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20200817 专题分享 | 般若

18/08/2020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般若】

20200817 专题分享【般若】

 

修解脱才能得出离心

白话佛法(八)37.《修解脱才能得出离心》 点击链接

学佛人无论是生活解脱,还是想成佛,都必须要证悟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高尚、无上的智慧,是菩萨的智慧。你今天想开悟,你必须要有智慧;你今天想成佛,你必须要有智慧,而且你必须拥有智慧,所以,你们今天坐在下面的人,如果没有智慧,你修心是修不好的。什么叫智慧?聪明不是智慧,聪明是占人家便宜,聪明是想出一个小办法来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智慧是化解、是圆融、是包容。要懂得证悟般若智慧,一定要结合出离心,你才能得到解脱之果。出离心是什么?我知道我今天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一定会有走的这一天,所以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我无所谓,名也不是我的,利也不是我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有一天我一定会离开这个世界的,虽然我的人还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但我的心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我不会为所有的事情烦恼,这就叫出离心啊。出离心就是要放下人间所有的儿女情长,要放下人间所有的一切追求,我不去追,我不去求,我要修出离心。要想得证菩提,你就得修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是大得不得了;“正等正觉”就是说,脑子里完全是正的东西,脑子里所有想的事情,感觉觉悟的东西全部都是正的,没有偏的,没有邪的,犹如完全是一个非常纯洁的好孩子,把你们的心比喻为好孩子,那么无上这么大的正等正觉,那就是佛了。所以,般若智慧就是指能够了解佛法,了解学佛的这条道路,要了解到、要悟到、要修到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

 

 

用般若智慧在人间寻根

用般若智慧在人间寻根——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点击链接

如果对人间的事情无所不知,那是什么呢?那是智慧。如果你超越了人间的智慧,就是对宇宙的总体理解,这就叫“般若智慧”。比如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当中,我们对整个宇宙、大自然什么都懂,很聪明,那就叫理解,实际上你只不过是理解了宇宙人生的一些东西而已。如果你能够利用你的智慧来断烦恼、破无明,实际上这就叫“般若”。什么叫“断烦恼”?就是当你有烦恼来的时候,你把它能够断开。“破无明”就是能够把自己的无明习气甩掉。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装懂,或者很多自己从前世带来的恶习也可以称作为无明。师父这几句话绕来绕去给你们讲,实际上就是教你们得一个“根本智”,就是要得到根本的智慧在人间。般若智慧能够断烦恼。“智慧”和“般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间的智慧能够升华到断烦恼、破无明。

我们过去的缘很差,我们现在得到的就是恶缘;我们前世做的缘很好,我们得到的就是善缘;我们过去种的因不好,所以我们得到的就是恶果。如果你能够断烦恼、破无明,你就叫般若。如果把般若和智慧放在一起,你就能够断烦恼、破无明。这就叫“根本智”。就是说这个智慧是最根本的、最里面最深的智慧。

法施功德最大,救人功德最大。念点经可以得到智慧,但是得不到根本智慧。师父用现在这种法门教人,用的也是人间的智慧。但是在人间智慧的背后,师父也运用了根本智。因为没有这些根本智,师父怎么来救你们这些人?有时候根基摇动,师父的智慧就变成人间智慧了。如果师父有根本智作抵押、作支撑的话,师父的智慧出来绝对是菩萨的智慧。

 

根本智和后得智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八十五)点击链接

问5: 能否用去除无明习气和烦恼来作为鉴定根本智和后得智的标准?为什么?

答5: 根本智和后得智,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后天修成的智慧。根本就是一个基础智;后得智就是后来得到的智慧,就是修出来的智慧。如果能够去除无明烦恼,就拥有了后得智。为什么?后来得到的智慧能够对症下药。从小拥有的智慧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根本智是你的根本,就是说这孩子很聪明,但聪明必须要学习,学到后来才会有智慧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聪明、智慧、般若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六十二)  点击链接

答53:……人间是聪明,菩萨是智慧,人间的智慧是不圆满,圆满的智慧是般若。聪明、智慧、般若三者,智慧菩萨有、人也有,但是人的智慧不圆满,菩萨的智慧圆满之后就变成般若了。

 

检查自己是否有智慧

白话佛法开示视频 14集【自主烦恼,般若相智】  点击链接

自己要检查自己有没有智慧,你就知道你自己修心修到什么程度。你碰到事情就痛苦,碰到事情就烦恼,碰到事情就想不通,对不起,你还刚刚入门;如果你能够碰到事情就想通,碰到事情虽然有一点难过,一会儿就过了,那你已经入门了。

 

什么是没有阻碍的智慧

160814马来西亚·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点击链接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中讲,只有达到“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才会产生无碍的智慧,无碍的智慧就是没有阻碍的智慧。请师父开示,什么叫做没有阻碍的智慧?怎样才能获得没有阻碍的智慧?

