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享|六根误导众生行
不要“恋空”人生是一场虚妄的幻觉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摘自卢台长每日佛言佛语 2021 年 4 月 18 日《看破六根与六尘》
(原文链接)
六根六尘分别心,
六贼误导众生行,
业障滋生乱本性,
唯有学佛心灵净。
什么是六根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39集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原文链接)
佛学把我们的生命分成六个工具: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尘(外在的六尘)来讲,是色、声、香、味、触、法。佛法又把我们分成了五蕴:色、受、想、行、识。师父告诉你们,我们每一天的六根会接触外尘:眼睛会接触色(看见的),耳朵会接触声音,鼻子会闻到香味,舌头会有味觉器官,身体会有接触的触。人外表的六根相对于外在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接触中产生了正念,你就是正信;你接触外尘产生了邪念,就是邪信——不正信。
六根是犯错的根源
摘自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6月21日《谨言慎行》
(原文链接)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多少人因为乱讲话,最后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一个嘴巴,两舌、恶口、绮语,都是嘴巴惹出来的祸。自古以来有多少争端,都是因为嘴巴随便乱讲话。谨言慎行,这是一个基本为人的原则,这是一个人格的问题。一句话可以给自己惹出很多的麻烦,有时候是无限的麻烦,有时是一生一世的麻烦。
所以千万不要乱讲话,千万不要乱吃。有些人就是贪嘴,最后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连命都没了。眼耳鼻舌身意里面,舌是最重要的;身体也是很重要,身体去做了不好的事情,会伤害自己,会引来杀身之祸。
自古以来,有很多男女事情,招惹来杀身之祸,都是因为身体的贪欲;嘴巴贪,自己骂人骂得开心,最后被人打。
有些人就是喜欢偷听。师父已经跟你们讲了,不要偷听,因为偷听来的东西是不正的,而且人格和品德有问题,所以这些都是属于邪听,当然思维也就变邪思了。
眼睛老看人不对,时间长了老斜着眼看人,最后连眼睛都变成斜视了。
鼻子闻了不该闻的香味,就会动邪念。很多人吃了野味之后生了怪病;很多人闻到女人的香味就开始邪淫;很多人闻到了酒味,不能控制自己,最后醉酒驾车,导致判刑。
所以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贼。这个六贼会引导你犯罪。
六根不干净就会看到六尘
摘自Wenda20170806A 46:23(原文链接)
台长语:一个人要懂得,人的意识如果有自己的心在里边了,那么色心、意识心,所以看见的东西已经带着你本身的一种理解性了。我们看这个有色世界就是这样的,因为你的六根不干净,你就会看到六尘。就像现在很多年纪大的人看不惯年轻人穿的衣服,因为他脑子里带着过去的一种烙印;年轻人也看不惯老年人穿的衣服,因为他不知道老年人过去穿的衣服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不理解就会造成相互的意见不合。实际上,任何人吵架,做事不理解是最大的问题。
念经的嘴巴不能乱讲话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片面的现实
摘自2019-05-09 卢台长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原文链接)
人都是选择性地看这个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今天这件事情我相信了,我就留意它,自己选择性地留意和看得见,我看见了,我就认为是真的;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去留意,视而不见。很多夫妻怎么会离婚的?因为他看不见他太太在家里24小时地付出;很多人看不出先生在单位里为了赚一点钱,辛苦地从早忙到晚,虽然他在休息,他的脑子还在想着公司里的那些事情。人所处的现实,是从被人的心念吸引开始。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有兴趣,你才会去关注,那你一定是片面的。人经常会被自己的心念、自己所认为的现实吸引过去。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这个师父很好,就跟着这个师父;有的人认为自己这个师父不好,就不跟着这个师父了。你问他为什么?原因就是这位师父整天讲他不好,而那位师父整天地爱护他。实际上你不了解,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常用一种难以觉察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思维。所以不是说你看见的都是好的,你听见的都是好的,那就是好的。
太相信自己看到的 会陷入无明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7集【修养身心 忍辱为上】(原文链接)
