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法会开示

2017-09-23 卢台长米兰《世界佛友见面会》 – 觉悟自心精进好 修出本性即佛成

23/09/2017 |     卢台长法会开示
2017 意大利
    <卢台长法会开示
 

 

善恶有报自己报,因果不差半分毫。觉悟自心精进好,修出本性成佛了。(掌声)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各位尊敬的嘉宾、法师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佛友们、义工们,大家好!

 

首先,做人要学会包容,要忘记不好的东西。一个人在心田里只能种善果,不能把自己不开心的、难过的事情,恶的、坏的种子种在心田当中。杂念不存就是因为你的心田干净,所以不把不好的杂念留在心中,你就不会有颠倒妄想。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妄想,吉祥顺利才会到达你的心田。心田就是一块“田”,种上善因得到善果,种上恶因得到恶果,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种上善的一定会有善报。(掌声)

 

世间一切都是在幻化当中,因为这个世间是无常的,生住异灭,人却执着得失而生妄想心。想想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生出很多的妄想心,我们不该想的、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天天想去得到它,我们每一天因为自己想不通的执着,所以我们就生出很多想去解决的妄想的心出来,有妄想心之后就会有妄境出来,妄境是什么呢?就是妄想的境界。

 

很多人想做一件事情做不成,他就在想“哎呀,我能不能就这么做?如果我去这么做,会得到什么呢?”所以妄心和妄境相互转换,常在你心中,得失当中就会生出苦难和忧愁,叫生出苦忧,所以真心就完全被遮住了,每天被境界所转。

 

台长曾经讲过,一个母亲在家里很开心地在做菜,孩子一回来,妈妈很开心的,因为孩子成绩不好,马上一个下午到晚上都不开心,为什么?因为被境界所转了。你的心已经被人家控制住了,你最爱的人能够控制你的心。

 

人的苦和担忧是怎么来的?苦和担忧就是因为你忘记了真正的东西,心里已经没有真心了。要记住,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真心,他的佛性就会被遮住,他就不能给别人一种慈悲心,每天被境界所转。所以说,学佛的人有境界,但是不学佛的人会被环境所转。 所以,因得失而迷惑,再造业。得到了,想要得到更多,他造业了。得不到的人呢,想着自己为什么得不到,天天又想去得到,心里难过,又开始造业,因而受业苦永无休止,所以人的苦是不会停止的。

 

台长曾经跟大家讲过,一个人的苦就是随着你的心而来,你的心苦了,所以你的身体也会苦。 一个人要想不辛苦就不要贪,不去贪的话,你就会平安。在这个世界上,平安就是福。大家能够平安过好每一天,其实你已经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了。(掌声)

 

师父告诉大家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匹马,还有一头驴,听说唐僧要到西天去取经,驴觉得到西天去取经非常地累,要走这么多的路,困难重重,驴就说:“我不去了。”马说:“我去。”追随而去,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回来之后,这个驴就问那个马:“兄弟啊,你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我去西天取经的时间,你驴走的路一点都不比我少,而且你整天地被人家蒙住眼睛,被人家抽打。其实我是精进的马,所以我经过这一趟,我才会成为一匹千里马。” (掌声)

 

其实,我们人真正的累不是累在身体上,而是心累,真正的累来自于你内心的无知和迷惑。很多人只要迷惑、搞不清楚了,那么你就等于无知,因为你不了解、着相,你就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迷惑。所以,要想不迷惑的人就要好好地精进学佛,念经修心。

 

我们要学弥勒佛的乐观,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什么事情不能包容和容忍?想一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太多事情可以让我们发愁、难过、想不通,现在想一想,年轻时候的那些事情像云一样飘过而散,像大海的浪一样,一浪接一浪,慢慢地就消失了。

 

我们不应该去记住那些麻烦,真正乐观的人,像弥勒佛那样乐观的人,他是看见麻烦后面的机会;而悲观的人,他是看见了机会后面的麻烦。机会有时候会像一阵风一样一飘而过,要看你的反应。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学佛的机会和机缘。今天我们能够学佛,说明我们都是有智慧的人。机会有时候过了就没了。过去有很多拿算盘算账的人,等电脑出现的时候,他们抓住了机会,一下子变成了电脑操作员;还有很多人在用算盘,但是一定的时间他们就会被淘汰。

 

