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德须亲力亲为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2016-12-24 卢台长马来西亚 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
节选(原文链接)
佛陀曾经说过,凡是做功德都必须要亲力亲为。现在有很多人放生叫别人,吃素劝别人,然后念经说“你帮我来念”,我们学佛人必须要自己做功德,要自己发愿。台长经常说,如果你经常请别人来替代,想一想别人肚子饱了,你饱了没有?所以,烧香拜佛要亲力亲为,自己的身心要保持,健康干净,要守持戒律、修习禅定。什么叫禅定?想一想,今年的香港法会有5万人,这5万人坐在下面,鸦雀无声。实际上,菩萨都很高兴,因为你们已经懂得人生的禅定了,你们现在坐在这里,能够懂得不去想很多的烦恼,不去忧愁未来的事情,不去回忆那些让自己很痛苦的过去,你坐在这里,能够放下身心,解脱自然,就是一种人间的禅定。
我们拜佛修心要懂得,佛前燃灯能得聪明。很多人在家里念经烧香的时候,自己的油灯都不肯点,说:“太太,你帮我点点油灯,我来磕个头吧。”要知道,当你在燃灯的时候,你的聪明和智慧就在增长,所以在家里要抢着点油灯。过去在很多寺庙当中都是这样,大和尚、大法师才有资格去点燃油灯。灭灯的时候,过去在庙里有的是用嘴巴吹的,要吃全素的人才能吹。当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拿个盖子盖起来,很快就可以把油灯熄掉。
如果一个人经常地拜佛、念经、修心、放生,他能得到世间智。“世间智”是什么呢?就是碰到事情马上就知道怎么样解决。“出世间智”,那就是懂得我今天无所畏惧人间的名闻利养,我知道我的身体是留不住的、长不了的,而我的慧命是永久的,我要修好自己这个慧命,以后能够超脱六道,这是“出世间智”。还有一个叫“出世间上上智”,就是不但要懂得自己身体要好,还要帮助别人;不但自己要开悟,还要像佛陀的法船、像观世音菩萨慈悲的莲花心一样,去救度众生,让别人都能够好了,你自然就修成有为了,这叫上上智,实际上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没有障碍的人,要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要常烧香,要斋戒,要读经、诵经、念经,还要布施。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不要着急,好好修心,我们退休之后才刚刚开始,留着好身体不去争、不去抢、不去生气,不要跟人家作恶,平安就是福,这将是我们的晚年无限美好的前提呀。
能布施的人可以得到福报,龙天护法会帮助他。要记住,当你在学佛、在做善事得福报的时候,知道什么会远离你们吗?那就是恶鬼邪神。想一想,当一个人能够有正念现前的时候,就不会有妖魔鬼怪来缠绕你,好比一个小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他从来不去做坏事,那些坏孩子就不会来找他。所以,不要懈怠,因为时间过得太快了,懈怠的人不知道自己在懈怠,他平常觉得过着安稳的日子,他没有精进地去修行,等到哪一天他病了,或者遇到不吉利的事情,他才懂得去烧香拜佛。要记住,龙天护法、诸位天神是不会给这样的人降福的。要懂得,如果没有福气的人就会倒霉,众魔反而会到你身上来。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如果你没有福气,经常生意不好、经常生病的话,菩萨不来,魔障就来了。所以学好佛,用正信正念,正识正定,用自己慈悲善良的本性,进入自己的九识田中去挖掘自己的本性和良心,那就是佛陀所讲的“众生皆具佛性”,把佛性擦擦亮,放在自己的心中,你将所向披靡,学佛精进,众魔避开,勇往直前,超脱六道进入四圣道。
《心经》里面蕴含的能量
摘自 白话佛法 (十二) 1、【观自在菩萨】节选(原文链接)
大家每天都在念《心经》,可是,大家知道吗,《心经》里面隐藏着非常神奇的力量,师父现在就讲给你们听,你们以后念《心经》的时候会劲头更足、更有智慧。那么,《心经》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力量呢?
其实,《心经》就是讲的一个“心”,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秘诀,这个“心”包括四种力量。第一种力量叫慈悲神力。就是说,慈悲的人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如果你是一个慈悲的人,你可以化解人间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你用慈悲心对别人好,你就会有这种慈悲神力。观世音菩萨是诸佛菩萨慈悲的典范,观世音菩萨就拥有慈悲神力。《心经》的第二种力量叫智慧力。师父问你们,拥有大智慧的是哪位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心经》里面充满般若智慧。
第三,《心经》里面有一种法力,菩萨都有法力,法力就是“行”。你们告诉师父,哪位菩萨是行力最大的?你们念《礼佛大忏悔文》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行力,行力就是法力。《心经》的第四种力量叫愿力。哪位菩萨最有愿力?地藏王菩萨。你们现在明白《心经》这个“心”字的力量了吧?一个“心”字,就会有四种神奇的力量隐藏在里面,你们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时候,你们是有力量的,经常念《心经》的人,会得到佛菩萨四种巨大力量的加持。
心经最能解决人心里矛盾的问题
摘自 Wenda20140907A 39:09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有说过功德最大就是心经,那是不是我们平常念心经利益到身边的众生?
台长答:心经功德大、大悲咒功德也大,所有的经文功德都很大。但是心经是最能够解决人心里矛盾的问题。只要你想不通、想自杀、脑子不好想不通,一念心经,只要你的心一动,菩萨的智慧就到了你的心里。
念针对性的7遍或21遍心经后求事情比较灵
摘自 卢台长来信解答(一百四十二)节选(原文链接)
问:台长在2016年10月16日的玄艺问答节目中提到:师父教你们,在念完《心经》之后求求就比较灵,比方说,你念7遍、21遍《心经》,念完之后说:“观世音菩萨,我今天所念的《心经》,求观世音菩萨慈悲显灵,让我某一件事情能够成功。”可以的,这样的话,这个21遍就会化作一种智慧的能量体,能够帮助你,恢复……很快地得到一些你所求的正能量的东西。这个同修想问,这个21遍心经是功课中的还是单独特殊念诵?
