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20220912 专题分享 |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

14/09/2022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    
 

专题分享 |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

20229012 专题分享【环境缘分 皆由心造】

 

息灭妄缘 常住真心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15集【远离泡影 常住真心】(原文链接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这句偈语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环境和缘分没有好、没有坏的分别。真的碰到一个不好的缘分,也可以把它转换成一个好的缘分。这个人来跟你搞,你可以跟他交朋友,变成善缘,对不对?你对这个人好和不好,在于你的心。举个简单例子,别人给你带过来一个孩子,对方没告诉你这孩子是谁,“经常跟你在一起玩玩,你多带带他,我们给你一点补贴,你把这孩子带大,好吗?这孩子很可怜的。”然后这孩子就跟过来了,你对他天天很好,终有一天你会知道他是谁的孩子。有些人天天对孩子不好,到了最后孩子大一点儿的时候,那个让她领孩子的人说:“你知道这孩子是谁吗?就是曾经在小时候被你送给隔壁邻居的你自己生的那个孩子,你不要他了。”这个时候你的感觉会怎样?如果给你的时候就告诉你这是你的孩子,你会这么对他吗?是不是你的心在转变?是不是你的良心在转变?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是你的心在变化。这个时候你再看这个孩子,长得再难看你也觉得他很可爱,你会泪流满面的。所以人的心会让你激动、感动,会让你痛苦,让你法喜,全是在于心。学佛学得好的人要把心息掉,学到一定阶段了,不要去用这种罣碍的心、自私的心。今天这个孩子给你领,你有自私的心,“哎哟,很讨厌,叫我领这孩子。虽然拿点费用,我觉得他很讨厌,领孩子很难的。”那你这个心要息掉,你就是用平等心对孩子,你就不会罣碍,就不会觉得对不起他。

 

妄情从哪里来?情从哪里来?虚妄的,虚幻的。谈恋爱的时候,谁不希望能够白头偕老?对一个人好的时候,这个情,完全忘了自己,就想到对方,叫“忘情”。还有一个“妄”,虚妄的“妄”,因为这些情以后都会变掉,都会没有,都会让你受到刺激,那么你就懂得了,去掉妄情,才会找到真情。真情在哪里?就是你的真心所为,要有真的心。佛法讲“但息妄缘,即如如佛”,也就是说,你如果把一些不该有的缘分忘记、灭掉(就是把这个缘分灭度),然后你就像佛一样,常住佛性,常住真心。

 

 

摘自 师父涅槃前未发布的金言(一)2021年12月7日(原文链接

人生虚幻一场梦,

心转境转心如盲。

意志坚强心念空,

心如金刚无所动。

 

 

一切事物 其实都是我们的感觉和想象

摘自 白话佛法(七) 4、【佛心是道场】节选(原文链接

十方三世法界一切众生、宇宙、空间,都是因缘所生的物象。也就是说今天你们在天上看到的,在人间做到的事情,和你们所拥有的所有的事物,实际上都是一种事物的想象。明白了吗?

 

举个例子,如果你们坐在悉尼情人港你们感觉是在夏威夷,你们是不是感觉就在夏威夷啊?是想象出来的。你们有时候到一个海边,如果你们感觉是世界上十大美景之一,那么这个十大美景就在你们心中成立了。实际上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人,也是幻相出来的。今天这个人有吧?有。明天死掉了,没了。不就是幻化出来的吗?他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永久生存的东西,他就是幻相出来的。听得懂吗?

 

所以刚才讲了这么多,就是让你们知道十方三世的法界,实际上也叫法空。比如你们现在眼中看到所有的一切,你们睡觉的时候把眼睛一闭,还有吗?法空了,没了。又比如爸爸刚过世,早上一觉睡醒了,当时脑子里觉得爸爸还在,叫一下“爸爸”,一想爸爸不在了——法空。当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是空的,你眼睛睁开的时候是假的,是幻相,叫物象。

 

 

世界上的一切 都是心里想出来的

摘自Wenda20200731 58:57(原文链接

女听众:7月16日的图腾节目中有一个同修的孩子爱看动画片,导致有个熊的灵性上了孩子的身上。这个熊是动画片设计出来的,为什么灵界会有一个同样的形象到了动画片中?

 

台长答:只要你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灵性上身。只要你有,他就会,所以叫你们不要乱想,万物唯心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心想出来的。我问你,你心想出什么你不就是有什么了吗?(哦)科技的东西,有的人想:哎呀,有一个箱子,放进去东西出来就热了。微波炉不就出来了?万物唯心造的(那是说灵界这个形象在灵界已经存在了,给了人灵感,还是说这个人先产生了灵感然后同样的灵性就会产生?)你记住了,什么叫随心所欲?你想什么就出来什么。什么叫有?什么叫没有?微波炉过去有吗?没有的。那么现在有吗?有的。那么微波炉怎么会出来的?人想出来的。说有个小盒子,把一个冷的东西放进去,过一会儿工夫拿出来一盘热腾腾的东西。当时设计出来这个东西,大家都觉得好得不得了,现在只是习惯了。你说微波炉没有的时候有吗?也没有也有,非有非非有。在天上也是这样的,你想干吗就干吗的。就像现在很多人那个脸一样,眉毛喜欢往上画、往下画,随便你的(明白)

 

 

心动了 事情才会动

摘自 卢台长开示来信解答疑惑(三百一十四 )节选(原文链接

问:“万物唯心造”的深层理解是什么?