学佛也是这样,佛法时期不同,用的很多法门也不一样,所以救度众生也会有不同的妙法出现。永远回忆过去的人只能活在过去,永远看不惯今天的人,他也只能活在过去。我们学佛的人要看得到未来,我们要看到当下,才能救度众生,才能跟观世音菩萨一样,显化出无限的大慈大悲。(掌声)只有明白末法时期要妙法度人,因势利导,才能被众生接受。你们看看,心灵法门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已经有1000万信众了。想一想,为什么?因为它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妙法,让我们开悟,让我们解脱。现在有多少人不吵架了,有多少人觉得放下了,有多少人不跟别人斤斤计较,有多少人学会念经来解脱自己生活当中的烦恼,这就是进步,这就是修心。所以,当我们能够放下自己心里的包袱,你身体的包袱也一定会放下。好好地学佛修心,那才叫身心健康啊。(掌声)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贪欲。有一个乞丐在大街上垂头丧气地走着,他的衣服破旧得都可以看到他身上的肉了。他的脸黄黄瘦瘦的,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吃饱过一顿饭了。他一边走,心里一边嘀咕着:“要是能让我吃一饱顿饭,那该多好!为什么我这么穷呢?”他痛恨自己的贫穷,他怪菩萨怎么不照顾他。在这个时候,菩萨突然之间出现在乞丐的面前,乞丐揉了揉眼睛,认出是菩萨,他还知道连忙“扑通”跪在地板上,低声哀求说:“慈爱的菩萨,帮帮我这个可怜的人吧,可怜可怜我吧!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菩萨和气地跟这个乞丐说:“那你告诉我吧,你最想要什么?”

 

乞丐早就把自己刚刚只想要吃饱一顿饭的要求忘到九霄云外了,马上改口说:“我要金子,菩萨。”菩萨说:“好吧,脱下你的外衣来接吧,不过不要接得太多,那样会把你的衣服撑破的。这些金子只有被接住,而且要牢牢地包在你的衣服里,才是金子,如果掉在地板上,就会通通地变成垃圾。”乞丐大喜过望, 三下五除二就脱下了那件衣服,菩萨轻轻地这么一挥手,只见金子突然像下雨一样闪着金光,一颗一颗的金子掉在了乞丐的衣服上,马上就堆成了一小堆。菩萨说:“小心啊,你的衣服就要被压破了,再多装一点,金子就要掉下去了。”乞丐看着这金色的金块,两眼发光,哪里听得进菩萨的劝告,只是一个劲儿兴奋地叫:“再给一点!再给一点!”正喊着,突然“哗啦”一声,他那破旧的衣服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金子全部滚落到地上,就在落到地上的那一刹那,全部变成了砖头、玻璃和小石块,菩萨消失了,乞丐又变得一无所有。

 

贪心是毒药啊,能够害死自己,人一贪就不满足,不满足就会不快乐,不快乐就会更贪。所以,学佛人一定不能贪。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快乐,快乐的人永远是知足的。

 

学佛人有智慧,在残酷的现实社会当中更容易生存。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做人,不跟别人争斗,就觉得很快乐,经常跟别人争斗的人,我们会觉得非常的难过。所以,人间的欲望犹如一个猎人在人间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着傻乎乎的动物自投陷阱。欲望吞下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智慧就慢慢地在消失,因为我们在恶劣的欲望当中消磨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忘记了人格,孤独地随着欲望的污染一天一天走下去,在一成不变的烦恼规律中侥幸地生存着,最后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为了一点名和利我们什么都不要了,连本性都丢失了,最后就剩下了人的一副躯壳啊。(掌声)

 

我们在痛苦当中才想着挣扎,找回我们本初的觉悟。猛然回首,才惊觉自己在人间浪费了太多愚蠢的时间,才想找寻一个完整的生命,现在你们刚刚找到了,好好地保护好你们这颗慧命吧。

 

有一个和尚问药山禅师,他说:“禅师,我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被外部的环境所困扰?”药山禅师反问他:“那外界与你有何干啊?你为何会被困住啊?”和尚说:“这也正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请禅师给我开示。”药山禅师说:“原来还是你自己困住了你自己啊。”实际上,因为我们心中自迷和心境的转换,我们没有智慧,能够使自己心境随着万境而转,你才会真正地丢失你的慧命。

 

实际上,很多事情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很平静;当你知道了,你就会变得很烦躁。这就是中华传统上孔老夫子讲的让我们“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视”。不是在“理”上的,不是在佛法、佛理上的,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听,不要去看,好好地修你的心,关门即是深山,闭门就是净土。(掌声)

 