答:这种情况是属于特殊祈求,所以要在功课以外针对某件事情单独念诵。念7遍、21遍《心经》,念完之后说:“观世音菩萨,我今天所念的《心经》,求观世音菩萨慈悲显灵,让我某一件事情能够成功。”
心经是如何帮助我们开智慧的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10909 12:04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心经是怎么开人智慧的?是因为念的遍数多了,还是真的菩萨听见我在念,加持我了,还是念的字义让我理解了?
台长答:好,首先心经是怎么来的?心经是观世音菩萨的心经,就是说菩萨的所有的经文,人间很难理解透。就像我们读大学,我们很多的东西,并不是自己能够控制住,比方说教授教你一个方程式,你并不要知道这个方程式怎么来的,只要你照着这个方程式做,你可以把所有的难题都解决。第二,你念心经的时候,你跟观世音菩萨的心是合在一起的,你想想观世音菩萨是有求必应,她的能量多大!你念了心经之后会把你所有的心里的结打开,你跟观世音菩萨的气场就接通了,是这种感觉的(那还是说,观世音菩萨加持会使人开悟得快一些)那当然了,为什么人家要找师父啊。举个简单例子,大学课本到处都有,你不上大学没有导师,没有教授给你上课,你说你能毕业吗?很难呐。
般若是远超人的智慧的佛的智慧
摘自 2017-04-14 卢台长马来西亚 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 节选(原文链接)
《心经》是讲不完的,台长今天给大家讲一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家想听吗?(想。)“般若”是什么?就是智慧,但是,人间的智慧不能称为“般若”,因为“般若”在经文上已经远远超过人的智慧,它是拥有真正的佛的智慧,所以它是有境界的,是一种超自然的智慧。你们常讲:“哎哟,这个人很有智慧,那个人很有智慧。” 那是人间的智慧,我们学佛人要学习菩萨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般若”就是已经上升到佛菩萨境界的智慧。“波罗”是什么?就是彼岸。“蜜多”是什么呢?就是离开、远离或者到达了,就是我们离开了执着和染着的心,离开了凡尘,就是到达了,“波罗蜜多”就叫到达彼岸。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含义
摘自 白话佛法 (十二) 2、【照见五蕴皆空】节选(原文链接)
要好好地理解《心经》,是非常不容易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深”字很重要。“行深”,就是说,大乘佛法这个般若是深的,称为深般若,小乘佛法这个般若就称为小般若。所以“行深”,就是你们要去行大般若、大智慧,就是行大乘佛法、大智慧的这个般若,要去广度众生。你今天在行大乘佛法的时候,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拥有善根,自己是不是在深般若当中,能够去做、去行,能“照见五蕴皆空”吗?很多人一辈子照不见五蕴皆空,临死的时候还是想不通、看不透,“凭什么我一辈子被他欺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真的是被别人气死的,因为他想不通,想不通的人能“照见五蕴皆空”吗?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时”就是一个时间,都要“行深般若”,也就是说,不管是现在、过去,还是未来,你都要学大乘佛法的深般若,就是最深层的智慧。这个时间可以指过去、现在,也可以指未来,还可以指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金刚经》讲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意思是说,今天在学智慧当中,就要明白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可得。师父把这么难的《心经》用这么简单的语言跟你们讲,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佛的智慧。《金刚经》是从《大般若经》浓缩过来的,五千多字的《金刚经》又浓缩成两百多字的《心经》,你们想想看,《心经》有没有力量?你们念的时候要不要更用心一点?你们念诵一遍《心经》,实际上等于在念诵《金刚经》。很多弟子还问师父:“师父,我们能念《金刚经》吗?”要知道,《心经》就是浓缩的《金刚经》。
师父开示“深般若”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200510 46:39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最近有一个菩萨的开示,说我们有个“大般若”“深般若”,像这种相当于有多少“深般若”可以庇荫到亡人呢?
