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20250203 专题分享 |学佛修心的目标

10/02/2025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20250203 专题分享【学佛修心的目标】

 

理想是指路明灯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2016-01-17 卢台长悉尼《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节选(原文链接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有一年他们对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一群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这群学生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基本上都相差无几。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有清晰而远大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25年后,哈佛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有远大目标的学生。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和各方面的重要人才;10%的人,他们拥有短期目标,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没有太大目标,他们安逸地生活和工作,没有特别的成绩,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别人、抱怨社会、埋怨这个“不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记住了,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一个人活着,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佛法讲要精进修行,佛教将精进的程度分为五种,现在学佛也好,工作也好,在家庭中也好,对孩子教育也好,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精进。佛教将精进分为五种:1、被甲精进,像将军勇士上场无所畏惧地精进;2、加行精进,加强自身的行动力,要坚定坚固自己的信念,不要随便被人一讲就动摇;3、无下精进,不要看轻自己的精进,不要看不起自己“我做不到”,这样才能无罣碍无恐怖地精进;4、无退精进,我今天已经做了,已经努力了,我只有向前,坚忍不屈,坚猛心志,遇到苦境也坚决向前;5、无足精进,脚步永不停止,永无止境的境界,才能自强不息达到佛的境界。

 

很多的人生的几句话,将人的一生描绘的清清楚楚。如果你出去帮助别人,是一种储蓄;如果你吃亏,是一种积累;如果你懂得谦和,是一种修养;如果你懂得宽容,就拥有了一种境界;如果你是冷静的人,就拥有了一副良药;如果你嫉妒别人,就是心中有一支毒箭;如果你非常容易冲动,就是一个魔鬼。

 

经常反省人生的目标

摘自 白话佛法 (四) 39、【心念是善恶的起源节选(原文链接

我们做人不要丧失自己生活的目标,我们不要成为别人的奴隶。要经常地反省自身所设定的人生目标。要经常想一想,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愿意弘法利生,我不愿意再浪费时间,我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弘法当中去,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每天要运作起来,有时间就做功德,有时间就多付出。你们看看伟娜现在多开心。跟随师父这次出去弘法,回来后将近两年没有装好的机器,现在装好了,否则她损失还要大。这不就是弘法利生、自利利他吗?帮助了别人,也等于帮助了自己。她的孩子现在多好,也锻炼出来了,能独立工作了。家庭和睦了,机器装好了,你又去弘了法,看看你现在多开心啊,多圆满啊,你不就是圆了佛陀缘了吗?以后要好好修呀。你们差得远了。你们真的是福气啊,末法时期能得闻佛法,不知道是哪一辈子修到的这个缘分?如果能被师父讲就是帮你消业障呀。所以要经常反省人生的目标,我到底活得对不对啊?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啊?我是不是在浪费生命啊?我要让自己活得有方向、有理想,活在人间有尊严、有目标。

 你们救度了众生,佛菩萨就会救度你们。你们能听懂吗?要修身养性,修自己的身体,好好地调养自己的本性。如果学佛不修心,就等于不学佛。说我天天磕头呀,我学佛了,但不修心,你就等于不学佛,没有用的。一定要修自己的心。师父告诉你们一句话,叫“众生皆必朽”。

 

学佛修心的目标

摘自 白话佛法 (一) 3、【学佛修心的目标(一)】节选(原文链接

学佛修心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答案: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具体说修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极乐,怎样的修法才能往生极乐?如果没修那么好,会怎么样?很多人可能就不能解答了。实际上往生极乐是个非常崇高的目标,所以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修得到。用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讲,人在过世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考核,去地府地狱也好,上升天界也好,往生极乐也好,都要过一场考评。

 

摘自 白话佛法 (一) 3、【学佛修心的目标(一)】节选(原文链接

通过学佛修行,还了尘债了断尘缘,我们就取得了参加考试的资格,可以参加不同层次天界的接收考试,根据考试的结果进入不同的天界。为了考出好成绩我们要了解考题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功德和境界。这也是佛法救度众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揭示了考试内容并教导我们如何准备考试。每个人都要参加这种考试,仅层次高低而已,不闻佛法之人,对考题和所要面临的考试一无所知,也没有一点准备,所以才叫“可怜之人”。

 

功德是修行的结果,境界是修心的成绩。修行和修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修行是修心的手段,反过来通过修行的过程,得到更多的感悟,又进一步提高了心的境界。修心是修行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起点,心的境界提高了,发的心愿也就更大,又可以提高修行的质量。

 

摘自 白话佛法 (一) 4、【学佛修心的目标(二)】节选(原文链接

修行和修心是息息相关的,要修正自己,首先就得发觉自己的行为上有什么不正的地方。这个“觉”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反省自身,反省自心,逐步提高。修心没有一定的明确规定,按部就班的操作规程,具体说明如何修心,因为各人的业力不同,修行所遇到的障碍不同,从而修心之路也就有千差万别。但万法归一,无论我们修心之路有多么大的差别,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佛心菩萨心,佛心即是众生心,菩萨心即是慈悲心,所以只有时时反省自心,对照佛心菩萨心,就能找到心中要修正的地方,从而修正我们的行为。

 

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摘自 白话佛法 (十一) 49.【戒三毒 随顺得慧】节选(原文链接

学佛人修行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远期目标,另一种是近期目标。那么,修行的远期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成佛。近期目标又是什么?是为了我们在人间能够消业障、增福慧。近期目标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这个人生,马上消掉身上的业障,然后要增加自己的福德和智慧。

 

学佛一定要有目标,目标要定得高

摘自 2016-08-14 马来西亚·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节选(原文链接

问:师父开示过,弘法要有愿力,许愿度人要脚踏实地,可以讲出一个度人数量,并以此为目标去努力。请问师父:有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去弘法度人和没有目标全力以赴,在结果上是否有不同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你说呢?(有)一辆汽车油加满了,请了个司机有30年的开车经验,但是不知道往哪里开;一个人去开车,他知道要开到哪里。可以没有目标的?人生没目标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乱碰。学佛一定要有目标,你的目标定在哪里?有的人学佛说:“我先把人间、家里念念好。”那也是一个目标。像我们不一样了,今天晚上我们坐在这里的大概一半以上,都是希望以后能够超出六道的,所以希望目标要定得高,那么信心才会足,你才会精进地努力。

 

世人都要消业,业障的显现会阻碍我们修心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第76集【心佛合一 转凡成圣】节选

