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能够自觉、觉悟,你才会“断惑,证真”,断掉迷惑,证实真实的世界的存在。   实际上我们学佛人拜菩萨,并不是一种好像你是学佛了,身份的象征,而是代表着你已经摆脱了人间的烦恼,你开始了用“悲、智”两种品质的运作的开始,一直用智慧来解除烦恼的能力,然后你用慈悲,悲悯的心才了悟生命的真相这种能力,所以这样的话,你就是发愿会帮助一切众生而解除烦恼,实际上,这就是悲悯心的开始形成。   其实佛教在这个整个世界当中,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伦理道德的一种再现,它这种宗教,它是显示人的伦理道德,佛教它有意地告诉你人生是苦的,然后再引导你去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的理想目标。   那么,怎么样能够让你相信能够解脱呢?所以呢,佛教就有一整套,一系列的这种弃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这个伦理道德的标准,什么叫伦理道德啊?就是不能对自己的父母亲造成伤害,这个在自古以来,我们5000年中华文明古国的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就是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伦理?什么叫道德?   同样,佛学也是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恶”?什么叫“善”的理论学说,所以佛教的这个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他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佛教讲“众生平等”,慢慢地被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所接受。众生都是平等,虽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他也是讲一些不平等,实际上,讲到的是平等,是一种平等的心,平等的意念,平等的人生,平等的待遇,大家一起的待遇,所以,很多人对佛法就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   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得智慧?更加得慈悲,也就是变得更加的,在家庭也好,在社会上也好,有一个更慈悲的心,来贴近你的生活,所以人生心态很重要,我们说,现在人生啊,生命存在的很多的缺陷,而且人都知道自己,“我就是不好,我就是自私,我就是搞不清楚。”就是这种迷惑了,而且会慢慢地转变成一种烦恼和痛苦。   所以佛陀对生命、现实,在末法时期,其实他的评估和结论就是人生是苦的了,你想想看你就是快乐,到最后也是痛苦;你拥有了,到最后也会痛苦,所以佛告诉我们,“四圣谛”、“八正道”,就是告诉我们,“爱别离”、这个“怨憎会”啊,然后这个“生老病死”啊,等等啊,让我们看清,让我们证实。   要找到自己生存在人间的真正的价值,因为很多无明的东西在我们身边遮蔽了我们的眼睛,以至让我们看不清我们自己生命的真相,自己每一天以为自己很幸福,每一天喝酒了,晚上又喝酒了,哎呀,我今天可以去做一些吃喝嫖赌的事情,觉得自己可以幸福,实际上这是苦啊,以苦为乐呀,其实这种麻醉的这种暂时的拥有的苦,他不知道人生的最后的真相,他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他不能知道自己生命的健康的发展,他也不知道,当自己拥有了人间暂时的快乐之后,你会慢慢地遗患无穷。   因为大家记住,任何的快乐,都带有未来的损失,比方说喝酒,你以后的肝会坏掉;抽烟吧,肺会不好;有时候讽刺别人,开心了,被人家嫉妒,或者被人家排挤,所以活着正当的理由,是应该懂得寻找一种生命的真正价值,而这种生命的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活着的动力?这是很重要的理由,如果当我们知道我们是要还债,当我们知道我们要借假修真,我们的生命的动力重新开始启动。   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家庭,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事业,但无论哪种理由,都是生命表层的理由,经不起,我们说,学佛人的一种推敲,因为你只是为了生命而活着,为了一顿饭,为了一个孩子,为了一个家庭而支撑着,这么表面好像活着。   