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20200824 专题分享 |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81集 和 82集【十念法】

25/08/2020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点击下载共修文档:

20200824【原文+资料】白话佛法开示第81集和82集【十念法】


原文: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81集和82集【十念法】

点击视频81集视频82集

1段

接下来着重地要跟大家讲的就是修行十法——十念法,将来能证入涅槃。这个就境界高了,不是一般的妄语、偷盗、杀业——这些我们都听得懂,而怎么样能够来十念来证入涅槃呢?这个是师父今天着重要跟大家讲。首先了解一下十念是哪十个念:首先,第一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天,念戒,念施,念处寂静,念出入息,念身,念死。大家不要着急,我一个一个今天给大家做个解释,你们就是刚刚前面没记清楚,我后面还会一个个讲的。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念念要舍离生天,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念头,一个意念连着一个意念,就是要舍离红尘,舍离自己人间的各种不好的念头。你可以生天,如果你保持着那些不好的念头,你可能就造就了堕落三恶道的因,所以我们要奉行善修大家知道修心也有恶修的,恶修是什么?走偏了,学会了修心念经之后去诅咒别人,用各种的不好的方法去忌妒别人,去给人家下降头,这些都是不能得到解脱的,所以要证涅槃要有十念法。

 

2段

第一是念佛,大家都知道时时刻刻在脑子里想起佛多么地伟大,给了我们人间留下了多少的那种善念、那种善德,让我们去做很多的努力,这个努力就是功,用自己道德品质就是德。那么你就是经常想到“我要去很努力地精进的功,来用自己本性当中的道德,来做很多事情”,因为这就是佛,所以你就会有功德,那么有功德的话你就是学习了佛。因为佛的榜样就是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用什么样的初始心来完善自己一个高贵的人格,然后才能出离六道、进入涅槃。所以我们以成佛作为人生的目标,我们在人间修行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我这一辈子修心要成佛,一定要成佛”,那你修佛学佛到底最后想干吗?要成佛。如果不能成佛,你修什么心?所谓的我们经常讲的念佛,第一,念佛,实际上就是念念佛的理,就是每一个念头都要想到,佛的道理是多么地深广,佛的道理是多么地伟大,佛道理就是让我们脱离六道的指路明灯。所以要学佛的理,又要学佛的相。相是什么呢?你看看菩萨跟佛站在那里,庄严吗?“相好光明以自严”,对不对?你看看我们的人,恶起来那个脸,恨起来那个凶,看起别人那种讨厌的样子,忌妒别人那种五官收紧的抽气的样子,这些都不能成为佛的相。所以学佛念佛就是第一个叫念佛,要念佛的理、念佛的相,那你就不会挤眉弄眼了吧。有些人讲话喜欢跟人家挤眉弄眼,有的人讲话喜欢那种样子怪怪的,生活当中都有的,有的人喜欢眼睛左看右看,这种都是相。第三个就是佛的境界——念佛的境界,这样的话,道理和相和境界,就是我们经常佛法界讲的,就是体、相,还有个用——体相用,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境界。所以一个红尘中人,一个凡夫,他念佛,一边在脑子里想着佛,一边是杂念多多,根本停不下来的,就是跪在佛的面前,还是大脑横飞的全部都是杂念,你要是能够做到净心念佛,干净的心、纯洁的心,如果你净心念佛,那么你就是只要在一念之间,一个念头,“我想到佛了”,相也端庄了,讲出来的话头头是道,然后证到圣位,也就是说,因为你的境界到了佛的位置了,就是这样,就是我们经常讲你的果位。好,这是第一个,叫念佛。

 

3段

第二个叫念法。那么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我们佛法的道理。法就是道理,比方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它都有经文,这些经文都是道理,就是佛理。所以你要念法,就是经常要脑子里想到佛的法。什么叫念法?就是将佛所说的一切的法念念在心中。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佛告诉我们说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很多人出去演讲,绞 尽脑汁也讲不出什么,实际上你只要把佛的那些短短的非 常有用的精彩的句子,你把它背出来,你出来讲的就是佛法。“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对不对?“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所有的一切,包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这些全部,意念当中有这种法了——佛经的法,就是把佛的所有的法,你把它念在心中,时时刻刻地在心中想着它,物质是空的,宇宙空间都是无常的,佛告诉我们无常的,不要去痛苦,不要去难过,一会儿会变的,一会儿会过去的,时时地念法,你把这些法句、法语这种记在心中,每一天在行中,照着佛法在做,那么你就是念法。

 

4段

第三,就是告诉大家要念僧。念僧就是时时刻刻要忆念贤圣僧的清净梵行。“贤”就是贤达人士,就是有智慧的有文化的;“圣”就是圣人;“僧”就是和尚、法师。经常要念,想念他们,要怀念他们,要感恩他们,他们过去所留给我们很多的清净的梵行(什么梵行?就是在人间行的菩萨行,就叫梵行),以此培养出自己要出世的心念,“我不一定这辈子在人间,我要修出世间”,心态要好,要尊敬,尊敬贤圣僧。比方说你经常想到佛陀当年的故事,佛陀、菩萨、僧人救人。其实你们去看看,你们到庙里去,一走进去有五百个罗汉,那五百位罗汉他们怎么样能够得到圣果的呢?每位罗汉菩萨都有他们的故事,非常地经典,都有他们成圣果的一个故事。所以要懂得,比方说要感恩他们,要经常脑子里想着那些圣人,佛陀开始,包括所有的护法菩萨,都是救我们的。举个简单例子,济公活佛的故事大家各人都知道,对不对?道济禅师。济公活佛是如何救世救人的?你看看他是怎么救世。或者目犍连尊者,师父已经开始给你们上次讲过了那些故事,你要经常脑子里有这些故事,会激励你修心的,会激励你进步的,目犍 连尊者。想一想文殊菩萨的故事,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佛 陀的故事,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好好地去尊敬,去牢牢地以他们为榜样地修心修行,经常想着他们,那些伟大的那些超越人的这种境界,在帮助众生,在救度我们,你就叫“念僧”。