 

答:心不动,一切都没有动;心动了,事情才会动。几千年之前的天还是这个天,几千年之前的云还是这个云,当年佛陀看见的天跟我们现在看见的是一样的天,是人在变,本性没有变,本来的自然意识没有变,是人在变。世界经过多少年的轮回,人可以改变,人的心天天在变化,但是自然界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比方说,你以前住在这个房间里,好久不来了,你今天又进入这个房,房间变了吗?没有,是你没有住,房间没有变。为什么会对某个人有看法?因为人家对你不好,你的心起了变化,就对别人不好了。不是物质在变化,而是心在变。没学佛之前,别人看你觉得很凶,现在怎么变了个人了?难道是环境变了吗?不是,是你的心在变。万物唯心造。很多人离婚了又复婚,就是因为心在变。

 

 

心动了 就会被物质所迷惑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2集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节选

原文链接

万法唯识,所以不要被一些物质的东西所迷惑。很多人一生,这个东西好了,就把那个东西扔了;那个东西好了,过一段时间把这个东西扔了。这就是人“心猿意马”,人的心就像猿(猿就是猴子)。你看猿猴都是攀援型的,它就攀,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总是拿了这个、扔了那个,拿了那个、扔了这个。所以菩萨叫我们不要被人间的物质所迷惑,不要被环境所转。环境变了,你也转了,大家都这样,你也这样,那你就是完全被环境所控制。

 

 

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2015-02-04 马来西亚·吉隆坡《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节选

原文链接

问:心态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非常重要,也是修成正果的主要因素。但心是无常的,这时刻的心境下一秒就会转,这时刻的开心下一秒就难过,往往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在转变自己的心态。请师父为弟子们开示,在人间如何修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

 

答:其实,“心不随境转”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为什么呢?当一个人看见一个喜欢的,他的心就会动。比方说有个男士在马路上走,只要看见一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很多人眼睛“唰”就过去了,这个时候你的眼睛一动你的心就动了。所以怎么样不动?最好视而不见,也就是说“我不看”。为什么修心的人要到山上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他就是怕看这些东西。而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是出家人,我们只能在人间一边修一边克制,是很难的。所以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就是知因懂果,“我知道,我看了也是白看,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看了之后只会惹麻烦,因为我看了之后说不定这里就被人家叮一下,说不定这里就拧一下,说不定就被打一下了……”所以想象一下,有什么好看的?没有什么好看,心不要动。“我是学佛人,心要正,我什么都不贪,我什么都不要去争,所以我就不会看。”这是控制意念,控制靠的戒律,所以戒律是学佛人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点。

 

 

如何理解“灵不随缘转”

摘自Wenda20171110 15:44(原文链接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第一句我们比较好理解,第二句的意思是什么?

 

台长答:灵魂,离开身体、离开肉体的才叫灵,分成主灵和分灵,你的本性是不是也叫灵啊?(对)你的本性、良心,第九意识当中的、阿摩罗识的这个本性,如果你能够常驻在本性当中,你这个灵魂永远在本性当中活着,任何缘分来了,你都如如不动,是不是“灵不随缘转”了?(师兄的理解说,我们本来就有一些我们应该修的方法,如果有外缘也不应该去改变自己本来应该修的方法。是这样吗?)对啊,他讲得比较浅一点。不是单单一个方法,缘分来了会骚扰你的心,但是你用如如不动的内心来控制好自己的缘分,那不就是“灵不随缘转”了吗?(感恩师父开示)

 

 

人不管做什么事情 都是意识在起作用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2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节选

原文链接

菩萨了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管学什么法,不管做什么事情,实际上都是意识在起作用。你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去做,你去做了;你认为“我要学佛,我能用学佛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这个意识在你心中,那你就好好去做。

我们看待事物 都是有自己的意识在里面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58集【学佛的几个纲要】节选(原文链接

你们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有没有本来意识在里边,比方说人家告诉你,“哎,这小孩子玩电脑玩得过头了”,如果你的脑子里经常觉得无所谓的,“哦,没关系”,你有没有这个意识在啊?如果你脑子里一直觉得,小孩子不能玩游戏的,人家一跟你说谁谁谁玩游戏,你马上第一个概念就是,他坏了,不可以玩的。

 

你们看一个人好坏,你说你们本来有没有这个意识,你们有没有自己观点,男人抽烟有什么关系,有的女人说不能抽烟;我要嫁不能抽烟的,有的女人说,一杯酒,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我找个老公就这样又怎么样,概念不同,已经有你的意识在你的心里了。

 

 

意识一旦固定 看什么都会有偏差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58集【学佛的几个纲要】节选(原文链接

意识错误了,已经固定在你的想法当中了。“我的老婆很懒”,她再怎么努力,你永远觉得她很懒;一个女人觉得,“我老公很脏,从来不爱洗澡的,他再每天洗澡”,你也都说就最近洗澡,看见了吗?意识多厉害,一个人意识在脑子里之后,你就闯祸了,到超市里边拿一样东西,又没人知道的,你看很多人在拿,我也拿好了,偷东西,你被抓到一次,你就麻烦了。

你看夫妻两个人,因为有意识存在,她脑子里固定过,这男人总是很脏,袜子乱丢,你再怎么跟她说“我最近改了,我洗脚了,我的袜子放得很好,你看,你看,我不要看,你好不了几天的,你过两天又这样了”,你看看坚固吧,你说要改一个人的意念意识,难不难?