如果有两个人在车上碰了一下,那个女士被他碰了,很痛,但是这个女士一直在车上骂他,骂的时间长了,边上人会说,“好了,人家不说话了,你骂什么”,到了最后,虽然这个女士被别人弄痛了,最后道理都到这个男士这里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一,没有看到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发起还是由碰撞开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有的时候你并不了解世间的真相,就像我们很多人在世界上一辈子,我们做错了这么多事情,为什么会做错?谁都不愿意做错事情,而这些事情因为你看不透,你觉得是对的,你后面才做错,所以当你做错了之后,你以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人的无明。
“喜欢”有时也是一种幻觉
摘自baihuafofa130523(音频链接)
我们要懂得识别那些不好的东西,我们不要被幻想所惑,就是不要被那些幻想、幻觉所迷惑。看见这个人我特别喜欢,实际上这是一种表面的幻觉,因为你所喜欢的人他都有两面性,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有两面性的,所以不要被人间的幻觉所迷惑。当你真正了解这个人,知道你所不喜欢他的方面的时候,那你才明白看到的那是虚幻的。
眼睛、嘴巴造业导致所求不灵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有福报的人听不到是非
摘自baihuafofa171019(音频链接)
福报不够的人经常会听到是非,说这个不好了,说那个不好了,心里不开心了。如果福报够的人,他好像从来没有听到过是非,因为是非在他这里不成为是非啊!他本来就没有“是”,哪来的“非”啊?人家来跟你说这个人不好,你笑一笑,每个人都有不好的,对不对?人家跟你说啊这个很好,是啊,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地方啊。要检讨自我,不要去不满别人,要对人恭敬。
语言和行为要靠悟性来控制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1集 【抛弃妄念 非想非非想】(原文链接)
我们人为什么很多东西不能说?因为当你想说的时候,你有自私心在里面,你有妄念就在你想说的话里面。所以任何人说出来的话,除了这个说话的目的之外,一定还会有很多私心杂念,包括我要显化,我讲的这句话有一些忌妒心、贪心、愚痴心在里面,每一句话出来都会带有一点妄念,或者讲这句话,“我私心上能够感受到什么”。所以,当一个人不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时候,他硬要讲,一定会讲出事情来。佛经经常叫我们“不可说”,佛陀开示了很多经文和佛言佛语,就是为了教化众生,让我们懂得不得已而为之,当实在精神上控制不住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它,就是靠平时的学习,最后能够进入你的心中,来感受它、理解它。禅宗讲“不执著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人学佛学到后来,整天跟别人讲文字,他已经执著在文字中。真正的学佛是要用智慧来解脱自己的思维。
佛家经典有一句话说:“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这就是你的理解能力,当佛经学到深奥的时候,完全靠你自悟,完全靠你自己内心阿摩罗识的本性来契合你的阿赖耶识,能够合在一起。师父跟大家做个解释,什么事情可说不可做?举个简单例子,别人做错了事情,你要讲他,你不讲他又不行,但是讲了他,你又不能去做,所以就产生了一句话叫:“我如果像你这样呢?我如果这样对你呢?”所以有的事可说,但是你能这样去对他吗?你能这样去做吗?这就是经典,佛法的经典。师父再举个例子,什么事情可做却不可说?行佛、好好地做菩萨的事情,每天做功德,但是对那些无缘众生,你一旦对他们“说”了,比方说你告诉他“要吃全素”,结果引起他造口业,他就说:“山珍海味都不吃,你到人间来干什么的?你连享受都不会。”还说“酒肉穿肠过……”他造口业,然后你就帮他们背业了。所以有的事情你自己做,你就是行菩萨道,但是碰到没有缘的人不是一定要去跟他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什么是既不可说又不可做的?那就是你内心肮脏的思维。又不可以说出来,又不能做。做了有因果,不做就没因果。所以佛经中的经典贯穿在学佛的智慧上面,学到后来,人的智慧会越来越开,人会不一样,犹如《心经》里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
鼻子常发炎是什么因果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心念对前五根的影响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09集 【佛语心为宗】(原文链接)