原文链接

所以世人都要消业,世界上的人都要消业,因为业障的显现会阻碍我们修心。正是由于这些业缘的存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业障的缘分,一段时间好的缘来了,一段时间恶缘来了;倒霉的时候就叫恶缘来了,好的时候就叫善缘来了;很顺利的时候就是善缘,不顺利的时候就是恶缘,统称为业缘),业缘来的时候,要让我们更加精进地修持,修持自身、自心——自己的身、自己的心,将凡人的心念来转换为菩萨的心念。你今天觉得这个孩子很讨厌,你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然后你一转念,“哦,他来到人间也是来吃苦来消业的。今天既然到了我们家里,我就要好好地对他,要帮助他,要改变他”,只是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害孩子了,你就不会觉得这孩子不好了,就是这个概念。所以叫转业成圣,转凡成圣。把凡人的心转为圣人的心,转换菩萨的佛心,转换出佛性。良心好的人就是有佛性。所以在菩萨的眼中,要珍惜每一段人间的因缘。你们今天大家相聚在这里,也是一段缘分,可能以后你们永远见不到了,可能以后还能见到,可能以后你们在天上见到,但是至少你们跟佛都有缘,所以大家都相聚在这里。所以只要度化众生,只要能够学佛修心、度化众生,不在善恶缘。不管善缘恶缘,我们都要帮助他,都要去度他,这个就叫聚缘,欢聚的聚,聚在一起的聚,这个缘分是聚起来的。这是一念善就进入了净土世界。

 

 

 

怎样消新业;如何控制自己不造新业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2015-06-22 中国·香港《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节选

原文链接

问:因为无明使同修造了很多新业。新业消得掉吗?怎么去除新业?怎么控制自己不再造新业呢?

 

答:要想不造新业,首先要有戒律,知道菩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你就不会造新业。一造新业,马上就要改掉。就像一件白衬衫,有一个污点马上擦掉,它很快就没了。如果你留了一个星期之后,就会擦不掉。所以新业不能造,造了要马上擦掉,它就不会有了。

 

不造新业是最重要的

摘自 Wenda20150710 01:27:00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师父,佛教讲三世因果,那么我们如何在保证自己了却旧的因果的时候不去造新的因果和业障呢?

 

台长答:那就叫如理如法。在了却旧的因果的时候,就不能有新的业障存在,就是说必须在现实当中,活在当下全部以佛法为生活,以佛法为基础,绝对不能造口业、造新业、造意念业、造行为业……所有这些全部要去除。在这个前提之下,你再不断地消除业障。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件衣服已经很脏了,现在已经洗不干净了,但是你不能说“我一边在洗,尽量把它洗掉的情况之下,我还要放新的墨汁啊、酱油啊、番茄汁啊在这衣服上”,那你永远都洗不干净了。只有在没有新的酱油上去,只有过去一点点墨汁的时候,拼命地想办法洗啊洗啊,可能会洗掉。听得懂吗?(明白了,师父)

 

修法不如修心

摘自 广播讲座 (一) 9、【修法不如修心】节选(原文链接

接着台长给大家讲修心、修法、修学。有一句话叫修法不如修心。今天的法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叫法界。家里倒霉了,今天我想赚大钱,明天我想考上好的大学,后天我想做高官,等等,都是修的法,因为想做官、想发财,才去念经,这都叫修法。在人间(即法界)一切都是虚幻的,要借假修真,真正有修为的人是修法不如修心。所以说要随缘。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的本性和良心发出来的,都是心里想到了,才会出现这个法。举个例子,今天想去买某样东西了,因为心里想到没有这样东西了。今天想学佛了,因为我想好好做人。任何的法门,我们在人间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心造成的。台长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广告说,某东西有多么多么便宜,他的心一直记挂在那上面,不管多远,都要赶过去,等到了那里后,营业员告诉他,那张广告是上周的,已经过期了。他的心一下子就放下来了。所有的着急、困难和麻烦,你认为正常的事情,都是由你的心发出来的。这件事情可以让你的心吊起来,也可以让你的心放下来。

 

摘自 广播讲座 (一) 9、【修法不如修心】节选(原文链接

我们学佛的人要正信,而学法的人才会修出各种花样来。很多人学佛后心净、专一,而学法的人则会关注法力。大家想想,只学法不学佛能够修好吗?只学法的人,念头会永远离开有着正信、正念的清净心。所以修法不如修心。用白话讲,就是说如果你想改变这个世界,想改变你的命运,你不如修心啊。当运程不好的时候,想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徒劳的。犹如一个人已经关进监狱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劲。所以修法不如修心。

 

修行是无止境的

摘自 白话佛法 (七) 29、【包容是智慧】节选(原文链接

学习禅学之人,没有终结。学习佛法的人,实际上他是没有结束的,你今天学了,你不要说,我学到全部,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终结,没有结束,永远要学下去,因为你以为自己觉悟了,这恰好是你新的迷惑的开始啊。你不明白,你不能明白很多事情,想想看,不管是东方、西方的宗教,实际上都是要吃很多苦的,西方教也吃很多的苦,东方的佛教等也是吃很多苦。只有在苦修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修心、修行。一条平坦的路,只有人能走过去,人走过来,但到不了目标,而一条自己开创的艰苦之路,是别人没有走过的,它一定是非常的艰苦,那我们通过这条路,才能找到我们人生自己本身应该拥有的道路。

 

我们修行不是修业。修业是什么?修业是把自己的事业修修好,把自己的善业修修好。修业是有目标的,我今天这个事业成功了,结束了;我今天修了这个事业,我修心修到求到了,成功了,我做了很多功德,我得到了,结束了。它有目标,它有前途,它有位置。而修行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你永远要修为下去,它是向着无边无际的目标在前进,因为菩萨的境界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顶峰的,是没有结束的,就是关系到灵魂深处的去向,因为我们学佛人要懂得修的是灵魂,我们的灵魂深处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去走,那就是修行。

 

学佛人要明知不可取,却要改本身。我们在人间明明知道很难啊,但我们要做很多修行的事情,我们要苦修行,要忍辱精进。

 

修心如何有目标地前行;如何去除傲慢之心

摘自 Wenda20180928 04:32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人会执著,会心有罣碍,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因为自身能量不够强大呢?

 