 

5段

第四个叫念戒。佛陀在涅槃之时,他的弟子都跪在边上,很伤心,很难过:“佛陀,您涅槃了,那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跟他们说:“以戒为本。”所以守戒就是一个人的品德,一个能够守戒的人是一个好人,一个能够守戒的人,他具有高贵的品质,就证明了他。守戒的人他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不会妄语,不会去贪瞋痴慢疑。所以守戒行为,要把它规范在自己的八识田中,时时刻刻守戒,不要忘记那些纪律,就是戒律。所以“戒乃无上菩提之本”,大家想一想,戒就是无上菩提之本,所以时时地忆念佛为我们定的一些戒律。你看,菩萨叫我们不要贪瞋痴,不要杀盗淫妄酒,这些都是佛给我们定的戒律,我们大家都要遵守,要对照自身的行为。你的行为今天贪了吗?你的行为今天恨了吗?你的行为今天做出来傻事了没有?说了不该说的话,去挑拨离间,有什么意思?就像我们现在想到我们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么多的傻事,我们要想到我们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么多的傻事,时时刻刻要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最重要的是起心动念。大家知道心是最难控制的,所以人家说心猿意马,心是攀缘心,所以整个就是不停地在动。人家说悸动的心,你看很多人做广告,“心动不如行动”,你心一动了,你就想行动了,所以你管住你的心不去动,你手上、脚上、嘴巴……一切行动都没有。所以师父叫你们起心动念要符合戒律的规范、标准,守戒,没意思的事情不要去做。在异性面前觉得自己很能干,表现一下,有意思吗?贪的东西明明得不到的,还要假装去贪一下,有意思吗?你恨了别人,你气得不得了,别人不 知道,有意思吗?你恨别人恨到后来,你到背后去讲他不好,最后被对方知道了,对你进行无情的打击,你最后受到了伤害,是不是回到你身边来了?有意思吗?所以这个念戒是非常重要,时时刻刻守戒,分分秒秒在戒律中,你就能成功。

 

6段

第五,念施。念施是指忆念布施之行,大有功德,经常要想到“我要布施,我要做点东西给人家吃吃,我要对大家好”,因为你布施不单单是一种舍,你还得到。得到什么?当你布施出去的时候你会得到,你舍去了“悭嫉所覆”,什么意思?你忌妒别人,很吝啬。因为布施的人他不会吝啬,因为吝啬的人他不会布施,只有常布施的人才会不吝啬。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我们平时做人,脑子里要常想着去接济别人,去帮助别人,去摄受众生,念念在布施,脑子里想的就是“我要帮助他,我要能够帮助到他就好了。我能够爱护他,我要多给他一点东西。我要多给他一点佛法。我自己吃不光的给他吃一点,我自己用不完的东西,多送点给他”,所以在生活当中就养成了一个随时随地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无论是财富还是我们学到的佛法,心中要经常想“只要别人需要,我一定要去帮助他,我这就是布施”,这就是第五,叫念施。布施都要经常脑子里想的,经常脑子里想布施。

 


1-3段拓展延伸

【第1.1段原文】

念念要舍离生天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念头,一个意念连着一个意念,就是要舍离红尘,舍离自己人间的各种不好的念头。

 

【第1.1段延申】何为“出离心”?

wenda20111223  50:42

女听众:您说人要放下万缘,我们凡人在修心过程中,我就是不明白什么叫“出离心”。师父帮我解答一下,“出离心”是怎么回事?

台长答:“出离心”就是叫你对人世间很多的杂事,要离开它,要走出去,不要缠在那些矛盾上,缠在人世间复杂的环境当中。“出离心”就是不要在烦恼当中。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家正在吵架,“出离心”就是说你赶快把门一开,出去买东西去了,你不就出离了吗?你马上就听不到吵架了,就不会陷入烦恼当中了,你就离开了,不就出离了吗?

 

【关于“净念”的延伸】关于净念相继的开示

wenda20170407  58:03

男听众:师父说,净念相继就是干净的念头不停地涌出来,好念头一个接一个。请问师父,如果我们要除去心中的恶念,让净念相继的话,是不是当恶念出现的时候马上忏悔,马上转到正念,转到好的念头上,每天这样不停地转化?