学佛人最重要的,心念不能乱动。如果你的心念不停地动,你的前念与后念之间就会没有隔阂,你的五根就会产生对尘境的依赖,五根就会抓住这些尘境不放。师父说这些,你们肯定还不是很能理解,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的心不停地在转动,那前念和后念之间就会转在一起,那么你的五根就会产生对尘境的依赖。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方说,你今天对自己老公有意见了,“整天在家里不帮忙,整天往外面跑”,心念不停地动,前面这个念头“真讨厌”,然后后念“真的很烦,跟了他这么多年了还这样”,你如果前念和后念慢慢地越来越接近、越来越接近,这个就会对你五根产生依赖。什么依赖?你的鼻子“哼!”出来了吧?你的眼睛会恶狠狠地看着他,对不对?然后你的舌头——嘴巴就会骂他。你耳朵听到他的话,就会觉得很讨厌。是不是五根对尘境的依赖?而且这种五根的回馈,会产生你前念和后念的一种加强的力量,让你的心念不停地转动,产生很多的恨念。同样举这个例子,如果你的心非常慈悲,你的前念在想“我要出去度人”,然后你的后念想“我要帮助更多的人,抓紧时间”,这两个如果没有隔阂,你的五根就会产生对尘境的依赖,然后就是“外面的世界是很美好,我要多度人,多帮助别人”,你的眼睛看出去的人都是要度的人,你的鼻子闻到的都是香味,你耳朵听到的都是佛言佛语,你走出去的路那是佛道。
六根如果失控 就是魔性侵扰
摘自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45集 【六贼是痴】(原文链接)
当一个人如果六种情绪,全部都在身上发泄的时候,我告诉你眼睛瞪出来,脸发红,舌头在骂,在增加自己的热量,然后耳朵听到的都是刺耳的事情,接下来诸魔来侵扰,所有的魔性都来侵扰你了。所以一个人越发脾气越做错事情,越做错事情越发脾气,恶性循环。所以你去看吵架,为什么吵到后来,会越吵越厉害,会最后扔东西,他要听到一件东西响了之后,才会停下来。因为任何的魔,只有你声音特别响,他就停下来了。所以你看吵到最后,两个人在吵架,听到警车叫了,停下来了,对不对;如果两个人吵架吵到最后,一下子,对方哪一个男的女的,把这个东西一砸 “咣”一下,大家不讲话了。就是魔在身上的时候,你要叫他停是停不下来,只有给他一种刺激的东西,他才能停下来,其实在心理学上来讲,这些就是,让你整个的五官受到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是超乎你正常思维的,就是你没想到的事情,来了一下,停下来了。所以你们要好好学的,这跟你们讲心理学,所以吵到差不多了,不要再吵了,没意思,夫妻两个谁让一步,就用不着到后面砸东西,现在是砸东西都要挑的,看哪个便宜,当时脑子里,“我要砸这个杯子,这个当时买了三块多很便宜”,砸这个要响一点,一想三十几块,不砸,砸小的吧。
所以一个人要记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他是失控的,失控的人从脸上第一开始表现,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颜色变了,血脉冲上来,人简直就是不能控制了,那么魔就来了,那么你这个时候就失去了菩提心,叫失去菩提心。那么这在佛教里边讲一句话叫,“因获如是菩提心故”,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要不让魔来侵,要改变,要因获如是菩提心故,就是所以啊要得到菩提的心,你要改变魔来侵扰。所以一个人讲话声音太响,你看看最近飞机上发生一个事情,只要你讲话在飞机上现在响一点点,马上人家就以为你失控,就影响飞行安全,马上就叫警察上来把你请下去。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我们说一个心,你没有菩提心,你这个人讲话就会响,不能够忍耐了,能够忍耐的人,他这个功德很大,你看忍耐的人得平安,你们知道吗?所以一个人能够忍耐的人,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能够得到别人尊敬的。
远离六根六尘
摘自师父每日佛言佛语 2021年5月17日 《远离六根六尘》——管住六根六尘(二)(原文链接)
六根和六尘为什么紧紧纠缠着你的心,让你陷入五浊与烦恼之中?到底是谁让六根和六尘密不可分呢?
其实就是我们的意识心和分别心。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喜欢的,马上生起欢喜心;当我们看到不喜欢的,马上生起厌恶心;当我们听到喜欢听的话,我们的分别心就出来了;当我们闻到香味就开心,闻到臭味就皱眉;接触到喜欢的东西就开心,不喜欢的就嫌弃。
我们的内心有着强大的分别和执著。“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
红尘修心听佛音,
愿力超脱苦难行。
难中真修去烦恼,
境界提升才算好。
一个人如果不把六根和六尘当中的烦恼——分别心和意识心管住,其实就算你再修心,也是在修自己的人天福报,修得不好就会产生烦恼。
修人天福报,只是走上大桥的引桥,代表你有一点福气可以走上大桥,并不代表你一定能走上大桥,只能说你是在引桥上徘徊。
佛法界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实际上就是修心人走上佛道必须跨越的三大步。用白话讲就是“停止作恶,普行善法,修心修行”。
想改变内心变成修心,一定要启发内心的佛性,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师父不让你们和异性多接触,就是让你们要收敛心性,都摄六根,避开六尘,少看少接触,就离诱惑的机会越远,犯邪淫的机率就会降低。
自古以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喜欢在山上修?因为和外界的隔阂,才能断除你的贪恋红尘之心,才能在你心中不起分别。