 

 

不被“假我”所误导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2016年5月11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玄艺综述》解答会开示

原文链接

有一位老和尚,黑夜中下台阶,忽然觉得脚下踩了一个东西,“呱唧”一声,心想:“啊呀,一定是一只青蛙被我踩死了。”半夜,他梦见无数只青蛙来向他讨命,咬他的脚,拽他的衣服。老和尚大叫着惊醒,赶快喊来各位徒弟一起到佛前忏悔自己的罪过。不一会儿,他又觉全身滚热,呼唤徒儿,快烹茶解渴,只说是青蛙搞鬼,一夜难眠。第二天清早,一个徒弟见台阶下有一个被踩扁了的茄子,才知道师父昨天所说的青蛙,原来是只茄子啊!于是小和尚提着这只扁茄子来见师父。老和尚一看,不觉一笑,浑身立刻变得清凉舒坦,一下子就从床上起来了。老和尚非常开悟的地说:“原来我心中有我的执著,才会吓唬自己啊!因为“我”就会执著,自己给自己找了烦恼。”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给自己寻找烦恼,有了一个小房子还要大房子,有了大房子还要买海边的房子,人生是没有欲望到头的,所以要珍惜人生。有人刚刚有点头痛脑热,便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艾滋病,大祸临头,寝食不安,直到去医院拿回两包感冒冲剂了事;别人稍一不留意得罪了自己,便怀疑那人有意与自己作对,并把很多年前发生的事联系起来,造成心中的不安和烦恼。现实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个“我”字,其实不要太认真,那是一个假我,是一个五蕴假合之身的我,偶尔来世间作一回客,交一回朋友,不要太在意。心胸要宽大,心中想着一座城池,你的心就像城池般宽大;心中想着宇宙空间,你的心就像宇宙空间这般广大;心中想着一件小事情,你的心就像小事情一样渺小。随缘宽容无欲无求,感到幸福去除烦恼,这才是我们活在人间需要得到的真谛。

 

 

假我是不能判断真实的事情的

摘自白话佛法(六) 3、【"无我"才能有境界】节选(原文链接

我们有时候看到好像是外境给你找了很多的麻烦(外面的表层给你找了很多的麻烦),实际上是你内心的妄念在起变化而已。外面的麻烦苦恼很多,都是我们心里在变化。今天我心里不舒服了,我难过了,实际上是你的心在变化。比方说今天我跟某一个人不开心了,如果你觉得这有什么,明天他又开心了,过一会儿打一个电话,过一会儿送一个东西给他,他明天又开心了,你脑子里想象一下他很开心的样子,这件事情马上就结束了。问题是你的心在转变,如果你觉得这个人突然之间不开心了,其实是你的心在变化,“哎呀,怎么办”,眼睛不敢看他了,电话不敢打了,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了,那你不就是心在起妄念吗?听得懂吗?要用心来转。别人对自己的好与坏,也是从这个虚空的我来判断的。如果师父要判断你们对我好不好,也是由虚空的我来判断的。我认为今天你对我很好或对我不好,这都是我自己认为的,都是空的。实际上人家对你好不好,那是实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心中要没有分别心、差别心。有什么差别啊?什么都一样。要想到明天,明天会更美好,心里就会舒服。要想着怎么样来看明白这个执著的色身的我的变化,因为这个色身是我感觉的,实际上人家对你很好的,而你没有感觉出来,那就是色身的我在起着虚幻的变化,你没有看到人家真正对你好。比如你睡着了人家帮你把被子盖好,你没感觉的;人家天天晚上把水倒好、把饭做好,你天天去吃,你没感觉的;人家男人天天赚钱到时把钱给你,你也没感觉的,那就是麻木了,因为你这个幻觉的我已经不感觉人家是在对你好了。实际上还是虚幻的、还是飘渺不定的我。这个“我”字是不能判断真实的事情的。所以凭你自己你怎么来牵动自己这份好与坏的心呢?就凭你这个虚妄的我,你怎么知道这个人对你好对你坏呢?你为什么会不开心?因为你觉得人家对你很坏,实际上你不能判断准确的,只是虚妄的心在动。所以在我们心中没有对错,只有因果。

 

 

观世音菩萨开示

摘自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四百一十三)节选(原文链接

观世音菩萨:“法无自性是什么?是众生的唯我意识再加上外环境而起的分别执著。这就是佛法界所说的万法唯心造。”

 

 

不要执著于自我的感觉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 第57集 【恒常学佛是根】节选(原文链接

佛经上讲心之非、痴、乱(“痴”就是愚痴的痴,“乱”就是心很乱,“非”就是有是非),都是认为五蕴为恒常的自我。也就是告诉大家,因为你有自我感觉,你才会良好。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别人说什么话他都不听,因为他拥有了是非和愚痴的心。所以当一个人不听别人的话,他就进入了愚痴状态;而且他认为五蕴为恒常的自我,也就是他认为他的观点、意念都是永久的,永远正确的(“恒常”就是认为是长久的)。就像我们很多做父母亲的,看邻居家的孩子,“这孩子不会好的,这孩子怎么样也不会好的”;等到人家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那是偶然的”,因为他不认为别人会改好。这种自我的结果,其实是真实自性的一种虚幻的表现。无非、无痴、无乱,真实的心要没有是非,没有愚痴,心要不乱,但是因为认为恒常的自我在,用自己个人的一种意念控制着八识田,才会对别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见。所以我们要解脱烦恼,就要超越生死,就是应该懂得怎样体认自性。你自己要有体会,你要认真地去体会、去认识自己的本性,叫“体认自性”。如果你懂得运用自己本性内心那种善良、那种菩萨的智慧和慈悲来生活,你就不会再进入“非、痴、乱”地认为恒常的自我当中。简单地讲,一个人不执著某一件事情,就不会进入恒常的自我;一个人善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听正能量,就会改变那些恒常的自我观点。解脱就是通过理解别人,自我去发觉自己内心善良的本性;通过别人的帮助和自我对佛性的理解,来改变观念,改变自己,不要染著、执著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自心妄动 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别人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2017-08-25 卢台长马来西亚 吉隆坡《世界佛友见面会》节选