答:“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本身这个字已经在上面了,“无碍”就是没有阻碍,没有罣碍。无碍是什么?智慧是什么?智慧如果为别人,就是没有障碍。比方说,今天我做一件事情,我有考虑到自己:我今天度你了,以后你是干什么的,你可以帮到我。这叫有碍,有阻碍了,心中有阻碍。“我今天帮助你,我不管你是谁,我只要能够救你”,无碍,没有阻碍;心中有阻碍了,“哎哟,我能够帮到他,他以后能够帮到我”,这就叫有阻碍了。

 

真正的智慧是付出

卢台长来信解答(一百五十一)  点击链接

问46:那么到底什么是慧呢?六度中的智慧有具体内容吗?

答46:六度中的智慧就是般若,不是人间的智慧,是一种付出之后的所得,很多人人间理解的狭隘的智慧是索取,而真正的智慧是付出,因为付出最后是得,但是很多人拼命得最后也还是付出。智慧不是说得清楚的,是一种理解悟性。有智慧的人马上能够想办法改变解决,有些人就束手无策,就是无智慧。

 

白话佛法 (一)1.《学习佛法圆融的智慧》 点击链接

现在的修心要有所改变,要知道改的不是佛法而是方法,人间修为要用心来修。在末法时期要学大乘佛法——救人。在救人的时候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才会得到真正的力量。为什么师父能在开天眼后这么短时间救了这么多人?能得到这么大的力量?这些都是修出来的,是观世音菩萨给的。

 

智慧要经常练习,碰到事情就能解决

191021马来西亚・吉隆坡弟子开示提问   点击链接

问:每个人都知道“烦恼即菩提”,但是真正遇到烦恼时都忘记了这个道理。其实,菩提智慧是需要反复练习,借境炼心,智慧也要靠锻炼的,是吗?

答:完全正确,100分!菩提智慧要经常练,一个人经常有智慧,这个人就拥有菩提智慧。碰到事情就能解决,这不是“烦恼即菩提”吗?(是)

 

业障多,影响开智慧

160819马来西亚·马六甲《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点击链接

问:是不是业障消到一定的程度,智慧才会开?那么一个不修的人会随缘受报,受报后明白很多事情,也会短暂开悟;而有些人已经受报了,还不开悟,是不是业障还是很重,所以不能开智慧?是不是业障消的程度多少,智慧就会开多少呢?

答:一个人有业障,智慧真的不会开很多的。比方说这个业障就像小孩子顽皮,一个孩子越顽皮,他的功课做不好的。所以当一个人业障很多的时候,他的智慧一定不开的。一个人非常的干净,非常的安静、冷静,这个人没有很多的灾难、烦恼,他的智慧一定是很多的。所以要修得好的人,必须首先要消业障,这就是为什么要念礼佛大忏悔文然后才能超脱自己的境界。

 

转识成智

171123 白话佛法音频  点击链接

我们学佛、做人,不管是否在学佛上,意识是一个人修行的见解。我们很多人以法相为基础,就是看见别人一些粗浅的外表,包括一些浅显的内在,然后自己在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见解。那么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见解转识成智呢?把自己的意识要转为智慧。 识,意识,其实就是有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末那识,然后第八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实际上就是转这八种识为四种智慧。这四种智慧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这四种智慧是由般若智慧生起,与般若智慧相应的智慧。

 

 

成所作智

171123 白话佛法音频  点击链接

就是在修行上,当你眼见——眼睛见到色,有色世界,耳朵闻到声音,鼻子嗅到香,舌头尝到味道,身感觉、触的时候——身体是有感觉的,碰到身体就会有感触,如果这些与无明相应,那么这些就是你在依照缘分做了。所以这就是视觉器官给你造成这种“所作的智”。“成所作智”,实际上修行并不是跟外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在你根识相依的缘分之下——缘起的缘分下,慢慢地由你“成”——你看到的,“所”——所作所为、所有见到的,“作智”——就是成为一种智慧。也就是说,你要看到什么,你都要用一种智慧的思维、智慧的行为来处理。什么东西都是成、住、坏、空,你能够看到这些,你会拥有成所作智。