修行人应学习佛菩萨大般若智的“信愿行”,就算自修得到佛菩萨的果位,也要有“愿为众生再入生死”、践行大乘佛法的牺牲奉献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超脱凡间,归入佛道。
避开诱惑离红尘,
心性解脱报佛恩。
诸恶莫作停欲望,
众善奉行慈海洋,
皈依佛门悲无量。
佛菩萨倒驾慈航,吃尽千辛万苦,救众生脱离轮回之苦,已经给我们做出榜样。所以我们要想真实地出离,首先就必须远离红尘,远离六根六尘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自身无伤害,才能全心全意救度众生。
修心不能只满足自净,觉得自己修得很好,“反正我能自保”,那你就做了一个“自了汉”。应该要救度众生,让众生弘法受教。虽然你个人的力量微薄,但是如果你有与众生“共同出离生死苦海”的愿行,会让你拥有不可估量的功德。
慈航普度慈无限,
闻声救苦悲无限。
闻法受教众生愿,
同修共发四宏愿。
卢军宏台长 2019 荷兰法会花絮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学佛早班车视频 第116期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色身尘境都因人的妄念而起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去除六根意识
摘自卢台长开示来信解答疑惑(一百九十八)(原文链接)
问:师父开示过,如果你不想轮回,就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解脱你的意识,把它去掉。以下是弟子的理解,请开示是否正确:怎样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脱离我们的意识?这里是一个转化,将我们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六根接触的外尘,用本性意识、空性意识去转化,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因为世间一切物象都是因缘所生所灭的,都是空性的、幻灭的、无常的,用这样一个意识来转化,就会慢慢的脱离。
答:他讲的转换非常好,不是真的把眼耳鼻舌身意都弄没了,而且因为虚幻的东西只要进入眼帘进入耳朵,就可以转换为虚空虚无的东西,就不会执著于这些东西。
一切都是一念一间
摘自卢台长开示来信解答疑惑(二百四十)(原文链接)
问:同修还悟到:时间的产生是因为有了距离,距离的产生是因为有了速度的不同,我们人类目前感知的光速是最快的,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八分钟,看天上繁星闪烁其实发生在数万以至数亿年前,这些现象的发生只是因为速度,而有一种速度却超越了光速,就是人的心念,当人入眠后各种感官基本关闭,只有心念在活动,所以一夜变成了几分或几秒的感觉,老人常讲天上过一日如地上过一年,佛陀的一念可以看到宇宙生成的过去、现在、未来,花花世界其实都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幻觉,当你进入禅境时就会明白一切都是一念一间!
答:这个人很厉害。人死了,眼耳鼻舌身都不动了,就剩一个意念,六识田中还在动。有时候人的梦境就像他讲的一样,一个人离得再远,瞬间可以想到他,恨的人在梦中出现,会很生气,醒过来还在难过。不开心的时光,度日如年,开心的时光很快就过了。要好好修心。一念一间,一念佛,一念魔。想一想自己一天中有多少次开心、多少次不开心?开心的就进入佛道,不开心就进入魔道。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这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模式,一种运作的规律,是一种缘分。
念头造业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
摘自卢台长开示来信解答疑惑(一百四十一)(原文链接)
问:弟子梦中总是出现好多孩子,数量很多,弟子已经送了1000张小房子,送走6-7个,梦中还有好多个。是否度人动了因果背业?弟子没有服用过避孕药物,也没有做过试管婴儿,我今年35岁,近几年已经没有男女之事。自己真的不知道原因。一次上香问菩萨为何这么多孩子在梦中,梦中似乎有人说是这些孩子是转化而来的。一次梦见师父法身,请师父法身开示梦中孩子需要多少小房子,师父法身说慢慢来。弟子一直超度不走这么多孩子,身体一直不好,精神也经常忧郁害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度人的时候和别人说要超度孩子有关?
答:不是。女子产卵期的时候,或者男孩子有精子流失的时候,只要脑子里想着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过去曾经有过手淫,虽然没有结合成为胚胎,但是这些都是要来投胎成为孩子的。她就是典型的这个问题。千万不能乱想的,脑子一想,意识中已经和别人发生关系了。人是非常复杂的高级动物,就像你看到喜欢的人,有时候虽然人与人没有接触,但是意念中想了,是不是会觉得很开心?你没和这个人在一起,你为什么会开心?这种意识中的照样已经犯罪了。意识中最不能犯罪的,一定要当心。人真的很难,一个人可以控制眼耳鼻舌身,但是控制不了心,控制不了自己的意识。你想到银行抢钱,是不是犯罪了?人家没看见,但是菩萨看见了,你逃得掉吗?