台长答:对。净念相继很难做到,比方说,你刚刚帮人家洗了碗,马上又帮人家擦桌子,马上又帮人家收桌子,马上又怎么样,就是净念干净的念头、做好事的念头不停的。就像他们新加坡开完法会,突然之间觉得“哎呀,好像没事干了”,“哎呀,人像虚空了”,他们共修会干了两三个月,天天大家在一起就像在天上一样,非常开心,有弘法的力量。突然之间开完了,断掉了,就不行了,接下来又要想办法找到自己干净的弘法的历程。所以人要不停地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怎么样让自己不要断掉干净的念头,叫净念相继,就是不停地一个好事、一个好事……做到后来你就是个好人,因为你好事做得多,好人好事啊。你天天做佛、讲佛的事情、学佛……到最后你肯定上天做佛了。如果你做一百件佛的事情,突然之间做一件烂事,做一件阿修罗道的事情瞋恨,那你就不是完全的佛了,你是有漏佛了,要做个无漏佛啊(有漏也成不了佛,是吧?)有漏成得了佛的,小佛,天界里面小佛很多。人投人的话基本上投一个好人家,那动物投人的话,就投了一个很苦的人家。

 

【关于“净念”的延伸】关于“念念净处,无生即生,大行无我,即是菩提”

Wenda20191013   13:29

男听众:有一位同修上香的时候收到一个意念:“念念净处,无生即生,大行无我,即是菩提。”请师父开示。

台长答:每一个念头都要在自己干净的地方想,每一个念头都在干净的地方出来,这叫“念念净处”。无生即有生。你好像嘴巴里没有念出声音来,但是你的心中是不是有声音啊?“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南无观世音菩萨……”表面上很文静的人内在有没有修养?有没有文化?是不是“无生是有生”?(是)“大行无我”,做任何的行为都要有无我的精神,都要没有小我,只有大我;任何有大的慈悲、做大的功德的人都是无我的境界。最后那句还不懂啊?(感恩师父)

 

【关于“净念”的延伸】台长开示“念念是佛,步步是道”

wenda20160408  23:37

男听众:师父,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晚上,同修突然有一个意念,出来一句话“念念是佛,步步是道”,感觉很殊胜,请师父开示一下吧。

台长答:这白话都讲给你听了,每一个念头出来,不管什么念头出来,都是要念着佛,也就是说你的念头出来就要像佛一样,就要慈悲,要善良,要做好人,不能有一点点不如理不如法;“步步是道”,每一步走出来都要走在正道上,每一步都要走到佛道上。

 


【第2.1段原文】

第一是念佛,大家都知道时时刻刻在脑子里想起佛多么地伟大,给了我们人间留下了多少的那种善念、那种善德,让我们去做很多的努力,这个努力就是功用自己道德品质就是德。那么你就是经常想到“我要去很努力地精进的功,来用自己本性当中的道德,来做很多事情”,因为这就是佛,所以你就会有功德,那么有功德的话你就是学习了佛。因为佛的榜样就是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用什么样的初始心来完善自己一个高贵的人格,然后才能出离六道、进入涅槃。

 

【第2.1段延申】念佛要念菩萨真正的心

摘自《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二》第5篇【反观自观 契合佛体】 点击阅读

大家知道,经常心中有佛,经常胸怀佛的人,他有如甘露灌顶。我们说,甘露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灌顶就是从你的头到脚全部地洒下,所以,学佛要真正地理解佛,念佛要念菩萨真正的心。很多人念佛叫有口无心,我们念经念佛,从心到外表,都要以菩提心为是。我们要能够念佛、学佛、念经,一定要发愿,一定要修行。因为你单单念经,你又没有行为,你这个学佛是不真切的。也就是说,你嘴巴上说一套,而没有落实到你的行为上,你所做的一切,是不那么真切的。

 

【第2.1段延申】在愿力上建立起功德心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53集《静定是观照》 点击视频

所以你真正要发起行愿心,你才拥有慈悲心,我有这个愿力,我要去做,我要做好人。我从今天开始,就要开始学菩萨的正等正觉,我以后才能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你要有愿力的,口口声声说:“我要帮助别人,我要慈悲别人,我要度别人”,嘴上这么讲,天天睡懒觉,叫他起来念个经都不愿意,一天能念几张小房子,一天能念几遍经?你更不要说去帮助别人了。你知道帮助别人全部要付出的,要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吧,要付出自己的慈悲心吧,要舍去自己很多休息时间,玩乐的时间,或者一些本身自己应该有一种安逸的生活,全部都要打破,你才会有愿力。有的时候嘴巴讲很难办到,所以修行,你单单说修行没有用的,你要有一颗功德心。你在愿力上一定要建立起一个功德心,我今天行这个愿,我一定要做功德,一定要对众生好,否则的话你根本没有去行这个愿,没有这个功,也没有这个德。

 

【第2.1段延申】 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摘自《白话佛法一》23【再谈善事和功德的区别】  点击阅读

见证到佛性即功德。用白话讲,就是你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而且是用本性具有的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是功德。

你能证悟到做这件事情的佛性,也就是说你在做善事的时候,你觉得我做这件善事,我能证悟出来,我能感受到,这是菩萨做的事情,那就是佛性,你见证到了佛性,你也做了这件事情你得到了回报,你是不是见证了佛性?你在人间做一小时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在人间做半个小时的佛菩萨救度人,你所做出的事情全部是功德。比如你今天给大家说法时,你当时感觉自己像菩萨一样在救度人,你从内心觉得他很可怜,我真的要救他,你与他讲的所有的话,做的事全部都有功德。然而如果因为他是你的亲属或朋友或你带有私心和利益,尽管你讲得很努力,但全部都是善事,了无功德……真正的功德是悟出来之后,用佛性去做每一件事情才可称为功德,一定要悟出来之后,也就是悟出这个道理之后。如果你没有开悟,你说我用佛性去做每一件事情,这是空的。