 

妙观察智

171123 白话佛法音频   点击链接

在自己的思维形成之前,你要用妙观察,就是要用一种真实的智慧——巧智巧慧,巧智巧慧就是能够看到根,能够看到缘分的来,你好好地观察这个人间所有的一切,才会得到这个智慧。你能够妙观察智,你能够观察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分析比较,在你思想上形成的观念是真实的,没有落入那些虚空、那种假设、假象的东西,那么就是妙观察。

 

平等性智

171123 白话佛法音频   点击链接

实际上我们是五蕴和合而成的身体,因为我们经常在心中有我执,所以就看不到其他人,有我执之后自己就会生起一种骄傲,有时候有自卑心,有时候要控制、面子、虚荣等等,这些虚妄都不能转为智,只有破除这些妄执,你才会得到平等性智。

 

大圆镜智

171123 白话佛法音频   点击链接

就是前面的七识田都很清净之后,八识田中就开始修禅定,尤其是田中意识所产生的那些纯洁、真实、灵活、明觉、圆通就会显现。到了阿赖耶识,完全清净了,那么你心中在第八意识的时候已经是清净光明了,就成为大圆镜智了。虽然这个大圆镜智是第九意识阿摩罗识前面的最后一个智慧,阿赖耶识,其实它也是来自于第九意识。只是在前面几个智慧非常拥有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方便善巧,不停地在洗,洗七识、八识田的那些清净的种子,到了第八意识大圆镜智当中拥有的智慧,它有无限的潜能,它能够将那些不好的意念随缘消除,然后显现万德庄严、无量妙用的智慧。所以大圆镜智,首先要做到这一点:要破除我见,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对于人间的色、声、香、味、触、法,法中无住,不要住在法中,洗尽自己的分别心,然后慢慢地要以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里面讲到要以智慧来导行——就是指导你的行为,以智化情——要用智慧来化掉你人间的情感,这样才能先断见惑、后断修惑。

 

唯识所现

171123 白话佛法音频   点击链接

其实我们虽然要转识成智,但是也要先有智慧才能消除这些人间的烦恼。菩萨跟我们讲的这四种智慧,其实我们在心中本来就有,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去实践、去用,所以会把这些智慧都慢慢地消掉,让自己进入迷惑当中。

 

 

究竟圆满的智慧

白话佛法 (一) 1、学习佛法圆融的智慧  点击链接

究竟圆满的智慧: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一点的迷惑。说现实一点,如果我们能很冷静地去思维、观察,然后能圆满的化解问题,就是圆满的智慧。智慧不圆满成功率就是一半,智慧圆满了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师父开示深般若

Wenda20200510   46:39   点击链接

女听众:最近有一个菩萨的开示,说到“深般若”。

台长答:实际上般若就是智慧。你想想看,你有菩萨的大智慧,不叫“深般若”?你有菩萨的一个大智慧,就有一个“深般若”。比方说你舍去自己……像法师,他今天出家了,他已经有多少个“深般若”了?很多了。他舍弃了人间的名誉,舍弃了人间的欲望,舍去了人间的贪,舍去了瞋恨,舍去了愚痴……他不是每一个都是一个“深般若”?(那就是说一个能看开、放下的念头就会生起一个“深般若”?)对。比方说一个“深般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念头,简单一点讲叫好的念头,实际上从佛法界讲,一个“深般若”就是一个深的智慧(从我们最开始执著一件事情,后来能够想通、看明白,这个也是属于境界提升,也是增加了般若智慧?)对,百分之一百。“深般若”,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智慧达到了一个顶峰,并不是说达到顶峰你一定成功的,但是至少说你已经拥有了这个智慧,所以为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你有非常好的、很深的修行功夫了,你已经达到了甚深的修行的境界了,所以叫“行深”。修行很深了,叫“行深”。(明白。如果是想要一世修成的人,他得具备多少“深般若”这样的能够出六道的条件?)一个人要是修成了,他满身都是般若。他有自觉,他有觉他,他有自觉觉他,自他皆利,他有广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种都是菩萨的观自在,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实际上,“行”是修行;“般若”就是你对事物理解的空性的多少而说的。如果你理解空性越深,你越有深般若;你理解空性越浅,你就没有深般若,只是浅般若。什么叫“理解空性”?你看穿了,就照见五蕴皆空了。(是的,感恩师父的精彩点化。这个“深般若”和“小般若”有没有量化的概念?)当然有了。很多的法都有量的,比方说你今天一天动了150个善念,那你今天一天就在“深般若”当中活着;你今天动了2个善念,就2个善般若,但是这个前提是你没有动过不好的恶念。如果你今天动了50个恶念,动了10个善念,你今天还是被五欲六尘所染,听懂了吗?(那就是说如果一个恶念起,可能就会把刚才生起的般若智慧消掉了?)全部拿掉,全部被它污染了。