听什么都往心里去容易被偷气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不被六根形成的“相”迷惑
摘自baihuafofa170411(原文链接)
我们每天要懂得跟自己的心一直在打交道,不是钱财。跟心打交道,其实讲到底就是你在找寻一种感觉。你的钱财有多少,也是你的感觉;你的物质得到了和失去,也是你的感觉;事业的成与败,还是你的感觉。所以物质在你的手里是临时的拥有,你拥有的物质只是你的心认可。你说“我有这个东西在心里”,但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东西的存在,你说你还有吗?所以我们开心也是心理活动,伤心也是心理活动,有时候用心来使自己满足,你就不会嫌弃人间的一切。要认知自己的心,认清自己的心,因为心和你所接触的五欲六尘有关系。心不动,一切都是原样;心一动,你的人就会动。
我们每天用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使自己心中产生了分别心、执著心,而这些分别、执著就是你的心中已经形成一个相了。大家想一想:我们过去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我们拥有了多少,后来又没有了多少;我们成功了多少,后来失败了多少。我们一个人的好和坏,善和恶,福和祸,大与小,黑与白,长与短,其实都是心里想象出来的一种心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如果你死抓住不放,就叫“着相”;如果你能放下这些感觉,你就脱离了“众生相”;如果你什么事情都不把“我”放在前面,那你就是“无我相”。
我们做人,很多人一辈子把烦恼都写在了脸上,他们过得非常难受,庸庸碌碌的。为什么很多大人的脸不好看?因为整天板着脸。小孩的脸为什么好看?因为天真。所以想要让自己变得更美,先要从内心将烦恼去除——用一个方法,那就是自己要懂得心相,你就能去除我相,知道心和相的关系,你就可以放下。其实,我们人一辈子就是个心的安慰,很多人很苦,就是心得不到安慰。实际上,人不需要太多的东西,而真正需要的是心,治理心就是治理了你的家。所以,学佛、做人就是要从正心开始。心好了,家庭就好了;家庭好了,社会就好了;社会好了,国家就好了;国家好了,世界才会平安太平。要懂得这个道理,就是无论如何要学会端正自己的思维。我们的心为什么会得不到满足、空虚呢?因为我们找不到自己的感觉。因为人是快乐的少,痛苦的多,所以怎么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觉,就开始慢慢地失去了安乐心和知足心,住得再好也感觉自己环境不好,心中压抑;生活得再好,还是觉得不满足。
我们人从生到死,每天不间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相,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一个境转到另一个境,人的心没有一时一刻的清净。人的心不清净,你的相就会不干净,你就会着相。
着相就是生活在虚幻中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06集 【虚空物质的本相】(原文链接)
为什么有的人恶心,有的人恶意?为什么有的人贪图欲望,瞋恨现实,然后再加上愚痴?这些都是造成你性格脾气的一种基础。因为你把这种种的色、心,你对事物的理解全部存在你的内心当中;因为你看到的是外围世界的种种色,你就慢慢地把这些种种色理解成这个世界的本体,“原来这个世界的本体就是这样”“原来这就是‘相用’啊”——看到了这个事物,“原来就是这个作用”。举个简单例子,师父刚刚说的花,难道花就是放在桌子上,只有这个“用”吗?花的作用可多呢。
所以任何一种物质和事物所产生的相,并不是这个事物的究竟。没有相,你就不能用,没有对这个事物的理解,你就不能去使用它、跟它沟通。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06集 【虚空物质的本相】(原文链接)
我们活在世界上,要理解这个世界是有真理的,成住坏空就是真理,没有一个人逃得过。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有相,这个相也会灭掉;今天看到了、听到的、证实的一切,虽然能够证实它的存在,但是因为它没有自体,所以是虚妄不实的。什么叫没有自体?我今天看到的事情,它没有本身的一种生存和延伸的能力。举个简单例子,今天你看见小时候的一幢房子,这幢房子它有自己的生存能力吗?它有自体吗?没有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就没了。小时候跟小朋友感情很好,这种感情它没有自体,你不联系了,它就慢慢地不生根不发芽,就没了。而人的思维它是有自体的。为什么?你自己会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多。所以为什么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哎呀,你不要多想了”,因为越想越多,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烦恼。有时候好的事情、一个好的种子,越想越开心;而一件不好的事情,越想越难过。这就是虚幻不实的世界,佛教我们不要沉醉于这个虚幻的世界当中。
将物质看得太真 就是折磨自己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一切相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摘自白话佛法(七) 36、【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原文链接)