台长答:对,自身能量不够强大,你就会有罣碍。比方说你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自身能量很强,你就不会杂念横飞;如果你自己不懂,你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杂念横飞(对。那念经消业,化解冤结,其实也是为了聚合我们身体的正能量,是吗?)对啊,都是为了正能量,正能量就是修心,你心中要有个目标的(师父讲到目标,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开示一下,在修心修行上怎么能够有节奏、有目标、有计划地前行呢?)就是小乘修到大乘。你守戒了没有?(守戒,五戒)守了吗?还没守?(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没守就从守戒开始,戒“贪瞋痴慢疑”,这些全部都是开始的,这些做好了,慢慢才会做成一个圣人,才会像一个菩萨。人都不像人,整天攻击别人,整天暗害别人,整天诽谤别人,整天讥笑别人……那你说你修得好吗?你在单位里天天跟人家搞,这种人能成佛吗?(不能。师父说不要“贪瞋痴慢疑”,“慢”这一块我觉得修得挺不好的,很容易就“慢”了)“慢”是什么?自尊心太强,就会形成傲慢(哦,怎么去除自尊心呢?就是放低自己?)对啊,你算老几啊?你把自己看得这么大干吗?一个大蚂蚁在前面跑,一群小蚂蚁跟着它,大蚂蚁觉得它自己很了不起了。你会觉得大蚂蚁了不起吗?(不会)菩萨看到你在人间牛得不得了,菩萨会觉得你很牛吗?(不会)好了,你算老几啊?你告诉我,你对人类有什么贡献?(没有)你长得好看,以后也会变老的;你有钱也不是你的,暂时保管的(对)什么都不是你的,连身体都不是你的,骨头都不是你的,你有什么脸面啊?皮肤里边包着血啊、精啊、肉啊,一堆臭得不得了的东西,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讲啊(没有)所以放下自己就是“不净观”,要把自己看得很不干净。自古以来多少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最后不也就是这么一个棺材吗?还有什么?哪个能带得去的?你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么一想,经常要被人家讲,他就会去除我慢之心。你们现在就是没人讲,谁敢讲你们?个个在家里是小皇帝(师父多讲讲我们,感恩师父)对了,所以你们碰见师父,师父就要讲啊。现在问题是你要找个讲你的人,没有啊,世界上几乎没几个人肯讲真话的,全都讲假话的,你有名又有地位,“哎哟,你好,你好!”谁去找倒霉?我就是整天讲你们毛病,好的人接受了“师父为我好”,不懂的人跟我作冤了(我们特别感恩能够遇到师父,遇到心灵法门,遇到佛法。遇到佛法要有很大的福德,还有一位这么无我的师父在前面领着是需要更大的福德)不容易啊(师父还能够这么慈悲地指点我们,真的很不容易。感恩师父,感恩菩萨)像你们这些孩子算懂事的,就好一点,师父心里也安慰(我们大家会一起努力的,感恩师父)

 

时刻谨记愿力非常重要

摘自 Shuohua20180928 13:45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前几次您开示了愿力的重要性,师父说“愿力是引擎”(愿力就是引擎啊)您的法身告诉了一个同修关于愿力的话,讲得太好了,我读一读,分享分享吧(好)师父的法身说:“任何的人间苦难都是在受着业报。人在人间就很容易迷失,并不好修。说得好听,人人都希望超出六道轮回,即使在人间,功德也做了,菩萨道也行了,但为什么就是到临终之时还是上不去呢?原因就是愿力和心念。当一个人真正地修心之后,会有一个大的愿力出来,冲出六道,视为成正果的大愿力。但是一般人在世的时候,并不是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只是缘来愿来。那么,即使你业障消掉得再多,但是临终之时,自己的孩子、家人一吵一闹,已经让你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那么即使再干净也不能超出六道。所以很多人是很可怜的,其实修得也很不错了,但是心中的愿力还是不够坚定,不是坚如磐石,那么磨难稍稍一来,就忘记了心中已经许下的目标,等到想起来了,已经上天了。这个天不是超出六道的天,而是三十三层天而已。所以,一辈子的功德固然重要,但是愿力要时刻谨记,不要忘记,任何烦恼和困惑的环境都要想到‘我的使命’和‘我来人间是要做什么的?’是要做人还是做菩萨的?是不是有目标、有方向?还是活一天算一天,过去就过去了?自己要心里常想,永远不要忘记初心,那是初始心,那是本性。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些。师父给你讲这些是告诉你,即使有莲花,关键时刻不能够时刻谨记愿力,那么在临命终时也很难超出六道。要一定坚定。现在虽然你暂时不拥有莲花,但是不是“永远”,有些人早点晚点也会掉的。成佛不是那么容易的。师父对待你们一视同仁,视如己出,师父是菩萨心,师父对待大家是真心。但是大家对待自己的修为和根基,和自己的使命初心,是否能够真如师父所愿,这就不是很清楚了。很多人明里学佛,实际上还是做人,虽说算个高级人,但是毕竟还是人类,并不是菩萨。师父告诉你,你要做菩萨,要知苦忆苦。你要记住师父的话,在外虽苦,但是苦中有甜。你虽生活清苦,但是佛法亦善亦乐,你也会发现你每天的时间真的好充裕,特别好。切记要改口业,尽量少言,少是非。有些事情别人其实早就比你清楚了,但是人家不说,人家只是听,所以你也要学习闭口,多念经,听录音。以后出去了,录音一定要听,不可以找寻理由就此懈怠,广播里有很多你们不知道的新信息,一定不要懈怠。师父完全相信你会变得更加像菩萨,师父希望你会好起来。简单一点,心中多想着众生,帮助众生重回家园,多帮助众生,少一些是非辩论,多一些时间看白话,师父相信你很快就会变得非常好的。好了,师父走了,师父希望你在那里好好修行,多多帮助人家。”

 

台长答:你看看,讲了这么多,肯定是师父啊(师父,您这些话讲得真的太感人了)这些话平时有时在弟子会上也讲。不容易啊,一个人要觉悟啊,真的。你说说看,一辈子修,有几个人能上天的?很多人经不起磨难,有些人经不起人间的甜酸苦辣,有的人经不起风吹雨打,懈怠了、退转了、着魔了,都有啊,完了就完了,就没办法了,这辈子就完了,结束了。所以一个人绝对要正信正念,自己要完全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在思维什么,全部要懂的(师父,您说“很多人是很可怜的,其实修得也很不错了,但是心中的愿力还是不够坚定,不是坚如磐石,那么磨难稍稍一来,就忘记了心中已经许下的目标,等到想起来了,已经上天了。这个天不是超出六道的天,而是三十三层天而已”。临终的愿力没有了,超脱不了六道了,是这样理解吗?)肯定的,超脱六道是我们的目标啊,你超脱不了六道,就是天福享尽,你还得下来啊(哎呀!)比方说现在有一些人,很有名的,有钱、有名、有利的,他也是天上下来的,只是他是欲界天里的。他下来之后用啊用啊,用得差不多,最后出事了,抓起来了。那不就这样了?你要保持一辈子都没事、不出事,还能好好修心,还能不享受自己的福报,完全自度度他、自利利人,那你这个人是属于有智慧之人,你这辈子就不会出事了。过分地享受、过分地开心都会出现问题的(对对对。您说“即使有莲花,关键时刻不能够时刻谨记愿力,那么在临命终时也很难超出六道”,是这样吗?)没用的,有莲花上不去的太多了(哎哟!)我举个简单例子,你有签证也不一定每个国家都给你进去啊(那怎么办啊?他上了天界,这个莲花变成什么了?)天界就化成福报了,没了(哦,他在天上享福了)享福了,比方说在三十三天里面了。他就完了,他这辈子白修了,上辈子白修了,很大的问题啊!(现实生活中有的佛友的莲花掉了,要重新去种,那有没有时间限制呢,必须两年内种上还是必须三年内种上呢?)这倒没有限制,但是至少有一点,他在这个当中不能懈怠,一懈怠就完了。天太多了,天上的天不得了的,真的,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这些都是很多天人所居住的地方。你要上去做天人很容易的,天福享尽了,下来了。所以人间很多有福气的人,其实都是天人下来的。你看很多名演员,长得这么漂亮,有钱,实际上她们都是仙女啊。仙女的天福享尽了在人间照样出事,出大事啊,问题是享尽了(有的明星信佛,他容易信佛是不是有这个根基啊?)对啊。很多明星是为了求自己,他这种修心信佛只是说求菩萨保佑,他没有上升到一种真正的境界。所以保佑保佑,好的时候更好,差的时候稍微少差一点,不是说不差,出事的时候再求求、念念经,就大事化小一点,就是这样(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学了不用等于没学