 

智慧对于修行学佛的意义

解脱靠智慧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39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点击链接

什么叫解脱,解脱就是用你的九识田中佛性,来产生出一种空性的智慧和般若,来影响到你的阿赖耶识和你的末那识,来慢慢地进入你的第六意识,感官意识当中,慢慢地你就会懂得什么都是苦空无常,而这一切都是本身就是空的,都是虚幻的,当你明白了这一切,你学佛的伟大的成就就开始了。因为你进入了佛的境界了,所以当一个人只要能够进入佛的境界,他就是在人间的佛,所以学佛不是说你拜拜佛,迷信,求求菩萨保佑我家里好,一种福报,是解脱,它不是迷信,它是智慧地解脱,它完全能够放下自己的烦恼,你今天还放不下,你不可能精进,也不可能忍辱。

 

修行停滞、境界原地踏步的原因

wenda20140530  25:24    点击链接

女听众:我们知道学佛修行是一个逐步降低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忏悔心发不出来,然后修行停滞、境界原地踏步,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因为功德、布施不够所导致?

台长答:完全有原因的,功德不够导致这种情况也是占百分比的,最主要还是智慧不够。为什么师父叫你们每天必须要看一遍白话佛法?就这个道理(要多修心是吗?)不是多修心,多看白话佛法,多修智慧、多念心经,开智慧最重要。

 

智慧是一种能量

不攀缘 不思善 不思恶——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点击链接

智慧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放射体。你本身都没有能量的人,你怎么可以跟人家一起去比呢?香港富商李先生在这里造隧道,你也去造吗?人家有这个能量,不能说他有智慧,至少说他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智慧。可能这个智慧是他前世修来的,他有这个福德,才能造就他在人间的这个智慧。

 

先有智慧才有能量帮助到更多的众生

shuohua20121019  17:01  点击链接

女听众:台长,怎样才更有能力去帮助同修们呢?

台长答:自己要不断地戒贪嗔痴,然后慢慢才会增长智慧,有了智慧才会有能量,有了能量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众生。你说台长帮助大家的话,台长有没有智慧呀?有了智慧什么事情都不怕了,什么事情都能应付了,这不就是能量了吗?你去度人家的时候,人家问你一个问题,你没有智慧讲不出来,接下来度不了他,不就是没有能量吗?要有能量的,能量是什么?能量就是一种智慧。所以爱因斯坦说了,物质能变成能量。你们信佛、磕头,不是物质吗?你们学习白话佛法也是物质,到了后来会转换成一种能量的(就是我们多听台长录音,多看台长博客,改正自己)对。举个简单例子,为什么你大学毕业能找到工作?因为学了十几年之后,你已经增加能量了。你天天听台长博客,把里面融会贯通,什么都懂了,度人家的时候不就有能量了吗?

 

智慧是怎么来的

戒、定最能开智慧

shuohua20151225  12:02  点击链接

男听众:师父,想得到智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戒、定得智慧,还有一种是度人、法布施开智慧。请问,哪种方式可以更快地开启我们的智慧呢?

台长答:实际上戒、定最能开智慧,度人、法布施不一定开智慧的。度人的时候能开智慧,但是度人的时候人家身上有很多的业障,当你去游说别人的时候,并不是你完全能掌控住的。法布施也好,财布施、无畏布施,当你在布施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开点智慧,但是你戒的话就是定了,定下来的人最能产生智慧。所以当一个人冲动的时候,他就是不安定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安定下来他就不会冲动。你明白吗?