实际上,生命真正的终极这个答案,我们一定要找到,这个答案就是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走完人生的真正的意义。所以很多人真的不知道,一看到家庭破裂了、自杀了;孩子离你而去了,自杀了;或者工作没了,他就开始就是沉沦,因为他没有一个真正地能够让自己解脱的方法。   所以学佛人要懂得真正解脱自己,要有佛性,要懂得这个世界的真正的苦空无常,你才会去寻找一种让你活在人间,支撑着你的一种生命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千寻万寻的人生的,用现代话讲叫人生的境界,用佛法界讲,就是我们的佛性。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80102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80102   现在社会,节奏太快了,压力太大了,有时候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想象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企盼,不知道在这个繁华的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应该怎么样让自己真的保持一种心境的豁达。   其实他不知道,因为人的一生,你的道路,一种选择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如果你选择错误,你可能一生会觉得自己很错误;如果你选择某一时期一点错误,可能会影响你一段的生活。   所以过去我们都有做错过事情,就是因为属于凡夫俗子,没有能够认清世俗的尘埃,所以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方向,你就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   那么在现代社会当中,你究竟说,“学佛学佛,佛在哪里?净土又在哪里?”很多人天天在家里,痛苦的时候就在想,“佛啊,你在哪里呀?我求你,你又不见,净土到哪里呀?我真想一个人清静一点,什么烦恼都没有,我哪怕什么都不要,我要清净。”这个时候,你才会慢慢地发现净佛的出现,净佛,就是干净的佛,佛性,就是在你的心里,内心。   其实我们人在一生当中要怎么样懂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没有天长地久的,我们的相貌在变,我们身体在变,我们的精神在变,我们的意志都在变化,时光的脚步我们有时候根本不能保持自己的青春常在,所以有时候我们经常在自己的失败的这种梦想当中,和自然的规律在抗争,拼命地认为自己不老,我能够驻颜有术,能够保持自己的容颜不老,其实大不了就是延缓衰老的速度。   怎么可能不老呢?而真正不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美德啊,人格的美,心灵的美,你去看你们妈妈如果从小把你们养大,一直不为自己,为你们,你看你妈妈在你们心中会老吗?妈妈满脸皱纹,你还是这么爱她,这才是心里的美呀!   所以我们为什么看看菩萨不动,但是我们为什么这么爱菩萨?菩萨在我们心中,菩萨已经达到了,对每一个人来说,我们的本性和良心当中拥有的一种觉悟。   很多人都不知道“佛”这个字是什么?“佛”就是觉者和智者,觉悟的人,什么叫觉悟?觉悟就是能够分辨真伪,懂得明理,觉悟是什么?就是你,你还在,师父曾经在《白话佛法》当中跟你们讲,师父就是一个闹钟,你们在五欲六尘当中都在睡觉,没醒啊,根本找不到自己到底在人间干什么,我这个闹钟把你们唤醒啊,唤醒你们的觉醒,唤醒你们的悟性啊,让你们觉悟,让你们智慧圆满,想一想佛陀到人间来,不就是要唤醒我们的,对心性和本源的这种觉悟吗?师父就是学的佛陀啊。   想一想,我们佛陀的年代,应该是公元前560年和前486年,其实佛陀跟孔夫子应该是同时代的人,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也就是说,佛陀的庄严之相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我们经常讲,菩萨你看到他,你就能够想到菩萨的智慧和德能,你看见菩萨,你就会去除烦恼。   比方说,很多人在人间苦得不得了,跑到,跪到菩萨那里,马上就哭啊、哭啊,“菩萨你最了解我,菩萨你知道我怎么怎么……”你跟菩萨一讲,突然之间你脑子就会有一种另外的菩萨的意念就会出来,这种意念是什么?这种就是菩萨给你的,我们说,回答,因为他已经在你的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伦理,形成了一种道德的规范,在你平等心,在你慈悲心,在你的本性当中所流露出来的一种悟性,你就会自动地去明白和抵制人间五欲六尘对你的伤害。   