台长答:实际上般若就是智慧。你想想看,你有菩萨的大智慧,不叫“深般若”?你有菩萨的一个大智慧,就有一个“深般若”。比方说你舍去自己……像法师,他今天出家了,他已经有多少个“深般若”了?很多了。他舍弃了人间的名誉,舍弃了人间的欲望,舍去了人间的贪,舍去了瞋恨,舍去了愚痴……他不是每一个都是一个“深般若”?(是。那就是说一个能看开、放下的念头就会生起一个“深般若”?)对。比方说一个“深般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念头,简单一点讲叫好的念头,实际上从佛法界讲,一个“深般若”就是一个深的智慧(嗯。从我们最开始执著一件事情,后来能够想通、看明白,这个也是属于境界提升,也是增加了般若智慧?)对,百分之一百。“深般若”,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智慧达到了一个顶峰,并不是说达到顶峰你一定成功的,但是至少说你已经拥有了这个智慧,所以为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你有非常好的、很深的修行功夫了,你已经达到了甚深的修行的境界了,所以叫“行深”。修行很深了,叫“行深”(明白。如果是想要一世修成的人,他得具备多少“深般若”这样的能够出六道的条件?)一个人要是修成了,他满身都是般若。他有自觉,他有觉他,他有自觉觉他,自他皆利,他有广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种都是菩萨的观自在,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实际上,“行”是修行;“般若”就是你对事物理解的空性的多少而说的。如果你理解空性越深,你越有深般若;你理解空性越浅,你就没有深般若,只是浅般若。什么叫“理解空性”?你看穿了,就照见五蕴皆空了(是的,感恩师父的精彩点化。这个“深般若”和“小般若”有没有量化的概念?)当然有了。很多的法都有量的,比方说你今天一天动了150个善念,那你今天一天就在“深般若”当中活着;你今天动了2个善念,就2个善般若,但是这个前提是你没有动过不好的恶念。如果你今天动了50个恶念,动了10个善念,你今天还是被五欲六尘所染,听懂了吗?(听懂了。那就是说如果一个恶念起,可能就会把刚才生起的般若智慧消掉了?)全部拿掉,全部被它污染了。
心里想不通就要念心经
摘自 baihuafofa170401节选(原文链接)
人的心里想不通实际上就是心病,心病以什么来医治呢?心病要用心来医治。我们经常说,心里想不通就要念心经。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就是要降伏自己心中的邪念,要依仗心经的功德神力,能够让自己心魔去除。
我们学习心经的时候,有时候心还没有跟佛在一起,就不能慈悲,不能领悟心经的真正含义。我们有时候碰到事情了才念心经,你碰到事情的时候,可能鬼神已经盯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再念经就不如平时念经了,所以要靠平时才能化解,到用时方知少。我们天天要念心经,坚持每天念心经才能开智慧、断恶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的是一部让人非常开悟的经文。观世音菩萨最重要的话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让你想开。我们要感恩玄奘大师给我们翻译的心经,让我们能够明白修心。
心经的妙诀,秘密的妙诀,在于用心来对付自己不纯的心、不好的心。很多人说:“我内心深处受过很大的伤,别人怎么样也安抚不了我的伤口。”实际上心经就能安抚你这个伤口。因为心经本身就是让你想得开,让你能够开悟的。当你念经的时候,就如同跟菩萨讲话一样,你会慢慢地懂得:心实际上是无碍的,真正阻碍我们心的,是我们自己的六根六尘,是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地把这个心安抚好,没有好好地把这个心和菩萨真正修心的境界合在一起。
小房子不够可以念心经替代吗
摘自 Shuohua20151023 15:30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现在有几位同修,因为都在做义工,时间都不够,都只是念功课,没念小房子。梦中来了要经者,如果小房子不够,我们可以念心经给梦中的要经者吗?
台长答:一般地,心经不能替代小房子,但是如果当场爆发了,你赶快念心经(我们要怎样跟菩萨求呢?)“观世音菩萨,请灵性暂时先不要搞我,我会念小房子给他的,我先念21遍心经给他”。马上就好了(我会转告那几位同修。师父多保重,再见)再见。
重症如何分配大悲咒、心经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30818A 24:06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患癌症的这个同修,之前他的功课是心经49遍、大悲咒17遍、礼佛大忏悔文5遍,怕是小房子赶不上,所以最近会比较痛,现在礼佛大忏悔文减到3遍,等他好一点再回去5遍,可以吗?
台长答:可以,如果念5遍比较痛可能激活太快,他可能受不了,小房子又跟不上,那最好还是减到3遍吧(他现在在医院,我们叫他心里一直要喊着观世音菩萨,他说喊了之后就痛,可能灵性不舒服还是什么?)那当然,实际上叫观世音菩萨灵性不开心的,实际上也解救不了他,如果念经是真正地一遍一遍起作用,痛的时候还不如叫他念心经,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念心经是什么?不断给钱(对对)灵性在他身上还不如不断地给钱,给他能量,他拿到菩萨能量很开心,他就不会让你痛了。我举个不大好的例子,如果不停地叫观世音菩萨就等于不断地叫“警察、警察”,警察也不来啊,还不如直接打电话让警察来呢(对)也解决了,把这个魔驱走了,这个魔是自己造的业(师父,之前说癌症病患念49遍大悲咒,现在是紧急状况就一直念心经,对不对?)台长最近有过一个新的开示,就是凡是没有生癌之前念49遍大悲咒,如果已经生癌症了,换过来念49遍心经(所以现在狂念心经吗?)对了,狂念心经他就会不痛(好)等于先不管能不能还清,一共欠他一百万,现在拼命地十块、十块、十块这么还,对他来讲也是一个好事情啊。狂念大悲咒就是等于不还钱还要说“走开、走开”(那我叫他狂念心经)但是晚上就要当心点了(医院白天ok,对不对?)ok,晚上不能念,因为晚上念,其他的灵性再来就更麻烦了(好的,师父)
重症病人念心经是开智慧还是还债
摘自 Wenda20150628B 39:35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心经有开智慧的功效,重症病人每天49遍心经也具有还债的功能。请问,重症病人做心经的功课,被灵性拿走还是具有开智慧的功效?还是灵性只拿走一部分心经?
台长答:很简单,你灵性多,你如果不念小房子,他就把你心经拿走了;如果你有念小房子,这个心经就储存在你的八识田中了,作为功德储存了。
为何念太多心经会导致业障提前报掉
摘自 Wenda20181109 33:49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师父说一个女师兄功课心经108遍太多,会导致提前报掉。请问师父,为什么念这么多心经也会提前报掉呢?