摘自 白话佛法 (三) 11、【觉受是悟,悟道是觉】节选(原文链接

理论和境界要一致。也就是说,你学佛学了半天,你学了这么多的理论,你没有这个境界你是学不好菩萨的。所以很多人忙了半天,天天学理论,嘴巴里讲出来一套一套的佛学理论,什么这个佛菩萨如何如何,那个佛菩萨如何如何,这个经典啦,那个经典啦……那你是在学佛学的理论,而不是在学佛。你的境界达不到菩萨的境界,你说你学了有什么用呢?要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学佛、学菩萨,不单单要读经,我们要学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理论是在这个境界之上的。什么叫境界?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通过理论来作为基础,然后由你的思维来不断成熟,才能成为一个境界。

 

要记住一定要学而兼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觉受会很细微,就像一个人的感觉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都有过恋爱的经验,当一个人喜欢你的时候,他站在你的背后你会感觉到他的呼吸,你会感觉到他在后面看你。这个就叫很细微,能明白吗?你能感觉出来,感觉自己今天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观世音菩萨在看着我,感觉观世音菩萨在关心着我,这就叫觉受。

 

感受观世音菩萨的关心

摘自 白话佛法 (三) 11、【觉受是悟,悟道是觉】节选(原文链接

强烈地感受到光明在心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学佛修心之后,他会有一种强烈的光明,就是我现在明白了。就像有些人看上去有点傻傻的,但是他说:“我学佛之后现在明白了,只有观世音菩萨能救我的家,我现在有信心。不管家里出什么事情,我一定好好地念经,我一定要坚持。”这就是光明在他的心中。如果没有这个光明在他心中,他就会失望、就会绝望、就会找不到方向、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失去人生的目标之后,就像你开车开到了一个山坡路上,前面没有路了,前面竖立了一个路标:“前面无路”。你如果再往前面开你就掉下去了,明白了吗?一个人学佛要有目标,要能够感觉到观世音菩萨在关心我们。如果你能感受到强烈的光明在你的心中,“我明白了”,实际上这个就叫悟境,悟道,就是你悟出了这个境界,你就得到了这个道路。

 

台长对“欲望”和“发心”的开示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41221B 01:01:12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请师父开示,欲望和发心的相互关系。弟子认为,欲望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心理需求而采取的行动计划,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决定,它与佛菩萨境界的无缘大慈是背道而驰的。而发心则是时刻把众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第一利益、第二利益的说法,因为完全是一种无我的付出,连“我”都没有了,何须利益的第二回报呢?所以弟子认为,发心里面应该不能夹杂欲望,有目的的付出不能称为发心,或者说发心不纯。谢谢师父!

 

台长答: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问得非常好。我可以告诉你,今天刚刚前面就有一个女的念了这么多小房子,她为什么念到今天孩子还不好?这就是你刚才讲到的发心和欲望的问题。她现在就是一个欲望,用欲望在为自己的孩子求,以为多少张小房子……就像有多少钱我能买到这个房子一样,她以为自己买到了,“我只要到了这个数量,我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她纯粹是一种目的性很强,而且为自我不为众生付出的,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私欲、解决自己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手段而已。所以这种护法神是不会给她很快达到目的的,而且菩萨也慈悲不了她,因为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她相距太远。所以,慈悲是一种境界,是非常带有荣誉感的,而且超脱了凡人为了人间的一种自私的利益和自私的欲望所产生的人本身的人性的一种追求,超越它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学佛人,能够求得菩萨越求越灵的人,他是超脱了人间的欲望。试想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到庙里去求这个、求名求利、求功德,求什么求什么……为什么很多人求不到?那就是因为他的发心不对,因为他没有境界,因为他只是在欲望当中生存,他在外面需要得到更多的,他只不过换一个方位,跑到庙里来继续求菩萨让他得到这个欲望,所以这就是人的劣根性在发作。所以当一个人有劣根性的时候,这个人是不能理解自己,也不能让自己清醒的。真正能够让自己超脱这个环境,能够达到这个境界,首先必须理解佛法,必须懂得佛的智慧,必须要放弃人间的欲望。等到放弃欲望之后,你才会得到更多。所以,欲望和发心是完全两个概念,欲望是来自于人的本性当中的劣根性,而境界是来自于本性的初始心和你的本心,就是本性,那就是佛性。所以,人身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好的细胞和不好的细胞,就像人的思维产生不好的思维和好的思维一样。人的恶心、贪心、愚痴心,还有瞋恨心,和人的良心、慈悲心、善良的心和帮助别人的心,成了一个明显的对比,都在人间心中埋藏,看你到底去挖掘哪一个心。所以当一个人良心善了,学佛之后,挖掘出来都是慈悲心和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好心肠,一些好的心;当一个人随波逐流的时候,他没有去学佛,就是用了他身上那种不好的贪心、瞋恨心和愚痴心。所以同样是一个心,因为发心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随波逐流,就是随着欲望的膨胀,让自己善良的心越来越少,让自己很好的善心越变越少,人就会慢慢地沉沦,就会慢慢地堕落,就会慢慢在六道当中不断地轮回。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欲望和发心不同的地方。明白了吗?(哦)

 

息灭成熟的妄念,远离诱惑

摘自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5月31日《远离诱惑》节选(原文链接

学佛人,首先要息灭成熟的妄念,远离诱惑,比方说带有赌博性质能赚钱的不要去赚,有男女开心的地方不要去玩。像是中六合彩、买股票、卡拉OK,这些都是一种妄念。
要能够灭除这些妄念,远离诱惑,首先要有学佛者自己坚固的信心、定力和辨别力。
辨别力就是从平时学佛当中学习的,要学会辨别自己做的每件事是对还是错。这句话讲出来会伤人吗?如果会伤人,就是不该说的话。这个动作做出来会让人难过吗?如果会的话,就是你这个动作产生了不好的负能量。
比方说,你今天做这件事情,你要会辨别,这件事情是否对自己慧命有伤害?是不是占了人家便宜?动了人家因果?如果你觉得是对的、没有伤害到别人或是动人因果,你就可以去做;如果觉得自己不如理不如法,就不应该去做去说。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有辨别力、定力和戒行。人不要轻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定力,因为有些环境,你到了这个环境中,你会定不住。
尽量避开考验自己的任何环境。比方说你过去喝酒的,现在戒了,你就不应该陪人家到酒吧里去,因为人家一劝,你又会喝了。如果你过去好色,你已经戒色了,你千万不要再去卡拉OK那些场所,否则你又经不起诱惑。