所以孔老夫子也是讲到的伦理道德思想,就是告诉我们,要超越社会的这种五欲六尘的观念,当年孔老夫子也是教我们要出离,都是跟着他去周游列国,去弘扬中华儒家教育,道家的思想,出离家境,其实就是跟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儒家伦理道德的观念,对他的一种摩擦,产生的一种抵制。   你看看过去封建社会,对女性受到多少的制约,让很多女孩子变得非常的痛苦,所以道德观念的成熟,有一种道德的学说,所以道德的学说是什么?就是怎么样来形成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但是又不要受当时的封建社会的那种约束,那么这就是佛家讲的要认清生命的本质,你如果能够认清生命的本质的话,你就会对佛陀,释迦牟尼佛我们对人生和宇宙做出的解释,那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你就会慢慢理解了,“原来,人生是苦啊!”   人生的痛苦是多方面的,身体苦,对不对呀,追求欲望而得不到啊,还有社会环境带来痛苦了,还有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还有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还有天灾人祸。   台长曾经跟人家讲过,911的时候有一个经理,在上面,火已经烧上来了,他知道逃不过,他最后打了个电话给她妈妈,调查局从电话号码上查到了,他给他妈妈打了个电话,想了解当时那些人在上面知道一些什么?结果就问他妈,找到他70多岁的妈妈,妈妈一直含着眼泪不肯说儿子最后跟他讲了什么?   调查局就告诉他,“你的孩子最后给你打通了这个电话,因为很多人都没打通,他的手机打通了,我们非常想了解,最后你孩子跟你说些什么?对我们调查整个,一些大楼的当时火灾,人的心理啊,还有一种事实很有帮助,请您要告诉我们。”   她妈妈一直不讲,到了最后,联邦调查局用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妈妈含着眼泪说,“他说,妈妈我爱你,我很舍不得你,我平时对你关心太少。”   这就是我们人间的痛苦,这就是我们生离死别的痛苦,其实这种苦,在我们没有认清生活的本质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探索当中,当你认识到生命本质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这些苦真的是进入苦海,所以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在苦海当中一样,所以人生哲学,实质上可以说是我们学佛人应该懂得是苦的哲学。佛法就是让我们在这个苦的一生当中,怎么样来消灭它,消灭这些苦的根源,这就是佛陀让我们要正视现实,要离苦得乐。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71230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71230   要懂得人生有“八苦”,得不到的想去得到它,时间长了也放不下。其实经中曾经说“三苦”、“八苦”,主要是讲什么呢?主要是讲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离苦”。“离苦”,那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苦”。你不想看见的人,你看见了,你苦吗?所以,人生首先很多人专门问:“为什么有八苦?”师父告诉大家,你想想看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啊。再加上求不得、怨憎、爱别离、五阴炽盛苦,想一想哪个苦不是在现实当中?你逃避都逃避不了的。“生”,人生在世,叫“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些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   “怨憎会苦”就是仇恨和冤结、憎恨挥之不去,聚集在你的心里。你想想看,你心里不想去恨了,但是你还是自然会恨他。你说你苦不苦?我们经常讲,“爱别离”那就不谈了,生死无常,喜欢的人离开你了,聚散无定,亲爱的人不得共处,喜欢的人要离开。过去我们在单位里面,两个人感情非常好,最后大家各奔东西,各谋高就,你说说看,那不叫爱别离苦吗?还有求不得苦,大家想一想,世间万物,不是每件事情你都能求到的,对不对?你求不得,求不得苦不苦啊?很多人想要跟他好,好的上;很多人想要买房子,买不到;很多人,哪怕这件衣服很喜欢的,第二天去买,被卖掉了,你心里难过吗?求不得苦啊,对不对?   