原文链接

冬天到了,林子里食物越来越少,有一群鸟找到了一棵长着少量绿叶和果实的树。其中有一只珍珠鸟,它担心果实被同伴吃光,就假装到外面去寻找其他的果实。它故意飞了一阵之后才回来,装作很兴奋的样子告诉其他的鸟:“你们知道吗,远处那座山后面有一大片树林,而且里边有数不尽的果实,你们快去啊!”很多鸟听到它这么说,全飞过去了。 珍珠鸟一看,都走掉了,“好啊,我独霸着这棵果树”。不久,有两只同伴飞回来,对珍珠鸟说:“嘿,大家都叫你过去呢,那里有成片的绿树和数不尽的果实啊。”珍珠鸟心想:“骗谁呀?那是我编造出来的谎话。”随后,又有更多的鸟飞回来对珍珠鸟说:“哎呀,那个地方有一大片的绿树和果实,非常好。”但是珍珠鸟以为它们都在说谎,继续在它那个枯叶上寻找干瘪的果实。

 

这时候又有一个小鸟同伴飞回来,一边责怪珍珠鸟:“你为什么迟迟不去?”一边把它硬拉到了那个山岗边上,没想到那个山岗边上果然有一大片绿色的树林,那些鸟儿一边吃一边欢快地唱着歌。珍珠鸟这才意识到原来同伴们说的话是真的,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在诚实人的眼里,别人说的假话也有一半值得信任;但是在喜欢说谎话的人眼里,别人说真话,他也会认为别人说的是假话。要记住,人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用善心善念得来的;人的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很多时候,我们情愿被误会,也不愿多做解释,信与不信是你的意念,火车在跑,人生在老,人生的列车让我们从得到后的喜悦就饱尝到失去后的痛苦,只有懂得列车很快就要到站的人,才会懂得珍惜,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慈悲。

 

 

如何看待周围的人 体现了我们自身的境界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23集 【四正勤是空性的智慧】节选

原文链接

我们自心里有恶,你所现的境界就一定是恶的。你今天看别人都是恶人,你的心中一定充满着恶,因为你有恶念,你有恶意。你看边上人都是很恶的,你是不是自己会觉得很恶?如果我们的自心很善良,我们所现的境界一定很善良,因为我们看到的人都是这么可爱,心中充满着爱。如果你今天心中无善无恶,你所现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学佛学到一定的时候,那叫清凉心,就是清净心。至少你心中没有恶也没有善的话,不思恶、不思善,你的清净心有了,然后心中就会变成空性,空性就会迎来智慧。安静的人就会清凉自在。你选择了这个清凉,不思善、不思恶,就造就了自己的清净果。

 

 

师父说的那些佛教故事

【毒龙临终一念敬佛 转世投胎成为天王】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三十三身•阿耨观音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57集【恒常学佛是根】 节选(原文链接

我们人在微尘的世界中,茫然得无法自救。有些人发生了事情,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说,因为他太不了解别人,他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所以他永远在那些痛苦中徘徊,最后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地冷漠。这就是他自己的小圈子,在他自己所拥有的他认为的人生王国中,失去了他应有的智慧。在愚痴中,人生如梦幻泡影。

 

我们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懂得“受”——接受、承受。我们多少幸福的事情,也是受过了,我们多少痛苦的事情,也是受够了,永远是这个“受”字。佛法把“受”叫“已成念境”,就是已经成为一个意念的境界。我们一生走过了多少红尘路,我们一生做过多少惊天动地或者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都是“已成念境”,念境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境界。佛教界讲“一念升天,一念下地狱”,想不通的念头让你下地狱,想得通的念头让你升到天界。佛法界早就把这些虚幻的人生世界称为“往事不复见”,也就是过去的事情不会再给你重复看到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小学时候的感觉,现在还有吗?中学时候的那些感觉,现在也没有了。我们曾经在家里、在父母亲身边的感觉,现在也失去了,一切不复重现。

 

师父要你们懂得,在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不管善的、恶的,你不喜欢的和你喜欢的,所有的一切幸福和悲伤,你都无法去永远占有它,只是你的一个意念,只是一个“受”字,受过了就结束了;只能经历,不能占有。当你拥有这个世界上一切幸福的时候,那也只是“受一下”;当你痛苦的时候,也是咬咬牙“受一下”。因为我们是时间的过客,有首歌是“过客匆匆”,人来去匆匆,过客匆匆,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这个人世间你所认为的痛苦告别,或者你所认为的在这个人世间的幸福,你也会跟它告别。到了最后,佛法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失去,我们只是经过而已。希望大家懂得,人的一生亦无所谓得到,也无所谓失去,只是一种体验罢了。真正的学佛:碰到眼前的,好好地珍惜;对自己过去的东西,随缘放下;未来的、要来的事情,要坦然地面对它。诸法空相,幻化存真,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空无相。

 

 

心和环境永远是对立的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2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节选

原文链接

所以心境——心和环境,实际上永远是对立的。因为你心中想着什么,环境不一定是顺着你的,所以心境对立。你想干什么,它不顺着你;你想做什么,它不能理解你。即使跟一个人接触,你想说服他,他就是不理解你。

 