实际上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叫“随业”,就是你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是只能随着你自己的业在走,在人间“所现不同”,也就是说,在人间只不过看到的一些情况、境界不一样,实际上归根到底都是无法无我,都是空的、假的。举个简单例子,婚姻不就是两个人结婚吗?但是它表现的形式是争吵,一会儿好,一会儿闹,一会儿换这个男的,一会儿换那个女的,归根到底就是一男一女成立一个家庭,虽然表现形式不同,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一切法中没有真实的“我”
摘自baihuafofa180712 (原文链接)
我们在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的,所以这个“我”本身就是业报所致,因为他是一个能见闻觉知的“我”。所以本身人的身体就有生灭法,如果一个人认为我今天这个能知觉的意识和心能够到下一世,实际上他就是有违偏离,因为诸法都无我了。
心与环境是一体的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99集【谈见分与相分】(原文链接)
三界并不是由某一个特定的环境所创造,它不是一个无缘无分的这种无缘体来形成的,实际上它也是由众生内涵内心所现,因为是本性的业力。为什么经常说这个人善有善业,恶有恶业?这个业力并不代表完全都是恶、完全都是善,就是你的心所产生的外环境。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个心是一面镜子,你今天照见了善,心中就有善;照见了恶,心中就有恶念。这就是告诉大家,心会变,心会造作你的业。所以三界不管在你的心中显化出什么,都是你自己造成的。这就是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的,痛苦也是你造成的,幸福也是你自己的业造成的。很多人痛苦来了怪别人,自己做错事情怪别人,幸福来了都说自己做得对。实际上对和错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有些对的在过去就不对,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了,这就是对了;有些错的,在过去年代是属于对的,现在年代就属于错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它是唯你的心识所变。比方说我现在告诉你这件事情可以做,你心识说“好啊,我在做这件事情”;过一会儿我又说这件事情不能做,你的本性在转变,那么唯心所造出来,你就觉得“这是错的,我不能去做”。明明过去可以做,现在不能做了,这是你的意识在转变。
所以三界显示着都是本体所产生的业,又称为自相——自己的本相;我们以自身以外共通的显现(就是如果你今天内心有概念,内心以外的环境所显现),那么就叫共相。师父上次跟大家讲二元对立,这个二元就是“能”和“所”。上次我跟大家讲到环境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心里的变化是主观的能动性。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叫相分;如果你的心是主观能动性,那么你是理解它的,叫见分。比方说,“哎呀,今天怎么下雨了?”很多人都以为下雨不好;因为这个地方干旱,好久没下雨了,对另外的人,心所现就是“下雨是好事情,甘露来了”。那么心是主观者。你今天认为下雨是好的、是甘露,你今天的心认为下雨不好,那是见分,因为你自己可以看见你的见解、所见所为。唯识论厉害就厉害在把人的心识分成了很多种:你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鼻子识别、舌头识别、身体识别、意识识别,还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实际上这些都会成为一种个体的识别,也可以成为一种整体的识别,它就是相分和见分。
统一的角度来讲,不管是见分还是相分,它都是一体的,都是一心。有时候是外心起作用,有时候是内心起作用。外心是起作用变化的条件,而内心是起作用变化的根据。举个简单例子,两个朋友因为某些事情经常争吵,那么到底要不要好下去?外相就是告诉大家“吵架,吵架”;内相就是,“哎呀,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只是一些观点不同”,最后你的内心不会起根本的变化,也就是说两个朋友可以交下去。外面的条件再吵再闹,自己认为这个没关系,“我们还是好朋友”,这就是你的内相。
所以见和相,实际上就是心在作,是心为一体。你的外心看到某一件事情的颜色、形状,或者观点,或者大小,或者眼睛看到这件事情很糟糕,耳朵听别人说“哎呀,这多难为情,大家都在讲我”,这是视觉部分,只是你的见分和相分的一部分。真正改变你的,还是自己内心的主观部分,你认为这件事情重要就是重要了,所以别人跟你讲再多的恶言恶语,说这个事情怎么样,你心不引起重视,这件事情不会重视。
心生则境生 心灭则境灭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99集 【谈见分与相分】(原文链接)
佛陀告诉我们,外相可以影响你的内心,也就是你的心在动,你看见的也是在你的心中动,你没看见的也是在你的心中在运作。佛陀就是告诉我们:心生则境生,只要心生出来了,境界就生出来,你今天烦恼生出了,你就有了;心灭则境灭,你今天想这件事情没有了,它就没有了;境生则心生,你看到这个环境,你的心产生了一些想法了,那么你的心就生出来了;那么境灭了则心灭。举个简单例子,晚上在很远的地方,你们听不到声音的,突然很远的地方有一辆车开过来,农村很暗,根本没有灯的,你看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个汽车只有一盏灯,因为另一个灯坏掉了,你看见一盏灯很远,忽忽悠悠的,而且因为汽车开的时候路边还有很多树,所以这个灯一会儿亮、一会儿不亮,你可能会心里产生“哎呀,是不是见到什么灵性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汽车一盏灯,经过很多树木,它是一闪一闪的——这就是你的心在生。等到它开到你面前,“哎哟,一个灯的汽车”,境没了,心也灭掉了。你今天对这个人的恨也是这样:你恨他,等到他跑过来跟你说“这件事情不是我讲的,是别人讲的,你不要误解我”,你这个境就灭掉了。