所以像“爱别离苦”和“求不得苦”,是属于“坏苦”,什么叫“坏苦”呢?”坏苦”就是好事扑灭了,离散苦,就是没了,这苦。“生、老、病、死、怨憎会”,这五个苦是属于“苦苦”。“苦苦”什么意思呢?就是全部都是坏事所生之苦。还有一个“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想一想,想不通,苦不苦?感受很难过,苦不苦?举个简单例子,你买件新衣服包在身上,你苦不苦?然后呢,你走路走得坑坑洼洼的,你苦不苦?你行为控制你了,让你做不出来,你苦不苦?意识不能去想,苦不苦?所以要懂这些道理。   很多时候一个人很傻,以为“哎呀!我在人间好幸福啊,好享福啊!”享福都是短暂的,受苦是永久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懂得“色、受、想、行、识”,是属于“五阴”,所以为什么叫“五阴”,“五阴”就是这种不是让你看得到的,叫“五阴”。“炽盛”是什么?“哎呀!我非常想要啊,我的心里难过,我意识当中,我真的是怎么怎么……”讲也讲不出来,有时候很多事情不让你讲的,等等,集众苦于一身啊,五阴炽盛啊,炽盛是什么?非常非常得旺盛,就是我心里恨啊恨的,然后这种意识啊,这种感受啊……比方说你听人家讲话,你不愿意听这个人讲话,这个人还在讲还在讲,你想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他还在拉住你,你看时间不够了,他还在拉住你讲,你又不能回断他,这就是五阴当中的一个炽盛啊。心里烦得脱不了身,这就叫“五阴炽盛苦”啊。所以,五阴炽盛苦属于“行苦”,行为的“行”,叫“行苦”,什么意思啊?就是你的行为、思维在正常地运行当中,你理解了什么叫诸行无常,轮回流散的苦,轮回了,没了,结束了,又没了。   所以人生这个“八苦”真的是给人带来了,真的非常得痛苦。还有很多人有讲不出的苦,这些都是属于“五阴炽盛苦”。你们想想当人家不理解你的时候,不停地冤枉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五阴炽盛苦啊?讲又不敢讲,有的时候,放又放不下。   佛经常说,你既然到人间了,你要懂得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都是化相,你心不动,什么都不动,你心一动啊,你就苦了。有的人身上,比方说,有各种各样的臭味,有的人讲又讲不出来。有的人脑子里一看到谁,马上就会想起很多自己痛苦的,过去的事情,这些都是炽盛,五阴炽盛苦,就在意识当中的苦难,所以要你们懂得这些道理。   就像十二因缘一样,就是菩萨让我们知道了十二因缘,就是让我们懂得怎么样在人生一生当中,就是在十二因缘当中生,在十二因缘当中灭。所以十二因缘,也是讲的人应该要懂得这个一生缘起,所以这个“缘”是很重要的。十二因缘,大家都知道,对不对啊。我们说很多的时候,最主要就是“无明”开始。为什么把无明放在第一个呢,你不懂啊,一生下来,你什么都不懂。所以“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爱到最后是什么?“取”,想得到,十就是“有”,有了之后,“生”,然后“老死”,结束了。   所以“无明”和“行”,实际上就是讲的过去的因,感招现在的果。“意识”,“名色”,“六入”,还有“触”,再加上这个“受”,是现在的果,讲得是果报。要懂得“爱”,还有“爱”和“取”,再加上“有”,就是讲的现在的因。“生”和“老死”,这是未来果。所以,十二环节,它自己相互形成的这种因果,然后产生的这种生灭的条件,涉及到你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总的因果循环,像个链条一样把它们串在一起。   佛陀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就告诉大家,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的痛苦烦恼啊,根源在于无明。所以十二因缘里面第一个就是要破除无明。你要破除无明,你才能得到解脱你生死轮回的痛苦,才能解脱,所以大家都不懂,没人懂。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71223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71223   实际上一个人修心修到什么程度,你修到什么程度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开悟。修心越快,你的悟性越多;修心很慢,你的资粮就越少。所以资粮少了,那你主要是智慧的资粮就少了。没有智慧,你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傻傻的。经常会被人家看不起的人都是没有智慧的。   