对外环境,我们怎样克制自己因为心境对立之后所产生的恐惧、忧患、喜乐?我们对不理解的人会产生一种忿怒,有时候还会产生一种愚昧的心。因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做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找到怎样救度众生的要点,因为我们的心和环境成了对立面。

 

 

尘境皆因妄念而起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2018-05-20 卢台长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节选(原文链接

佛陀当年带着比丘们四处弘法,托钵乞食。有一天,比丘们来到一个村庄托钵乞食,没想到这个村里的人们对他们百般侮辱,说他们个个年纪轻轻就出来讨饭,根本不懂对社会造福,更有人讽刺他们:“这有什么,人家不干活,不照样有吃有喝?”还有的人干脆让他们赶快离开村庄,以后再也不要来了。村民们不断地侮辱前来乞食的比丘们。比丘们无法忍耐这样的侮辱,垂头丧气地离开村庄,回到了佛陀的身边。

 

佛陀看到他们手中的空钵,问道:“村民们不愿意布施食物给你们,是吗?”一位比丘说:“佛陀,是的。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乞食呢?”佛陀说:“当然可以,可让你到别的地方去乞食的理由,也跟你现在到每一家每一户乞食的理由是一样的。”这时另外一位比丘告诉佛陀说:“佛陀,您有所不知,那里的人总是在辱骂、嘲笑、侮辱我们。”佛陀问道:“所以你就生气了?如果他们用鲜花来迎接你,你就会满心欢喜,是吗?”比丘们听后沉默不语。

 

这时,佛陀继续慈悲地说道:“你们不要将内心的平静交给别人,外在的环境能动摇你们,也能愉悦你们。”这时候,心有抱怨的比丘们顿时因为佛陀的教诲而醒悟。他们对佛陀说:“佛陀,我们错了,如果外界能让我们心中产生痛苦和愤怒,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领会您的教诲。”“外在的环境发生都是一种缘分,如果你的心随着外在的环境而变化,产生喜怒哀乐,你的心已经被外界所控制了。如果你们心怀瞋恨,那你们离证悟真相还相距甚远。我希望你们记住一件事,人们从来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事物,你们是在打破他们先前的信仰,他们必然不会生起爱意,起初他们嘲笑你们,然后他们再驱赶你们,而后躲避你们、无视你们,但你们坚持,他们会逐渐地接受你们,你们必须经历这些转变,保持谦虚和安忍。”听了佛陀的开示,比丘们心生欢喜,跪在佛陀面前合十礼拜。

 

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色身和尘境都是因为你的妄念而起,你今天不开心,那是因为你的心在不开心。外境对你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外境再使你不开心,你照样可以使自己很开心;外境再开心,你也可以使自己不开心。就像很多人,别人在开心的时候,他板着个脸,他还是不开心,难道你的开心和不开心是别人影响你的吗?要记住,那是汝(你自己)。

 

有时候我们在家里想开心、想不开心,都是自己造的。太太天天叽里咕噜地骂你,有的时候你会忍受、忍耐,你照样很开心,为什么有时候就憋不住了呢?因为你的心在变化。你的心要是无罣碍的话,别人再怎么讲你,你照样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心无罣碍 就不会被环境束缚

摘自 广播讲座(二) 8. 【理解根性 都摄六根】节选(原文链接

听众朋友们,六尘不恶啊,还同正觉,我们诸缘无缚,本自解脱。我们的心和环境要一如,我们要明白,所有的环境都是一刹那造出来的,犹如大海的海浪一样,时有时无的,我们有何罣碍呢?我们为什么把一些空的东西、假的东西,看得像真的一样呢?我们为什么为了一句话和人家去大动干戈呢?我们为什么为了一分钱、为了几毛钱、几百块钱,和人家打官司,给自己增添忧伤呢?退一步海阔天空啊。所以,我们心境要一如,我们没有罣碍,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一定要明白,事事无碍啊。心中要知道,我们不牵挂它,我们心中就没有罣碍,我们牵挂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心中的罣碍啊。犹如单位里要评选了,你脑子里老想着,我想被选上,我想升官,我想发财,你有了罣碍,你在家里饭也不思,睡觉也不香。所以,我们做人就要懂得怎样来调节自己,怎样去除自己身上的罣碍。所以,心经上说“无罣碍故”啊。我们不能有罣碍,我们要去除罣碍,我们要认清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境本来就是假的,世界上所有的缘都不能把你束缚住的,你自己是能够解脱的。所以,我们说无碍法界,只要你天天想着菩萨,你就证得了无碍法界,就是没有阻碍的境界。

 

 

性空是真谛

摘自 白话佛法(九) 46. 【因缘就是自然根源】节选(原文链接

性空是真谛,什么叫真谛啊?就是真正地明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假的、无为的,那你就明白这个世界的真谛了,那你就不会在人间去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因为都是不存在的。举个例子,小时候在学校里的时候,如果今天老师说几个同学留下来,老师跟你们商量一点事情,所有走掉的学生都会觉得脸上无光,心里很不开心,很难过,对不对?现在想想看,那种感觉还有没有啊?什么都没有了,可当初觉得很难为情,想着老师为什么不叫自己。要懂得,本性都是空的,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是没有的,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当这个缘离开我们之后,缘分就没了,没有了缘分,你再想去把这个缘分拉回来,那就很难了。

 

 

面对外缘 要如如不动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2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节选

原文链接

菩萨叫我们要懂得坦然接受一些现实,对人间的任何事物没有丝毫的喜怒哀乐,没有激动,不要对任何事情产生激动的行为和思维,面对外缘给你任何的刺激都要如如不动,这样你就会不添加自己的烦恼。你一定要记住,因为这一切都会过去,烦恼会过去,法喜也会过去,任何人去纠结人间的欢喜、烦恼,他只会解脱无望,平添自己在人间更多的苦痛。