所以人的心,佛说“心即是境,境即是心”:环境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环境。所以当我们去注意这个世界上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可能还在。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我们的心就会动;我们的耳朵听到了,我们的心又会动。
所以叫“无见就会无感觉”。所以不要去看到,心无罣碍,不要去听别人讲,你就有虚空的感觉,心中有虚空。而虚空的感觉,时间长了,在你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环境,那就叫空境。空境虽然不像红尘中的色境——今天看见这么多party(聚会),这么多人,这么多商铺、霓虹灯,很开心,但是空境就是心中的一种高尚的境界。因为经常心空的人他不会有烦恼,而在红尘当中滚滚的人,他的烦恼不离身。所以我们情愿要修心修到空境,那种境界才是日后超脱六道的根源。
虚幻感觉留不住 深挖佛性才是真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要深刻明白自己六根不净
摘自白话佛法(八) 44、【看穿宇宙虚空 拥有智慧德能】(原文链接)
我应该依赖自己的真谛,就是真正的心中信赖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我理解了这个世界是空的,所以,我们才不会做错事情。因为我们活在五行当中,所以我们离不开肮脏,我们还有六根未净,所以我们人永远是肮脏的,这样想过之后,目的是要你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看轻,我算什么?我自己活该啊,我自己做错这么多的事情,我还没受那么多的报应,这是菩萨慈悲啊。这样想的话,你就会有忏悔的心,会有慈悲心,会有悔恨之心,然后会有感恩之心,再后来才会有智慧之心。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他永远不会产生这么多的上进心。
修到不住色声香味触法
摘自白话佛法(七) 6.【真实智慧 得正庄严】(原文链接)
这个人如果分别佛土,是有为形相。也就是说,在你的心中,在学佛的这块佛土上面,如果你产生着分别心,你就是有形相思维,就是有形有相的思维。而说自能成就者,就是说,有些人学佛,而且说我自己能够成佛、成菩萨,这就叫彼且住着色声等境。“彼且住着”,也就是说,如果你经常说自己修得很好,说自己怎么样能够成就的人,你这个人就等于停止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实际上就是说,你这个人没有进步,因为你有感触,你对色身这个世界还是很看重,不能脱离它,实际上你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所以,非真庄严自知,就是绝对不是真正的庄严。如果这个人跟你说:“我修得多好,我已经达到菩萨的境界了,我能够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庄严,自己在吹,人家就看不起你。如果你能自己不着相,修行修到不认为自己修得很好,修行修到没有看到人间的一切,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没有让你感觉感受,那你这个人就达到了庄严相,就是菩萨的庄严相。
六识从五蕴中来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0集【五蕴皆空 行深般若】(原文链接)
大家都知道八识吧?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第七意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要怎样转八识?八识就是五蕴——你有这个五蕴,它就在八识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就是受蕴,所对应的五尘是色蕴;第六意识是想蕴,就是思维上的;第七意识,实际上你的意识在运作,思维在运作,判别意识在判定,就是行蕴;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就是形成思维的意识蕴,叫“识蕴”。大家要明白,这些八识就是从五蕴而来。
“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是境界
摘自Wenda20200501 49:25(原文链接)
男听众:您之前在《白话佛法》里面讲过“六根、六尘、六识”。想请教师父,“都摄六根”不受“五欲六尘”的染著之后是不是就是不造新业了?
台长答:应该是,你在改变,怎么会造新业呢?(“都摄六根”然后“照见五蕴皆空”了是不是并不代表他的旧业消了,只是说他不造新业而已?)你经常不造新业,你经常做善业,很快地旧业就消掉了(哦,其实还是要做善事,然后要守戒)那当然了,肯定的(那从“都摄六根”到“五蕴皆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吗?)是啊,“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那是境界(师父《白话佛法》讲的我们不是很懂,所以请教师父,您最近讲的《白话佛法》都是非常深)对啊(师父讲到空性、三解脱门、无相、无作,还有最近您讲的止持守戒的问题,都很深很深的,很多都是大经里面的内容)对啊,要多看,大经里面的内容,要多看(真的很好很好,感恩师父)
转识成智
摘自baihuafofa171123(原文链接)