台长答:那当然了,一样,因为念心经开智慧,智慧一开,就很恨自己的过去,很恨自己,怕未来有果报,所以他就不停地“哎呀,赶快消掉,赶快消掉”,越赶快消,它就来了。你看看排队排在那里的人,“来来来,你们赶快,赶快,赶快上去,上去……”那么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是的,就很着急。那我们适可而止,是吗?)对。
睡觉前能念心经吗
摘自 卢台长来信解答(二百一十一)节选(原文链接)
问:有位老妈妈最近晚上睡觉总是不好,她躺在床上念大悲咒,越念精神越好,她觉得这样不行,就改念心经,这时已是半夜一点多了,念了心经没两遍就睡着了。师父曾经开示过晚上不能念心经,她也怕那么晚念会惹事,后来睡不着又试过两次,都有效。有一次还念的浑身发热。老妈妈这么晚能念心经吗?
答:先念大悲咒,因为大悲咒一念,周围旁边的灵性都跑掉了,方圆三里内的灵性都跑掉。这是大悲咒垫底,接下来当然可以念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深意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八十五)节选(原文链接)
问:17-05-2020,魂体被带到心灵净土世界。净土世界已经有一些变化,变得更为庄严清净。
观世音菩萨:“孩子,你们在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知道里面的深意吗?为师给你们浅谈一下般若。般若即为空性的智慧。”
观世音菩萨:“心经里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们明白吗?”
观世音菩萨:“简单说起来,娑婆世界一切有色现象在佛菩萨眼中是虚幻不实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色相都会因为因缘生灭而成、住、坏、空,都会没有。钱,你死掉后,还有吗?名闻利养带得走吗?屋子一百年后会年久失修而推倒重建吧?你辛苦建立起来的事业会长久吗?一千年后,还有你某某某的公司吗?你吃的食物,转天消化在肚里也没有了。说起来,连你这个人,这个身体到最后也会死,也会没有。所以人间一切的有色现象都是属于空相。”
观世音菩萨:“入空但不完全空,就是叫你们看破这个红尘世界,修出你们的德性智慧之光,即佛菩萨的原灵。佛菩萨的原灵就是慈悲之光。修出原灵后就要懂得行智。这个智就是六度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了。”
观世音菩萨:“在你师父的《白话佛法》里,非常仔细地讲解了这六度的般若智慧。你们要好好去读、领悟、妙用。这心经智慧,你们若懂得妙用,就能度一切苦厄了。”
观世音菩萨:“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徒儿,好好写下来。回去吧。”
弟子 马来西亚 17-05-2020
答:观世音讲得真是言简意赅,简单几句话,就是一种般若智慧,菩萨让我们理解怎样解脱,在空中不空,在色中知色,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才能放下。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
摘自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9月11日《进入“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的境界》(上)节选(原文链接)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苦什么难,有了智慧都不难;没有智慧,到处都是苦难。要度尽一切苦厄,你的境界才会进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因为有的东西会没有,没有的东西会有,这就是佛法界讲的“空有空无”。
我们在人间不能顽空,但是要知道世间一切皆空,只有承认它是空的,你才不会执著,因为你知道它是有的话,你就会执著。执著就像一个不好的细胞,它不停地在身体血液里循环伤害你。你们大家想想看,我们一生为了一件事情执著的例子,伤害了自己多少正能量,钻在里面出不来。
看不清人间事物的真相,就像一个人得了白内障,看整个世界迷迷糊糊的。他看见色,看不见空;他看见空,又找不到现实存在的明物质,然后就变成了一种两边的极端,就会让人产生颠倒梦想。
人间的一件小事,如果你去执著它,执著就像一块放大镜,就等于你用放大镜去看一件小事情,这件事情就变得很大很大,在你心中会变成很大,很难过去。如果不执著,就等于眼睛看得很清楚,很小的一件事情,解决了就解决了,过去了就过去了。
人修行中,不能偏色,也不能偏空
摘自 卢台长来信解答(六十三)节选(原文链接)
问:师父说“人修行中,不能偏色,也不能偏空。偏色就是太注重物质,偏空就是觉得世间都没有意义。”修行中,是否要同时有色又有空?
答:对,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太多了也不行,也要看见色界的一些事物存在;但是看到色界的东西,也要知道这些都是空的,不要去贪。(那我们度人的过程中是否也要注意不偏色不偏空?)对,如果一个人物欲追求很厉害,你就告诉他这些都是空的;如果有人觉得活着都没意思,那就要告诉她,在人间还要有追求的,否则以后走的时候无功而归,上不了天。其实就是一个平衡,人活在世界上就是阴阳调和。
所有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空的
摘自 白话佛法 (五) 30、【读《心经》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节选(原文链接)
一个人看世界要懂得“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感受到的、你想到的、你行为上的、你意识上拥有的。所有的受想行识皆不异空,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空的。也就是说你想也是想出真的东西来,你感受也是真的东西,你所拥有的东西是真的东西,但是是暂时性的拥有,因为你是五蕴假合之身(你的五蕴皆空)。举个简单例子:你人都是假的,那么你所拥有的东西你说是假的还是真的?不就是假的吗?你买的苹果、买的香蕉,你拿去给一个洋娃娃吃,就像孩提时代跟洋娃娃玩(洋娃娃叫妮子)。“妮子啊,我给你削苹果吃吧,我给你吃香蕉。”你说这个洋娃娃会吃吗?因为人是五蕴和合而成,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这个小洋娃娃是空的,所以这个苹果、这个香蕉也是空的。因为是你想出来的东西,你人本身就是空的,所以想出来的也是空的,这叫空想。听不懂啊?你人都没有了,你想出来的不是空想吗?你人都没有了,你思维出来的不就是空思吗?因为这本身就是没有的东西。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心灵净土是观世音菩萨的愿力所化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一十五)节选(原文链接)
2019年5月11日,弟子乘坐法会巴士前往新加坡法会现场时,于昏沉入睡当中被带到南天门,眼见每一辆出发前往法会的巴士及车辆上方都有数条小金龙跟随护佑。掌管龙天护法的金刚菩萨一直在南天门上空用天眼巡视及护佑众佛子平安抵达法会。
关帝菩萨、关平菩萨、周仓菩萨及无数护法天神手持令旗驻守在南天门上空。四大金刚菩萨带领所属金刚护法驻守在法会主讲台及观音堂四周。无数金龙、金麒麟把法会主讲台围得水泄不通,金光四射。