 

所以我们要面对外缘(外面的刺激),自己好好地用禅定,不起苦恼,慢慢地,而不是快速地反应。对任何一件事情,不要人家骂你一句,你马上骂回他;人家对你好,马上回报他;人家对你怎么样,马上就怎样——不要啊,你要如如不动,因为这些事情很快都会过去。你只要想好了应该一步、两步怎么做,你就产生了智慧,这在佛法界就称为“行舍觉支”。

 

 

所有事情的发生 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本性

摘自 白话佛法(九) 46.【因缘就是自然根源】节选(原文链接

因缘就是我们过去做过的事情继续在还债,继续在受报。所以“缘起性空”,缘分来的时候连自性都是空的。实际上,当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你根本没有碰到事情,只不过是一个缘分。你碰到什么事情了?这个事情解决了,不就没事了吗?不就是一个缘吗?因为你做错事情了,所以你会受这个果报。因为你没有好好地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你就会受到果报。那么,性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心里最本来的本性变成干净,成为空。

 

举个简单例子,这件事不是你心中本来应该有的事情,因为心中本无事,庸人自扰,我的心很干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但是就是因为我过去做过某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找上我了,这就是缘分来了,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缘分来了之后跟你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你的本性还是原来的,没有影响到你,但是呢,在外围你的外心还是会受到影响,什么叫外心呢?人的心分内心和外心,外心就是执著、贪瞋痴慢疑。那么本性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个内在的、最内涵的心。

既然本性是空的,外面来的这些麻烦都是你外心所染着、所受的报应果报;既然是空的,那么你看到了,就把它认为是梦幻泡影。

 

 

因果在每个人的心中

摘自 白话佛法(十二) 62.【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节选(原文链接

因果也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你的心可以化出菩萨、佛,你的心也可以化出魔和地狱,所以心中恶多善少的人就会很痛苦,天天活在地狱当中,心怀善良、慈悲的人,就是活在天堂。

 

人的意念,就是我们说的观想,可以随心所现。你的心想什么,你就能够观到什么。你在心里想的都是善良、慈悲的人和事,你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善良和慈悲,因为我们的本性相同,我们的原始佛性相同,我们九识田中的本体相同,阿摩罗识相同。所以,处境造成的不同因果,取决于你不停地观想什么和你的心处在什么位置上。

 

 

 

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外尘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Wenda20151101B 50:16(原文链接

女听众:有一位同修在念礼佛大忏悔文的时候,突然有个意念说:“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外尘,只有菩萨的环境才是真实的境界。”他就很想放下一切,但不是逼自己放下,而是看透了真相,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菩萨点化他说:“不要去认为这个是业障,那么业障就不存在,业障也是外尘。虽然是有因果报应,但只是报应,你可以扭转某些局面,就是所谓的重报轻受。当你看透这个世界之后,一切都可以自己掌握,包括业障。心不放在业障上面,那么就没有业障,连业障也只是外尘。”(对)他的感悟就是,以上的基础是只能做善业,不能造新业,真诚消业的时候才能这样想,并且不可以作为自己造新业的一个借口。他想请师父开示,他这个意念是菩萨给他的吗?

 

台长答:是啊,是菩萨给他的,完全正确。很高深啊,非常厉害的,很好。完全是外尘的东西,心如镜,明如水啊。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外尘!五欲六尘,为什么说六个尘啊?全部都是……心以外,一切唯心造。心是一个干净的东西,像一面镜子,你照到什么,你就有什么东西在心里了;你不照,就是一个干净的东西啊!镜子,什么都没有的。我问你,镜子里有什么?什么都没有的,对不对啊?(嗯)但是镜子照到什么,镜子里是不是就有什么了?(嗯嗯)我用这个比方,你还不知道人的心是咋回事啊?还听不懂啊?(嗯,那他说“不去认为这个是业障,那业障就不存在”,这怎么理解啊?)不去认为这个是业障,那已经是没有业障了,讲的是没有造业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业障了,你不认为自己这个是业障,你是不是就没有业障了?举个简单例子好吗?一个人生出来之后,你认为你会死的,你是不是脑子里一直觉得你会死啊?但是你学佛之后,菩萨告诉你“人不会死的,因为会上天的,继续生活”,那你是不是就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死亡了?这个概念是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嗯)似有似无啊,似就是无,无就是似,这还不懂啊?很高级的,这是一种哲学。说明他的护法神很厉害,是管文化的,呵呵……有的护法神是管武的,帮助你的;有的是管教育、帮助你的文的护法神。所以天上有天官,有文官,有武官的(嗯,明白了,谢谢师父开示)

 

 

如如不动 缘分就不会延续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09集【佛语心为宗】节选(原文链接

佛教无论大乘还是小乘,中心思想讲的是什么?唯心因果。因为所有的因果都是你的心所造,从小乘的业报缘起,到大乘的缘起性空,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缘,所有的缘离不开你的心。我问你们,如果你跟别人开始有缘分了,你心不动,这个缘会延续吗?人家说“哎哟,来了一个男孩子来追你了”,缘分来了,开心了,这个缘分就开始延续了;如果你的心如如不动,这个缘分会续下去吗?所以,真如缘起、赖耶缘起,这一切缘起都离不开你的心。你心不动,缘就没了,所以缘起性空。佛法讲得很深奥。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情它本性是实在的,都是虚幻的。

 

 