避开人间财色迷,
修心修行不迷惑。
不被红尘神魂颠,
一身正气不会倒。

比我们修的早的人有好多,有的老修行人已经修到超脱了,经不起人间红尘的诱惑,又回到红尘,最后销声匿迹,真是可惜可叹。

 

我们修心人已经干净了,犹如已经洗过澡,换过干净的衣服,千万不要再到不干净的地方,灰尘沾染到你身上,你会再染上五欲六尘。犹如一个人在无菌室里待久了,突然让他到一个有细菌的地方,一定会被细菌染上。

 

所以千万不要考验自己的定力。过去一个人吃素很长时间,被朋友拉过去参加一个宴会,都劝他吃荤,他又开始吃荤,这就是人的不稳定性。用佛法来讲,就是世事无常。人无常,事无常。只有彻底地远离,远离那是最好的方法,离开就忘记了,离开就没有了,所以远离肮脏的思维,远离五欲六尘,你才能获得清净平安的心。

 

去除红尘中藏在八识田的快乐感

摘自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5月27日《万物唯心造》节选(原文链接

“修心”其实也是适应环境的一个过程。过去高僧大德为什么修心选择在艰苦的地方,或是少接触红尘的地方,就是要锻炼自己去除孤独感,去除寂寞感,去除过去红尘当中藏在八识田中的各种快乐感。

 

修心修到一定程度,不管碰到什么样的艰苦环境,都能适应。比方说,碰到现在这样的疫情灾难,曾经经过艰苦修心的高僧大德们就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性,不会忧郁,不会伤心,不会难过。

 

所以修心就是靠平时的修为毅力,来战胜未来可能会碰到的环境变化。不管是好的环境还是坏的环境,其实就是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禅修的奥妙也在于此。

 

摘自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5月27日 《万物唯心造》节选(原文链接

师父曾经讲过,任何一个人在业力轮回的时候,其实就是他在玩乐的时候。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当一个人只要一开心一玩乐,他的业力轮回就开始启动了;因为开心预示着很快就有烦恼。同样,如果吃苦的话,预示着很快就会消业障,去除烦恼。所以人要明白这些道理,你的智慧资粮才会逐渐地增长。

 

要保护自己不被五欲六尘染著,通过学佛来做自己的主人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200717 22:16 节选(原文链接

台长语: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五欲六尘所染,人生活在世界上经常有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什么?欲望,哪个人没有欲望啊?比方说,你今天想得到多一点,你自己不知道的,你觉得得到多一点是正常的,实际上你已经在欲望当中了。所以学佛的人经常要讲几句话,动不动就要说“我够了,我满足了”。希望大家要好好地学佛,就是要帮助自己。人家说“我这个人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帮助自己。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你是个残疾人,连自己都帮助不了,你怎么去帮助别人?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能够帮助别人的人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如果这个人能够愿意改变自己,他才能改变别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不管帮助别人也好,帮助自己也好,就是一种改变,希望大家都能改变。改变是什么?英文讲“change”,实际上就是重新开始。改变又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要重新开始学佛”“我要重新开始做人”“我要把过去伤害别人、人家伤害我的,全部都要改正”,这样的话,你的心才会坦荡,才会安然。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慢慢地学会改变自己。其实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命运,总觉得自己很难改变,因为我们人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大家想一想,我们的一生走到今天,有几件事情是我们自己能够做主的?比方说,结婚你能做主吗?你连结婚的时间你都做不了主;找个工作,一会儿没了,你能做主吗?为什么这个时候你跟别人发生矛盾了,和别人发生纠葛了?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命和运,所以人有时候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啊。菩萨就是让我们要放下、解脱,来做自己的主人,能够理解自己。实际上人真的很可怜,不但自己做不了主,还非常可悲。因为在人间他做不了主,他以后过世了,更做不了自己的主,自己都不知道灵魂要到哪里去。灵魂离开肉身之后,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一般的人,灵魂离开肉体之后就会飘飘荡荡,慢慢地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在这个时光隧道里是黑洞洞的,看都看不见。你们感觉一下,如果在一个黑暗的洞穴里,你就拼命想寻找亮光吧?所以这个灵魂就拼命地寻找光明,只要在洞中看到一点点亮光,他就会看到很多已经过世的人,因为是跟他活着的时候有一点缘分。这个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过世了,他以为自己还在做梦,拼命地往前走,然后见那些已经过世的亲人,跟着他们,不讲话,就一直往下面走,走啊走啊走到阴间。所以,佛法界把这些朦胧,人的迷惑颠倒,从来到人间一直到离开世间,统称为“轮回”。人很可怜,我们在三界中学佛,首先要学会自主,不要染著,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不要因为别人这么做了,你也这么做,别人说什么了,你也跟着说什么。这个就是师父讲的“人云我云”,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很多人的堕落自己不知道的,看别人抽烟,他也抽烟;看别人喝酒,他也喝酒;看别人吸毒,他也吸毒;别人都在追逐名利,他也追逐名利。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名利对他来讲会产生什么后果和效果,他根本不知道名利在人间那是虚幻不实的,一切到最后都是空无的。所以他这个慢慢地堕落的过程,就是在虚空中慢慢地失去了自己应该拥有的智慧和灵魂。

 

人心是天堂和地狱的制造者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92集 【觉海空相 放下万缘】节选(原文链接

其实人非常怕自己搞不清楚和做错事情,因为其实很多人觉得自己对自己很了解。从佛学方面来讲,其实人对自己并不了解,所以人很怕自己做错事情。你看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一种安慰,在人间就是寻找一种安慰,希望得到一种安慰。有时候夸张自己的痛苦,把自己的痛苦弄得很夸张,哎呀,我很痛苦啊,我一辈子啊,我很辛苦啊,怎么……其实这也是一种安慰。

 

所以佛法把人的心讲得非常地透彻。但是实际上别人也替代不了你的痛苦,只是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一种安慰而已。所以很多人害怕自己心会不安,所以其实痛苦,它是不会改变的,只是你对痛苦这两个字的一种理解。你觉得今天这个事情不痛苦,只是一个过程,你可能就过了。你如果觉得这个事情会延续,你可能就会一直觉得很痛苦,当你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不能延续了,可能你就脱离了痛苦。所以佛法教别人能够离苦得乐,就是让大家要知道这个苦是不长的,也是无常的,人间的幸福也不是很长,人间的痛苦也不会很长,所以大家不要太计较这些,这就是佛法让我们懂得远离痛苦、平安是福的非常好的一个原因,那么体现出来的就是你心的安详。所以想得通的人实际上他也有痛苦,想不通的人他也有幸福,其实这些都是短暂的过程。佛法界讲人心是制造天堂和地狱的制造者,是你自己把自己这个心放在了地狱还是放在了天堂。所以要自救,你才能逃出这个人间的地狱。

 

 

 

