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不容易得到满足?师父告诉大家,人的满足就是因为人的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人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那你哪来的满足感?那么,欲望是怎么来的呢?欲望就像病毒一样,一个欲望连着一个欲望,而且欲望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和传播性。比方说,你今天已经有了一辆车,车子开着也挺好的,可是,一看别人开的车比你的好,欲望马上来了,然后换了一辆别人的那种车。再后来,又看见一辆更好的车,欲望又来了。很多婚姻为什么到后来会破裂?因为老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娶了这个女人觉得那个女人好,娶了那个女人觉得还有一个更好的。
很多人买房子也是这样,看了这个房子,又觉得那个房子好。喜欢这个房子的整体架构,喜欢那个房子的房间结构;喜欢这个房子的里面,喜欢那个房子的外观。有的人喜欢房子的外观有派头,不在意走进去特别小。大家住酒店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酒店的客房很大,但是酒店的门面不漂亮,客人送到你这里来了,觉得没面子,赶紧说:“请留步,你请回吧!”同样的酒店,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反应。尽管酒店的门口不气派,但是客房很大,有人会说:“你别看门口不好看,来,你跟我上楼,到我房间里去。”想让别人看到你的房间特别宽敞,实际上这也是欲望。
人的欲望在不停地繁殖,而且不断加强,因为欲望会使人上瘾。就像很多人吃菜,有些人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会上瘾的。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老师走进教室上课,班里有一个小朋友负责喊“请起立”,全部同学就站起来,然后一起说:“老师好!”老师就讲:“同学们好,请坐下。”那个喊“请起立”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很有面子,他有欲望,就会上瘾。如果叫他把这三个字让给别人喊,他就会不开心。
佛经讲“于虚妄处强加分别执着”,人间的这些东西都是空的、虚的,都是不长久的,是虚妄的,你非要在这些虚妄处强加分别执着,产生分别心,你就会有业障。分别心是什么?“我跟同学都不一样,你看,我是班领导。”执着什么?这是我的位置,“请起立”是一定要我来喊的,其实就三个字,有的班级只喊两个字“起立”。业障是怎么来的?师父告诉大家,业障就是在虚妄处分别执着——一个可有可无的虚幻之事,人去执着。所以不要执着于这是我的,那是他的。
世界上的人要学会对法律负责,学佛修心的人,要学会对因果负责。你今天有因果吗?种因了,就一定会有果。所以,人早一点觉悟,就会早一点悟道。但是很多活在世界上的人,不学佛的人,是病到方知身是苦。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没有生病,等到腰痛站不起来了,才知道难受。很多人腿好的时候,走路连走带跑,蹦蹦跳跳的,他没感觉到腿会不舒服。一旦哪一天腿不能动了,拄着拐棍,他才知道苦了,等到腿好了,他又忘记了。他从来没想过,他今天两条腿走得这么好,那是因为疗养和注意身体保健之后,才得到的回报。
对别人好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我对别人好了,我才会得到回报,那就是别人也对我好。所以,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生病的时候;在苦难的时候,要想到未来会变好的;在你今天还很幸福的时候,你要想到以后可能还会有痛苦的时候。这就是辩证的哲学观,什么事情都要留一个智慧,这智慧就会帮助你平衡内心的苦与乐、幸福和悲伤。
人不求事,事自然成。很多人抱怨说,天天求菩萨,就是不灵验。如果你把所求之事放下,诚心诚意做功德,多帮助别人,等到哪一天有人通知你、告诉你好消息,你就是成功了。只要你去努力,最后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所以说,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那是一种智慧。
生活原本没有那么痛苦,没有那么多烦恼,也没有太多忧愁,但是,当我们欲望太强、计较太多的时候,我们背负了太多的痛苦、烦恼和忧愁,于是就产生了欲望。因为当一个人有太多痛苦的时候,欲望就开始产生。怎么样能够改变现状,不要让自己痛苦?这也是一种欲望。欲望有善欲,也有恶欲,很多人想着要改变自己,能够更好地活着,这种欲望虽然是善欲,但不能成为一个很高的境界。
很多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考上精英中学,这是欲望吗?是。它是恶欲吗?不是,它只是一个自私的善欲。师父告诉你们,如果你有境界,你就会把欲望降得很少。只管耕耘,好好地帮助孩子温习功课,跟孩子说:“孩子,能考上是你的福分。不能考上,我们也不气馁,好好地修心一定能考上。”只有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节制自己欲望的人,才能享受到人间真正的幸福。
一个欲望太强的人,吃饭都不香。没有欲望的人,吃什么都香,幸福吧?有些人这个不喜欢吃,那个也不要,因为他有欲望,他连吃饭都会痛苦。大家说:“我们一起出去玩,好吗?”“我今天不喜欢跟你们出去玩,因为有他在, 我就不去。”看看你的欲望,会不会让你损失很多的幸福?不能随缘,就会痛苦。只有懂得不去计较的人,才能享受到什么是人间的和谐,什么是菩萨的随缘。心中无所谓,大家今天交个朋友,见一次少一次,随缘一起做点事情,那是我们大家的福分,说明我们还有缘分。只有真正懂得放下自己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自在和从容。境界再上一个台阶,就会得到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