师父开始上台讲法时,佛陀、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手持法器在护持法会现场。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在黄色山水画的圣山上,手持净瓶,无比慈悲的凝视现场的众佛子。
观世音菩萨告诉弟子,“心灵净土乃我大悲愿力,是为师给你们准备的一处心灵归宿,这是你们以后归家的所在。吾盼诸佛子归家,共享海天佛国盛会。人间的名利享乐只会让你们堕落轮回,难以出离啊。孩子们,吾如母忆子忆念你们,也忆念你师父。待它日佛子们寿终功德圆满之时,吾定下界带佛子们归家,绝不妄语。”
感恩师父,感恩观世音菩萨。
弟子 马来西亚 16-05-19
答:你们要好好学佛做人。你们求菩萨一件事情,当场不一定马上灵,但是在功德簿上已经给你们定好了哪年哪月哪日能解决。要等时间的,不是说今天求明天就灵,那是要很干净的人。一般要看这件事情的大小,和你的根基。如果你根基很好,又求了很长时间,许了很多愿了,护法菩萨就告诉你,这件事情哪年哪月能解决。很多人说“我这件事情求了一年了,解决了”“我求了三个月,解决了”,都是这样的,而不是求了马上解决的,要靠菩萨长期保佑。就如你跟领导说想要换个岗位,也不会明天就给你换的,等哪天时机成熟了,领导和你说:“小李,帮你换工作了。半年前你和我讲的,我现在给你解决啦!”都有一个时间的。
《心经》再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照”
摘自 白话佛法 (十二) 3、【观照自心五蕴皆空】节选(原文链接)
师父把《心经》再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照”。“照”是什么?就是寻找、观照。为什么《心经》里面讲到要“照”?就是说要观照你的心,把你的心好好地观照,你的心就不会出毛病。你身体出毛病,是因为你的心出毛病了。所以,《金刚经》也好,《心经》也好,最后讲的都是让你要照看好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的心出差错。
很多人就是不懂“照”,“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让你要懂得“照”,观照自己,检查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叫照,管住自己也叫照,管住自己不要造孽,管住自己不要去贪瞋痴慢疑,就是观照,好好地照顾住你自己。你们现在身体要不要照?吃得太多了,肠胃是不是会出毛病?恨得太多,是不是会肝肠寸断?烦恼烦到最后,是不是会发神经病?像师父这样用大家能听懂的白话讲解佛经,就会有佛菩萨的能量出来,给大家很多加持。
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能够管住自己的心,这个人的心就不会出差错。你们天天管住自己,照看好你们自己脚下的路,照看好你们的心,不要让它去贪,不要让它去恨、去愚痴,你们的人生之路、学佛之路就会充满光明。看佛经、学佛法也是照,观照好自己,你就成功了。
所以讲到底,《心经》到最后就是一个字——照,“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师父问你们,照到最后你们能不能到达彼岸?这就是“照精进”。你说自己很精进,精进到最后如果你没有观照,你只有精进,万一你走错了路呢?你只有忍辱,忍到后来憋不住了呢?脑子出了毛病呢?“照”是什么意思?就是照看好你自己,看看自己走的路有没有出差错,有没有精进,有没有忍辱。“照见”就是说,你要彻底地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果你照见五蕴都是空的,那你这个人就会离苦得乐。
心经让众生去除的是什么?
摘自 2018-05-18 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提问 节选(原文链接)
问:师父有开示:领会心经的真谛,要懂得心经到底让你去除什么?请问师父,心经让众生去除的是什么?
答:你好好地学学《白话佛法》再来问我,我在《白话佛法》里边有三册讲到心经这些问题,好好学吧。学佛是学什么?学你的心,纠正你的心,修心修行,把你的心好好修好了,你的行为才会如理如法,你的心修好了,你的口业就不会造。你的心要纯洁,你才会干净,意念干净,你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心,什么都做不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什么都是靠心的。你在家庭里不用心,你的家庭会破裂;你对孩子不用心,孩子会离你而去;你对自己身体不用心,很快你的身体就会不好。所以要用心,心经就是纠正我们无始以来的妄念,让我们皈依正法,能够放下五浊恶世中的贪瞋痴慢疑,就叫心经。
如何不生妄想心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0集【五蕴皆空 行深般若】节选
(原文链接)
要到达彼岸,必须要深深地懂得佛法的智慧,故般若称为“深般若”。有善根的人,有时候坐禅,身体空了,很开心。真的空了吗?身体空了,心没有空,心杂念纷飞。身体空的时候,心念就开始起来了。很多人坐在下面,心在外面,很多人跟师父讲话,心不在这里,左看看、右看看,他想的是他自己的事情,做的是他自己的境界,他这颗心能守得住吗?每一个人的心都有无量的妄念,用现在话讲,就是拥有无量的妄想心。无量的妄想,怎样不生出来?只有用智慧,心中充满着般若智慧,自然妄想心就生不出来了,涅槃心、智慧心就生出来了,所以在深般若中,观世音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众生,五蕴也可以说是自己,因为每个众生都拥有色、受、想、行、识。若想认识自己,要明白自己就是拥有五蕴之身的人。“蕴”即盖覆之意;又有一种意思,就是像云、像雾一样,可以遮住内心的本性。这个“蕴”有五种云彩,有五种云雾,它可以遮住本性,所以必须要透过它。就像乌云有时候遮住了太阳一样,要透过乌云看到太阳,照出来七彩光,菩提心就不会被五蕴所覆盖。
身体的病也是因为本身产生的颠倒梦想
摘自 白话佛法 (四) 46、【调养生息光明心】节选(原文链接)
所以身体的病也是因为自己本身产生的颠倒梦想。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生病了,实际上是颠倒梦想所产生的。不要以为我今天生了病了,那是伤风,那是感冒。我告诉你们那就是你们颠倒梦想了。很多人不明白,都是因为你们颠倒了是非,你们自己想出来很多的歪理,因为很多意识的不正、意念的错乱,就会产生你心灵的错乱;心灵的错乱会产生你内分泌的失调,然后让你的身体会走的不正常,那时候你就会生病。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孩子在天热的时候喜欢睡在风口处。爸爸妈妈总说不要睡在风口处,身体关节会不好,他不相信。当时睡得舒服了,好了,到年纪大了浑身关节酸痛。这就是意识上的毛病产生了他不卖账,他颠倒了,他妄想了,他就会生病。生病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一种是意念上的。
八识田中印入正能量的东西,坏的东西就进不了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50426B 55:49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师父在法会期间开示的一幕一幕经常会出现在同修的回忆中,请问师父,这位同修是否也能得到师父的加持呢?