师父开示如何判断内脏疾病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不断调节,把握自己的人生

摘自 2016年9月美国·纽约法会 纽约机场开示 节选(原文链接

就像我们开车一样,人生就像方向盘,你要不断地调整。有的人脾气很倔,说:“我就认准这条路,我就这么死走。”你记住,一条路,如果方向盘不动,你很快就开到边上去了。方向盘要不断地调节的,明白吗?不管做什么事情,一个人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一生。什么事情来的时候不要慌,一慌就会乱,所以慌和乱是放在一起的——慌乱,那你接下来就找不到方向了,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不要慌、不要乱。人生啊,什么事情当时你很着急,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所以有智慧的人碰到什么事情都冷静。希望你们好好学佛,要变得冷静。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讲到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也是孤零零地一个人来,走的时候也是孤零零地一个人走,你说说看,你有什么可以着急的?所以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都平平安安地过,把它放在心中,不要难过。很多人一辈子在着急当中,把心都弄坏掉了。有时候一个人能够控制好自己,每一分钟都不要让自己难过,你就获得了每一分钟的成功;你每一天让自己难过,你这个人就是没有智慧。

 

信念坚定不代表方向正确

摘自 Wenda20170312A 38:09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有些人觉得自己信念很坚定,一直强调自己发心正,菩萨可鉴。帮助大家成长与好为人师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台长答:很简单了,意念坚强并不代表你走的路是对的。意念坚强等于这辆汽车很好,一般开再远都不会坏掉,这叫意念坚强,但是你开的方向不对,怎么找得到你的路啊?(对,跑偏了,去西天开东天去了)对了,意念坚强有什么用?意念坚强汽车再好,叫你跑西边,你开东边去了(明白了,希望这个开示能让更多人觉悟)你好好念心经吧,包括你。

 

 

 

将过去清空,归零重新开始

摘自 2017-02-17 卢台长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节选(原文链接

人生需要归零,就是每过一段时间,人走过的每一天,都要将过去全部清空,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就像电脑里信太多了,你要把它取消,重新开始。我们过去的痛苦要把它忘记,我们过去的喜悦也要忘记,因为忘记才能重新开始啊。该放手就要放手,该忘记就要忘记,扔掉过去的包袱,时时地刷新自己,这样的话,你的人脉就会扩大,你必能收到满意的人生。

 

有智慧的人能管好自己的心

摘自 2016-04-25 卢台长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节选(原文链接

一个有智慧的人,在一个人的时候,或者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最大的能量是能够管好自己的心,他有反思自省的好机会。因为他有智慧,他走一步想一想,我做得对不对,我能不能这样做。在和别人交谈当中,我们有智慧的人会管好自己的嘴巴,与他人相处,我们懂得要向别人学习,这就是“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向别人学习,让自己得到充实,所以这就叫智慧。要懂得每一个人可能都是你的老师,教你慈悲的人,那就是人间的圣人。记住了,另外一句话,可能你们不一定能够理解,教你克制的人是凡人,为什么教你克制是凡人呢?因为克制会让你的心种下仇恨的种子。人吃点亏不算亏,失掉人身才是大亏;人吃点苦不算苦,进了地狱才是真苦。人吃亏也不能失掉自己的慧命,短暂的一生能够闻到佛法就是大福大慧之人,那么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大福大慧了。

 

其实有很多人问师父:“师父,修心很难,有什么办法吗?”师父在这里告诉你们,修心没什么奇迹的,修心就是每天积累一点功德,每一次在逆境中和烦恼当中战胜自己的欲望,得到一种驾驭自心的能力和经验。每一天的善,积善成多,一年下来就有365个善,时间长了,你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学佛学得成功的人,是天天在行善,天天在积德。天天在做功德的人,时间长了,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之人,能够超脱六道之人。

 

 

 

 

如何修道中遇到问题不生退转心

摘自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5月28日《见道修道》节选(原文链接

修心中的“见道”,如果要修得圆满,需要很长时间。首先,在理论上要理解“因果缘起”和“明心见性”真正的原理,然后能够在修行中知道自己哪些修的是佛道,哪些修得不如理不如法。等到心中有一个明明白白的理解了,你才能在修道中遇到任何问题不生退转心。

 

要能“见道”,也就是说你能看得到自己修心的这条道路,就是要能够彻底明白你到底自己的修心彻不彻底,不是单单从道理上去认识完善的理论知识。


有些人刚学一点理论知识,很快能通,但是一碰到挫折,马上不精进就退转了,这就是见道不彻底;还有一些人,修了很多年,有点见道,但是没有进入修道阶段,所以有些东西看得破,但是放不下。

人道本身不圆满,
坐拥金山都不安。
一生白忙白辛苦,
快快学佛才开悟。

见到佛性容易,但是真正要修到佛性就难。举个例子,你今天要去参加一场法会,你很容易想象到开法会的情景,可以见到很多佛友,所有人在做功德,你都能见到。你见道了,知道开法会,做功德。但是当你真正在烈日下做义工,帮人家撑伞的时候,你可能就没有这个耐心,因为你只是见道,但是没有修道,你懂这些道理但是不一定做得到。

 

又比方,你要开长途汽车到墨尔本,去和佛友分享,你一想到见到那么多佛友,跟他们一起做功德的时候,相当法喜。但是当你在开八小时车程的路上,你会累,会渴,你可能会想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我在家看视频分享多好。

 

如果你只是见道,觉得佛法能使我解脱,但没有去行道、修道,你可能会退转。你在修行见道时,如果要想自己不出偏差,要想修得圆满,有一个方法,就是要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师父,尊师重道,一路跟随。

 

 

 

 

学佛念经不看《白话佛法》,慢慢会迷失方向

摘自 Wenda20171015A 19:10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我妈妈和我自从修心灵法门以来,有了很多灵验的事情,我们非常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南京菩萨,也感恩台长师父。师父能不能给我开示几句呢?感恩师父。

 

台长答:好好念心经,脑子不活,做人、学佛要开智慧。我告诉你们,现在师父对你们发出一个教诲:你们好好地看《白话佛法》,学佛念经不看《白话佛法》,慢慢会迷失方向的。好好地学,会开悟的(嗯,感恩师父)像你们这些孩子都非常纯洁,人又很善良,很多都是天上来的,这么多的精英。像你们这些脑子在某一方面特别开窍,但是不会全方面地开窍,没有完全的悟性,所以有时候死脑筋,在感情上就钻进去出不来了。所以你们要好好地看《白话佛法》,领会佛法的真谛,开悟本性,你才会慢慢地对这个世界的真谛有所了解。实际上一切苦空无常,所以你们要有智慧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智慧地去度众生,你才能活得像人间菩萨。我看你们这些都是傻孩子(感恩师父,感恩菩萨)

 

有感恩心才能增强忏悔心

摘自 Wenda20151018A 19:35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同修在念礼佛大忏悔文的时候,就是照着念,心里也知道自己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是心里一直没法升起强烈的忏悔心。怎样才能拥有忏悔心,增加忏悔心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台长答:忏悔心,至少要有感恩心才会忏悔,没有感恩心你哪来的忏悔心啊?对不对?(对)你要对治的。你这个人没有忏悔心,觉得自己是对的:“我对的!我老婆今天这样,我对了,我就打她了怎么样!”你首先要感恩啊,她天天帮你弄啊弄,帮你把孩子养得这么大,把你家弄得这么好,照顾你这么好……你产生感恩心的话你才会忏悔,你不感恩老婆的话怎么会跑过去“哎呀,老婆,我忏悔了!”可能吗?就是忏悔也是假的。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关于学佛人工作上领导重用的问题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Wenda20151018B 03:48 节选(原文链接

女听众:我们在选择中生活,但是又没有办法预知未来,我们怎么样知道自己做的某一个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呢?就是说是对自己修行有帮助的还是对自己修行拖后腿的呢?