 

守戒才能智慧增长

160213中国·澳门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点击链接

问:请问我们学佛人如何稳健、持久、有效地修行,才能够增长我们的福德和智慧?请恩师慈悲开示。

台长答:实际上要学会什么叫有效的,用恒心来增长,实际上一个人能够守戒你就能有恒心。守戒是什么呢?必须每天要对照菩萨的戒律,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你这个人就能比较持恒、永恒地修心。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守戒了,他慢慢就会掉了自己的慧命。所以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就是说经常要想到“我这个不能做,这个可以做”;在学佛当中,有一点点贡高我慢了,“哎哟,菩萨,不可以的,我不能这么样的”;然后过一会我有一点点私心了,“哎哟,不能贪”,哪怕脑子里有一点点念头出来——“这个我可以要吗?”“哎哟,不能要,这个不行,这个会出事,会影响我修心的”。就是这么如履薄冰地去修,明白了吗?然后你才会修得越来越好,因为如履薄冰你才会一步都不敢走错,这样你才不会走错路

 

福分靠守戒 智慧靠开悟

白话佛法 () 38.《福分靠守戒 智慧靠开悟》  点击链接

我们天天说要想解脱,就是让自己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生活、清净的心灵和思维的提升。那么,想解脱,从哪里开始呢?首先,要从修行当中来解脱。修行就是要做到不许也不能让自己的福分流失。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点福气的,比方说,你们今天还平平安安地活着,没有生重病,你们今天还有一个家,还有一个孩子,还有一个老婆,或者还有一份好工作,这些全部都是你的一点点的福分,这些福分如果流失了,那么你就会让自己的智慧流失。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如果你的家庭破裂了,接下来你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你是不是没有智慧的人?如果你今天跟老板闹翻了,工作没有了,那么,你的福分是不是流失了?你没工作了,你的智慧也会流失,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觉得自己的苦难来了,一个人那个时候会很苦。所以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福分,就是永远不要让它流失。怎么样让自己的智慧不漏呢?怎么样让自己的福分不漏呢?首先,要守戒律。守戒律是什么?就是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能做;该想的就想,不该想的就不要去想;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要去说。因为当你守不住戒律的时候,你就会进入下三道。当一个人发脾气、难过的时候,实际上他的智慧已经漏尽了,然后他的思维就在下三道。当你守一个戒律守到一定的时候,你会悟出很多道理。不该想的去乱想,想到后来,自己的心情会越来越糟糕,情绪会越想越拔不出来,人会越想越伤心,你想不开,鬼就来了。所以要控制好自己,不能让自己走进人间的漩涡当中、红尘的漩涡当中。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不能犯身业,不能犯口业,不能犯意业。。

 

福报与智慧成正比

Shuohua20180907   26:24    点击链接

女听众: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是不是就是自己福报程度的表现?越多人对你好,说明你福报越好;越多人对你不满,说明你福报不够。是吗,师父?

台长答:完全正确。因为很多人对你好说明你智慧充满,你能够让人间变成天堂,这就是你的福报;你今天跟谁都作对,你可以把一个美好的人间变成像自己的地狱一样,埋葬你自己的坟场一样。有些人真的是这种人,到了单位里,指手画脚,拼命骂啊、弄啊,搞来搞去,以为自己不得了了,最后大家一起complain[注:投诉],把他赶出去。(是不是福报越多,他智慧也就越多?)福报越多智慧越多,智慧越多的话福报越多,成正比的。(智慧不够的人,是不是说明他的善缘比较少?)智慧不够,不是善缘,说明他六波罗蜜没有一个波罗蜜是好的。比方说,智慧不够,你精进,是不是也会有福报啊?你守戒是不是有福报?六波罗蜜你一个都做不到,你怎么办?