学佛人经常听说一句话,叫“漏尽”,就是把你们的烦恼漏光、漏尽,才能看到心中的佛性。明心开悟,常见佛性,把人间的一切逆境看成是帮助自己能够快速修成的一个过渡的增上缘。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开车的时候就是有些路好、有些路不好,不管路好和不好,只要照着自己的目标好好地往前开,就能到达你的目的地。我们学佛人不管有没有阻碍,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挫折,好好地修心学佛,一定能够修到彼岸。 (掌声)

 

学佛人不要和别人有恩恩怨怨,有恩就会有怨,有怨就会有恩,因为恩和怨是一对双胞胎。很多人说,爱过头了就会恨,恨过头了又会爱,这叫爱恨难分,也是一对双胞胎。所以,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缘分,好好地过日子,我们不求得到更多,但求无过。好好地做菩萨的孩子,以慈悲心为怀,这样你才能度众,这样你才能成佛。

 

在古罗马时代有这么一个事情,有一个牧人叫比尔,他非常忠于波斯国王。他做了宰相,他的同僚们都非常嫉妒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把他赶下台,会议后派代表去向国王告密:“国王,比尔这个人出身卑贱,一旦被选为宰相之后,他位高权重,会大于我们,他会给你惹出麻烦的,所以请国王重新考虑他宰相的位子。”国王回答说:“他忠诚无比,我十分信任他。但如果你们能够指出他的错误,这个时候我才会听你们的话,重新考虑。你们可以观察他,并且向我汇报。”

 

这些大臣回去观察之后,发现比尔家里有一间密室,这个门常常紧闭,非常地谨慎,不让别人进去,一星期一次,比尔会进入这个密室之内,把自己关在里边相当长的时间,才独自出来。这件事情被人发现了。他们就去向国王报告:“比尔肯定将国家的财宝藏在这个密室房间里面。”国王说:“好啊,既然这样,你们去将房门拆开,搜查房中的秘密,看看他到底在里边做什么。”“遵命!”大臣们奉令带着很多的兵甲前往比尔家里,破门而入,拆开那扇特别的门,发现里面只有一双破鞋和一件破的衬衣。

 

国王把比尔找过来,就问他:“你何以在密室里放一双破鞋和一件破衬衫,又一个礼拜进去一次,赏玩这些破东西呢?”比尔说:“国王啊,那一双破的鞋子和一件破的衬衫,是我当牧羊人的时候穿的,我每个礼拜仔细地将它们看一遍,免得我忘记自己出身微寒,配不上皇上今日给我的荣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得意,往往会使许多人忘乎所以。给自己设一间密室,设一间不忘过去的心灵的密室,才不会让喜悦冲昏头脑,让胜利蒙蔽你的眼睛。(掌声)同样,我们学佛人也必须抱着感恩的心,常常反思自己学佛前的无知,做过很多愚痴的事情,曾经伤害过很多自己的亲人和男朋友、女朋友,对自己的父母亲不够孝顺,后悔那些本不该发生的家庭琐事。所以要经常回忆,才能学会感恩菩萨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人生。

 

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耐心,愤怒的时候要学会想通,流泪的时候要学会希望,彷徨的时候要学会坚持啊。(掌声)人生注定的是无法回避的,命运其实就是经常欺负那些觉得自己很孤独的人,佛法才会让我们去除烦恼,看开人生,看淡就是晴天,学佛才能找到明天啊。(掌声)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当中。大家知道,在古时候农村,大马路上晚上是没有电的。漆黑的街道上,络绎不绝的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看见有一团昏黄色的光正在从巷道深处静静地亮过来。村旁的很多村民说:“啊,孙瞎子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一下,他就问边上一位农民:“打着灯笼的那个人,他是瞎子,他是一个盲人吗?他真的是一位盲人吗?”边上农民说:“是啊,他是一个盲人啊。”“那他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甚至不知道灯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打一盏灯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就走上去说:“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我从踏进这个世间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两眼看不见。”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到,那你为什么还要拿一盏灯呢?”盲者回答说:“现在是黑夜了,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满世界的人和我一样都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这个僧人若有所思地说:“哦,原来你也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照明。”那个盲人说:“不,我是为自己。”“那么,为什么说是为了你自己呢?”“你是不是在马路上被人家撞过?”这个盲人说,“你在走路的时候是不是被其他人撞过?”这个僧人说:“是的,就在我刚刚走进来的路上还被好几个人碰到过。”盲人听了之后深深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都看不见,但是我拥有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他们就不会看不见我而再撞我了。 ”

 

这个苦行僧从这位盲人身上找到了自己佛性的一盏灯。因为我们看不见佛,但是佛看得见我们。我们要点燃一盏灯,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给别人温暖,就是有希望、有宽容,是爱。你给别人带来了爱,别人一定会给你送去温暖,所以自己心中要有希望,你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你今天能够原谅你的家人,家人会给你更多的温暖。