 

台长答:很简单了,因为你现在模凌两可地问我这个问题,我也只能跟你稍微讲。比方说你去找一个工作,跟杀业有关系的,那就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对佛法来讲是不是不如理不如法了?你找个工作是伤害别人的,那肯定不行了。老板骗人,你跟着他一起骗人,老板大骗子,你小骗子,就这么简单了(师父,现在很纠结工作的事情,我以前工作很空的,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弘法、修行。但现在我们公司领导要把我培养成一个不能替代的角色,实际上我只想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这样子平时又能请得出假,又能多弘法。但是我不知道现在这么忙是暂时的还是会越陷越深,我很怕会走错路)首先有两点,跟领导关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让他太喜欢你了你就麻烦了。如果他特别器重你,因为他不是学佛人,他不会完全秉公的,他可能带有一定的私心。他觉得特别喜欢你,至少说用得很上手吧,所以这个感情要处理好,这个是一个。第二个,你在单位里就算再忙,也得挤出时间来弘法、来念经,这个还是有办法的。因为如果你这个位置比较高的话,还是能够有很多空余时间的,反而到下面把你盯死了,时间抽不出来。但是我觉得像这种的调动如果带有一定的私心的话,可能对你今后将来也不是一个很有利的事情。因为任何老板要是对你特别好,除非这个老板真的是学佛人,没有私心的,如果他有点私心的话,那你就比较麻烦了(而且我觉得我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到他们对我期待的那样,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心思想花在工作上,而且到时候还要去管理其他的人,又可能会造口业什么的,我其实只想做一个很普通的……)那你就要做好准备了,如果你回断他的话,你这个公司就待不住了,你要另外找工作了(师父,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做啊?)我觉得你随缘就好了,你先做着,做着之后你可以慢慢……人家叫你去得罪人、造口业,你不去得罪人,你就这么坐着位置就好了,如果他们觉得你做得不好,他们把你换掉就好了(我明白了)我没叫你磨洋工啊,我叫你如理如法地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不要做。工作可以努力,但是也可以显示出自己一定的无能,呵呵……叫“大智若愚”啊。因为你现在太能干了,让人家感觉你很能干。我告诉你,你记住了,显化也是你自己,等到人家用你了,怕的也是你自己,你“活该”,我告诉你,记住一句话(呵呵)看到领导面前不得了了,哎哟,能力大得不得了,做了好一点了……人家真的用你了,又吓得那个样,你不是“叶公好龙”啊?(我打算跟领导沟通一次,就跟他坦白说我其实没有什么能力)你讲这种话有什么用啊?他以为你有能力的话,你讲了没用,他就觉得你在回避。你可以跟领导说“我只能学着做,我可能会做错很多事情,做得不好。如果领导信任我,我可以先试试看,如果做得不好,请领导把我换了”,这多漂亮啊。你们什么都要跟师父学,你们以为你们的师父只会教你们佛法啊?教你们多少人生啊。你这样一讲的话,又谦虚又好,对不对啊?(对)你就可以如理如法地“做错”很多事情,呵呵……因为人间很多东西我们真的不能做的,我们学佛人去骂人、得罪人、去揭发别人、背后搞人家,那是鬼事,不是人能做的(明白,师父)好了,你要叫我做我也不会做,给你钱你都不能做,这种烂事以后到下面去,你到了地府里面,到了下面受惩罚的时候,你说说看,你花多少钱能买到啊?买不到的,照样在下面受苦(明白了。因为我以前的工作,就是参加法会还是硬请得出假,硬请假倒是请出来了。现在就是太忙了,我也打算硬请一下,师父,这样子可以吗?)有什么不可以?他要就要,他用你的话,你要请假他也会给你出来,如果他觉得你这个人真的没用的话,讲老实话,不请假他也把你赶走,就这么简单了(嗯,明白了)他觉得还要用你的话,他就不会放弃你(弟子太愚痴了)非常愚痴,“老愚痴”,呵呵……你们跟师父在一起很快乐的。我跟你们说的都是实话,一个没有诚心诚意帮人家合作的人,一个心中对人家有芥蒂的人,他的行为、他的表情、他的眼睛、他的嘴巴所说的话、他写出来的东西全部看得出来的,他以为人家是傻瓜,他才会骗人,他不停地骗骗骗,骗到最后自己滚蛋了,就这么简单了(明白了,谢谢师父!)

 

修行如何如履薄冰又恰到好处

摘自 Wenda20150927A 27:05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开示学佛要如履薄冰。所以修行过程中要事事谨慎,有时就会给人感觉放不开,过于小心。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到恰到好处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台长答:做一件事情方向先找对,方向找对了就好好大胆地去做。方向找错了,你才会觉得“哎哟,这个事情会不会对啊?”“会不会错啊?”你这个时候就要如履薄冰了。当你没碰到过的事情,你当然要如履薄冰了,这就不叫“小心”了。当你碰到过的事情,“啊,大家放生……”你说你会如履薄冰吗?放生是对的;今天大家来念《白话佛法》,你说你会“哎哟,要当心哦”,“哎哟,如履薄冰啊,今天《白话佛法》可以念吗?”“今天放生可以放吗?”那不可能了嘛。方向正确,你就好好大胆地去做;方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你就要如履薄冰(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面对人生的多种选择时如何取舍

摘自 Wenda20160715 01:21:00 节选(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人的一生在于选择,而选择往往也需要智慧。我们有时处于境界的考验之中,智慧不够,似乎几个选择都有可取性,那如何去取舍呢?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长答:选择,有好几种选择,凭自己的良心选择也叫一种选择,凭自己的本性选择也叫一种选择,真正的选择就是用自己的佛性来选择。所以,觉得自己对不起良心的事情,哪怕对你有利益,不要去选择;如果这个事情只要对众生有利的,对你哪怕没利的,你也可以去选择。用佛性来选择的话,你将来一定会得到福报;如果你为了自己的私心,就算现在得到即得利益,你以后还会吃苦头的。

 

如何判断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让我们不走弯路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2016-02-17 印度尼西亚·巴淡岛《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节选(原文链接

同修问:第二个问题,师父说过一个人的选择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没有智慧,今生能闻到佛法,已经是极大的福报,请问我们怎么能知道或者如何判断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让我们不走弯路、错路,延续自己的慧命?