台长答:太加持了,大加持!所以聪明的人不停地看法会的录像,他看了一遍就印进他的八识田中,他把八识田中都是好的东西占有了,那坏的东西就进不了他的八识田,这种人是最聪明的。所以你今天问这个问题,正好台长就告诉大家,经常听台长的正能量的东西、看好的东西,你说说看一个人的房间里装满了都是好的东西,坏的东西进得去吗?(进不去了)所以教你们要“菩萨常住在心”啊,过去叫“观法”,就是“观自在”观察自己的心,从心中看到自在的佛。“观自在”,他看到自己自在的佛,那么就是你的本性的佛。天天看到你自己心里的佛在你的八识田中,那不好的东西还能进得到你的八识田中吗?八识田中如果没有不好的东西,你就下不了下面、下不了地狱、下不了地府。听得懂了吗?(听懂了。师父你要多吃好东西,多睡觉)我最好的东西是榨菜呀,哈哈,我每顿饭要吃点榨菜的,呵呵……谢谢大家!
怎么合理运用自修经文的心经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41116A 21:43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自修经文的心经平时能烧吗?有一次我烧完了一千多遍的心经之后,整个人感觉魂魄像出去了,头晕目眩的,是什么原因?
台长答:太多了呀!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当你一千遍心经烧下去的时候,头晕目眩没有关系,那是在帮你调整你脑子里的智慧,调整你脑子里的思维,但是头晕目眩一会儿功夫,你会突然之间很清楚了。你当时感觉头晕目眩之后会不会很清楚?(我是去年烧的,从那之后我就没敢再烧,烧完之后三天的时间整天天旋地转的)哦,那太过分了,那你太过分了,太多了。我劝你们以后像这种留到大事情用,我举个简单例子,有个人身体很差,家里人给他买了很多野山参、红参,什么参都买了。结果一次吃下去后,天旋地转、流鼻血。现在知道什么原因了吧?心经太多了,你这个储藏罐太小,这么多的心经灌进去之后又开不了智慧,你所有的接收管道全部堵塞了,所以你不就头晕了吗?你不信你给我弄个一千遍,台长说不定马上眼睛都亮起来,呵呵……你们弄个一千遍,眼睛都看不见了(我以为我的灵魂觉得我太脏了走了呢)如果现在要用的话,最好的方法,自修经文少一点,两三百遍一张自修经文多好啊!你拿出来烧的时候也用不着一千遍啊!太厉害了,你受得起吗?(受不起)一千遍心经啊!心经念一遍就是无量寿佛啊!无量功德啊!所以你一千遍烧下去,头怎么不晕呢!再说你这种人,身上业障又那么多,脑子又这么杂,菩萨的经文全部进入你的身体,你想想看你这飞机场里面都是杂物,堆得满满的根本不能下降,你硬把一千架飞机下降到你心中的道场,你说你装得下吗?装不下就头晕啦!(感恩师父!)
怎样才能做到“照空”?
摘自 Shuohua20170818 06:19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心经里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师父在《白话佛法》中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把这五蕴从心里全都照空,空了就自然没有罪了。”师父说:“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这是多么高尚的忏悔法。”请问师父,怎样才能做到“照空”呢?
台长答:五蕴——色、受、想、行、识。你的意识一定不能乱想。我讲的最多的,“万恶淫为首”,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犯淫戒,他们要下地狱的,很危险的(嗯)非常肮脏的思维,意识当中如果有这种东西,人就完了,菩萨的意识还会在你身上残存半点吗?没了!“色”,看见这个有色世界的物,你去贪。“受”,享受,做坏事享受吧?喝酒、吸毒都觉得很享受,玩女人,都算。“想”,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去想,看着电视,看着那些东西,去想象着某一件事情,这种想是不是杂念?行为,很多人说:“我控制不住。”那么去行了,行了之后你意识当中就很肮脏了。色、受、想、行、识要照见,你照得见吗?因为阻碍了,你想了这么多,杂念这么多,享受这么多,你的物欲这么多,色、受、想、行、识都是这么阻碍着你,所以你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你空不了,你空不了的话,怎么成佛啊?(是)就等于你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人怎么住?(对)人家干净的人怎么到你这个垃圾桶来?(那怎样“照空”呢,师父?)就是不接触,不能去接触。你不接触色,你就离开色;你不接触这种“色、受、想、行、识”,人间的一切欲望,那你就不会犯这个欲望的罪了(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在于要守戒,是这样理解吗?)对了。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了,在银行工作的人虽然没犯罪,但是他们想象着拿点钱,这个想象是不是比不在银行里的人要多?(对)他接触钱,他天天看着不敢拿,他心里就想:“我拿一点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靠菩萨的智慧观照自己身上的欲望
摘自 Wenda20161023B 41:52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在马来西亚法会开示,人的欲望会无限膨胀,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请问师父,我们人在不同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欲望。有的欲望明晰,有的自己很难发觉并很难克服。我们如何才能发现欲望并克服欲望,不为欲望所动呢?