 


【第2.2段原文】

所以我们以成佛作为人生的目标,我们在人间修行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我这一辈子修心要成佛,一定要成佛”,那你修佛学佛到底最后想干吗?要成佛。如果不能成佛,你修什么心?所谓的我们经常讲的念佛,第一,念佛,实际上就是念念佛的理,就是每一个念头都要想到,佛的道理是多么地深广,佛的道理是多么地伟大,佛道理就是让我们脱离六道的指路明灯。

 

【第2.2段延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摘自【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20200423   点击阅读

佛经上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的心只有放在佛的位置上作佛,你的心就是佛,如果一个人有佛心,这个人一定会有佛念、佛智和佛的意识存在,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一个人想作佛,你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口称佛号,你当时即刻就是佛。很多人问师父:“我怎么样能成佛呢?”这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成佛,观想佛像,看着佛的像,恭敬佛;忆念佛德,想着佛的道德、品德,感恩佛慈悲救度我们众生;然后口念佛号,虔诚念经,你拜佛的时候就是在作佛,那么,当你跪在佛像前磕头的时候,你基本上已经是佛了。

 


【第2.3段原文】

所以要学佛的理,又要学佛的相。相是什么呢?你看看菩萨跟佛站在那里,庄严吗?“相好光明以自严”,对不对?你看看我们的人,恶起来那个脸,恨起来那个凶,看起别人那种讨厌的样子,忌妒别人那种五官收紧的抽气的样子,这些都不能成为佛的相。所以学佛念佛就是第一个叫念佛,要念佛的理、念佛的相,那你就不会挤眉弄眼了吧。有些人讲话喜欢跟人家挤眉弄眼,有的人讲话喜欢那种样子怪怪的,生活当中都有的,有的人喜欢眼睛左看右看,这种都是相。

 

【第2.3段延申】什么是正庄严

摘自《白话佛法七》44.【真实智慧 得正庄严】点击阅读

如果这个人跟你说:“我修得多好,我已经达到菩萨的境界了,我能够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庄严,自己在吹,人家就看不起你。如果你能自己不着相,修行修到不认为自己修得很好,修行修到没有看到人间的一切,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没有让你感觉感受,那你这个人就达到了庄严相,就是菩萨的庄严相。

 

庄严要有无所住着的清净之心。庄严是什么?就是心中没有杂念的人,人才会庄严。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预约医生,为什么有些人就是看不起某个医生,认为这个医生就只知道赚钱,几句话就把病人打发走了,这样的医生庄严吗?同样是医生,过去白求恩大夫庄严吗?他不收钱,那么远的路来到中国帮助人,不收钱,庄严吧?……

 

这个人从来没有坏心眼的,他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他的行为和他的脑子里,一定都是善良的东西。唯心显现,随着心不断地显现出来是善良的东西,此是正智成就佛土,叫正庄严。也就是说,你因为有正确的智慧,你就成为你心中正的佛土,你就是正庄严。什么意思呢?因为假装正经,就是不正的庄严,穿得再像样,人家说人面兽心,正庄严就是心是正的,所以,他的脸相,他做出来的行为才都是正的,这叫正庄严。

 

【第2.3段延申】守相戒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 第2集 【控制思维 舍心修心】 点击视频

真正的修心不是追求外相,是修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得到了,你的外相一定得到;你的内心得不到宽容、包容,得不到幸福,你的外相一定是凶狠、冷漠。很多人比较冷漠,实际上因为他的内心没有想通,所以他没有守相戒。相都有戒的,看见不应该看的事情,你不能脸相表示出特别感兴趣。有些不好的东西,你看了之后,脸色表现出那种喜悦,那你就错了。

 

【第2.3段延申】行住坐卧,无不是佛法

摘自《白话佛法八》34【佛法就是大善缘 】  点击阅读

我们要把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就是要注意在自己生活中的行住坐卧,无不是佛法。你们今天在生活当中,走路要像个男人,眼睛不要乱看,一边走路,眼睛一边东看西看,男的看女的,女的看男的,那就不如理不如法。你住在哪里,行住坐卧,你就像在哪里。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睡觉要有睡相,站如松,坐如钟啊。有的女人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你叫她怎么样有佛相?要有规矩啊,睡觉在哪里,坐在哪里,行在哪里,住在哪里,吃东西,无不是佛法。学佛人要给别人做一个表率,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修行。在家里太太给你拿一样东西,你要说“谢谢”,你对孩子做错事情,你也要跟孩子说“对不起”,这就是学佛人,这就是我们真正的生活佛法化。

 


【第2.5段原文】

第三个就是佛的境界——念佛的境界,这样的话,道理和相和境界,就是我们经常佛法界讲的,就是体、相,还有个用——体相用,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境界。所以一个红尘中人,一个凡夫,他念佛,一边在脑子里想着佛,一边是杂念多多,根本停不下来的,就是跪在佛的面前,还是大脑横飞的全部都是杂念,你要是能够做到净心念佛,干净的心、纯洁的心,如果你净心念佛,那么你就是只要在一念之间,一个念头,“我想到佛了”,相也端庄了,讲出来的话头头是道,然后证到圣位,也就是说,因为你的境界到了佛的位置了,就是这样,就是我们经常讲你的果位。好,这是第一个,叫念佛。