很多烦恼 都是源于对缘分的追逐

摘自 白话佛法(十) 10.【宿怨是孽障的根】节选(原文链接

师父跟你们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世界上很多缘分来了,本来没有关系的,你完全可以化解掉就算了,但是你去追逐了,就把自己捆住了。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女人离婚之后,本来一个人很清净的,但是突然之间有一位男士在她的生命当中出现了,她觉得这是她的缘分来了,她就拼命地去追,最后把自己套住了,结果是使尽浑身的解数也离不开,最后吵啊、闹啊就进入感情烦恼缘,这就是缚缘。学佛之后叫解缘,解缘不是叫你去离婚,也不是叫你结婚后不理睬他,而是怎么样来化解这个恶缘。怎么样化解呢?好自为之,大家多做事,少讲话。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人想出来的,而且是庸人想出来的,是没有用的人想出来的,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不会想烦恼,他只会想办法。庸人想出来的都是困难:这个事情怎么办啊?那个事情怎么办啊?万一这样的话,他会对我怎么样啊?自己骚扰自己。有智慧的学佛人,即便有这样的事情,他就会想:这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他不会这样对待我的,过两天就会好的。他不会去想这些事情,他不会去骚扰自己,让自己难受,这叫自扰啊。

 

 

要懂得心法两空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2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节选

原文链接

一个人不管对什么事情,要懂得“菩萨触物斯照”,就是菩萨接触所有的事物,马上可以照见他的五蕴皆空,马上就能理解这件事情。“声闻怕境昧心”,也就是说声闻乘比较小根智的人,他不知道心法两空。实际上心到了最后也是空的,法到了最后也是空的,所以心法两空。

 

师父跟你们讲得再仔细点。心,想想看,到今天为止你从小想了多少事情,你想过的多少事情都是白想的,都是空想的,都是妄想的。我们小时候想了很多事情,“大起来我要成为……”——想过多少,全是空想。我们小时候有多少物质,“我能够得到这个奖状就好了,我得到那个奖状就好了”,全部都是空的。

 

 

一切物质和思维都是“无自性”的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Wenda20190104 01:55 (原文链接

女听众:能请师父开示一下“法无自性”吗?就是人间的佛法没有自性。弟子在读的时候有点不懂。

台长答:你在学《白话佛法》?(嗯。看《白话佛法》,有时候觉得可以理解,但有时候觉得很深奥,没有办法理解)是很深啊。首先,我问你什么叫“自性”(就是这句话没有理解)自性,本性。你的自性是什么,讲给我听。慈悲是不是?(对)本性是不是慈悲?(是)那么“无自性”是什么?你说一个人无自性,诸法因缘生、因缘灭,所有人间的一切,它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师父上次《白话佛法》里边讲的就是《唯识论》里面的,讲的一切法皆无自性,就是无自性。你把“法”跟“无自性”三个字分开,“无自性”就是无实在的本体。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没有本性,没有一种实体的东西,世界上很多东西无自性。你今天动了一个脑筋,你明天可能动另一个脑筋,那么你今天动的这个脑筋还有没有啊?(没了)那无自性了。你今天想做好人,明天又做坏人了,那你昨天做好人的那个自己定下来的那个性是不是会随着你的因缘所变而转换?(会)好。无自性就是这个人本来生出来了,最后死掉了,物即灭尽,四大相离,四大假合之身,地水火风,所有一切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称为“无自性”。那么“法无自性”什么意思?就是佛法讲的在人间的所有的法也好,所有的一切也好,它都是本无实体的,都是一种虚空的东西,叫“法无自性”。明白了吗?(感恩师父,我要回头再听一下录音,再感受一下。因为当下好像可能听懂了,但是还是糊里糊涂的)糊里糊涂就是你自己没自性。因为你当下好像听懂了,就是没自性。再举个简单例子,什么叫空性。一粒微尘,有一阵风来了,这阵风有吗?有的。有感觉吗?有感觉的。风吹过了,有吗?没了。风吹过之后这个感觉还存在吗?没有了。无自性啊。“法无自性”就是法界本空的道理啊。也就是说,人人都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空性的。房子几百年之后也没了,推倒重建了;一个人一百年之后就死了;一个思维在脑子里几秒钟之后可能就转换了。这个就是“无自性”啊(懂了,懂了,谢谢师父)

 

 

摄受心念 不让五根依赖尘境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09集 【佛语心为宗】节选(原文链接

学佛人最重要的,心念不能乱动。如果你的心念不停地动,你的前念与后念之间就会没有隔阂,你的五根就会产生对尘境的依赖,五根就会抓住这些尘境不放。师父说这些,你们肯定还不是很能理解,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的心不停地在转动,那前念和后念之间就会转在一起,那么你的五根就会产生对尘境的依赖。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方说,你今天对自己老公有意见了,“整天在家里不帮忙,整天往外面跑”,心念不停地动,前面这个念头“真讨厌”,然后后念“真的很烦,跟了他这么多年了还这样”,你如果前念和后念慢慢地越来越接近、越来越接近,这个就会对你五根产生依赖。什么依赖?你的鼻子“哼!”出来了吧?你的眼睛会恶狠狠地看着他,对不对?然后你的舌头——嘴巴就会骂他。你耳朵听到他的话,就会觉得很讨厌。是不是五根对尘境的依赖?而且这种五根的回馈,会产生你前念和后念的一种加强的力量,让你的心念不停地转动,产生很多的恨念。同样举这个例子,如果你的心非常慈悲,你的前念在想“我要出去度人”,然后你的后念想“我要帮助更多的人,抓紧时间”,这两个如果没有隔阂,你的五根就会产生对尘境的依赖,然后就是“外面的世界是很美好,我要多度人,多帮助别人”,你的眼睛看出去的人都是要度的人,你的鼻子闻到的都是香味,你耳朵听到的都是佛言佛语,你走出去的路那是佛道。