 

台长答:不走弯路、错路,最主要的要精进。一个人要努力他就不会走弯路,你居然找到这条路就好好地开,开车,听得懂吗?你今天看看,你知道我们开车都有一个毛病,开开这条哎这条路,从边上也可以走的,试试看吧,我从边上开开看,一开开过去找不到路了,绕了半天,绕出来哦原来还这条路,这就弯路了。找到自己路,好好地修,就照着这样修,不要东看西看,这样你就不会走弯路(感恩师父,弟子的问题问完了,感恩师父慈悲开示,祝师父法身安康,长驻在世,带领我们将心灵法门、将观世音菩萨法门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也最希望师父能尽快再莅临三番市)我已经好几年没来了(我最希望的是师父能够尽快到巴西去,因为巴西的人真是很)巴西,Brazilian(因为那边的人很苦,我希望师父)师父在救,好你带路我跟着你跑(我已经去过了,我去了几次了,我发过资料,登过报纸)你很努力,好孩子,有这个心就好。要看机缘,机缘成熟,他们有人,像迪拜Dubai,他们现在机缘成熟了,他们就可以慢慢地,因为我上次到马来西亚去开一个很重要的国际会议,碰到迪拜的一个他们管宗教的,宗教局的一个官员,他见了台长之后,他到迪拜去跟华人介绍,说心灵法门,所以他们才这样的,你看看多好啊(感恩师父)所以以后还能在,因为Dubai它没有庙的,台长还以后想在他们那里造个庙,多元文化嘛(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你好好努力,如果你想让心灵法门传播到巴西,你就好好地努力,听得懂吗(我一定会的,感恩师父)最后一个想问问你好吗?你可以少吃一点吗?太胖了,听得懂吗?因为太胖的人念念经就要睡着了(真的)听得懂吗?你说是不是啦(我不敢合上眼睛念经)因为你一合上眼睛,很多人就是的,一胖念经睡着了,睡着一醒醒过来念大悲咒还是心经啊(对的)对的(但是睡觉也会念经)对呀,睡觉时候也念经,那你就念到心里了,很厉害的,那以后就睡着念吧(感恩师父)好了。

 

用戒定慧去除贪瞋痴三毒

摘自 白话佛法 (七) 24、【追寻人生更高境界的理念】节选

原文链接

我们要从戒定慧开始,去除我们自身贪瞋痴的习性种子。学佛的人,都会说戒定慧,都会说贪瞋痴。实际上,这六个字是相辅相成的,有戒律,可以戒掉你的贪;你的心定得下来,你就不会恨;你开了智慧,你就不会愚痴了。所以,贪瞋痴三毒,可以用戒定慧来消除掉,习气的种子要把它灭除,所以,我们要转化根深蒂固的贪瞋痴。

 

师父跟你们说,为什么贪瞋痴三毒这么厉害?菩萨讲佛讲法讲了很多年,都离不开讲你们的贪瞋痴啊,因为我们在根性上有这三毒,这是我们累世积累的东西,根深蒂固。每天的工作,我们有时候只是为了得到肉体的生存和延续,是不是这样啊?你们每天工作不就是为了身体吗?为了肉体的生存和延续生命吗?赚点钱,这属于物质上的追求,所以,打工的人都是属于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这么说起来,很多人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出家,把自己的家庭都抛开,为什么?很简单,他不要追求肉体的生存和延续,他只要追求精神上和慧命上的崇高享受和一种寄托。

 

人只要坚定,再远的远方也就在你的前方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 baihuafofa171007 节选(原文链接

 

所以过去总是讲,有一千个人在你身边走过,你可以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但是你自己在走步,你可以听到你自己的脚步声,因为你的脚步是用你的心踩在了地上。所以美好的生命是用自己的阳光心所造成的,是用感激心造成的。我们做人要懂得,生命靠自己掌握,懂得生命很短暂。你今天放弃了,你认为明天一定会得到,师父告诉你:这不是肯定的。所以今天就要把握好人生,就要学好佛,不放弃任何机会。

 

要懂得心量要大。学佛人为什么爱的力量最大,因为爱可以使人忘记一切。有时候的爱又小到连一颗嫉妒的沙石都不能容纳,所以这个爱要好好的控制好。如果自私的爱,会让你非常痛苦,而无私的爱,会让你心里非常的坦然。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爱众生,就懂得爱自己,时间长了只有自己爱自己,没有别人爱你,你就会活在忧郁和恐惧当中,有些人就活在了自闭和忧郁当中。因为爱自己你会后悔,爱了自己,你会耗费很多的精神,慢慢的从后悔当中你会耗费更多的精神和情绪,后悔比损失更大的损失,错误会犯更大的错误。所以一个人后悔,有时候会继续做错事情。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慈悲。不管做什么事情要为别人想,心中要有阳光,躲开心中的阴云,寻找心中的阳光。我们都知道,坚强有时候能够胜过温柔,但是慈悲的温柔有时候会胜过坚强。有一位老禅师说过,牙齿虽硬,舌头犹存,再坚硬的牙齿都会掉光,但是舌头永远在你的嘴唇里。

 

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要慢慢的掌握住自己的心,慢慢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她变得更好。师父告诉大家,生活需要勇气的。有时候改变自己生活的目标,需要勇气和坚强的毅力,精进的思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当中,在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当中,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幸福。实际上,简单的人生就是一种精神的超然,已经是生命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大家想一想,在烦恼当中有时候想一想,我真的能够天天这样安安静静多好。

 

所以挫折对你来讲,你要好好的对待。认识到挫折之后,把挫折当成一种散步,走完了就结束了。有时候,把失败当成是一种糊涂,痛苦把它当成一种病毒,因为病毒可以治疗。活着要懂得这是一种幸福,因为你还没有进坟墓。

 

所以在无限的永恒的那些岁月当中,我们每个人要懂得珍惜生命,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换来无限的精彩。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站得更加坚强,站得更加挺拔,走路走得更稳,学佛学得更精进,坚定信念是你学佛成功的选择。去看看一个能够学佛成功的人,他不会把对人间的几多愁放在自己的胸怀当中;对人间的爱恨情仇,他不会烦恼;再苦再累,他会果断的放下,向未来招手;对他来讲生命是永远不息的。所以有压力也要把它抗起来,路再坎坷,也不要慌。因为他一定能走出危险区。

 

有时候有困难要用智慧,所以和佛友们在一起,和菩萨的智慧在一起,你永远能越过人生的艰难挫折,你会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加的宽敞。抬头看看乌云,虽然能遮住太阳,但是在乌云的细缝当中,你可以看到钻出来的斑驳的阳光,这让你知道太阳还在,这会让你有信心继续往前走。

 

人只要坚定,再远的远方也就在你的前方,所以要团结,要有希望。要懂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会风雨无阻,不会没有烦恼。能够战胜烦恼,你就会让你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佛光,让这个美丽的佛光普照你的一生,让你幸福的生活,孕育着更美好的时光。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