佛法里面经常说“有福报”,那么“福报”跟“智慧”有什么区别呢?福报是什么?福报是经过你的努力、行善、积德,你会有洪福。智慧是什么?智慧人家说,一个人享清福。“洪福”和“清福”是不一样的。清福难修啊,清福是修来的。比方说,你今天吃喝不愁,物质方面非常富有,那你是洪福。清福是什么?知足安乐啊!难道不是福气吗?无欲无求啊,一个人能够逍遥自在,无欲无求,那不就叫清福吗?人为什么要大富大贵呢?一个人能够清福就好了,能够惜福就不会浪费了。一个修福的人他就会产生智慧。修福有好几种,布施、禅定、守戒都是修福。这些都会给你带来福报的。清福就是说一个人能够知足,心地安静,不为富贵所动。实际上,你的福报资粮已修了。   过去有很多老和尚,住在山上的茅棚里,吃的野菜野果,但是他们心中无欲,身体自然健康,过得悠闲自在,那不叫福报吗?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过去说“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年四季就是三衣”。什么意思啊?就是我们说,能够适应环境,“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就是说你身体不一定会得病啊,每天吃一顿,睡觉就睡树底下。所以这个也是一个清福,随遇而安不挑剔。现在很多法师很挑剔,这怎么吃苦啊?过去佛陀在的时候教我们修苦行啊。越是自己不能适应的,越要强迫自己用勇气来适应。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人间的,总是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你说他心里苦不苦?你说他有没有福报?所以知足常乐的人,他们有修苦行的意识。   我们经常说,学佛要锻炼自己的耐力和勇气,提高自己不被物转的苦修行能力。今天叫我睡在这里,我就忍耐睡觉;今天叫我吃饭,我就吃,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你已经出了家了,什么都放下了,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你要挑剔,你就不要出家了。所以,这就修苦行。时间长了,会锻炼自己的耐心、忍辱心。我们经常说,能够吃的起苦的人可以培养成非常勇敢和坚强的性格,什么苦都能吃,被人家骂几句,被人家说几句,被人家嫉妒一下,你都不会太去计较这些东西,因为你有智慧的资粮。智慧的资粮是什么?你能看破啊!你能放下啊!你说这个人智慧的资粮修好了,你在人间怎么会跟人家争辩呢?你对任何知见都不嗔恨。所以这个世界不管什么样,你要看破,你就放下,所以要精进。精进就把三界六道的烦恼全部都要断掉。我经常跟法师讲,已经出家了,哪来的争斗?哪来的竞争心?哪来的舒服和不舒服?你们的家不是在人间,你们的家是在天上。   所以严守戒律为修福,以闻思修为修慧,能修到六根清净,你就拥有了禅定。大家都知道,有个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他的智慧资粮非常的优秀。但是须菩提他也是走到哪里,嘴巴都不停的,他也是需要跟别人有智慧上的一些差别。当你去度人的时候,你的智慧拥有了,你会非常的融洽柔和,让别人很容易见道。很多人没有智慧,理解并不代表你有智慧。   所以开悟真正的心灵的佛法的门,就是我们说要培育自己一种上等上品的一种心态。因为资粮道圆满,也就是说根基比较圆满了,戒律就比较圆满了,你的心性本性就比较圆满了,你就能达到六根清净。真正的想了脱生死,不是说我们出家和在家人的问题,是谁最能亲近三宝,谁最能拥有佛道,谁能够在修行当中皈依三法印,能够保住佛、法、僧三宝的一种基础性。守戒保护好自己圆满的人生,做一个人间的圣人,然后再观世间苦空无常的真谛,放弃世间一切的享受。就是没出家的也要发起出家的了生死、度众生的出离心。这样你才能破迷开悟。开悟,哪怕开一点点,我一次悟,两次悟,由小悟变成大悟,你就能彻底悟到佛法的真实道理。这才是你真正看到了佛法的真谛。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71219

Posted Posted in 白话佛法广播