 

参禅、精进、念佛,其实都是在加持你的身口意的法门。师父跟大家讲,身口意有法门吗?身口意也是一个法门啊。这个是什么法门?管住你的嘴巴,管住你的身体不要乱动,管住你的意念,这就是一个法门。所以心灵法门就是集念经、实践、参禅、许愿于一体,摄持自己心念的平和,不乱动。所以师父叫你们学佛,就是让你们的心不要乱动。心一动就有行动,一恨他,你就会做出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不管碰到什么,心不乱动,这叫摄受心念,然后你很容易进入佛道。

 

 

一切物质和精神都是虚妄的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42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节选

原文链接

世间的一切物质,无论是物质现象或者是精神上的,你所用的一切手法,在物质现象中,佛法就把它称为“色法”;如果在精神现象上,你恨别人、跟别人作争斗,其实这就是“心法”——都是留不住的,你的意念会留不住,你和别人的争斗也会逝去,别人对你好、对你不好都会失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是不永恒、不常住,因为所有的色法和心法都是性体本空的,都是空的。你心里想的是空的,物质上去做的,最后得到的也是空的,所以叫“四大皆空”。所以菩萨告诉我们“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你要懂得这些道理,不要再去执持世界上很多你本来就得不到的,而且是虚妄的东西。即使别人伤害你了,你去报复他,只会反弹给自己更多的痛苦和磨难,让自己在红尘中、在烦恼滚烫的油煎中,再一次再一次地伤害你的心。要懂得虚妄不实的物质,就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采取任何的追忆、难舍、瞋恨、忌妒、放不下。菩萨让我们解脱,对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提早去担忧,给自己带来很多苦恼,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和忧愁?

 

学佛学到后来,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本性中第九意识的智慧,去改善那些可以改善的事物。这件事情还能改善,我们就尽力去把它改善。对改善不了和已经发生的事物,要学会勇敢地用禅定去面对它,定住自己,“已经发生了,已经这样了,我不想再去纠缠,我不想再为这件事情给自己制造更多的烦恼”。现代人“惟人自召”,别人骂你一句,回到家里想不通,他骂你的一句话,你回家可以拿这句话来想一百次,来伤害自己一百次,这就是愚痴。

 

 

人生就是梦一场

摘自 白话佛法(二) 45、【无念就是有念,无德即是有】节选

原文链接

要了解自己,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也是你开悟之后,才敢说这是一场梦,如果你连这个悟性都没有,连人生是一场梦都不知道,那你在人间就白活了。要为大家的利益付出一切,为自己的利益(私欲)全部斩断,这就叫学佛。要时常想一想师父常常给你们讲的一句话:无欲自然心如水。千万不要有欲望,因为欲望给你带来是失望,欲望越多,失望越大,失望越大,烦恼接踵而来,烦恼能伤你的心。

 

师父说的对待世人的欲望要狠心斩断,因为世人的欲望师父把它比喻给你们听,人的欲望犹如一支箭,什么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人的最大的欲望是往天上射,它是无比的,所以人的欲望是达不到的,犹如一把弓箭射向天上,你能射多高啊,射到一定的程度就自然掉下来了,空忙一阵。一切均是无所得,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人的欲望就是让你什么东西都得不到,就算得到了,也是暂时的得到,最后又失去了,还是没得到。明白了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因果,全部都是梦一场。

 

 

放下分别,顺逆随缘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如果您无法登入以上视频链接,请点击此链接下载视频)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6集【顺缘逆缘,佛道自然】节选

原文链接

有时候一念之间,一想起以前又恨了,一想起以前又开心了,所以人就在悲伤和智慧中游荡。怎样没有烦恼?怎样没有辛苦的分别?就是不要有分别心。我们人很可怜,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有分别心。因为这个人过去曾经伤害过你,因为这个人曾经帮助过你,你看到他,分别心开始,在你心中就会产生喜怒哀乐。师父跟大家讲,没有爱和恨的是非,那就是放下。你对这个人没有爱,也没有太多的恨,那么你不就放下了?就像马路上匆匆而过的人,你会对他有爱有恨吗?只是擦肩而过,所以你没有,在心中就没有顺逆境。你看见这个人很讨厌,就会有逆境出来;你看见他很喜欢,心中的顺境就出来了。就像很多人喜欢太阳,有的人喜欢月亮,每个人的概念不同。太阳升起的时候,对他来讲茁壮成长;当太阳下山的时候,他又有悲伤。还有些人,太阳、月亮都喜欢,所以太阳来了,他也爱,月亮来了,他也喜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没有走偏。自然在心中,就不会有取舍的苦恼。大家想想,取舍的苦恼是什么?取舍的苦恼就在一念之间。你今天一个念头“我一定要”,你进入了痛苦的程序中;如果你今天说“我无所谓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你进入了幸福的程序中。所以苦恼来自于分别心。对别人要有平等心、一视同仁心。

 

学佛人不管顺缘、逆缘,我们要学会胜似闲庭信步,宠辱不惊,去留随意。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人人都想玩得开心,都想认识更多的人,以为我们的生活永远会这样,我们的感情永远会这样——这就违背了佛法界讲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一样东西是永久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是重新遇到自己的那一刻。每个人心中都要有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一刻,这样你才能悟出,才能走遍世界。

 

< 白话佛法共修分享