今天跟大家讲,我们学佛、做人,不管是否在学佛上,意识是一个人修行的见解。我们很多人以法相为基础,就是看见别人一些粗浅的外表,包括一些浅显的内在,然后自己在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见解。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见解转识成智呢?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智慧。识,意识,其实就是有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末那识,然后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实际上就是转这八种识为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这四种智慧是由般若智慧生起,与般若智慧相应的智慧。
“成所作智”是什么?就是在修行上,当你眼见——眼睛见到色,有色世界,耳朵闻到声音,鼻子嗅到香,舌头尝到味道,身感觉、触的时候——身体是有感觉的,碰到身体就会有感触,如果这些与无明相应,那么这些就是你在依照缘分做了。实际上,这样你的感官所认识的一些现象,包括这个人的相貌、身体形状、衣服、穿着,这种被人能够所接受的,还有光线。
比方说,光线太强了,人的大脑视觉神经就会起反作用,人就不能看太阳。包括你看有些人这个脸,真的难看得……生病时候像鬼一样。所以这就是视觉器官给你造成这种“所作的智”。“成所作智”,实际上修行并不是跟外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在你根识相依的缘分之下——缘起的缘分下,慢慢地由你“成”——你看到的,“所”——所作所为、所有见到的,“作智”——就是成为一种智慧。也就是说,你要看到什么,你都要用一种智慧的思维、智慧的行为来处理。所以菩萨讲的这几种智慧,实际上就是让别人感觉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平等的。
“妙观察智”,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这个真正的……在自己的思维形成之前,你要用妙观察,就是要用一种真实的智慧——巧智巧慧,巧智巧慧就是能够看到根,能够看到缘分的来,你好好地观察这个人间所有的一切,才会得到这个智慧。就像刚才讲的“成所作智”,什么东西都是成、住、坏、空,你能够看到这些,你会拥有成所作智。你能够妙观察智,你能够观察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分析比较,在你思想上形成的观念是真实的,没有落入那些虚空、那种假设、假象的东西,那么就是妙观察。
“平等性智”,实际上我们是五蕴和合而成的身体,因为我们经常在心中有我执,所以就看不到其他人,有我执之后自己就会生起一种骄傲,有时候有自卑心,有时候要控制、面子、虚荣等等,这些虚妄都不能转为智,只有破除这些妄执,你才会得到平等性智。
“大圆镜智”,讲的就是前面的七识田都很清净之后,八识田中就开始修禅定,尤其是田中意识所产生的那些纯洁、真实、灵活、明觉、圆通就会显现。到了阿赖耶识,完全清净了,那么你心中在第八意识的时候已经是清净光明了,就成为大圆镜智了。虽然这个大圆镜智是第九意识阿摩罗识前面的最后一个智慧,阿赖耶识,其实它也是来自于第九意识。只是在前面几个智慧非常拥有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方便善巧,不停地在洗,洗七识、八识田的那些清净的种子,到了第八意识大圆镜智当中拥有的智慧,它有无限的潜能,它能够将那些不好的意念随缘消除,然后显现万德庄严、无量妙用的智慧。所以大圆镜智,首先要做到这一点:要破除我见,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对于人间的色、声、香、味、触、法,法中无住,不要住在法中,洗尽自己的分别心,然后慢慢地要以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里面讲到要以智慧来导行——就是指导你的行为,以智化情——要用智慧来化掉你人间的情感,这样才能先断见惑、后断修惑。见惑,就是见到了很多东西,迷惑;后断修惑,就是修行当中还有很多迷惑。所以师父就是经常要帮助你们断思惑——思维上面的迷惑。
所以,唯识所现,其实我们虽然要转识成智,但是也要先有智慧才能消除这些人间的烦恼。菩萨跟我们讲的这四种智慧,其实我们在心中本来就有,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去实践、去用,所以会把这些智慧都慢慢地消掉,让自己进入迷惑当中。
转识成智
摘自广播讲座(二) 8、【理解根性 都摄六根】(原文链接)
实际上,心就是妙法,用心来拜佛、求佛,实际上就是使用妙法,念佛最好、最妙的方法就是都摄六根啊。六根是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啊。就是说,你要把眼睛、耳朵、鼻子等六根封起来,不要用意念去想它,这样的话,你脑子里才会有净念,这个念是干净的念头,因为你脑子里空了,好的东西才会进去,因为你脑子里没有肮脏的东西了,你才会有干净的东西进去,所以,我们要都摄六根,就是管住自己的六根,另外,我们要心无妄念啊,不要让自己的心有妄念,不要留有妄想的意念在心里。所以,当一个人念经的时候,还想着,我想做什么,我想发财,我想有钱,实际上,这些妄念一来,你的正念就没了,当你去除掉这些妄念之后,你的脑子里方为净念啊。所以,我们学佛要懂得六根清净。我们要克制自己的妄想纷飞,我们要懂得都摄六根,实际上就是克制自己的六根,让它清净,让它干净。那么,念经怎样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和与佛三昧呢?这个就是学佛最主要的问题。台长今天跟大家讲的就是,首先要做到都摄六根,就是让自己的六根清净,不要去烦恼,好好管住自己的耳朵、鼻子、眼睛,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想的不要去想,去除妄念,都摄六根,这样才能做到一心不乱,与佛三昧,你才能奔上西方极乐世界或四圣道。
世间一切都没有长久,有什么可执著?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