 

【第2.5延申】修心如初 成佛有余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第72集【修心如初 远离迷境】 点击视频

所以师父为什么对你们这么严格,就是要你们保持纯洁的心,出家的人要像你当时小孩般地纯洁,没有出家的人也要像孩儿般地纯洁。你这个时候成佛有余,你不要以为你成不了佛,很多人经常讲成佛很难,佛离我们很远,其实说佛离我们很远的人,因为你的心已经离开佛很远了。有些人说,佛就在我们身边,我最近怎么感觉佛就在身边,他在管住我们,你成功了,因为佛离你越来越近了,护法神离你越来越近了,菩萨就会离你越来越近,你成佛的机缘就越来越近了。如果你这个人整天没有人管,你整天感觉,我什么时候能修成,我什么时候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到心灵净土世界,这个时候其实你的心已经离开了佛。所以佛经上讲,初发心就是即成正等正觉。大家想一想,初发心就是我们说本性,当你刚刚开始修行的那一颗心,那就是成了正等正觉,是光明心。

 


【第3.1段原文】

第二个叫念法。那么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我们佛法的道理。法就是道理,比方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它都有经文,这些经文都是道理,就是佛理。所以你要念法,就是经常要脑子里想到佛的法。什么叫念法?就是将佛所说的一切的法念念在心中。。。。。。

时时地念法,你把这些法句、法语这种记在心中,每一天在行中,照着佛法在做,那么你就是念法。

 

【第3.1段延申】八识田中印入正能量

Wenda20150426B 55:49

问:师父在法会期间开示的一幕一幕经常会出现在同修的回忆中,请问师父,这位同修是否也能得到师父的加持呢?

答:太加持了,大加持!所以聪明的人不停地看法会的录像,他看了一遍就印进他的八识田中,他把八识田中都是好的东西占有了,那坏的东西就进不了他的八识田,这种人是最聪明的。所以你今天问这个问题,正好台长就告诉大家,经常听台长的正能量的东西、看好的东西,你说说看一个人的房间里装满了都是好的东西,坏的东西进得去吗?(进不去了)所以教你们要“菩萨常住在心”啊,过去叫“观法”,就是“观自在”——观察自己的心,从心中看到自在的佛。“观自在”,他看到自己自在的佛,那么就是你的本性的佛。天天看到你自己心里的佛在你的八识田中,那不好的东西还能进得到你的八识田中吗?八识田中如果没有不好的东西,你就下不了下面、下不了地狱、下不了地府。听得懂了吗?

 

【第3.1段延申】念念般若观照

摘自《白话佛法六》11【要学无碍大悲心】  点击阅读

要念念般若观照。什么意思啊?脑子里要不停地想到智慧,要看到自己的智慧。观,就是看;照,就是照亮自己。要经常想到自己有智慧地观照自己,就是看看,我今天所有做的行为、举动和说话,我有没有般若智慧?你今天罗宾有没有智慧啊?你不知道。你经常想一想,菩萨是怎么做的?你这个智慧就生出来了。经常要想,我做得对不对啊?是不是菩萨应该这么做呢?

 

【第3.1段延申】念念佛法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第19集【远离六贼,拥有禅定】 点击视频

修行有时候并不是去拜拜佛、听听经文,这是“希望菩萨能够保佑我,我希望能够听听经文,能够闻到佛法”。像我们这么多的弟子,现在已经不是耳闻的问题,是怎么样能够来理解“如是我闻”的佛法。“如是我闻”就是佛法就像你自己听到的一样,就像你在八识田中、阿摩罗识九识田中已经存在你内心的佛性一样。因为你不单单是闻,而是你在辨别、在思考,你已经用你的智慧去慢慢地理解这个人间的道理是否真实,你自己在思考那些佛理是不是我们学佛做人的真谛的问题

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停止一切人间的小我的思维。很多人碰到事情就动小脑筋,都是小我的思维,所以要修出定,慢慢地有定性出来,你才能从意念、杂念开始,慢慢进入到止念,止念之后才能定念。我们定的是什么样的念头?定的是佛陀佛法传给我们的正信正念,我定在了这个正念上,我才有正确的修行的智慧。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止念、定念,停止自己的杂念,定住自己的正信正念。当你能够定得住自己杂念横飞的时候,你慢慢地就会连一种杂念的念头都不会有了,这才叫做定,不容易的。

 

【第3.1段延申】念念无间是功

摘自《白话佛法四》19【念念无间是功,修身养性是德】  点击阅读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善知识”是一个境界很高的在家修行人的称呼。也就是说这个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他的境界非常高,也可以说是人间菩萨的境界。什么叫善知识?就是知识出来是善的。因为有的知识出来是恶的。什么知识是恶的?教你怎么样中六合彩,教你怎么样赌博,这些是不是知识?但是是恶的知识。教你怎么样跟人打官司,教你怎么样骗人,教你怎么样抢劫,这些全部都是恶的知识。我们学佛之人要接近善知识,而且念念无间是功。什么叫“念念无间是功”?脑子里不停地念经呀,念头没有间隙,没有坏的东西进来,叫念念无间是功。就是说你的脑子里一直有着念经,有着善良的念头,这个时候才会有功德出来,那些坏意念被你挤掉了。