 

台长曾经讲过,每一个人点一个火把,怎么样让自己的火把永远不熄灭?因为你的火把最多也只能点两个小时,你只有把这个火把点给边上所有的人,就算你的火把灭了,但是,其他人的光亮照样照亮你的前程。(掌声)帮人就是帮自己,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好好地珍惜你们身边的人,好好地感恩所有曾经帮助过你们的人,你们一定会得到无限的帮助和无量的爱。

 

在一场车祸中,两位幸存者都失去了一条腿。两个人因为心态不一样,讲出的话不一样,感受也不同。在亲友探望的时候,一个没有腿的人对他的亲友说:“虽然命保住了,我的一条腿却没有了,以后的日子叫我怎么过啊?”于是,他和亲友的脸上都阴云密布。另外一个人,当有亲友来看他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虽然我的一条腿没了,但是我的命保住了,以后我们照样可以过日子。”于是,亲友和这位朋友脸上都充满着阳光。

 

同样的生活境遇,为什么感受不同?就在于他们话里有不同的“但是”, “但是”其实就是一种迂回,在前言后语之间,它有承转的意思,就是转弯。比如,说起人生,可以说“我们努力了一辈子,但是我们碌碌无为”,也可以说“虽说我们碌碌无为,但是我们努力了,也问心无愧”,这就是心态。(掌声)说起自己的子女,我们可以说“孩子心眼好、身体好,但是工作不好”,也可以说“孩子就是工作不是太好,但是心眼好、身体好,他以后一定还有更好的前途”。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有不同的倾向性,有人习惯于消极的思维,有人习惯于积极的思维。我们学佛总是要积极的,要有冲向阳光的一面,叫正能量;经常担忧,哪怕就是在阳光当中,你也是只会看到阴云,而不会看到阳光灿烂。(掌声)

 

我们要学会经常积极地面对人生,不要老是抱怨,有的人活一辈子就叫“怨妇”。不要经常不开心,因为我们还有明天。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今天我们活在当下,未来靠我们今天来改变。佛法就是让我们拥有希望,佛法就是让我们看到明天。希望大家拥有一个正能量的心田,正能量的心态,拥有更好的、美妙的明天。

 

有一位樵夫生性愚笨,有一天上山砍柴,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便走上前去问:“你是谁呀?”那动物说:“我叫‘觉悟’。”樵夫心想:“我现在不是正好缺少‘觉悟’吗?干脆把它捉回去!”这时,觉悟对樵夫说道:“你现在想捉我吗?”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什么事它怎么知道?这样吧,我不妨装出一幅不在意的样子,然后趁它不注意时捉住它。觉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假装成不在意的样子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把我捉住。”樵夫的心事都被觉悟看穿,所以很生气。为什么它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觉悟发现。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到我而生气吧!”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象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觉悟看清了。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我本来就是为砍柴才来到山上的,实在不应该有太多的欲望。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可能是用力过猛,斧头掉了下来,却意外地压在觉悟上面,觉悟立刻被樵夫抓住了。(掌声)

 

这个故事告诉你们,悟性是在没有欲望的时候才会体现的。(掌声)一个觉悟的人,是不会有欲望的。慈悲是在没有私心杂念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掌声)当你放下了,你就有觉悟。不跟别人争了,你不就是提高觉悟了吗?你想去跟人家斗的时候,就没有觉悟了。所以要懂得“以诤止诤,不得止,唯忍,能止诤。”一个人想跟人家斗,一定要以诤止诤,制止他的诤,最后你“不得止”,止住不了,唯有忍耐能止诤,这个法实乃尊贵。

 

如何做到让自己安详呢?那就要靠觉悟,不要有任何的欲望,在精神境界里面豁达、淡泊、顺应自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变化,将痛苦、将自己的忧伤降到最低点,享受每一分钟的快乐。

 

你们现在试想一下,比方说你一分钟很开心,那么你这一分钟就没有烦恼了,如果你能半个小时这么开心,你半个小时中就没有烦恼了。因为每一分钟、每一秒,你如果都能喜悦、满足、安宁,你没有不满,没有怀疑,没有抱怨的心理,你实际上就是在无我利他。学佛人心无罣碍,才能放下罣碍,看破自在。当别人跟你争吵的时候,能够控制住自己怒意的人,你已经打败了对方这个敌人了。(掌声)

 

2017 意大利

2017 意大利

    <卢台长法会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