  白话佛法171219   上次有一位听众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到底是一个什么典故?为什么屠刀一放下,马上就能成佛呢?”其实这是有个故事的。台长讲完故事之后呢,再跟大家解释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过去唐朝长安有个人姓京,他本来是个屠夫。因为有位善导大师在当时的长安弘法布教,劝人深信因果、劝人不要杀生、改恶求善,念佛求生极乐,渐渐的百姓家里户户断肉、素食、念经、念佛。突然之间,这个京姓的屠夫他一看,自己肉摊的肉一天比一天难卖出去,他心里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我的肉越来越卖不出去了?”。他跟人家一打听,原来知道城里有一个名叫善导的僧人,天天在劝化人家吃素,叫人家求佛、拜佛、吃素、念经、行善、不杀生。   这位屠夫心里顿生愤恨之意,他非常的恨,于是回到家拿起一把刀就闯到寺院里,准备杀掉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一位高僧,这些高僧其实都是功能的,有大的神通。善导大师一看到对方就知道他得度的缘分已经成熟。大家记住这句话,“得度的缘分,得度之缘已经成熟”。   于是善导大师就慈悲地为这位屠夫开示,并跟他好好的讲,劝他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善导大师以其道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法力,遥指西方天空,空中立刻现出极乐净土的庄严景象,当场让屠夫看见。看见之后,这个屠夫不由地从心中一下子生起极其深刻的对人间的厌离心。他恨人间啊,于是当即发愿。大家记住,有的人发愿叫“舍寿往生”,“舍寿往生”就是一下明白道理,不要活了。“舍寿”就是把自己的寿舍掉了往生。于是这位屠夫爬上寺院的一棵树,因为他看到天上西方极乐世界庄严景象了,他在那里合掌高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么唱着唱着眼睛一闭,嘣,从树上掉下来,往生了。   当时围观的众人,都看见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个屠户的神识从顶门出去,随着佛西去。佛接引他,实际上就是佛只要现出他的佛像出来,他可以跟着走,并不是说“我来带着你,拉着你的手”。就是佛像给你看见了,你的神识就从顶门出去了。这个就是当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翻译的出处。   实际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专家在分析这句话的时候,一般的人对这个不理解,所以问了专家,但是专家可能没有把这些原意讲出来。实际上“放下屠刀”就是叫你放下幻想,放下你心中的分别、执着,你不就是佛吗?你不就是“立地成佛”了吗?对不对啊?屠刀并不是真正的杀人的屠刀。你说这些屠刀能杀人吗?你的妄念、妄想、迷惑、颠倒、分别、执着不是把你自己杀掉了吗?很多人意念当中有很多的不好的意念,最后自杀,不就是把你自己杀害。很多人一辈子做错很多事情,你不是把自己杀害了吗?对不对啊?所以,杀贼就是放下屠刀,杀贼并不是杀什么的贼,杀的是你心中烦恼的贼。   所以我们说只有超脱了人的境界,舍弃人的境界,不再是人的境界,你才能是佛啊!可能讲了这个故事,还会有很多人跟台长说“为什么这个屠夫他杀了这么多动物,能这么一下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师父告诉你们,你们想一想,他修的不是一世的,他这辈子是做错事情了。   所以刚才我叫你们特别当心听一句话,就是善导大师得知对方得度之缘已经成熟,也就是说他的佛缘开始成熟了。他今天能够见到善导大师,他就是佛缘成熟,他要一下子开悟了。他能看见西方天空,庄严的景象,所以他一下子傻掉了,放下了屠刀,一下子成佛了。但是要记住一句话,“舍寿往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他把这些寿都折掉了,就是来顶他这辈子现世报的屠夫的罪孽,所以叫“舍寿往生”。所以他当即把自己的寿一舍,他当即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很多孩子对爸爸妈妈特别孝顺,爸爸妈妈身体不好了,孩子经常说“哎呀,我给他们舍掉自己的阳寿,舍寿给他们”,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能够震动天庭的很重要的善缘。但是要记住一点,因为你舍掉了,你永远就拿不回来了,除非你自己再重新放生,再许愿,然后才会慢慢的再增加。否则的话,你寿舍掉了,一定就没有了。没有了之后,爸爸妈妈有的拿的到,有的拿不到,但是至少可以消掉他们一点业障。但是对你自己来讲,寿舍了,就一定就没有了。   今天跟大家讲了一个中国佛教方面的典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佛教认为人具有佛性,你只要是作恶之人,能够弃恶从善,你可以成佛。其实这句成语到后来就变成了,你不管做多少恶的人,你只要现在停止了,不做了,那你马上可以改邪归正了,痛改前非了,过去讲“弃暗投明”一样的道理。好好的学佛修心,这是我们最拥有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