 

【第3.1段延申】心中拥有佛法

摘自白话佛视频开示90集【拥有佛性 自然解脱】 点击视频

任何一个人只要心中拥有佛法,能够说出佛法,行为上拥有佛法,你就突破了时间的隔阂,你就会懂得佛在心中。所以我们经常说的,佛法无处不在。在你生活当中,行住坐卧当中,佛法处处都在帮助着你,影响着你。

 


【第4.1段原文】

第三,就是告诉大家要念僧。念僧就是时时刻刻要忆念贤圣僧的清净梵行。“贤”就是贤达人士,就是有智慧的有文化的;“圣”就是圣人;“僧”就是和尚、法师。经常要念,想念他们,要怀念他们,要感恩他们,他们过去所留给我们很多的清净的梵行。什么是梵行?就是在人间行的菩萨行,就叫梵行。以此培养出自己要出世的心念,“我不一定这辈子在人间,我要修出世间”,心态要好,要尊敬,尊敬贤圣僧。

我们要好好地去尊敬,去牢牢地以他们为榜样地修心修行,经常想着他们,那些伟大的那些超越人的这种境界,在帮助众生,在救度我们,你就叫“念僧”。

 

【第4.1段延申】法师不贪求

摘自《白话佛法十一》4.【不贪求 心满足】点击阅读

你们去看那些法师,他们就是用师父经常讲的这些戒律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从来不逛商场,他们不去买东西,他们觉得什么都够了。师父看到一个法师到师父这里来,拿出帮同修带来的几封信,他把自己背的包袱全部抖出来,师父看了都掉眼泪,里面有一包小纸巾、一个小手电棒、几封信,还有一个小的塑料口袋,里面放了一点点零钱,还有一小盒万金油,哪里痛了就抹一抹,这就是他们一生的家当。跟他们相比,我们贪了太多!师父看了心里就很痛,这就是苦修。

 

【第4.1段延申】法师心清净

摘自《白话佛法七》22【控制意识 提升解脱】 点击阅读

第三,要清净自己,就是时时刻刻让自己清净。师父告诉你们,清净心是最难最难的,你们想想看你们来的人,叫你们坐在这里很长时间不动,个个都是坐不住的。你们看看人家法师,坐在那里可以几个小时不动。因为他们的心安静,他们就能够坐着不动。而你们不停地动,你们的心静不下来,所以你们的行才会动,逃得过人家的眼睛吗?想一想,因为你不能清净心,你就会和邪迷走得太近。

 

【第4.1段延申】守戒去除行为上的过失

摘自《白话佛法八》36.【禅心似动非动】 点击阅读

要懂得相互了解,禅悟人生啊。很多人说开悟人生,为什么师父说禅悟人生啊?禅悟人生就是教你们去除妄念,因为当你坐禅的时候,你是没有妄念、没有邪念、很干净的,所以,很多人是坐禅坐得开悟的:我彻底明白了。很多法师为什么能够舍去一切,跑到山上去修行啊?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人间一切即虚妄,我开悟了,禅悟人生了。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学佛人首先要先去除行为上的过失,就是我不能做错事情,我今天一个行为都不能做错。很多男人看女人的那个样子,很讨厌,很难看,色眯眯的,让人家一看,哪像一个学佛人啊,这就是行为举止失当,要修行为,去拍拍这个,去拍拍那个,那就是行为上的失误。在公共场所讲话声音很响,给人家看不起,那你哪像个学佛人呢?你看看庙里有声音吗?如果你看见一群和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那你就不要去这个庙了,对不对啊?行为上先要像个菩萨啊。过失是什么?就是不能做错事情,行为上不能做错事情,“哎呀,我真后悔啊,我憋不住了,我做错了,丢脸啊!”回到家,自己恨自己。学佛人先要去除行为上的过失。

 

【第4.1段延申】想通开悟不孤独

摘自《白话佛法六》40【尊师重道】 点击阅读

师父跟大家讲,很多人说,我很孤独,我很难过,试想一下,人生出来的时候就是孤独的,人生出来的时候,不就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吗?孤独不孤独啊?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认识,“哇”的一声啼哭,到了这个人间,一个人来了,孤独吗?死的时候孤独吗?谁会陪你一起去死?你还不是自己一个人去死。所以,人的一生从头到尾都是孤独的,既然都是孤独的,何言孤独呢?对不对啊?所以,人既然注定孤独,又怎么会不失落呢?但不要失落,我们到人间来走一遭,好好地来,好好地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以后往哪里走,知道目标,奋勇向前,能够自己好好地走向另一个清净光明世界。这些实际上是师父应该跟法师和出家僧讲的话,法师们就是想通了,想明白了,所以,他们知道人生不孤独,我到哪里我都有朋友,我今天一个人来到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如果你想不孤独,也只能找到暂时的不孤独,你可以找其他人讲话,哪怕找一个小店的人去聊几句,你不就不孤独了吗?有这么多的佛友,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你应该不会孤独的,你到东方电台来,你不讲话,人家会来找你说话,你会孤独吗?这就叫哲理,孤独是心里孤独,学佛人不会觉得寂寞孤独的,大家听得懂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第5.1段原文】