台长答:发现欲望有好几个办法:第一,别人指出;第二,自己经常要检点。就像一个人发现自己脸上脏一样,要经常照镜子。为什么叫你们观照自己的内心?还有,听别人讲话,不要听不进。人家讲话就好好照照镜子,“是不是我贪了?”第三,靠菩萨的智慧。经常有菩萨智慧的人精进努力修行,他慢慢地就能够观照到自己身上的欲望了,向好人看齐。法师为什么能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他让人家看到:“我身无分文,我一无所求,我什么都没有了。我过去什么都有,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一个榜样的力量。你还贪什么?所以法师不能贪的。法师不贪,给人家一个好榜样,“我没有欲望的,我就是修心”,正能量啊!
同修分享:帮先生念心经之后的转变
摘自 卢军宏台长博客精彩感言摘录(九百九十九) 节选(原文链接)
感恩释迦牟尼佛!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恩师!
我每天帮先生念7遍心经,过节别人送他活物,他拒绝了。昨天端午节,客户送了些水果,他自己说对方本来要送十几斤龙虾被他拒绝了,后来才送的水果,还和孩子说咱家不弄这些活物。
想想去年还到处托朋友找活的土鸡说要给孩子补身体。这转变太大了,感恩观世音菩萨慈悲。
给不信佛的家人念心经要循序渐进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50816A 29:21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在给家里人念心经的时候,家里人不信佛,怎么样来把握这个量?有的人刚开始,一般的话我们会给家里人念7遍,求菩萨给他开智慧。像这样的话……
台长答:一般的,先由少到多。念心经不要念太多,开始的时候念3遍、7遍,如果实在念到一定时间他还不开悟,那就可以给他加了。因为等于造房子一样已经有基础了,可以慢慢地往上加。如果开始的时候他一点都不相信,你给他一天念21遍,会造成他的反弹的。听得懂了吗?(是。我之前给先生念了一两年,有的时间念7遍,后来念了49遍,现在我又把它降下来了,念到21遍,再27遍)有好一点吗?(他现在比以前好很多了)“好很多”,就是进步了啊(这27遍要不要再往上加?)不要了,没关系的(就这样念下去是吧?)嗯(像我先生,我给他念了大概有两年多了,他有时候……)人家念了三年……帮老婆天天把香都插好,天天先磕头。本来是看见菩萨就要乱讲话的人,现在服了吧。没有办法的,这是一个功力啊,水到渠成(对。他现在比以前也好很多了,我每天坚持给他念1遍礼佛大忏悔文)对,坚持就可以(小房子念了三四百张了,我最近又许愿了108张。我发现他有不对劲的时候,就给他许愿念小房子,那现在已经变了很多。虽然他还没有信,有点阻止我设佛台……我就是这一点好像跨不过去一样)对,你慢慢地再念吧(我现在还要怎么样做?)你念经的时候就直接跟菩萨讲:“希望观世音菩萨让我先生能够开悟,能够让我设佛台来供拜观世音菩萨。”好了,就可以了嘛,这样每天讲一讲,很快的,你再跟他讲设佛台,他就同意了(嗯,好的)
心经就是要把心擦亮,让心找到本性
摘自 卢台长来信解答(二百二十五)节选(原文链接)
问:梦中达摩祖师给我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以心教化,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直达本性。有时候想想,按照达摩祖师所说的,是能找到我的本性了,也能找我本心,我的心忽明忽暗,只能治标、不能至心,理解容易,做到很难。
答:为什么“心经”,就是要把心擦亮,让心找到本性,本性就是佛性。以心教化,以我们的心来教化众生,每个人要以本性在社会上活着。直指人心,使本性理解开悟,不能为自己活着,要明心见性,要开悟,不能为人间的物欲而活在世界上,才能达到明心见性。一个明白人的心才能见到本性了,才不会做坏事。见到本性就是见到佛性了,见到佛性的人会做坏事吗?到达本性,就是你九识田阿摩罗识的佛性。同修他自己这些话很对。为什么我们人早上很开心,下午不开心,晚上又不开心了?就是忽明忽暗。忧郁症就是一会儿想通,一会儿想不通;很多夫妻也是这样,吵架的时候闹离婚,晚上好了都忘记了,吵架的时候又想起来了,又不好了,不就是忽明忽暗吗?但是这个心不能代表你的本性。很多人说,我这次下定决心要离婚,但本性做不出来,看看自己的孩子,看看老公也蛮可怜的,下不了这个心,就是不能到本性,只能治标。所以,“以心教化,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直达本性”,是非常难做到,一件事情发生了,最后要用慈悲的心去忘记,不去记恨别人,最后谅解圆融宽容别人,是很难的。
什么是明觉和明察?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32集【观念,净念,无念】节选
(原文链接)
修行人和一般凡夫的不同之处在于心念不一样。学佛人总是为别人,总是想着怎样救度众生,怎样做好事不留名,怎样慈悲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不是做了一点好事整天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自吹。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明觉和明察。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别人做的”,叫明觉明察。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会努力地观照自己。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关注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而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看到这个人很可怜,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都要修正,都要正确。凡夫不管自己的心,并且管不住自己的心。外面一看,应该帮助这个人的,但是心里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所以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红尘中的观念而随波逐流,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浮,实际上都在你的内心。