 

禅定与智慧能把一生种种的烦恼全部灭净

白话佛法 ()  19.《因烦恼而生智慧》点击链接

智慧与禅定就能把一生种种的烦恼全部消灭干净。大家想一想,什么意思呢?当一个人拥有智慧,一个人的心能够定得下来,就是禅定,那这个人就能够消除烦恼。烦恼来的时候,最怕有智慧的人,烦恼来的时候,最怕心能够定得下来的人。“不好啦,出事了。”“你告诉我什么事情?”马上有办法解决,智慧生出来了。不慌不忙,就能解决事情。要懂得,禅定加上智慧,就可以消除你无限的烦恼。

 

定慧息息相关

白话佛法 ()  19.能生  点击链接

今天给大家讲,我们怎么样找回本来面目,就是怎么样让精气神不要漏,精气神不漏,实际上就是解脱的前提。什么叫解脱?解脱就是这个人能够不把任何事情挂入心怀,解脱首先要懂得定力,定力就是一个人在人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全部要定得下来,即使有天大的事情发生,也要有定力,先稳住自己,才会生出智慧。传统的佛教讲到禅定,就是让你们在家里经常要安静,练习安静就是禅定,碰到任何事情都练习安静,练到最后你就定得下来了,这是一个过程。智慧和禅定缺一不可,相互依赖生存。当一个人的心不定之后,你就不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可以伤害别人,明明不应该做的事情,你去做了,明明应该做的事情,你不做,所以,心定不下来的人,往往会做错让自己一辈子后悔的事情。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先把心定下来,想一想,我这样做可以吗?我这样做对别人有什么伤害吗?我这样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爸爸妈妈、对得起周围所有的人吗?你在选择一个事情的时候要想到,万一有什么变化,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自己是否会有一种好的心态来解决这些问题。

 

禅定生出智慧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42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点击链接

那么这种禅定心,在禅宗里边怎么来的?首先要去除妄念,也就是要集中你心中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今天要开始念经了,我要开始禅定了,我要把所有其他的杂念全部忘掉,去除杂念。然后集中我的心力。”因为心中有力量,当你发出愿力,发出一种心力的时候,心识会转换成一种力量,心识就是心里的意识。举个简单例子,你家里出事了,你心想“我今天求菩萨保佑,我用全部的心力来求菩萨,菩萨一定会保佑的”。你求的时候心力集中,意念非常地集中,你的心里的意识认为“佛菩萨一定会救我们家里的人的!”,这个时候,你的心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你才能解脱世间的烦恼,这个时候你的心中会产生一种“圣果”。所以很多人坐禅,说“我禅修、禅定”,没有力量,没有能力,坐在那里只能打瞌睡,那叫昏沉大定。你入定了,入的昏沉大定,一坐下来就要睡觉。很多人一念经就睡着了,当然有人问说:“师父,我一念经就睡着了,好不好?”我说:“总比脑子杂念横飞好。”但是如果你能集中你的精力,好好地念经,你的力量、心力就不会涣散。

 

有心力才能有智慧

Zongshu20170902   05:11  点击链接

你以后跟人家合作,要多用智慧,不要老听人家讲。做生意或者工作,耳朵根一定不能太软,自己心中要有心力,有心力的人就是有智慧。心力是怎么来的?就是相信、坚信,因为这个事情你见到过、碰到过,你才会相信。好好努力。

 

庄严佛净土,严师出高徒(二)

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点击链接

心力就是定力。一个人一定要有心力。什么是心力?就是心里要有力量。心中没有力量,这个人就定不下来。师父再三跟你们讲一句话:修心是绝对的纯洁,没有一丝一毫斑点;任何带有私心杂念的修心、修为,全部白费或功德有漏。

 

清净心能智慧

白话佛法 ()  1.《学习佛法圆融的智慧》  点击链接

修心要修清净心,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心清净了,所有的妄念、执着、邪知、邪念都会破除。清净心能生智慧。心清净了,身就清净。身心清净,人的境界就清净。

 

不贪无烦恼 清净智慧生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71 【一念智 即般若】  点击链接

一个好好的人,不去贪哪来的烦恼,你想要这个,你想要那个,要到后来要不到,你就不是烦恼了吗?所以要使自己没有烦恼没有偏差,要有效地回避那些风险。所以你去看有些人很有经验的,他只要问这个事情有没有风险,他一听到风险,我不干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才能抵制自己的诱惑。举个简单例子好吧,人家放在橱窗里的那件漂亮的衣服,你如果想买的话,你心一动,一件衣服,就动了,因为你要买它,它就动了;你如果心不动,看一看,你就过去了。它这件衣服还是老样子放在那里,对不对?你想买它,它的价格就是你动心的一个源泉,所以师父跟你们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你一个念头非常愚蠢,你的智慧就跟你决断;一念智即是般若生,如果你今天一个念头有智慧,你的般若就生出来了。所以师父跟大家讲,你今天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你认为它拥有的,它就是拥有的,在你眼前,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对我来讲我不在乎,我根本没有认为它是这样,它就是在你眼前就不存在,大家听懂了吗?举个简单例子,你觉得这个房子好得不得了,你非常喜欢,你们看上了,你开始动脑筋,去房租,搞贷款,你动了很多脑筋,这个物品是存在的,等到你说,“哎哟,算了,价格这么高的,比它好的房子多得很呢”,你不把它当回事,这个物,这个大楼就不存在了,就在你的眼光里就不存在,就结束了,没有了。