第四个叫念戒。佛陀在涅槃之时,他的弟子都跪在边上,很伤心,很难过:“佛陀,您涅槃了,那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跟他们说:“以戒为本。”所以守戒就是一个人的品德,一个能够守戒的人是一个好人,一个能够守戒的人,他具有高贵的品质,就证明了他。守戒的人他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不会妄语,不会去贪瞋痴慢疑。所以守戒行为,要把它规范在自己的八识田中,时时刻刻守戒,不要忘记那些纪律,就是戒律。所以“戒乃无上菩提之本”,大家想一想,戒就是无上菩提之本,所以时时地忆念佛为我们定的一些戒律。你看,菩萨叫我们不要贪瞋痴,不要杀盗淫妄酒,这些都是佛给我们定的戒律,我们大家都要遵守,要对照自身的行为。你的行为今天贪了吗?你的行为今天恨了吗?你的行为今天做出来傻事了没有?说了不该说的话,去挑拨离间,有什么意思?

 

【第5.1段延申】守戒的重要性

摘自【守戒就是守心】 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点击阅读

佛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戒、守法,他的一生就会身心安定,没忧愁、没烦恼、没恐怖,这个“法”指的是佛法。实际上,一个人修心靠的是持戒,就是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一个人吃苦就是因为守不住戒,不能持戒,我一定要这样,到最后就会吃很多苦。所以修心修到最后,实际上是告诉大家,一个人就是要能够守戒律。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守戒律,他的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大家想一想,人是不是整天在乱想?人是不是整天在思维混乱当中活着?很苦啊。师父要你们懂得戒律,戒律是什么?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你守戒了,你会得到安定,你的心才能安定。很多心很定的人,都是因为严守戒律。家里吵架,如果对方不吵、不讲话,这个人就是在守戒。一碰到境界跳得比谁都高,叫得比谁都响,这个人就叫无戒,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因戒会得到定,如果你的心能够经常定得下来,你才会开智慧,所以佛法界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第5.2段原文】

就像我们现在想到我们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么多的傻事,我们要想到我们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么多的傻事,时时刻刻要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最重要的是起心动念。大家知道心是最难控制的,所以人家说心猿意马,心是攀缘心,所以整个就是不停地在动。人家说悸动的心,你看很多人做广告,“心动不如行动”,你心一动了,你就想行动了,所以你管住你的心不去动,你手上、脚上、嘴巴……一切行动都没有。所以师父叫你们起心动念要符合戒律的规范、标准,守戒,没意思的事情不要去做。

 

【第5.2段延申】师父谈自己如何守戒

wenda20160228B  21:14

男听众:师父,您说过自己的戒律比和尚还要严格,就是比出家的人还要严格。也说过“实际上师父跟你们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讲老实话,就是严于律己”。所以很好奇,您除了“五戒”,还有哪些戒律,好让我们更好地向师父学习、实践呢?

师父答:“五戒”只不过是戒什么?戒酒、戒杀生、戒邪淫、戒两舌……这五戒其实做人都应该戒的。做一个人的话,你应该偷东西吗?你能够杀人、杀生吗?你能邪淫吗?你能偷盗吗?这个很容易做到的。“两舌”,不应该搬话,这个都应该做到的,其实这是一个做人基本的原则。但是你真的往上讲的话,其实最难戒的,比法师他们戒得还厉害,师父连脑子里都不敢想啊。就是说有的人虽然行为上戒了这些东西,但是脑子里在想,师父是连脑子里都不能让自己想的。比方说,你有贪心的话,“贪瞋痴慢疑”全部要戒掉的,这个是很难的。你说说看,现在的人贪心去得掉吗?就算你没有“杀盗淫妄酒”,那你这个“贪瞋痴慢疑”呢?你戒得掉吗?很难戒掉的。你说“我脑子里没贪心”?动不动就贪心啊!连这个都要戒掉。比方说,人家说“给师父弄一个奖”,“我不要不要,尽量不要,尽量不要”,就这样。不为人间,只要对人间、对佛、对众生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第5.2段延申】要用心戒

摘自《白话佛法五》17【通达佛理,合光即悟】 点击阅读

要用心戒,什么事情要用心来戒。比如说喝酒,表面上我不喝了,我把两个手捆起来,没用,因为心里还想着。要在心里,“我不能再喝了”,那才是真正的戒。过去有一个小孩子咬指甲,他爸爸妈妈知道手指甲里面都是细菌,就给他手指甲那里擦辣椒,他照样吃,不怕辣。把他的手捆起来,他千方百计把手挣脱出来,往嘴巴里放,这个就不叫心戒。心戒的意思,就是用心来戒掉这个事情,就是说,用不着你是否来拉住我,我自己不会做这些事情。

 