佛菩萨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几个关键重点,记住怎样修正自己的心:要常问自己有否贪心?做错了多少?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恨过多少不该恨的人?心散乱吗?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今天心是不是精进了?今天有多少次因为杂念影响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不正的观念?所以菩萨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修行人一有念头就要观照这个念头,因为每个人念头随时都会出来。心中出现了贪瞋痴、散乱狭小的心念,然后不安稳了、不解脱了,分辨意识也开始糊涂——分辨不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一个人如果平时良心还不错,但是一有分辨意识的自私、狭隘、散乱或者贪瞋痴,马上就分辨不出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明明应该做好事,众善奉行,你说“我现在修自己,我自己还没修好,怎么帮助别人?” 马上就消除了自己的善念,控制不住自己的恶念,慢慢时间长了,就会恶念随身。所以我们要把不干净的念头去除,转成净念——干净的念头。我们要制止任何不善的心识——心里的意识。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在那里要饭,或者要一点点分币、钢镚儿,如果是一个善良的人会想“哎呀,真可怜”,不就是做了一件善事吗?但是有的人意念控制不住,心里不善的意识产生了:“这个人肯定是不好好工作,要么喝酒,要么吸毒,所以才造成他今天这个样子。我给他干吗?我给他,说不定他要来这点钱又去做坏事了。”心识产生了变化,所以善良的行为随之而灭。
理解菩萨的经文,完全要靠悟性
摘自 Wenda20170120 22:07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您在近期节目里说:单单念经没有用的,念经的时候要对菩萨好像有一种感觉、理解,比方说你念心经的时候有一种好像感觉非常理解它,实际上你不一定理解,但是你可以感觉理解,你的八识田中就理解它了。请问师父,有些经文从字面上我们也能够理解一点点,但是有些经文完全不了解,比如大悲咒。这些完全不了解的经文,如何在感觉上理解它呢?
台长答:很简单,首先你感觉它是菩萨说的话。我问你,一个伟人在你边上跟你说话,你听不懂,你是不是也是很认真在听啊?(是的)我到欧洲去,我在讲佛法的时候,他们那些信众、西人听不懂,在那里点头,在那里感觉。我说:“听两个小时你一点都听不懂,你怎么会这么有体会,好像特别开心?”他说:“我感受到你的气场了。”像我们在海外时间长了,很多中国人跟西人结婚,或者交朋友,你讲坏话他马上感觉得出来的。你讽刺他,他有感觉的,你不要以为没感觉。所以对菩萨的经文,你完全要有悟性的,你就是不能理解,要像理解一样,慢慢地你才能理解。就是师父讲的,你要去寻找幸福,你才会拥有幸福啊;你现在连幸福都不知道去寻找,你只能寻找痛苦啊。菩萨讲的话,你至少去研究啊,就像很多考古学家,他对甲骨文不理解,他很有兴趣,“为什么这样啊?”他就去研究了,研究到最后就懂了(明白了)
佛法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提起观照的能力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114集【“十如是” 一如不二】节选
(原文链接)
见性成佛,你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知道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要提得起观照的能力。你观照了吗?你看穿事物了吗?看穿自己的本性了吗?你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你知道自己在男女色情方面过不了,自己很清楚,就不要去接触;你知道自己在吃的方面控制不住,就少碰吃的东西;你知道自己在钱财方面碰不了,就不要去碰,那么就增加你这方面的力量。所以“观照观照”就是时时刻刻观照,照看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贪瞋痴慢疑,不要让自己进入五浊恶世当中。
中国·香港观音堂开光小开示
2016年7月5日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2016-07-05 卢台长中国·香港 观音堂开光小开示 节选
(原文链接)
你们都是菩萨的孩子,你们拥有本性的智慧,你们要把自己本性的智慧拿出来,好好地在人间能够救度众生。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我们到人间来不是为了吃喝玩乐享受的,我们也不需要在人间过着一些很快活的日子,因为人间的快活那是短暂的,而且是丧失了自己本性的这种精进心。希望能够吃苦消业,因为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从小长到大是不吃苦的。吃苦而后能够修;有烦恼而后能得菩提,能得智慧。这才是我们做人应该得到的和学习的佛法。
别人表扬我们,说我们非常好。那天大会场这么多人,走的时候椅子上干干净净,人家反馈到师父这里,你们知道师父是什么心情吗?就像人家告诉父亲说,你的孩子很懂礼貌,很懂规矩,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一样。我嘴上说:“嗯,他们不错,修得很好。”其实我的内心感恩菩萨,感恩你们的慧根啊!
你们要记住,学佛那是真修,假修那是得不到任何一点利益的。就像一个人整天地吹牛说谎,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他最后得到了——你以后说真话,人家也不相信了。所以人不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说假话,对别人真一点,就是对自己的本性善一点;对别人付出的爱心多一点,就是让你自己本性更慈悲一点;让你本性更慈悲一点,就是让你的境界更提升一点;当你境界提升到一定的位置的时候,你就超然成佛。
看看你们这些孩子,真的,我想起了我们佛教中的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0150308 珀斯 结束语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