 

没有欲望能生出大智慧

Wenda20180622  01:23:17   点击链接

男听众:师父,如何理解您说的“没有欲望能生出大智慧”?

台长答:没有欲望的话,你干净,智慧就出来了。举个简单例子,欲望就像啤酒沫或者汽水沫,你想喝到汽水,要把欲望拿掉你才能喝到里边的汽水,你单单喝汽水的沫能解渴吗?不能解渴的。道理一样(对对)

 

智慧与烦恼不能并存

白话佛法 () 19.【因烦恼而生智慧】  点击链接

真正学佛人,尤其是懂得佛法的人,千万不能在人间闷闷不乐过一天,如果你今天从早上到晚上,一直闷闷不乐,你一天的智慧全部跑光,因为智慧和你的烦恼不会同时存在。烦恼多,就是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是没有烦恼。所以,当你一天闷闷不乐,带着满脸的惆怅、烦恼的时候,实际上你就迷失了你这一天所应该得到的智慧。

 

精进能够去除烦恼 增长智慧

170414马来西亚·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点击链接

问:在修行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和克服一些障碍,比如,执著心很重,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执著,可这个毛病还是很难根除,所以一犯执著的时候就会懊恼,产生烦恼心。请问,如何对待修行中为了去除无明习气而产生的烦恼心呢?

答:有烦恼,就说明你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不会烦恼。修心修到后来产生烦恼,就说明修心还不够精进;精进的人一心一意弘法,没有私心,就不会有烦恼。一有烦恼,马上能够克服,就说明有菩萨的精神在你的身上,就叫菩提。烦恼即菩提,有烦恼来了,你的菩提智慧就来了。所以不怕烦恼,因为我们有菩萨的智慧,永远可以解除人间的烦恼。

 

功德与智慧息息相关

Wenda20180429A  28:54   点击链接

女听众:功德越积越多的话,是不是加持力大了,就会更有利于开悟?不能随便给功德?

台长答:是。当你有功德的时候,你突然之间给别人,你自己功德少的话,当然智慧也少啊(哦,知道了,以后要注意)为什么给人家功德,马上对方就灵了?(对)所以一般不肯给的,这个比钱还重要啊,钱你给掉点就算了,功德一给掉,自己没了!(知道了)

 

智慧是怎么来的

zongshu20150521  24:20   点击链接

台长语:大家知道,学佛做人、做事都是要靠智慧。那么智慧什么地方来的呢?一个是学来的;还有一个是靠自己锻炼。在帮助别人当中你会产生很多智慧,想一想,一个经常帮人家出点子的人,这个人会没有智慧吗?一个能经常帮人家解脱的人,他会没有别人的感觉吗?所以,一个懂得理解别人的人,他自己就会修得好,就会有感觉,这个就是智慧。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讲智慧的人,实际上靠着自身的对人间事物的理解。

 

智慧不可赐

Wenda20180408B   26:37   点击链接

智慧不是赐给你的,智慧也是靠自己用悟心,你不断地做功德、做善业,慢慢地积累的,智慧是积累的。有一个人写信给爱迪生:“您怎么这么聪明?听人家说吃鱼能够补脑子,您是吃什么鱼?您能告诉我吗?”他回信给这个青年人:“我觉得你应该吃鲨鱼,你可能脑子就好了。”讽刺他呢。不是赐给你的,那是一种锻炼、磨炼。智慧是靠着自己的积累,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智慧的辨别。第六意识不停地去碰,第七意识不断地去辨别,第八意识不断地储存,你靠这三个意识才能长成聪明和智慧。

 

慈悲是六度的基础

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点击链接

要记住,六度万行离不开慈悲心,如果正在修行的菩萨慈悲心不够,那就不会圆满,所以要想修成佛,不能离开慈悲心。佛当年是先讲了四无量心,然后他才说六波罗蜜。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