【第5.2段延申】都摄六根

摘自《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一》28【尊敬佛经 坚信佛法】 点击阅读

我们一定要都摄六根,就是把自己的根收起来,耳朵不该听的不要听,眼睛不该看的不要看,鼻子不该闻的不要闻,嘴巴不该说的不要说,脑子不该想的不要想,身体不该做的不要做。这样的话,你才可以克制住自己的心念纷飞,这样你才不至于铸成大病。每个人的病都是根据心念而成的,因为你心里老想不开,你就会生病;因为你心里有积压,你就总有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做人,有时候,为什么会有很多冤家出来?就是因为你的心胸太狭窄,就是因为你经常怨天尤人,因为你在想一些想不通的事情,当然烦恼就跟着你。所以,我们学佛做人要心无邪念,要有正气,心生欢喜,才能脱离魔障。什么叫魔呢?就是你的心魔。当你嫉妒人家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心魔。当你想害人家的时候,你又有魔思产生。当你心里想不通的时候、生病的时候,病魔又进入你的身体。所以,这些魔会落到你的心腹,让你发狂。当一个人做人不像人的时候,就是活在人间的鬼。我们学佛要一心不乱,要克制自己身上的恶习、恶心和恶魔。

 

【第5.2段延申】净念相继

摘自《白话佛法五》44【净念相继】  点击阅读

“都摄六根”,就是要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想的不要想,你就“净念相继”。“净念相继”这四个字特别重要,里面藏有玄机。就是说你脑子里永远都是干净的念头,一个念头过去了,下一个又是干净的念头。就是不让半点杂念进入你的脑子里,你这个脑子里不就都是干净的吗?这叫“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师父告诉你们,这个绝对是玄机之语啊。玄机啊,不得了的。就是你们心里有难过的时候,你不要让这个难过的思维出来,你就一直想开心的事情,你就一直开心了。出了一件事情,你心里很难过。你一会儿想想,难过;一会儿想想,难过,不就是等于不干净的杂念进来了吗?你脑子里不停地想干净的念头,如果你有不干净的意念,怎么能够进入你的脑子里呢?

 

【第5.2段延申】摄心念法

摘自《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一》13【都摄六根,佛法育众】点击阅读

我们要用观心念法,有时候要用摄心念法,所以叫都摄六根。六根要干净。念佛时,心也就是意根要想得清清楚楚。口叫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所以,眼睛就不会东张西望,鼻子也不会嗅出其它的气味,身体也不会懒惰懈怠。这就是都摄六根,是念经很重要的方法。让心能够静下来,让耳朵不乱听,让心不乱想,让口念经时清清楚楚,嘴巴不要乱说话。都摄六根念经虽然不能够全无妄念,很多人念经时不能够完全抛弃杂念,但是必须努力把心安静下来,心中清净,就是说意念不要动,口中不要乱讲话,耳朵要听自己念经,要听得清清楚楚,只有净念,念经才会出效果。

 


【第6.1段原文】

我们平时做人,脑子里要常想着去接济别人,去帮助别人,去摄受众生,念念在布施,脑子里想的就是“我要帮助他,我要能够帮助到他就好了。我能够爱护他,我要多给他一点东西。我要多给他一点佛法。我自己吃不光的给他吃一点,我自己用不完的东西,多送点给他”,所以在生活当中就养成了一个随时随地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无论是财富还是我们学到的佛法,心中要经常想“只要别人需要,我一定要去帮助他,我这就是布施”,这就是第五,叫念施。布施都要经常脑子里想的,经常脑子里想布施。

 

【第6.1段延申】常想帮助他人在内心中根治法喜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34集【自性不迷众善奉行】点击视频

在心理学上面也讲,人在内心当中根植了一些法喜,比方说想到一些未来的帮助别人的事,想到了曾经别人帮助你的事情,你的面部肌肉,你笑一笑,而神经就会向你的大脑传递那种脑电波,那些信息,快乐的信息,让你的心情会有特别好的感觉,所以我们学佛人就是这样,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忘记自己的烦恼,你会从别人身上得到法喜的,别人对你的尊敬,会造成你大脑神经的兴奋,当你能够帮助别人,别人感恩你的时候,你非常容易受到他感恩的传染和影响,变得让自己非常地幸福,所以能够经常去帮助别人的人,他的内心非常幸福,我们说,弥勒佛他帮助了别人,他让别人法喜充满,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我们伟大佛陀的佛法的传承,戒律,我们把它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你内心的一种深层次的正能量。

 

6.1段延申】帮助别人会产生智慧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58集【见道与修道的区别】点击视频

你记住了,你多帮助别人做一件事情,你自己的智慧马上就会充裕,这个道理的原理,是可以。你从别人的事件当中,增加自己的辨别能力,你帮助别人某一件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增加自己的辨别能力,这件好事坏事你都会知道,从别人的恒心和你自己的恒心当中,你去帮助别人解脱烦恼,你从这件帮助别人的事情当中,你又了解了自己有多少的耐心和恒心。所以替别人做一件好事,你就多一份好报,多一份智慧,所以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就是要有这种牺牲小我,多帮助别人的大无畏的这种。我们佛陀的精神,要帮助别人拥有善缘,你帮助别人跟别人结善缘,你的福报就够了,然后你做了好事就会成道成佛,所以根基很重要,这就叫资粮道

 

6.1段延申】真正意义的慈悲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53集【静定是观照】 点击视频

所以要做到这个,我们说行,你才能谈到真正的慈悲心,因为慈悲就是无我所以一个人能够慈悲别人了,感到别人需要帮助,感到别人很可怜,感到别人非常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你就是无我了,因为你想到别人了。所以我们讲慈悲,不是一个情而是一个智慧。你今天能够慈悲别人,不是说他跟我感情好,我要帮助他,而是因为你有智慧。他是众生,我有功德,我要去行愿,去帮助他解脱。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